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劳模的心得体会
学习劳模的心得体会
常彬彬
(2012年7月5日)
翻开中国石油工业的史册,在推进全国石油事业的发展中、弘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求严创新”的石油精神和“脚踏实地、雷厉风行、顽强拼搏、优质高效”的石油作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奋力拼搏、无私奉献,涌现出了像王进喜和张林森等众多全国劳模。在大庆石油混战的这一页,你会看到一个先锋人物,那就是铁人王进喜。铁人王进喜出生在一个平凡不能在平凡的家庭,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做过苦工。直到1950年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苦的,也许正因为是这些不一般的经历,造就了铁人王进喜不平凡的人生。也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钻井工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新中国的第一代钻井工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铁人。王进喜同志是一名党员,他是1958年带领全队创下当时全国最高纪录的领头人,他带领的队伍荣获了“钻井卫星”红旗,这些数不清的荣誉的背后是王进喜和他的队伍不断地艰苦奋战钻井取得的。
铁人王进喜同志带领着他的队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风凛冽,始终会在油田的钻井看到他们奋斗的身影。他是一个有奉献精神、乐于分享,乐于助人的人。在每个队都在争第一的时候,他能帮助其他的队伍解决困难,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其他的队伍一起钻井,成为钻井队的好带头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我想如果没有王进喜同志这种乐于助人,与他人一同进步的思想,中国也不会有那么快的发展。作为企业的党员也应该具备这种乐于奉献,不为私欲,积极为国家的发展,为了更高水准的生活而不断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说不论是工人还是党员,在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进步,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努力。伴随着角色的不断改变,我们在工作、生活上往往面对很多困难,如果我们因为这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轻言放弃、自甘堕落,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失败的人!在接受生命的磨难时,没有坚持住的失败的人!有人常说:“没有经历生活带来磨难的人,一定是个不成熟的人。”只有经过磨难的不断洗礼,我们才能更坚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带给我们的丰富内涵。因此,让我们牢记自己的责任,牢记自己说承担的使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想铁人一样,绝不轻言退缩,勇敢直视生命的磨难。让我们变得更强,让我们不再软弱,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不再“心软”。
张林森同志从1980年起,历任定边县贺圈乡农林牧场场长、党支部书记、定边县石化局副局长、定边石油钻采公司总经理、定边县政协副主席、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定边采油厂厂长、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林森同志是定边石油工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也是陕北石油工业发展的开拓者和耕耘者。1993年,他任定边县石油钻采公司经理,从长庆石油会战时废弃的9口揭盖井起步,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推动定边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04年原油产能突破50万吨,2007年成功突破100万吨大关。在定边从事石油勘探开发期间,他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走过了旧井改造、合资打井、自钻自采、规模经营和科学发展的艰难历程,为建设定边200万吨原油产能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定边县和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3月,张林森同志任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油田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倾注了全部心血,使原油产量保持千万吨级以上稳定增长,为延长石油集团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和陕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他在深化重组融合,推进科技进
步,强化企业管理,加强基层建设,提升职工生活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他高度重视与各级党委、政府及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创造了企地关系历史新好和对外合作的双赢局面。在他的带领下,油田公司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他个人也曾荣获西部开发优秀创业者、陕西省经济百名杰出人物、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企业家、榆林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张林森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坚强的党性原则。他善于抓大事、谋长远,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较高的领导艺术水平、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他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他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认真负责、忘我工作、不知疲倦,被誉为延长石油的“铁人”;他为人谦和、朴实厚道、豁达大度,深受各级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尊重与拥戴;他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走群众路线,解决了一大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和热点难点问题;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他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充分认识开展向张林森同志学习有着重大意义,张林森同志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他的先进事迹,是对延长石油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的生动教材,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和优良作风,是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张林森同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向张林森同志学习活动,是集团公司党委的决定,也是我们对张林森同志最好的缅怀。开展向张林森同志学习活动,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投身石油事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艰苦朴素的作风、改革创新的精神干好本职工作,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必将为推动延长石油科学发展、建设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和集团公司冲刺世界企业500 强、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走在伟人走过的道路上,我在想,在现在的时代、在人们追求金钱的时代。我们共产党应该做什么?特别是一个企业里的党员。应该做什么?在一个企业中,我们不需要冲上战场去堵枪眼,但需要像雷锋一样处处为他人着想,我们也不需要像刘胡兰那样去慷慨奔赴刑场,但需要像王进喜和张林森一样为企业奋不顾身。作为共产党员处处要显示党性原则,要吃苦在前,要坚持与企业发展同步。坚持“三有三无”:关健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科技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故障,党员身边无违章,党员身边无次品。让党性原则、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深入到工作中。不为一句话而失去对企业的信心。不为一件不满意的事而责怪企业。不为上级的失误而产生对企业的怀疑。企业是健康的,目标是清晰的,环境是友好的。就让我们以伟人的真理执着,指导我们对企业的忠诚。让我们以伟人吃苦的精神,指导我们为延长石油这艘刚出海的航母,划出一浆给力的波涛,助推企业驶向世界。
常彬彬2012年7月5日
第二篇:学习劳模心得体会
学习劳模精神心得体会
什么是不简单,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千上万遍的做好,就叫不简单。我们身边的劳模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岗位可能很平凡,每天从事的可能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工作,但就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逐步积累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改进,最终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劳模的光荣称号就是对他们脚踏实地,不断进取的最真实的褒奖。一个人干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在这个行当中干的怎么样。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有自己的目标、理想与抱负。并为此能够坚持不懈的去努力。
通过对劳模事迹的学习,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他们一步一步的成长轨迹,支撑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就是对自身工作的热爱和对企业的忠诚。员工就像一颗种子,而企业就像一片土壤:再好的种子没有适合的土壤,他可能永远只是一颗种子,即使勉强的发芽,倔强的生长,也不可能有长成参天大树的一天;反之,再肥沃的土地,如果没有一颗健康的种子,土地也仅仅只是一片不毛之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可能变成一片沙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员工的成长离不开企业提供的舞台。
人生没有目标,就会随波逐流。所以,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明确目标的意义就在于给自己一个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同时努力实现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只为了薪水去工作,其结果最大的受害者正是他自己。他只会在繁琐而机械的工作中迷失自己,麻木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即使他日后再怎样地奋起直追也不能补偿他所蒙受的损失。
劳模的事迹告诉我们,太阳雨就是一片沃土,只要你是一颗健康的种子,只要你能脚踏实地,有不断进取的决心,你的人生将会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平凡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颗不断进取心,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第三篇:学习劳模心得体会
学习劳模心得体会
张淑珍同志是商南茶业的奠基人,现已68岁,依然担负着商南茶
业站站长和茶叶联营公司经理的重担,今年“五一”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最近,商南县委、县政府再次作出深入开展向
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张淑珍同志学习的决定,这既是深入推进先
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需要。
一学她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张淑珍同志是河南
太康县人,1961年24岁从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后,与同班同学、丈
夫焦永才毅然放弃了分配到省直单位留在西安工作的优越条件,自愿
申请来到贫困落后的商洛山区商南县林业站,致力于南茶北移的试验、引进和推广。她抱定“种一片茶叶,富一方百姓”的坚定信念,从19
62年开始试种茶叶,经过5年反复育苗和植播试验获得成功,从此,她将毕生精力倾注在了商南茶叶的研究和发展上。无论是十年“文革”
政治动荡,还是无数次自然灾害、工作困境、疾病折磨,都未能改变
她“在商南把茶叶发展起来”的执着追求。
二学她开拓创新精神,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商南位于北纬33°,过去不产茶。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是张淑珍勇于探索,敢想
敢干,在商南创立了茶叶这一新兴产业,成为我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
茶区,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学会授予“中国茶叶之乡”,改写
了我国北纬30°以北不能生长茶叶的生态环境学。张淑珍探索创建的 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
化、集体经营、集约管理的“公司+茶场+农户”的茶叶联营公司产
业化经营模式,有力地促进和保证了商南茶稳步发展壮大和从产到销
的市场化接轨。
三学她艰苦创业精神,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张淑珍在致力于商南
茶叶发展的40多年创业历程中,特别是在创业初期,一无所有、一穷
二白,既缺资金、缺种苗,又缺技术、缺人才,一切都靠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张淑珍同志硬是凭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咬定
青山不放松的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克服和战胜了无
数艰难困苦,矢志不渝地研究茶科技、建设茶基地。她跑遍了全县各
乡村山沟坡梁进行土壤酸碱性普查,在适生地区大力推广茶叶种植,直到今天,她仍无数次到各茶场进行技术指导,抓茶业站和基层茶场
建设,抓茶园科管和茶叶加工、包装、销售。
四学她敬业奉献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商南茶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从有到优、从粗到精、从精到特,既有历届班子、历任领导
和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作用,更靠张淑珍同志坚持不懈、锲而不
舍,一年接着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她亲手研
制的“商南泉茗”、“商南仙茗”、“商南炒青”,以其香高、味浓、回甜、耐泡的独特品质,连续十多年被评为省优产品,荣获“陆羽杯”
大奖。茶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全县120多
个村建起茶园和茶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收入来源,许多贫困
群众依靠种植茶叶走上了富裕之路。
五学她顽强拼搏精神,坚韧不拔努力工作。1990年张淑珍身患癌
症在西安住院治疗期间仍念念不忘全县茶叶的发展,经常过问茶叶生
产情况;病情刚刚好转,就急着出院,重返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到
茶叶生产。她用一个学者的睿智和一个女强人的坚韧战胜了肿瘤。张
淑珍同志把茶业作为自己一生惟一的追求和人生的寄托。在她心中,茶业比家业重,茶农比儿女亲,茶叶的品质和信誉比个人的身体健康
和名利更高贵。她今年已68岁,仍一如既往起早睡晚,到农村抓发展,进茶园抓科管,跑市场抓销售。她这种为了商南茶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奋斗终身的精神非常感人。
六学她谦虚谨慎精神,增强淡泊名利观念。张淑珍同志为发展商
南茶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商南经济建设的功臣,深受全县人民的 赞扬和各级组织的表扬,先后当选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荣获
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知识分子、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十
大扶贫状元、有突出贡献专家、“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模殊荣,40多年共荣获各级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130多项。但她从不居功自傲,从未因受到表彰奖励而放慢奋斗的脚步,县上召开学习劳模报告会,让她介绍先进事迹,她总是说成绩是大家干的,不断找差距,谋划今
后发展。这是多么高尚的谦虚美德。学习张淑珍,就是要学习她成绩
面前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高尚情
操,不断纯洁自己的心灵,任何时候都要把权力、金钱、名利看得淡
一些,坚持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清清白白做
人做“官”,认认真真为民办事。
第四篇:学习劳模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劳模、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下午好!
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总医院的全体医务人员向在座的各位劳模致以崇高的敬意!衷心感谢你们,谢谢你们今天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又特别的形势任务教育课,听了你们的先进模范事迹,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劳模精神,使我充分认识到劳模‚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这是各行各业、各岗位在千变万化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前进的精神保障。
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人,我们就是要学习劳模精神,充分树立起‚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克服一切困哪,为社会不断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一、学习劳模那种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劳动模范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有着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志存高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学习劳模那种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寻求革新,创新工作方法;
第三、学习劳模那种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任何心存坐享其成、好逸恶劳思想和做法的人是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劳模的最好行动;
第四、学习劳模那种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和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
第五、学习劳模那种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
劳模精神是时代的旗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我们就要牢固树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态度,像我们身边的劳模一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以自身的行动,说真话,走正道,办实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牢固树立‚责任、忠诚、学习、进取‛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强化人性化服务意识,加强医疗安全,严格贯彻落实医院各项核心管理制度,加强专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改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加强5S管理工作,精诚团结,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弘扬白求恩精神,为广大患者和公司职工提供‚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切实做到‚真情服务患者,爱心奉献社会‛。让患者满意、让领导放心,为公司职工家属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最后祝大家身心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谢谢!
第五篇:学习劳模事迹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劳模事迹报告心得体会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习近平
12月14日,作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安化公司动力厂的一名普通员工,有幸观摩学习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专场的新时代煤炭工业劳模事迹报告。
在会议之前,脑海中不禁一遍遍的问自己,什么人才能称之为“劳模”呢? ——那必定是在重要的岗位上做出了特别伟大的事情,必定为企业、单位、国家创造了重大的业绩的人,我心里想到。而在听了三位劳模代表发言后,我幡然醒悟……
现场的三位劳模代表陈述了自己在一个个平凡岗位上的成长经历,但就是这些”平凡”的经历,确是那么的震撼人心——“我只是一名矿井通风区安检员,我走的路一般没有人,也没有照明设施…”、“被大家称为矿井的活地图…”“由于行走不方便,为更好、更仔细的检查矿井的通风安全情况,我成为十矿里唯一得以 ’享受’ 配备两盏矿灯的人…”、我的学历不高,大家能把我的经验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我就很高兴了…”“被同事称为与电机谈恋爱…”、“紧盯电机四小时以上查出了电机转子一块2mm厚5mm宽的平衡片故障…”、“带头跳进齐胸的冰水中抢修排水管道…”,随后我们又观看了2018年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和劳模礼赞视频,了解了更多的劳模事迹……不知不觉间劳模们这些朴实的语言伴随着雷鸣般响彻全场的掌声深深的浸入我们的内心。
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矿工、维修工,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些,嗯…那些“高大尚”的岗位!这些岗位在大多人看来很平凡,每天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工作,而恰恰就是这些简单的、普通的工作,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摸索、改进,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至此,我方明白,“劳模”是一种精神!从三位劳模代表的事迹报告中我能深深的体会到,“劳模”的称号对他们的来说更多的是对精神肯定和鼓励!他们的事迹传达出一种无形的影响力,让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能够感受到对事业的热诚和对集体的热爱,深深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回到会议开始前的想法,什么是“重要”的岗位,什么又是“伟大”的事情?我不禁想到,或许存在即必要,每个人的岗位都重要!将一件件简单的工作,千遍万遍的做好,那,就是伟大!劳模精神从不限定于你从事的是那种职业、那个岗位,亦不限定你必须做出多大多大的业绩。
稍稍搜寻一下,你会发现从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以来,煤炭行业共评选出全国和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就有4683名!此外还有省、部委级劳动模范,市、县和企业劳动模范以及更多更多有着劳模精神的人!原来“劳模”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遥远,它,一直在我们身边!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虽然每个人不一定都能获得“劳模”称号,但是人人都可以学习和践行“劳模精神”。
就我个人来讲,作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安化公司一名职工,新晋的班组长,虽然也取得了自认为不错的成绩: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英杰、河南省石化系统锅炉工比武第一……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岗位变动后对于新的岗位还远远谈不上熟悉,无论是理论、实践,还是意识方面都需要加强。今后,第一,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中磨练自身的意志,尽快成长为爱岗敬业、技能精湛的有用之才。第二,精神上向“劳模”靠拢,学习劳模的无私奉献、勇担重任的精神,努力践行争先文化,摈弃以前的落后思想,以前总认为下班了就没事了,缺少对工作的热情,以后要逐渐转变思想,将工作当成事业来干。第三,增强团队意识,学习创造劳模效应,多和有技术的老师傅交流,将自身所学到的技术、经验、知识不断推广、传授,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发挥出自己更大的作用。
企业的发展中有多少劳模精神的无私奉献?!今年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我不禁在想这背后又有多少“劳模”的付出呢?!
我坚信劳模精神无论过去、现在,亦或者是将来都需要!无论是社会、国家亦或者民族都需要!它,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动力厂 韩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