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2020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锤炼七种能力心得体会
学习0 2020 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 讲话锤炼七种能力心得体会
《周礼》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古代的“六艺”。镜头回转,习近平总书记 10 月 10 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七种能力”就是今时的“七艺”。育干部以干事,养能力以成事,当以“七心”炼“七艺”。
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定之心,炼好政治能力。“七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排首位,是根本、是基石、更是“总开关”。政治能力,是思想上的坚定、政治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一致。年轻干部思想要坚定,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不动摇,坚持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不动摇。政治要清醒,就要培养“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政治敏锐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政治鉴别力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政治自制力。行动要一致,就要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作风锤炼中炼好“七艺”之政治能力。
以“一针一线总关情”的绣花之心,炼好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年轻干部要炼好调查研究能力,要肯调研,也要明白因何调研,更要会调研。
要坚决摒弃“蜻蜓点水”“嫌贫爱富”“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调研,放下架子沉下去,扑下身子融进去,卷起裤腿迈开脚,撸起袖子接热气,倾听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观察基层实践亮点热点难点,做到耳聪目明、眼疾手快、身入心至,用“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访民情、察实情、聚真情。调查完了,还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所获材料细细“解剖”,提出精准对策,更要注重成果转化,才能真正实现以调查研究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作用。
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善弈之心,炼好科学决策能力。科学决策不是“拍脑袋”,不是“头发热”,更不是“一言堂”,而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凝聚起来的集体智慧结晶,直接关系群众利益和事业发展。年轻干部要炼好科学决策能力,就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心怀“全局图”,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也要学会落一子而谋三分、走一步且看三步,紧盯“一盘棋”,善于把当前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布局落子谋势的“善弈者”。更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远近视野、兼顾主次规律,全面权衡、冷静研判、科学决断,确保思路清、方向准、步子稳,才能把事情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之心,炼好改革攻坚能力。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添动力、求突破。恰如那句“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铿锵之语,敢为天下先,方可谱新篇。年轻干部要坚持做新时代党旗国旗下的领跑者,思想在先、行动在先,坚持把干事热情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把顶层
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变局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在涉“险滩”、啃“硬骨”、迎“急难险重”、接“烫手山芋”、当“热锅蚂蚁”中塑造“钢筋铁骨”,踏平“坎坷沟渠”,誓夺改革攻坚持久战胜利。
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危之心,炼好应急处突能力。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伴随着荆棘丛生、曲折坎坷甚至惊涛骇浪。年轻干部在和风细雨中能平稳前进,如何在暴风骤雨中也能不动如山呢?“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是炼好应急处突能力的首课。年轻干部要始终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抓大抓重点不松劲,抓早抓忽微不松手,百日紧也不一日松,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也要立足本职本岗位,深研业务技能,成为行家里手,掌握风险点,拿出硬举措,切实提高应急能力。今年疫情、汛情是党和国家事业“船到中流浪更急”之时,可水流湍急处,正是责任彰显时。面对风险,年轻干部更要强化责任担当,带头冲锋、亲力亲为,在应对风险实践中炼好应急处突能力。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之心,炼好群众工作能力。做群众工作,既是党员本色,也是能力要求。群众利益无小事,心无百姓莫为官。年轻干部要炼好群众工作能力,必须深入基层、身入群众,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拜群众为师、尊群
众为友、向群众问计,俯下身子弄清群众所想所盼所关注所期待所建议,在思想上做群众“知心人”;要时刻把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心上,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烦忧之事,在生活上做群众“贴心人”;要把为民办实事当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引导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在行动上做群众“暖心人”,实实在在做到为民、亲民、爱民、惠民。
以“重任千钧惟担当”的实干之心,炼好抓落实能力。“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美好蓝图已绘就,实现必成于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如果层层“喊”落实,反倒层层落不实。作为年轻干部,必须树立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谋实绩的思想,坚持当行动者、不当“清谈客”,当奋斗者、不当“泥菩萨”,立足工作岗位,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干一行专一行的“安专迷”精神,过一山再登一峰、跨一沟再越一壑的“愚公”精神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精神,起而行之、勇挑重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想干的事干完、会干的事干好、该干的事干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成为干事创业的“急先锋”。
第二篇:学习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年轻干部对照七种能力找差距心得体会
学习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 讲话年轻干部对照七种能力找差距心得体会
生活中,我们都曾期待在需要一个人的时候,能够听到对方的一句“我能行”;工作中,我们也都希望在面对上级部署、领导安排、同事配合的时候说一句“我能行”。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 7 种能力是年轻干部能说“我能行”的标准,想说“我能行”的尺度,敢说“我能行”的底气。年轻干部必须在 7 种能力中找定位、找办法、找方向,彻底跟“不行”说“拜拜”,做“我能行”的新时代奋斗者。
跟“不行”说“拜拜”,要有担当负责的魄力。“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人民公仆的职业道德。年轻干部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要有“事事关己”的责任心,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听缘由、听过程、听期盼,从“听”中找原因、找办法、找出路,真正树立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面对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要有“件件落实”的责任心,学会承办、善于承办,从“我不行”到“我能行”的自我压力、自我疏导、自我肯定中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做工作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实现个人成长与工作成效的相辅相成;面对个人的岗位职责,要有“处处留意”的责任心,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既要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上级关注的工作,也要解答基层提出的问题、掌握基层工作的动态,更要回应群众的诉求、创新工作的举措,在主动作为中拒绝“我不行”的自我否定,实现“我能行”的价值追求。
跟“不行”说“拜拜”,要有自省反思的沉稳。细节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成败。“吾日三省吾身”是修身、是历练,是厚积薄发的前奏,是韬光养晦的和音。年轻干部要养成“自省”的习惯,始终把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有效利用自我批评的武器练就过硬的政治能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年轻干部要善用“自省”的手段,开展调查研究要反思目标是否准确、方法是否科学、过程是否完整,要认真分析研究数据、案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练好基本功、掌握真情况;决策拍板要三思后行、深思熟虑,要想全局、想长远、想结果,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谁、为了谁”,让决定服务于大局,让成效服务于发展,才能让“我能行”更有说服力。
跟“不 行”说“拜拜”要有遇事能解的胸怀。大境界造就大胸怀,大格局成就大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金句”,字字铿锵、坚定有力。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年轻干部要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不断锤炼“无我”的信念、开阔“无我”的胸怀,要让“个性”服务“普遍
性”,善于调节自己的状态、梳理自己的心态,既要学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事务性工作,更要学会与群众打交道、学会做群众工作。要始终警醒自己“站位”比“效率”更重要,遇事要顾全大局、通观全局、因势利导,在处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稳的情绪、乐观的状态、冷静的心态,用成熟的举措化解和消除群众反映的问题,用丰富的知识处理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
年轻干部要在 7 种能力中找到自身定位和努力方向,始终践行“我能行”的信念,抵制“我不行”的情绪,把思维的锻炼、处事的能力、格局的养成作为自己成长的必修课,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建功立业,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第三篇:学习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年轻干部锤炼政治能力心得体会
学习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 年轻干部锤炼政治能力心得体会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其中“提高政治能力”是讲话中强调的第一个需要提升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提高政治能力是提高年轻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的重要“钙质”,年轻党员干部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提高政治能力需要招式清晰、练厚功底。
第一招 —— “拨云见日”。目标正确,事半功倍。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现实不断丰富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不断建功立业的力量源泉,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不断取得成就的立足根本。回望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筚路蓝缕地赶上时代到意气风发地引路时代,从处处皆落后的旧中国到不断刷新历史数据的新中国,年轻干部只有始终坚持跟党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近看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最有力制度保证。我们年轻干部必须坚守“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
第二招 —— “芙蓉出水”。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政治能力,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以当前扶贫工作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年轻干部有机会参与到这一项党的重要使命担当中去,是重要的人生经历,要牢牢把握这一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机会。年轻干部社会阅历浅、待人接物经验不足,是短期的、客观存在的工作劣势。但同时也是工作优势。白纸上作画最容易。在深入联系困难群众过程中,年轻干部更加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扶贫工作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群众不满意的背后深层次原因是脱离群众。如此,年轻干部可以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政治能力。
第三招 —— “受绳就砺”。无规矩不成方圆。提高政治能力,要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年轻干部不能因为党龄短、工作经验不足就允许自己违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试错”“容错”也要给自己设限。深刻认识到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既是年轻
干部成长的“磨刀石”,帮助年轻干部磨除不利于成长的“突兀棱角”,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保护套”,帮助年轻干部躲避不良环境的“腐蚀”。对比我们党发展历程中的优秀先进党员和被淘汰的“落后分子”,最直接的区别就是能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年轻干部要时刻紧绷这根弦,从思想认识到言行举止各个方面,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避免成为“反面教材”。要发扬革命战争时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和“半条被子”的红色精神,以端正的姿态干好新时代的事业。
第四招 —— “白鹤亮翅”。实践出真知。提高政治能力,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年轻党员干部正处于扎根抽节的“黄金成长期”,要在这一时期把根扎深、把干长直,主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越是艰难困苦的工作,越要主动参与、主动展示,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面对群众来访,学会主动接待;发现政策落实“堵点”,敢于主动破解;针对工作陋习,尝试主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讲话中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年轻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主动在具体工作中增强政治自制力。避免把惠民政策停留在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把专项资金装到到自己的兜里。年轻干部要慎终如始,牢记自己走上现在工作岗位的初心。
第五招 —— “伏地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高政治能力,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以
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时要注意学习和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回顾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到尊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状态就是对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证明。及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世界经济,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并保持良好势头,年轻党员干部更可以在其中充分认识到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观照自身,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也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提高政治能力是党对年轻干部的政治要求,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自身需要。年轻干部要一招一式认真练起来,把政治能力真正提起来,方是不负众望、不负所托。
第四篇:学习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心得
【篇一】
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近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年轻干部这“七种能力”就像“七驾马车”,驾驭得好与否关系到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成与败。因此,年轻干部要掌握“七驾马车”的“驾驭之术”,在干事创业路上做到蹄疾步稳。
“七驾马车”需驾稳“领头马”,突出政治能力,一马当先。古时候常有“三驾马车”的战车,这不是说三匹马拉的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的车,其中前面的一组至关重要,决定着方向和命运。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就像“七驾马车”战车,而政治能力就是排前面、排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战马”。年轻干部在锤炼自身本领、提高自身能力的时候,要突出主次,分清先后,把提高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七驾马车”需鞭策“连排马”,形成协同合力,众马奔腾。“七驾马车”这辆战车在行军作战中,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能各自为战,不能单打独斗,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发挥不出应有的力量,甚至有翻车的危险。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要协调联动,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例如,在调查研究中既要运用到群众工作能力,也能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反之亦然;
在科学决策能力的锻炼中,既要考量到如何有效抓落实,在抓落实中也能为决策提供实践经验。年轻干部“七种能力”的锻炼做到相互联结,系统协调,形成合力,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才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七驾马车”需打造“千里马”,拒绝能力短板,马到功成。“七驾马车”对七匹马的要求都作了很高的要求,倘若有一匹马是废马病马,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忽然马失前蹄,后果就不堪设想。年轻干部在锻炼“七种能力”时,也不能出现“偏科”的现象,否则就会出现“短板效应”。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年轻干部“七种能力”的高度也是由最弱的那项能力决定的。因此,“七种能力”缺一不可,必须要共同发展,补短板强弱项,让每种能力都成为“千里马”“高头大马”,这样,才能在干事创业路上马到功成。
【篇二】
认真“学习”能力七巧板,“造就”基层干部新思想。“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基层干部而言,想要成为信仰坚、本领强、作风硬的优秀干部,唯有不断学习。但有的年轻干部往往容易忽略学习,提前步入“舒适圈”。如果长期处于“舒适圈”,就会丧失“危机感”,久而久之,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需求日益改变,就会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境。想要走出这种困境,就要持续学习“七种能力”,保持热情饱满、锐意进取的学习干劲。
反复“练习”能力七巧板,“练就”基层干部真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我们的年轻领导干部不能光坐在办公室等待群众来办事,而是应该主动沉下去,深入基层为民办事。只有到吃劲岗位、重要岗位去磨炼,深入到最繁琐、最艰苦的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反复练习“七种能力”,脚踏实地、不吝汗水拼搏,立志做事、不吝深耕细作。真正把基础扎实了,能力提升了,以后的路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才能真正练就出堪当大任的真本领。
不断“复习”能力七巧板,“成就”基层干部个人梦。“温故而知新”众所周知,围棋高手几乎都有复盘的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加深对这次对弈的印象,找出攻守双方的弱点,不失为一种提升自身水平的好方法。同样把自己在基层工作中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重新审视一遍,不断复习在工作中所运用的“七种能力”,找到其中的不足和差距。同时,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新的方法、思路等“火花”会应运而生。当某种类似局面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就能够从容地去应对,甚至会在脑海里出现新的应对方案。
我们的基层干部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唯有手握“能力七巧板”,方能创造“无限基层梦”。
【篇三】
人们倾向于用“解锁”来形容自己获得某种新技能或学会一门手艺。作为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而言,也应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及时回应群众期盼,不断“解锁”和稳步提升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在岗位上谋实功、见实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进而提出年轻干部应具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七种能力,这为培养年轻干部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不断积蓄动力、指明前进方向。
立足于思想认识提升,“解锁”能力为的是让干部“想干事”。正如人们“解锁”新技能的初衷,是出于自己的现实需要,基于主观能动性使然,让自己实现“技多不压身”的目标。年轻干部要实现个人成长,同样也不能满足于既有成绩,一心只想做“温室花朵”,而是要主动承接压力、应对挑战,才能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真正做到“想干事”而非“人浮于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年轻干部唯有先从思想认识上端正态度、校正“坐标”,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关键问题上不能有任何迷糊和动摇,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扎实筑牢自身“想干事”的思想根基,才能激发出“想干事”的内生动力。
着眼于实践水平提高,“解锁”能力为的是让干部“能干事”。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解锁”一个新生事物,要熟练掌握一项新技能,并非易事,而是需要为此付出不懈努力,才能学有所成,切不可半途而废。面对日益复杂的岗位工作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年轻干部也应具备“能干事”的素质与能力,要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顶得上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强调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变、群众工作等能力,就是新时代年轻干部亟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在面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社会领域难啃的“硬骨头”时,年轻干部更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在认真掌握这些能力的基础上,主动跨前一步听诉求,多做一步勤积累,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实践经验,让“能干事”真正成为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赋予自己的“口碑”。
致力于良好作风养成,“解锁”能力为的是让干部“干成事”。“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解锁”技能不在于嘴上说说、立下flag,而在于能否切实将这一想法落实到行动中,持之以恒,真正贯彻落实下去,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年轻干部有理想、有目标是好事,但还是要让理想和现实相连,做到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抓落实能力。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由此才能“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而这也有利于年轻干部良好工作作风的养成。年轻干部要始终秉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毅力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情怀,认真对待关乎群众利益、社会民生事务的每件事,不仅要将这些事情办成,更要办好,从而以实干兑现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年轻干部正处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还需认真“解锁”新能力,让自己早日成长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部门里的中流砥柱,方能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五篇: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年轻干部实践中锤炼能力心得体会
学习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年轻干部实践中锤炼能力心得 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成长需要提升“七种能力”。年轻干部在成长之路上,必然会经历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考验,面临多方面“风雨雷电”的风险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精准拆弹的过程,年轻干部要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锤炼“拆弹”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拆弹”实力,成为工作领域中的“拆弹专家”。
操作指南一:“大心脏” —— 坚如磐石的心理素质。影视作品中的拆弹情节会让观众们心跳加快,而拆弹专家却始终心跳沉稳、冷静操作,这正是他们在一次次日常训练中,练就了超凡的心理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年轻干部也需要有一颗“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强大心脏,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是否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尺和行动指南,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就能够切实做到在任何困难和风险挑战面前保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的政治本色。
操作指南二:“大格局” —— 统筹全局的开阔视野。成功拆弹绝不是简单的“剪线”,而是要全面观察和综合研究各方面的情况,确保万无一失。年轻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要有这种全面观察事物的“大视野”,更要具备统筹全局的“大格局”。在调查
研究中既要练就一双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也要练就一颗由表及里分析问题的“中央处理器”,全面权衡,科学决断,注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辩证施策”解决问题,让成熟的调查研究真正“开花结果”,及时总结和上升为决策部署,实现破解难题的“精准拆弹”,下好改革发展的“先手棋”。
操作指南三:“大胆识” —— 敢试敢为的担当魄力。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最关注的就是拆弹成功一瞬间的“石头落地”,殊不知那一瞬间需要拆弹专家多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展现的就是一种担当的魄力。“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拒绝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积极做“起而行之”的“弄潮儿”,在“变危为机”中持续保持“敢为人先”的担当品格和“勇挑重担”的责任意识,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
操作指南四:“大情怀” —— 奉献为民的服务意识。拆弹绝对是一项高度危险的工作,稍有失误就有可能发生可怕的后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拆弹专家奋不顾身?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的勇气之源在哪里?因为背后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年轻干部要成为合格的“拆弹专家”,必须具备群众工作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把“急难事”当成“要紧事”来办,在服务群
众时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切实把党中央关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位。
年轻干部,这里有一份精准拆弹的手册,助你乘风破浪解难题,成为工作领域中的“拆弹专家”,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