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年轻干部奋发向上勇挑重担心得体会
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 年轻干部 奋发 向上 勇挑重担心得 体会
“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2020 年 10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和鞭策。身处新时期新时代新征程,可以说,年轻干部的理想信念、工作态度、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长久发展,关系到年轻一代的成长导向。面对时代的呼唤,面对充满挑战的新的历史课题,年轻干部要以身作则,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满腔热血迎难而上、敢作敢当、奋发有为。
有进取心才能一心向党、不忘初心。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因而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党员干部的“本分”。如果党员干部每天怀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懈怠思想,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问题皱眉头、见到矛盾溜外头、碰到困难绕道走,无利可图“不愿为”、得过且过“不思为”、胆小怕事“不敢为”、庸懒庸碌“不想为”,就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辜负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背离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长此以往,人民群众必然与其离心离德。因此,年轻干部要对工作保持进取心,对名利保持平常心,对权力保持敬畏心,对群众保持感恩心,坚定为民服务的人民中心立场,时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的心上事作为自己的上心事,对党忠诚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有进取心才能夙夜为公、创新有为。“人无志不立”,没有进取的人生是暗淡的人生,不思进取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然都是有进取心之人。进取心是事业成功、破解难题的重要法宝,我们的事业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年轻干部奋斗正当时,更要树立事事为“业”的意识,找准位置,积极进取,“干”字当先,转变“干与不干一个样、早干与迟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观念,把精力放在干事上,把精力放在提高个人能力上,把精力放在做好本职工作上,提高自我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进取之路上走正、走宽、走扎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贡献力量,才能干出经得起历史、社会、人民检验的工作实绩来。
有进取心才能一心为民、一切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建设、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梦想,人民群众功不可没。年轻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员干部的最大政绩就是造福人民,我们要时刻保持进取之心,牢记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的服务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时时刻刻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
心连心,不断学习经济、科技、法律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加强吃准政策精神的能力、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强化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理论功底扎实、业务素质精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勇向前,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在奔涌向前的时代大潮前,广大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与时俱进、久久为功、加强学习、增长才干,紧跟时代节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和胆识,苦干、实干、拼命干,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添砖加瓦。
第二篇:学习贯彻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年轻干部勇挑重担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年轻 干部 勇挑重担心得 体会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总的看,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只要我们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就能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对困难和挑战、阻力和变数,我们既不能遮掩回避、视而不见,也不能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要十分清醒地
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广大干部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激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七种能力,勇于干事、敢于担当,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只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实践表明,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主动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去,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 14 亿
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广大干部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勇当先锋、善于作为,就一定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第三篇:基层年轻干部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基层 年轻干部学习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 讲话心得体会
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年轻干部应修炼提高的‚七种能力‛。其中,调查研究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更是身在基层的年轻干部必须具备的‚法宝‛。
从实破题,用好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这一‚秉承初心‛的‚法宝‛。到基层去做调查研究,是为了能够正确制定党的方针政策,实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开篇就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些干部将调研简化为‚隔着玻璃看一看、围着村子转一转‛,再拼凑一篇充斥着浮语虚词的调查报告后,便束之高阁,草草了事。这在基层工作中是坚决不可取的。‚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如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人口普查工作,我作为一名村居普查员,必须入户做好摸排工作,记录好每家每户的情况,掌握第一手的详实资料,扎实推进好这项工作。基层干部就是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脚尖向前的恒心,跟着问题走、奔
着问题去,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才能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植根基层,用好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这一‚诠释初心‛的‚法宝‛。群众工作的本领不是天生的,干部刚到基层不熟悉环境,都面临知识空白、经验盲区等问题,要着力克服这些短板,最好的老师就是广大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刚到基层的年轻干部,不免自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以为比群众高明,不料在决策办事中却频频碰壁,经过反复的摸索,方明白‚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当好群众的‘先生’‛。要接到基层的‚地气‛必须主动向群众学习,提升‚土话‛水平,将政策解读为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话,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从而得到群众的肯定。党员干部只有把根深植基层沃土,俯身拜人民群众为师,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才能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影响和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良。
干事创业,用好提高抓落实能力这一‚践行初心‛的‚法宝‛。‚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没有落实到位的调研报告就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到位的群众工作就是官样文
章;狠抓工作落实是尤为关键的最后一步,基层干部则是工作落实的一线责任人。这就要求主要领导率先带领大家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基层干部有敢啃硬骨头、敢打攻坚战的勇气担当与工作能力,切忌摆摆样子、装点面子、不顾里子,防止只将精力花费在虚名上、当‚甩手掌柜‛,那些重部署轻落实、将口号当政绩、把布置当落实等做法,只会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结局。所以,干部特别是基层的年轻干部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有接续奋斗、许党许国的思想觉悟,在实践中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汇聚干事创业‚正能量‛。
第四篇: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年轻干部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年轻 干部 知 行合一心得体会
人们倾向于用“解锁”来形容自己获得某种新技能或学会一门手艺。作为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而言,也应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及时回应群众期盼,不断“解锁”和稳步提升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在岗位上谋实功、见实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进而提出年轻干部应具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七种能力,这为培养年轻干部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不断积蓄动力、指明前进方向。
立足于思想认识提升,“解锁”能力为的是让干部“想干事”。正如人们“解锁”新技能的初衷,是出于自己的现实需要,基于主观能动性使然,让自己实现“技多不压身”的目标。年轻干部要实现个人成长,同样也不能满足于既有成绩,一心只想做“温室花朵”,而是要主动承接压力、应对挑战,才能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真正做到“想干事”而非“人浮于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年轻干部唯有先从思想
认识上端正态度、校正“坐标”,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关键问题上不能有任何迷糊和动摇,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扎实筑牢自身“想干事”的思想根基,才能激发出“想干事”的内生动力。
着眼于实践水平提高,“解锁”能力为的是让干部“能干事”。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解锁”一个新生事物,要熟练掌握一项新技能,并非易事,而是需要为此付出不懈努力,才能学有所成,切不可半途而废。面对日益复杂的岗位工作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年轻干部也应具备“能干事”的素质与能力,要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顶得上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强调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变、群众工作等能力,就是新时代年轻干部亟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在面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社会领域难啃的“硬骨头”时,年轻干部更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在认真掌握这些能力的基础上,主动跨前一步听诉求,多做一步勤积累,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实践经验,让“能干事”真正成为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赋予自己的“口碑”。
致力于良好作风养成,“解锁”能力为的是让干部“干成事”。“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解锁”技能不在于嘴上说说、立下 flag,而在于能否切实将这一想法落实到行动中,持之以恒,真正贯彻落实下去,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年轻干部有理想、有目标是好事,但还是要让理想和现实相连,做到知行合一。习近平
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抓落实能力。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由此才能“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而这也有利于年轻干部良好工作作风的养成。年轻干部要始终秉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毅力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情怀,认真对待关乎群众利益、社会民生事务的每件事,不仅要将这些事情办成,更要办好,从而以实干兑现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年轻干部正处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还需认真“解锁”新能力,让自己早日成长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部门里的中流砥柱,方能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五篇: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年轻干部争做群众工作行家里手心得体会
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年轻干部争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心得 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具备的七种能力,其中之一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年轻干部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思善学,争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胸怀“赤子”心,将“责”扛在肩上,做群众忠实的守护者。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面对新冠疫情“大考”,全国上下“一盘棋”,干群同心抗疫。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战线的年轻干部受命于危难之间,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蜕变为披坚执锐的英勇战士,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在“抗疫”战场上挥洒青春和汗水。年轻干部要有坚韧的定力和顽强的意志,不改为民初心、不坠青云之志,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复兴、民生福祉紧密联系起来,胸怀“大我”,坚定爱国奋斗的理想信念。
甘为“孺子”牛,将“民”字铭记心间,做群众温暖的贴心人。一言一行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让“为民”服务的种子深深扎根沃土,让人民公仆永不褪色。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注重在历史实践、时代精神中淬炼铁一般的理想信念,将为民服务根植于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努力奋斗在组织、宣传、扶贫、教育等各条战线,用心守护自己的阵地,提高服务意识,努力践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铮铮誓言。年轻干部要增强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心思用在谋实事上,把劲头使在办实事上,集中精力干成事。将党的新思想、新政策用“群众话”讲给群众听,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立下“愚公”志,将“实”字抓牢手中,做群众信赖的主心骨。对于年轻基层干部而言,脚下有泥,心中才有方向。必须要将“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才知道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主动放低姿态、放平心态,把基层当做“强筋健骨”的“熔炉”,把群众当成授业解惑的“良师
益友”,走进农家小院、下到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里短,悉心倾听群众的呼声,认真答好群众出的每一道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排忧解难中学到真本事,练就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