第一篇:中学生端午节致辞3分钟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中学生端午节致辞3分钟,供大家参考借鉴。
中学生端午节致辞3分钟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必不可少活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今年的6月12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将迎来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就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就有了后来赛龙舟的风俗。百姓们把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的饭团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习俗。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为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办诗会,来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这曾经最热闹的活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似乎不再眷顾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些西方节日。当我们还沉寖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06年,韩国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如今,这个我们过了二千多年的传统佳节眼瞅着成为了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彻彻底底的辉煌起来!谢谢大家。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中学生端午节致辞3分钟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让我们一起缅怀屈原》。
暮色苍远,心绪蜿蜒,有谁在演讲时刻注视着你?
麦子金黄,演讲艾草幽香,有谁在时刻聆听演讲着你的呼吸?
冷艳的孤寂、凄切清冷的时光,在炙烤演讲着你滴血的心。
迷失的渔火,重演讲新点燃你对未来的期盼。
端午是竹叶的色彩,端午是艾草的青涩,端午是屈原的祭日,端午是人们永远的牵挂!
端午,白日,枕着艾草做梦
我的胃里,一个蜜枣的棕子,正试图和古代息息相通
三千年前的棕子不是太甜,是太苦,需要用汩罗江的水来解苦
但滔滔江水太远,救不了近渴
就是今天,一个声音告诉我,我是屈原的孩子
我的笔应该和屈原的血脉相连
但是我怎么也写不出
一只棕子如何香飘十里
粽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飘浮。
笛声悠远,麦子饱满,汩罗江边,先生那愁苦悲愤的面容,记忆犹新。
兴楚无望,为保高洁,你愤然跳入汩罗江。
你那悲壮的一跃
让泪流满面的诗句,飘散成绵延千年的梅雨,淋湿了后人的思念
滔滔江水化作奔涌的激流,你大笔一挥,《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而你独自踏浪而去,让好多记忆日渐冷却,只留下一圈圈涟漪,荡漾成五月的一个风俗
至今还依然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
中学生端午节致辞3分钟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中学生端午节致辞3分钟4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月五过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和纪念曹娥说;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屈原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流放。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蛟龙水兽喝醉晕倒,就不会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吃黄鳝吃面扇子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吃打糕吃煎堆等等。我最喜欢吃粽子了,南北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粽子大小不一,有甜有咸,大的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而小的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我吃过咱们四川乐山产的肉粽子最好吃,黄澄澄的糯米里夹着腊肉,肥而不膩,吃起来一股花椒和竹叶的清香,口齿留香,味道悠长。最可贵的是价格低廉,每个重有八两,才二元五角钱。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开始,我国为宏扬民族文化,保留民族传统,将五月初五列为法定节假日。
中学生端午节致辞3分钟5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青年节发言稿相关文章:
1.关于青年节的演讲稿范文五篇
2.纪念中国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优质发言稿文章5篇
3.别出心裁的五四青年节的优质的发言稿6分钟五篇
4.五四青年节公众演讲稿范文【5篇】
5.纪念五四青年节演讲稿范文5篇
第二篇:端午节致辞稿3分钟2020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致辞稿,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端午节致辞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昨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mi)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时插艾叶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美食节。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希望我们能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成为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最后我们还是要讲到安全问题。天气越来越热,学校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同学们不要去江、河、塘、湖畔或工地积水坑等水边玩耍、洗手、洗脚、游泳。
2、同学们外出游泳,一定要有会游泳的家长陪同,万一发生溺水事故,便于抢救,学校绝对禁止学生私自组织外出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3、游泳时要有自护意识,在身体过饱、过饥和过于疲劳都不要下水游泳;
4、游泳时要有自救常识和能力,若发生了抽筋现象,应一边自救,一边大声呼救,以免发生意外。游泳时不要互相打闹、嬉戏;不了解水深及水底情况时,不要跳水;患有心脏病及其他慢性病的人,不能参加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不逞强好胜,有的人自觉水性好,好表现,喜欢长时间潜泳或在深水区做各种动作。
谢谢大家!
端午节致辞稿2
各位老师、同学:上午好!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首先祝大家节日愉快!按照国家法定假日规定,5月31日至6月2日放假3天,3号下周二正常到校上课。为了度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假期,学校对端午节假期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安排好生活和作息时间,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温习功课,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和文章,不长时间观看电视,不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参加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保持身心健康。
二、做好防盗工作。关好所有教师、办公室、功能室的门窗,做好防火、防盗和防恶劣天气工作,电话要切断电源,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文明离校。
三、在往返学校的路途上要选择车况较好的交通工具乘坐。乘车时要文明礼让,尊老爱幼,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等非载客的运输交通工具;乘坐公共汽车时禁止把头、手伸出窗外,禁止尝试驾驶一切机动车。
四、放假期间或返校以后,严禁到沟塘河沟游泳,防止发生溺水事故。由于已经处于夏季,假期间经常有雷雨、暴雨,同学们不要在雷雨时躲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他容易引发雷电击伤的地方。要注意行路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库边、池塘边、壕沟边的泥泞小道,不撑伞单手骑自行车,防止摔倒掉入路沟、池塘等事故发生。雷电暴雨或大风来临时,不要外出;麦收时节就要到来,路上会有人晒小麦,更要注意行路安全。
五、夏季天气热,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的食物。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食品,同学在食用的时候也不要过量,不要给自己的肠胃增加负担,以致影响自己的健康。
六、“三夏”期间响应塔桥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严禁焚烧秸秆,如若发现家长焚烧秸秆要依法处理,同学们也要受到牵连:取消本期评优评先资格。也要注意生活中的安全,不随便接触电源和带电电器;不私自接电源,使用电炉;烧柴火、使用煤气炉时,要及时熄火、关好煤气罐或天然气,注意防火、防爆。
七、放假期间正直麦收,尽努力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家长提出超出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
同学们,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身心,所以就要求我们过一种有节制、有秩序的生活。希望同学们快乐成长,健康成长。祝大家过一个健康,安全,愉快的端午节!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端午节致辞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二1班的罗楠,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时代在变迁,社会节奏加快,外来文化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感到悲哀,甚至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说“亚洲某国准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却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了。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而精神文明的断层又将带来什么?大家不见:我们的古建筑,古代儒学文化,传统国粹,离我们越来越远。俗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作为中学生,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于传统文化到底该如何传承,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端午节致辞稿4
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祭端午弘扬传统文化》。五月初五,粽叶飘香,又到了一年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来历,我想不少同学都有了一些了解。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却遭到其他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被迫离职,还被赶出都城。
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现在读起来仍能感受屈原的气节和伟岸。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我们国家在2008年将端午节设立为国家法定节日,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感受端午节的氛围,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一部分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西方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更加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并且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民族传统。
可能很多同学还不知道,我们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端午节,几年前已经被亚洲某国拿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为他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看到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却成了别国的文化遗产,我们除了惊讶和尴尬,更应该问自己,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多少,学习了多少,做出了多少贡献呢?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传统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让我们从积极学习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端午节致辞稿5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由我来进行国旗下的讲话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很多年历史。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强烈反对,屈原去职,被赶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_》.《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等,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些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后来因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业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5月5日定位端午节。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在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的魂。屈原并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抛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他的忠是一种广义的爱,一种大爱,一种永恒,不计报酬与代价。同学们祖国需要我们的爱,美丽的校园需要我们的爱,同学们需要我们的爱……
端午节,我们要缅怀屈原,更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学习他的大爱,这些必须付诸行动。
端午节致辞稿3分钟2020
第三篇:2016中学生3分钟演讲稿
2016中学生3分钟演讲稿
演讲稿一:敬爱的陈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论实干》。
实干顾名思义就是实实在在的干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干。像老黄兔一样埋下头来做自己的事情就是实干。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就得实干。实实在在做有用的事情。如果每天喊口号似的我要做多少题目要看多少页书而不付出行动的那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成功一定不会青睐你。因为你是活在口号中而不是活在实干中。大家应该都知道王进喜的事迹。在石油要从油井中喷出的紧要关头如果他不用身体去和水泥而是站在旁边干着急结果有会是怎样众所周知魏书生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请大家假想一下假如魏老师做的和说的不一样结果有会是怎样肯定的如果他们不去实干不付出行动那么他们就不会成功。实干造就了一代代成功人物。在科学技术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实干尤为重要。如果不是医务工作者的实干sas就不会这么快被攻克如果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干我们今天的生活就不会这么好。推荐“竟职演讲”文章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如此那些基础知识扎实平时肯实干的同学成绩就会好。相反的那些平时没事做整天生活在口号当中一到考试就临时抱佛脚的人成绩就会差。所以在学习当中我们一定要实干多做实事少喊口好。只有实实在在的做有用的事知识才会一点点的积累学识才会一步步的提高。
为了自己理想的实现。为了在高考场上一举夺魁。我们必须从现在起踏踏实实走路。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我们要一个个的落实。不能让它们成为一纸空文。当天的学习任务要当天完成不能推迟。要做到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知识点要一个一个过关。学习是一个持恒的过程。每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落到实处而且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这样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就像我们写《创新日记》一样。“实干”二字说出口容易写出来也不难难就难在其意实实在在的干。而且要不得持之以恒的干尤其是在学习方面。谁能够持之以恒的踏踏实实的学习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实干如同一叶船桨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实干如同一只萤火虫照亮并指引我们前行的路实干又如同一只信鸽带着我们的梦想飞向远方。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我们的班级为了我们的第一请投身于实干中去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稿二:感谢大家给我一个上台的机会!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不是别人给予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的。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是不可猜疑的。
一个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来的。比如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一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他没有从小的勤奋努力学习,他也不可能成为着名的科学巨人。没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成就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学习、努力探索过。
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如果你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让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学习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证明镭的存在,千辛万苦,冒着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经过他们的勤奋、努力最终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证实了镭的存在。这是一次多么让人惊叹的事实。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敢做才证实了镭的存在。因此,要想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从小“肯学”、“敢学”。有些人说那些有才能、有成就的人从小就是“天才”、“神童”,像我们再努力有什么用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们是天才、神童,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勤奋的学习。勤奋学习是成为“天才”、“神童”的先决条件。经科学家研究,人是智力是有差别的,但是仅仅是差一点点而已。所以说,“天才”、“神童”是靠人们勤奋学习而成为的。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郑板桥、白居易的事例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有许多的伟人为了造福人类,也作了巨大的贡献。如李时珍的着作《本草纲目》,他走访了许多地方,经过27个春秋的艰苦努力写成了这部巨作。
狄更斯说过“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去不去争取这个机会。才能来自勤奋。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第四篇:中学生3分钟自我介绍
中学生3分钟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每一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件事情,是让别人更直接了解你的方法。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中学生3分钟自我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学生3分钟自我介绍1 我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小女孩,个子很小,但我的心却是个“小大人”,我很注意自己的着装,我也很会自理。
我是一个爱独立的小女孩,总是希望生活中没有大人的管束,能够自由安排,自由玩耍。我在这个家庭中不是“小皇帝”,也不是“大公主”,我在这个平凡的家中过得很好,有时会为大人多多少少分点负担,我的爸妈对我也很好。
妈妈说我是一个经常漏水的“水龙头”。妈妈每次只要以讲到我的不对,我就觉得妈妈伤到了我的自尊,就会掉下眼泪。爸爸知道对我做错的事吵我一下,我也会掉下眼泪,因为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
因为我小时候不喜欢喝牛奶,不喜欢吃青菜,所以我现在才长不高。我经常为自己而长不高而每次都一个人悄悄地躲在被窝里痛哭,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我的脑子里整天都在想:希望自己能够在初中长很高,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我的优点是宽宏大量,对待朋友很友好。我在小学时曾经和两位要好的伙伴“结拜”过,我们就像是三姐妹,形影不离,就是现在每天都一起结伴而行回家。
我的缺点就是太粗心大意了。在一次的数学测试中,我不小心把一个小数点写掉了,结果在班上的名次落下了二十几名。真是不可思议,我现在正在尽全力改掉这个缺点。
这就是我,一个渴望长高的小女孩!
中学生3分钟自我介绍2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也不例外。先来说一下我的优点吧:写字很好,很有自信。缺点有:太马虎。对了,在我生气时,记住不要靠玩我太近,否则,会遭到“灭顶之灾”的。
自信这一优点,可帮了我不少忙:那一次,是期末考试。放下来试卷,我迅速的浏览了一遍,题简单,只是有一道题对我来说有点难。我便先做哪些简单了,做完之后,我开始想那道难题,我心里有点犯嘀咕:要不算了吧,放弃吧。不,绝对不可以放弃,对,要相信自己,加油加油加油!
到最后,我想出了那道题的解法。我并取得了好成绩。
什么?你问我的爱好!我的爱好简直就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不可计数……对不起,言重了唱歌写字写小说绘画。我喜欢看书,因为读书可以忘掉一切烦恼,我很喜欢小说、散文、历史这几方面的书。
再来说说我的理想吧!我的理想是成为影视巨星。我现在也是追星族的一员,我很喜欢杨幂、赵丽颖、刘诗诗等众多明星,我很想拍戏,很想让全国的观众看到我。我想成为影视巨星并不是想看到喜欢、支持我的粉丝,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虚荣心,这,只是我的一个理想而已。
这就是我,朋友,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第五篇:端午节致辞[范文模版]
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端午节致辞,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致辞1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
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
端午节致辞2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随想。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我怀想,滔滔汨罗水,悠悠数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动地情。我仿佛看到:战国时,楚王宠信奸臣,屈原仗义直言,却被革职流放。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楚国,楚国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百舸争游,蔚为壮观。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中,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体不被吞噬。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让21世纪的现代人感动。但是,我想起__年曾经有一篇报道让中国人震惊了!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需要向别的国家提出申请,你一定会说:“开什么国际玩笑!”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对端午节一直情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吃棕子看赛龙舟。如果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还有人说:“我们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本来就在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大举进攻下渐显颓势,如果连端午节今后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对祖宗啊。”后来经过查证,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韩国保护端午祭的经过至少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同学们,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经纳入我国法定假日的议案。我认为,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但同时我也觉得,申报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由端午节想到屈原,想到了端午之争,想到保护民族文化关键在于教化。这些就是我今天站在国旗下的感悟。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谢谢。
端午节致辞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春节、端午、中秋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着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20__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__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用骇人听闻来形容这个消息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它发人深思。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却成了别国的珍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内心又会作何感想?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被韩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自己。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挽救中华文化。
端午节致辞4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在此佳节来临之际,我祝所有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端午节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举行的仪式或庆典。全民认同并参与,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广及东方,乃至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节日,从元日到除夕,计十四个,其中最盛大的节日是端午、中秋、年(春节)三节。
端午节起源,传说多种。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当夏至,汉初定五月五为节日,为逐疫辟邪。唐宋时称为端午(五午相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中国两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殉国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乡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纪念屈原。后演变用竹叶或苇叶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绳,即粽子。于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为广大人民所认同,两千年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泪罗江以殉国难。屈原心系国运民生,是爱国爱民的贤臣,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一生写下《离骚》、《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屈原诗歌表现出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屈原和他的学生作品结集《楚辞》。《楚辞》与《诗经》并称中演讲稿国古典诗歌璀灿星空中双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离骚》,是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深挚感情和忠诚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质。《离骚》诗句优美,想象丰富,开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之先河。诗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诗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哺育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诗人和文学家。
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
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
我们永远纪念中华民族之魂,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端午节致辞5
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光大教职员工:
值此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学校向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各界同仁,表示最衷心的祝福和诚挚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校长足发展的大力支持,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五月夏半,粽米飘香。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在欢度节日的同时,我们无法忘怀去年那举国同悲的灾难和光大同胞携手并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我们懂得了珍惜,感悟到了生命赋予我们的深远意义——关爱、勇敢、坚强、责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前往未来的路上,我们相互鼓励,满怀希望、祝福和感恩。为了伟大祖国的美好明天,为了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永不言弃。我们要属于我们的信念、忠诚和热爱,书写灿烂的今天和明天!最后,祝大家节日愉快,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端午节致辞合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