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大全5篇]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大全5篇]



第一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

前几天我局组织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同时站在周总理汉白玉像前庄严宣誓,这我想起了二十一年前我也是右手握拳,面向党旗,心潮澎湃,高声宣读誓言的情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问题不回避、不退缩、砥砺奋进,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

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油然而生,生病有医保、出行做高铁、支付用扫码、购物有快递,这些都让中国人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科技成果让人备受鼓舞,“青蒿素治疟疾”让国人自信,港珠澳大桥获多项世界第一,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航天载人、月球探测快速推进,望远镜探天让国人骄傲,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复兴号高铁在祖国大地上飞速行驶,可燃冰开采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震撼世界。如此等等,这些成就的取得,见证了祖国的强大,见证了我们党履职尽责的诚信,这不仅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可和赞誉,也获得了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拥护和信任。

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知道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明确我们要干什么,牢记党当初立下的誓言,不断地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回顾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历程,在97年的时间里,艰苦过、曲折过,但是无论多么艰难,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反观我自己,从学生到军人再到地方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作为一名党员,我并没有紧紧追随我党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脚步。

一是不能以身作则。对一名共产党员来说,自觉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是最基本的要求。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够把握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通读熟读新的党章党规,理解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不能主动认识自身错误。在工作中存在责任心、使命感不强的表现,是信心与勇气的缺失。下步面对新时期新的挑战,我将着力破解贪图享受、安于现状的问题,让“主动作为”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在组织和群众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担责担难,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在歪风邪气面前坚持原则、敢抓敢管。

三是没有工作生活的动力。在当前唯上是从,以官为本的工作环境下,目前存在工作成就感、自信心和工作热情急剧降低的问题,缺少了工作生活的动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严格履职尽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进!

第二篇:参观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有感

王莉花

2012年5月4日,我们赶赴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淮安,参观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地党性教育,更加钦佩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由读书房间向西跨过一道方形腰门,是他父母居住的三间朝南房屋。他的过继母陈氏、乳母蒋江氏居住在“蝴蝶厅”。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周恩来生前一直反对整修故居,曾多次叮咛赴京的中共淮安县委负责人:“要把我住过的房子拆掉”。他逝世后,中共淮安县委根据淮安人民深切思念的愿望,并经有关方面批准,这才对故居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基本保持原貌。

现在的周恩来故居共32间房,占地约1187平方米。故居院内辟有周恩来生平史料展览室,陈列分五个专题:周恩来童年;周恩来家世;周恩来与故乡;瞻仰故居缅怀总理;书画寄深情。三个展室共展出有关周恩来的资料、照片、文物、书画等一百多件。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它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看到纪念馆里陈列的珍贵文物,让人更加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特别是周总理写信给淮安县委制止维修故居这件事,更是让我们感到周总理的高风亮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更加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许多人默默地凝视,思绪万千,他们说:周恩来总理呕心沥血一生,身后连骨灰都不保留,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驻我们心中。周总理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使大家的心灵深处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这是一位中华伟人的光辉写照,他为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周总理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事迹将永垂史册。我们要继承周总理的遗志,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树立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认识和爱国热情。我们应以一代伟人为榜样和典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华民族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为党旗添光增辉。通过这次活动,使我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净化,有了不少的收获,认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激励我要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为计量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2-05-08

第三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及其故居有感

缅怀英雄,扬帆远航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及其故居有感

2014年4月19日,县教育局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组织部分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赴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及周恩来故居参观,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当日,天气阴沉,甚至夹杂着零星的小雨,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兴奋之情,站在纪念馆面前,我们的内心心潮澎湃!

纪念馆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人民的好总理!

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关于周总理的珍贵文物,让人更加怀念、敬爱这位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好总理!周总理生前把心血倾注在为人民服务上,死后把骨灰抛洒在中国大地上,无论生死,他关心的始终是国家和人民!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周总理曾经乘坐过的红旗牌轿车,带过的手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瞻仰遗物,无限感伤„„

下午,我们来到了周恩来故居,看到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见那句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斗不息的话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更是感动不已,泪眼朦胧。少年大志,胸怀天下,他注定是人中龙凤!庭院古朴洁净,正是总理勤俭朴素的一生的印证。院中榆杨高柳,是总理正气长存,与天同在!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在纪念馆和故居的前面,许多人默默地凝视,思绪万千,心灵深处无不产生强烈的震撼。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这是周总理一生的光辉写照,他为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如今,周总理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事迹将永垂史册!

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我会努力继承和发扬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一代伟人为榜样和典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华民族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而努力,而奉献。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高举党旗,扬帆远航!

斯人已去,正气长存,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第四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2014年4月,我们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在淮安,周恩来的精神一直弥染着整个城市,也使这座苏北小城平添了一种气质。想到从前,老师每每问起“谁是你最崇拜的人”时,我总会不假思索的答出:周恩来。怀着儿时的愿想和对一代伟人的追思,深秋的一个午后,我来到了慕名已久的周总理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楚州区东北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邓小平同志为“周恩来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在纪念馆的北侧还建有周恩来遗物陈列馆。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淮安城北桃花垠。纪念馆分主馆和副馆。副馆平面为“人”字形,副馆拥抱主馆、象征着周恩来永远和人民在一起。主馆有4根11米高的栋梁大柱,象征着周恩来生前多次提出要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

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周恩来纪念馆于1988年3月在周恩来故乡淮安兴建,1992年1月6日落成对外开放。199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又增建了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和周恩来铜像广场。周恩来纪念馆馆名由邓小平题写。

周恩来纪念馆整个馆区由两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馆区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有瞻台、纪念馆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此外,还有岚山诗碑、海棠林、海棠路、樱花路、五龙亭、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周恩来纪念馆馆区平面图呈等腰梯形,俯瞰全景,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构成汉字“忠”字形。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总设计。

大巴缓停在纪念馆门前广场,入眼就是邓小平为周恩来纪念馆所提的一行镏金大字,大门简约而庄重,将总理简朴厚重的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沿一条笔直的白色甬道进入馆内,一汪湖水呈半环围绕纪念馆,随行的第一座纪念馆为主馆,沿主馆一线排开还有几个辅馆。拾阶而上,进入主馆,大厅是一尊总理雕像,站在总理雕像下目光穿过大门,蓝天碧湖与整个纪念馆融为一体,这一切显得恬静、肃穆而又庄严。第二座纪念馆内是按照总理一生经历,设置的不同时期的照片、画像以及视频。这些黑白照片很让人怀旧,也让人不由自主的随着照片与影像静静的追思起总理的戎马一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即便是在当时那样内困外绝的艰难岁月,总理依然举重若轻,将党政军的相关事务处理的入条入理。在这里,从总理童年时期一直到去世都有很详细的介绍。看罢这些珍贵的资料,我更深地体味到了总理勤勉的求学态度,凝炼、谨慎地为人处事风格,也让我明白了总理少年即胸怀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穿过第二座纪念馆是一个

小广场,广场中央也是一座总理全身雕像,汉白玉雕像高耸在晴空之下,路旁的碧松绿树将雕像衬托的更加伟岸静穆。总理一直就是这样一身极具中国特色的装饰。转过雕像登上总理办公之处西华庭,虽是仿建,但是一切摆设和环境都很逼真。

归来之际天已向晚,一路,身在车上,心却留在了总理故地。随思绪飘零,突然觉得以前对总理的认识其实很肤浅,总以为其原因在于,我与总理身处异地,生于异世。可是,此行的所闻所见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认识。我更加想念总理,更加努力地去对总理进行新的内心确信。周总理无论在自身修养和治国理政方面,功德、才智、得民心等都很像诸葛亮。诸葛亮教子很严,他那篇有名的《诫子书》,教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勤俭持家,上书后主说,自己家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供给一家人的生活,馀再无积蓄。这些故事常为史家、平民称不绝口。总理若何?他没有子祠,当然也没有什么教子格言;他没有遗产,留给家属的只是几件补丁衣服聊作纪念;他没有祠堂,没有坟墓,连骨灰都不知散落何处。他不立言,无以《出师表》以传世。他越是如此一无所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遗爱。深夜,我再次想起周恩来精神报告的那一幕情景。每讲到细处、深处,总会停顿一会,声音几近哽咽,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先生强忍着地泪水,我也强捺住了几欲鼓掌、呐喊的心绪,真的不忍心去打破那样宁静而肃穆的氛围,我知道我们都在用心聆听着先生的字字句句,在追思着人民的总理。也是在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总理离我们是那样近,他,就在我们身边。

临末,我在自己的日记首页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总理,我们,正在努力;我们,永远要与您同行。

第五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3月16日,在党校的组织下,此次参加培训的人员集体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瞻仰和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在故居和纪念地,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介绍周恩来总理光辉一生的图片,在他青少年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周恩来同志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周恩来总理和他那一代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样,深入思索,挺起脊梁,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他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通过反复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21年,他在巴黎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周总理这位影响中国历史命运的伟大政治家的远大抱负,他的伟大人格、高尚情操,以及为党为人民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工作者的心灵。他自参加革命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在纪念地中我们看到了周总理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它们还完好存放着,件件物品都是艰苦朴素作风的生动教材,总理简朴的生活方式是他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再想想现在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铺张浪费现象也蔚然成风。如今在勤俭朴素奉为终身哲学的周总理塑像前,我们应该感到惭愧。

周总理胸怀宽广,与群众同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发扬。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奔波,冒着白色恐怖与腥风血雨宣传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无畏的精神,使人敬佩。总理没有儿女,但全中国的晚辈都是他的儿女。解放后,他拖着病躯为全中国的事业奋发图强,为了中国的振兴他呕心沥血,操碎了心。周总理也是一位高风亮节,心存大志的伟人。他不仅从小就立志为国家崛起做一番贡献,更养成了温和待人的良好品质,胸怀天下,胸怀大爱。周总理一生都在实践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政廉政,鞠躬尽瘁。周总理为了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富强日夜操劳,呕心沥血,甚至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他全身心地投入国家建设,忘我工作,这样的始终如一,受到世人敬佩。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以一代伟人为榜样和典范。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用‘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来警醒自己。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和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使命意识,努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以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积极努力的完成各项工作工作任务。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忠于职守、秉公办事、民主决策。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xinde/8/178481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