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工干部学习《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心得体会
组工干部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 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这就说明政绩考核不仅事关领导干部,而且还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因此,组工干部在政绩考核过程中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民为本、用好民意、为民服务,方能用好手中的“指挥棒”。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政绩考核的出发点,以民为本。政绩考核从表面上来看,看的是领导干部的成绩单,但实际上看的是领导干部的“售后服务单”。因此在政绩考核中,组工干部要坚持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重点看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多少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它来自人民。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它不是为了所谓的“政绩”,而是要权为民所用。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政绩考核的着力点,用好民意。如何让政绩考核更真实、更具民意、更高质量,还接地气,其实着力点还是在人民群众。组工干部在政绩考核中要增强群众参与度,不能远在庙堂之上,关起门来搞。而应该走进寻常百姓家,敞开大门欢迎人民群众参与,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以人民群众的认可、“好话”作为衡量好政绩的标准,以人民群众的质疑、“坏话”作为检验政绩较差的依据。要注重分析群众主观感受指标,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政绩考核离不开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政绩考核就会失去重心,甚至偏离方向。因此,政绩考核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着力点,用好民意,才能更好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政绩考核的落脚点,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政绩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把想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选出来,任人唯贤,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要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
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正说明了这一点。组工干部在政绩考核中,不仅要考核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而且更应考核领导干部从政的导向。要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组工干部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政绩考核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以民为本、用好民意、为民服务,做到政绩考核与民相关,才能用好政绩考核这根“指挥棒”,让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二篇:学习贯彻《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 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通知》强调,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
“煨”是用微火慢煮,令五味调和生香,炖出汤汁浓郁、汤色澄亮的“好汤”。作为领导干部,要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中正其身、率以正,煨以“思想”、“品性”与“本领”,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自身建设,当好表率、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立好干事创业“风向标”。
煨以思想,丰富自身的学识涵养。领导干部提高治理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思想,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淬炼。要将理论读物作为枕边良卷,而非案头摆设,在“读书破万卷”中汲取其中丰富的思想营养,在“开卷有益”中提升自己的学识涵养,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遵循。具体而言,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要注重萃取知识的“原味”,不能读在表面、读得零碎、读解粗略,要在多读、读深、读透中研肌析理,用上真学真知的“门内功夫”,避免将“功夫”花费在抄抄写写,却未真正触及真理本身的“灵魂”。同时,还要注意萃取知识的“甜味”,我们常言,“真理的味道有点甜”,有点甜,非活学活用不能品出。因此,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提升“学”的层次,学
以致用方能升华所学所知,将真理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融会贯通,提升分析形势、研判现象、剖析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实践中强化对治理理念、治理规律和治理方法的认知。
煨以品性,塑造自身的党性修养。讲政治、强党性,坚定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领导干部要在全面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提升治理能力,做好内在建设。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明确“比学赶超”的实质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加成实实在在的幸福感。领导干部的“比”应当是比学识、比差距,而非比权力、比金钱;领导干部的“学”应当是学方法、学本领,而非学歪风、学偷懒;领导干部的“赶”应当是赶先进、赶速度,而不是赶热闹、赶名利;领导干部的“超”应当是超前谋划、超越自我,而非超出边界、超越底线。领导干部要时刻葆有一颗“为民心”,要有“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的自律意识,对金钱和权力才能保持戒惧之心,不被“糖衣炮弹”打翻人生信仰,不被“蜗角虚名”带偏人生航道,不谗于美食金钱,不溺于物欲世俗,慎微于细谨小节,慎独于一言一行,加强修心与修身,强化政治担当。
煨以本领,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实践锻炼是领导干部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承载着伟大使命与重要责任,要将自身放入实践火炉中去冶炼,成为坚而不催的千锤之铁、百炼之钢;把自己放到风浪交加的实战场上去锻炼,成为定心忍性的顶风石竹、沙漠胡杨,经得住烈火焚烧,也耐得住风
霜相侵,熔铸出干事创业的钢筋铁骨。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善于研判时代大势是一种本领,善于谋篇布局是一种本领,掌握把事做好干成的方法也是一种本领,每一项本领都需要在实践的磨砺和经验的夯基垒土中成就。因此,领导干部要苦练本领,主动到基层一线、吃劲岗位上去锻炼,为自己“培土”“施肥”“修枝”,把“实干精神”和“事业实绩”写在大地上,当好事业发展的“螺丝钉”。
第三篇:学习《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心得体会,2020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5 篇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一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明了方向。组织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立好政治标准“高标杆”,考出政治过硬的“老实人”。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政治标准始终是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干部政绩考核要立好政治标准这一“标杆”,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方向标”“指明灯”,让政治过硬的规矩人、正派人、老实人脱颖而出。要通过考核“标杆”引导党员干部涵养“政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工作不偏不倚、不打折扣,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在政绩上“抖机灵”,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立好多种考核“长节杆”,考出改革攻坚的“开路人”。考核识别干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环环相扣的过程,要将干部考准、考实、考细,就要用好平时考核、专项考核、考核、任期考核等多种方式,将干部考核的触角延伸到工作一线、延伸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干部工作到哪里,考核的“长节杆”就要跟到哪里。干部考核不仅要注
重干部短期的“显绩”,更要将考核之“杆”拉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为肯为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做“隐绩”的干部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平台,为干部担当作为保驾护航。
立好群众评价“华表木”,考出群众拥护“贴心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古代尧舜为了能经常听到老百姓的意见,在宫外和路口设立一根木柱,方便百姓在上面书写对为政者的意见建议,这便是“华表木”。立起政绩考核“华表木”,就要引导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等民生方面将工作做实做细,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做人民拥护的好干部。
立好奖优罚劣“硬杠杆”,用好高质量发展“带头人”。干部考核结果运用的“杠杆作用”要硬起来,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为干部管理使用立起奖罚单、警示牌。通过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充分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让优者更优,劣者变优。而这样奖罚分明、能上能下的“硬杠杆”,给大部分“不优不劣”的中间干部、年轻干部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引导干部素质不断优化。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二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新形势下,落实好《关于改进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也是激励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要求。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组织部门要把好“标尺”,画好干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准、实、严的“硬杠杠”。
以考察画好干部考核的“准”字“基线”。精准考察是干部考核的根本方向。要把精准思维贯穿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考察干部贯彻落实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注重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精准考核、分析研判,做到立体识人、精准选人;当以“庖丁解牛”精神精细剖析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表现,对准考核的“焦距”,把准考核的“命脉”,切实把干部政绩考核考在点上、考在细处,为干部精准定位。
以实绩画好干部考核的“实”字“主线”。注重实绩是干部考核的必然要求。要把取得的实绩作为推动干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基本依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多到基层群众中去、多听乡语口碑,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方能增强群众的“参与度”,让政绩考核工作真实反映群众意愿,从群众的呼声中考实干部。
以监督画好干部考核“严”字“底线”。从严监督是干
部考核的关键手段。将监督管理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的各方面,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通过综合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及时发现、有效甄别“带病”干部,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谈话或者函询,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成为干部管理的“硬抓手”,使政绩考核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用“严”字解锁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与干部日常管理有机结合。
“大器不可小用,小士不可大任。”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就是要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励干部为推动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事业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三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要“做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工作衔接”。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抓好落实,“抓”出政绩促有为。
想干事,葆有“抓落实”之心。领导干部抓好落实要心向民而不悦己、心念公而不存私,时刻秉持为民之心。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听话筒”和“传声筒”关系,应当像家人亲友一般,血脉相融、肝胆相照。一家一
户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常小事连着民生百态,促膝谈心间的“家常味”调浓的是干群之间的鱼水情,领导干部当尽心于群众的所盼所愿事,让“想干事”之心激发服务人民、干事创业的大能量。大事难事里的冲锋陷阵能看出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更能映照出领导干部真挚为民的初心。领导干部要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把群众愿当成心中愿,做到心有人民、夙夜在公,葆有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践行初心使命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能干事,强化“抓落实”之力。领导干部“抓落实”的本领,不是只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结果才能体现,也不是非要以争流于百舸、跨越于雄关、卷土于征程的方式来彰显,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能力本领不仅体现在大战大考中的实战成绩,更贯穿于工作日常的实招实效。面对“十四五”新答卷,领导干部当准确把握新时期新特点,遵循实践要求,既练强把握大局、研判形势的本领,也练强巧化矛盾、善解难题的本领,于大江大河中做澎湃向前的浪,在广袤大地上做拔节生长的树,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在经受考验、克服困难中练就过硬本领,在突破自我、发展事业中锤炼担当的政治品格,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以工作实绩写就厚实有分量的时代答卷。
干成事,扛牢“抓落实”之责。“知责任者,大丈夫之
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担当作为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踏上“十四五”新征程,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上,心架天平、手握戒尺,敏于求知、勤于致行,不说“办不到”,勤学“怎么办”,致力“办得好”,在主动担责中以上率下,在具体实践中知重负重,不消磨于初心、不欠账于使命,“试金石”上为真金,“磨刀石”上为利刃,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失伟大的追求,在细微的小事中不失绣花的功夫,在工作的细化深化中扛好扛牢“抓落实”的责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领导干部要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实干家,既有勇立潮头、定事成事的勇气,也有摇橹划桨、争优创先的奋斗姿态,为党的事业分忧解劳、为国家建设挑梁运石、为人民幸福实干苦拼,担当作为、推动发展。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四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近日,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政绩考核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新目标,为干部干事创业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改进政绩考核工作,以政绩考核之变聚高质量发展之力,切实推动新思想、新理念在组工干部心中“落地生根”。组工干部要“撸起袖
子加油干”,在广阔天地实现新作为。
秘籍一:围绕政绩考核“新格局”干,干出正确政绩观。
政绩观体现在干部履职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一个单位、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还会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健康成长。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导致出“政绩急躁症”。要么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摆花架子“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要么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重局部效果,轻长远利益。《通知》重塑政绩考核新格局,组工干部要“对标准、重配位”,端正世界观、地位观和权力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成为“能者、优者”,不做“庸者、劣者”。
秘籍二:对标高质量发展“新标准”干,干出政绩含金量。
“政绩考核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政绩考核的重要一环。”高质量发展是组工干部干事、成事的新方向,是由“质”到“量”的新跨越,是由“唯 GDP”到“十指弹琴”的新转变。“考核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组工干部要握住、握好“指挥棒”,指在哪里、干在哪里,做到心中要有数、脚下要有路。真干假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得好的往前站、干不好的往后靠”,大浪淘沙“淘”出好干部,细水拍岸“拍”出真本
事。
秘籍三:聚焦人民群众“新期待”干,干出创业精气神。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政绩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质上还是为了人民群众。干部政绩考核要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深入了解群众的“心底声音”,注重体察群众的主观感受,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干部政绩的“正衣镜”,把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干部政绩的“度量衡”。组工干部要朝着群众目标“多使劲”“勤出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努力以造福人民的政绩赢得群众的“点赞”。
学习《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体会五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将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的教练作用,激励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
舞活指挥棒。选人用人前提在于察人识人,考核作为“硬杠”要核实核准,切实发挥指挥棒引领作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核实政治素养,突出政治标准,把政治上强不强、合格不合格摆在第一位,严格落实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作为政治表现基本要求来核实,把政治标准贯穿始终。核准干部实绩,聚焦考核对象职责职能,创新考核内容与方式,分层分类、科学归档管理,干部干事创业在日常,履职奋斗在日常,要注重平时考核,把考核结果鲜活起来,掌握干部的“活情况”“新变化”。综合运用平时考核、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四项内容,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重大项目推进、艰苦复杂环境和锐意改革创新“四个一线”考核干部,不断提高干部考核有效性,组织人事部门掌握干部实绩的准确性。
抓紧风向标。用干部考核指导干部开展工作,推动干部积极思考“考什么”“干什么”,“怎么考”“怎么干”,用考核筑牢基本要求、划准标尺高线、分清实绩梯度。把准方向吹好风向,展现“清”“正”“新”的干部考核风气。风向“清”,坚决贯彻落实____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着重考核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清晰明确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引导广大干部和党中央始终保持同心同德、砥砺同行,促使各级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风向“正”,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追责问责等紧密结合,正确看待考核结果,要明白考核不是“压担子”而是“稳落实”,不是“高压线”而是“起跑线”。风
向“新”,适时改进考核方式与内容,要全方位立体化的考核干部,不拘泥于个别谈话、实地调研、综合研判、单位报告等成熟的考核方式,同时也要注重干部八小时外的政治表现、道德品行,把考核下沉落实到各方面。
点燃助推器。考核结果与选人用人、培养培育、激励约束挂钩,既要“严管”也要“厚爱”,让监督鞭策与争先比优齐步走。要在“严管”上较真使劲,硬化考核指标,祛除“模棱两可”的考核结果,结合“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共同展露考核“锋芒”,畅通“上”“下”渠道,把庸政懒政、尸位素餐的干部考核出来,能“上”也能“下”,展现干部考核“威能”。要在“厚爱”上激励奖优,将考核结果优秀、实绩丰富的干部纳入后备力量、晋升等名册,奖励要准确落到实处,该考虑时及时考虑,有适合岗位时要适时提拔,优秀干部要应用尽用。点燃奋进动力,发挥干事创业能动性。
第四篇:《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心得2021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 5 5篇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 5 篇
【篇一】
新形势下,落实好《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也是激励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要求。
要把精准思维贯穿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考察干部贯彻落实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做到立体识人、精准选人。以“庖丁解牛”精神精细剖析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表现,切实把干部政绩考核考在点上、考在细处,为干部精准定位。
要把取得的实绩作为推动干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基本依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多到基层群众中去、多听乡语口碑,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方能增强群众的“参与度”,让政绩考核工作真实反映群众意愿。
将监督管理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的各方面,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通过综合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使政绩考核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用“严”字解锁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与干部日常管理有机结合。
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就是要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励干部为推动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事业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
【篇二】
近日,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中指出,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
该部分内容有利于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在意的,就是各级领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破”与“立”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破”“立”。当前,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然而,形式主义问题不除,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大“祸患”。它不仅会束缚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还会消磨基层干部奋战乡村振兴的精力。因此,必须“破立”结合,持续解决。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民族振兴。
第五篇:学习贯彻《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着力实绩考核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学习贯彻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着力 实绩考核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政绩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促进事业发展和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各级各地组织部门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政绩考核内容指标,在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中加强政绩考核的力度和效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着力破解政绩考核方式不全面、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的问题,切实把政绩考核工作贯彻好、落实好,激励广大领导干部争优创先、推动发展。
量化政治指标,画准政绩考核“刻度线”。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政治考核属性是干部考核的根本属性,必须将政治标准贯穿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始终,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政治体检功能,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精准无偏。政治素质有其潜藏性和隐蔽性,故要对政治标准进行量化,用好谈心谈话、实地调研、巡视巡察等反馈结果将之“外显”,着眼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细观言行、深察思想,让领导干部的“活思想”“真情况”冒出来,将“两面人”“假面人”“带病人”甄别挑出,将政治表现不合格、政治考核不过关的领导干部“请”出队
列,对于思想上存在苗头问题的领导干部,及时咬耳扯袖,切实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
体现群众评价,画准政绩考核“延长线”。《通知》强调,要“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选人用人,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走实群众路线,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优劣评判标准,就实考察、从严度量、依事择人。要在考评体系中画好民意“延长线”,在考核指标设计上提升群众的话语含金量。人民群众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受众,要坚持人民导向原则,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察德辨才、任用提拔和民主考评,采取问卷调查、召开群众听证会和座谈会等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综评成为检验领导干部“手艺”的重要衡量标准,注重考评干部在为民服务上的态度、质量与成效,突出考核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的质与量、时与效,避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准确客观。
强化结果运用,画准政绩考核“责任线”。要牢牢扭住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拓展横纵对比多维度、平战结合多角度的立体化考核视野,坚持集中考察与分散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补充的考核方式,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实绩档案和考核信息库,通过日常考察、节点考评、定期汇总、长期跟进,防止“近因效应”的形式化与片面化。不让慵懒无为者“占便宜”,实现实绩考核全面、真实、客观,考准考实领导干部的实际表现和履职能力,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待遇职位挂钩,优先提拔选用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及时实施奖励、警戒、提醒等举措让领导干部“知导向”“识长短”“正衣冠”,树立能上能下、治庸治懒的考核“风向标”,激活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