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心得体会
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心得 体会
2020 年 10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党员干部要用好“三颗心”,点燃干事创业激情,不断提高抓落实能力,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和服务群众水平。
以庄稼汉的“责任之心”,点燃“精耕细作”的激情。“庄稼汉”一生以耕作为生,放得下身段,俯得下身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风里来、雨里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精心耕作自己的责任田。年轻干部要以庄稼汉的责任之心,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干事创业非一朝一夕之功,更
不会一蹴而就。干事创业路上总是充满各种风雨、泥泞和坎坷。唯有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吃苦历练、百炼成钢,练就敢担当、能敢当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以工匠人的“敬业之心”,点燃“精益求精”的激情。细节决定成败,卓越引领未来。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爱岗敬业、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年轻干部需秉承工匠精神,做到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要摒弃差不多、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懒政怠政思想,改变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能创新的局面。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好中求好、锦上添花的卓越追求落实好每一项工作,主动适应新时代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伟大复兴中国梦愿景变为现实。
以实干家的“求实之心”,点燃“脚踏实地”的激情。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雷声大、雨点小,承诺多、兑现少,工作浮于面上,政策挂在嘴上,这些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伤了群
众的心,丢了干部的面。年轻干部要做新时代的实干家,崇尚实干、狠抓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一以贯之,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用实干书写新时代人民满意答卷。
第二篇: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扎根基层锤炼本领心得
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扎根 基层 锤炼 本领心得
2020 年 10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基层是广大干部成长的重要舞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有力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千万万的基层干部,要做能够缝合好党与群众的那根“针”。
基层干部要做一“针”见血的那根针,敢于说真话、办实事。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年轻干部容易日渐麻木,丧失前进的斗志和勇气。但身处基层之中,我们必须保有年轻者的朝气,否则“暮气之来,乘疏懈之隙也”,难以再生进取之心;我们必须保有创新者的锐气,“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我们必须保有拼搏者的勇气,敢于直言,勇于创新,应执言时莫
退缩,需进取处显风采。只有在基层的广大舞台上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改革创新的锐气和拼搏进取的勇气,基层干部才能成为基层工作的有力实施者和推进者,成为能扎到基层问题的那根“针”,戳破假象,让本质显现。
基层干 部要做铁杵成“针”的那根针,勇于经磨难、下功夫。基层是每位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天地,始入基层,每位年轻干部身上都有很多不足,缺少工作经验,遇事稍显稚嫩,犹如那根“杵”,略有粗糙。穿梭过风浪,才知如何把握航向;跋涉过泥泞,始知如何坚定前行,进入工作岗位后,基层干部应该铭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箴言,学会去“粗”,主动去经受困难挑战,在磨砺中成长、在困境中发展,锤炼顽强意志,练就过硬本领,最终弥补好工作中的不足、消除身上的浮躁,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成长为有用的那一根“针”。
基层干部要做 密“针”细缕的那根针,勤于找不足、抓细节。基层工作类型繁多,小到一只口罩、一条横幅,大到土地摸排、人口普查,面对各式各样的工作,基层干部必须端正心态,正确对待。老子有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基层干部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应该勤于思考,补足漏洞,周全工作,从细节处着手、以微末处开端,以更加谨慎的态度、更加细致的思考和更加频繁的核查实现工作的圆满。“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基层工作切忌眼高手低,错误地认为细枝末节不重要,导致小的工作做不好,大的工作更是错漏百出。
巩固祖国发展基础,离不开基层干部的埋头苦干,每位基层工作者都应变身一根根合格的“绣花针”,绣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丽画卷。
第三篇:学习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心得体会
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干能成须要用好“巧劲”,也要杜绝“取巧”,既要练好内功,又要制度保障。
能干能成要以“实”成谋。谋事要成事,不能眼光短、深度浅,一味只追求“绩”,落入“造盆景”“挖亮点”的怪圈。干事创业,唯在务实。为民之心要“实”。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杜绝私心,坚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才能站稳谋事的出发点。决策支撑要“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谋事不能闭门造车、向壁虚构,臆想造“空中楼阁”,势必步步踏空。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执行的全过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打造合格决策者。
能干能成要以“容”励干。要发挥结果导向,但不能“唯结果论”。结果是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体现,而过程更易体现主观因素。评价工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势必有失偏颇。鼓励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关键在“容”。“容”,一方面体现在容得下结果的得失。以全过程评价工作,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容错,给锐意进取、敢闯敢拼的青年干部吃“定心丸”、戴“护身符”、添“发动机”,才能让更多青年干部敢于“下深水区”攻坚克难,吃“第一只螃蟹”。“容”,另一方面体现在政绩观容得下客观现实。只有立足地方实际,科学判断决策,才能杜绝“不管你怎么办”扰乱基层,防范“我只要结果”压垮基层,让青年干部安心干事,以扎实工作推进获取扎实工作成果。
能干能成要以“督”促成。干事要力求完美,但不能弄虚作假。用总结经验“提亮”代替工作实效,用新闻稿件“报道”代替实际进展,都是工作作风问题。青年干部要谨记工作是干出来的。严防贪功虚报的关键在“督”。“督”要用好监督的“利剑”。强化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执纪问责力度,加大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全过程监督,让鱼目混珠的歪门邪道寸步难行。干好干坏要群众说了算,把群众口碑作为“督”的重要参考,让实绩自己“说话”。“督”要用好考核的“指挥棒”。发挥好考核“风向标”,既看“房前”“门面”,又看“后院”“庭落”,杜绝考核细则成为偷鸡摸狗者的“遮羞布”,引导青年干部干实事、谋实绩、创佳绩。
第四篇:机关事业干部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机关事业干部学习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 精神心得体会
不知从何时开始,说到机关事业干部,工作轻松、收入不错、态度生硬等代名词,深深印在了群众心中。然而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5+2”“白+黑”“微笑服务”已经成为机关事业干部的工作常态。为了改变群众对机关事业干部的“固有”印象,广大年轻干部要身先士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在“断舍离”中全面提升“七种能力”,在“七种能力”的涵养中为机关事业干部“换新装”。
所谓断,是要断绝为官至上思想,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权力也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如果把职权用来搞特殊、搞例外,党规党纪不允许,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年轻干部面对手中的权,要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绝不搞个人专断、惟上是从、以权压法,绝不允许个人决策代替集体决策,使一切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沦为一纸空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凡事需想着群众,工作需依靠群众,一切要为了群众,切勿因为职位上升、手中权力大小的变化,就忘却了自己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只有这样,干群关系才能有牢固的群众基础。
所谓舍,是要舍弃庸政懒政作 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是可以到处贴的标签,也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
已。作为机关事业干部,不能仅把手中的工作当成一份职业来看,只想混个“铁饭碗”,安安心心等退休,而是把这份工作当成一份事业来干,潜心谋事、一心干事、全心成事。年轻干部要牢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深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不断推动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的需要。只有这样,干群关系才能有牢固的物质基础。
所谓离,是要远离贪污腐败红线,牢固树立廉政意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的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土壤环境和有效机制。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务必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算好亲情账、政治账、名誉账、经济账、健康账,时刻自警自省、自律自励,坚守清正廉洁的从政底线,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只有这样,干群关系才能有牢固的廉洁基础。
干群关系如同舟水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广大年轻干部要在“七种能力”的涵养中,断绝为官至上思想、舍弃庸政懒政作
风、远离贪污腐败红线,为新时代机关事业干部换上一身“新装”。
第五篇: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锤炼调查研究基本功心得体会
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锤炼调查研究基本功心得 体会
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针对性极强。如何在今天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其中,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每一件事情、决策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以详实的调查研究为后盾,不能想当然、乱决策。我认为,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就要先搞清楚三个问题,要去调查什么?研究哪些方法?如何把调查研究的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转化为实践并取得实际效果?
要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要带着问题去调研,带着“问号”去调研,到群众深处把问题搞清楚,把情况摸上来。要坚持到基层、到群众中,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弄清问题源泉,找到问题原因。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能蜻
蜓点水、走马观花,要多向基层干部群众问想什么?有什么?要什么?查问题、找漏洞、盯短板、抓弱项,把问题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坚持把问题找足,把漏洞找到,把短板找准,把弱项找全,把调查研究的基础性、前期性工作做到位。
要以寻找办法为着力点。要带着目的去研究,带着“感叹号”去研究,从优秀成果中把办法搞明白,把思路找出来。要善于从先进做法和优秀的调研成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开拓视野,创新思维方式,善于发现别人、外地的优秀做法,把别人的先进经验作为自己发展改革、解决问题的思想源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问题总是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我们在认识到区域差异性问题时也要深入挖掘问题深处的统一性。找到问题的统一性,才能有效借鉴各地先进的做法,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实现丰富自身思路,提升干事本领。
要以结合实际为落脚点。要带着方法去实践,带着“省略号”去实践,在本地实践中把举措想透彻,把方法用起来。要不断通过学习先进做法,并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于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因地制宜,把适合于区域发展的举措想透彻,把合理、适宜的方式方法完善好再付诸实践。对于付诸实践的办法举措,要抓实抓细抓落地,但并不是“一根棍子插到底、一条道路走到黑”,也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保持“省略号”的心态,办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机应变、因时而变,才能不断提升办法举措的可执行性、有效性、实效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无论到哪个时代,调查研究都不可或缺,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问题为导向,以成果为要素,以成果转化为实践,不断加强和改善调查研究的能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