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心得体会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第一篇: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我们学校组织了教职工开展了二次大型的听报告活动,在2010年11月,邀请了沈阳孝廉文化传播中心专家学者做了专场报告,第二次在2011年4月利用电教设备收看了吉林松花江中学开展的《弟子规》学习践行活动专题讲座。邹校长作了以《弟子规与我同行,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报告。他的语言诙谐幽默,同时又感人肺腑,引人深思。班主任王琦也作了以《弟子规学习体会》的主题报告。通过这2次学习我们深深的感觉到:践行《弟子规》势在必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补补这门课。学习《弟子规》使我知道了很多道理,也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学习《弟子规》有四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大多数人却有很多做不到。平时感到做得不错,可仔细回想,做得并不是尽善尽美。现在我们的父母都已进入古稀之年,我们应该怎样尽到作为子女的孝道,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现在心中自有了答案。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父母、师长、国家。上面已经提到了父母之恩;老师的恩德,启发我们的智慧非常的大;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头;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众生努力才有的结果。我常常从电视电影里看到外国人吃饭前会念祈祷文,都是些感谢的话,而且还有感恩节,专门抽时间来想想如何感谢那些对自己有恩的人。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念念想着别人的恩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人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和谐。

第三,为人要谦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让别人喜欢与你相处,你的态度首先要恭敬,行动上要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所谓做人难,不就是难在这里吗?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敏感度不够,其实是缺乏平日的训练。“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弟子规》让我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然流露的品质。

第四,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个过程,过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从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了要以“德学”和“才艺”为重。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如果以外在的物质作为追逐目标,无论多少都不能让人感到真正长久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充满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过程,这种快乐我想应该是可以带入坟墓并影响后世的,应该不会让人的一生有什么遗憾。

《弟子规》给我的生活一个指导,一个方向,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知足,知道了享受现在生活的快乐同时又有积极人生目标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其次,看了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不仅自己要去学习《弟子规》而且要不时的把自己的行为和《弟子规》的要求对照,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差距还比较远,我要从小事情,小细节做起。例如:“首孝悌”,我们不管社会地位高低,权利大小,首先必须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嘛,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会孝敬的人,怎么能办大事呢?所以我要继续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快乐带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得到快乐和幸福!为社会和谐和稳定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二篇: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我的收获

李丽

听了肖老师课的过程中,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我就是没有真正去做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做到就是得到要试着一点一点去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能让父母为我们而感到自豪,做到这些也算是给父母一个小小的报答。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让自己有改过的机会。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知道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比如参加工作以后,好像一下子就没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为生活忙碌奔波,但是忙碌了好几年,一直都不怎么开心,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想到的是为什么别人比自己过的好,感觉心里不平衡,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努力奋斗过觉得活着很累。现在通过学习才知道不用羡慕别 1

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而自己需要把“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幸福的人。

第三篇: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张育霞

今天,很荣幸能到广州第二幼儿园学习国学《弟子规》,在这之前,我对《弟子规》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更不懂类似三字经的知识要怎么教会孩子,学习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大有学问。

在第二幼儿园,观看了两节有关《三字经》的活动,看到那些孩子把三字经从头背到尾,朗朗上口的样子,感觉真的很不可思议,本来还以为孩子们坐久了一定会很不耐烦,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一点都不觉得无趣,而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很多,有游戏、分组读、两组比赛读、视频教学等,孩子们的常规也很好,每个人的表现都彬彬有礼,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的礼仪,真的让我受益匪浅www.teniu.cc。

之后,负责教学的廖老师告诉我们,《弟子规》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做到这么棒。

2010年5月28

推荐阅读:

计划书范文:http://www.teniu.cc/fanwen/jihuashu/ 述职报告范文:http://www.teniu.cc/fanwen/shuzhi/

左眼皮跳是什么预兆:http://maren.bukeep.com

第四篇: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作业

学校:园洲中学 序号:105 姓名: 徐炳娇

我学《弟子规》的收获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学《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能让父母为我们而感到自豪,做到这些也算是给父母一个小小的报答。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 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让自己有改过的机会。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比如我上学期间学习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参加工作以后,好像一下子就没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为生活忙碌奔波,但是忙碌了好几年,一直都不怎么开心,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想到的是为什么别人比自己过的好,感觉心里不平衡,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努力奋斗过觉得活着很累。现在通过学习才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自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不用羡慕别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自己要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自己对工作的热情献给我热爱的工作事业,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012、8、30

第五篇: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教材,在对它学习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就像是良师,慈眉善目,心无阻隔,总能以涓涓细流通达到我的心灵深处,启以心智,给以警醒,传以震撼。。。它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的意思很多在学校指学生,在家指孩子,在公司指员工,在社会中指公民,规就是规范。有些人认为《弟子规》大人不用学,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弟子,所以孩子、大人都必须去学、去做。并且大人必须给孩子做一个典范。

《弟子规》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它告诉我们: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我在《妈妈给你追梦的翅膀》一书中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精神境界、行为习惯,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正如书中所说: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

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有不好的习惯不要紧,只要慢慢克服改正,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大大提高。

《弟子规》还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做人就要先立德,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做人要有良心、要敬老尊贤、谨慎、讲信用、乐观、宽容、实在、正直、公道、有智慧,这不正是《弟子规》中所讲述的吗?其中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我们要注重细小。并不是给父母足够的钱财,而自己却总也不去探望才叫孝,我们要时常带孩子去探望哪怕是一个温暖的电话问候,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我们现在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一个好的表率。你所做的一切,身边人最先看到,你对身边人的态度,也决定了他们对你的态度,你现在对父母、长辈孝,将来孩子也会效仿你,因为身边人是你最好的名片。《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感恩。“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却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要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爱是无法隐瞒、无法挽留、也是不该挥霍的、不该回忆的。做好当下,把我们的爱传递下去吧!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做人父母的要重视和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使孩子的社会人格和心理人格都健康,令其 明辨是非,善恶,尊老爱幼。自己要以身作则,引导和启发孩子们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开拓孩子们的道德智慧,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给他们一个完整的人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xinde/5/84127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