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重要讲话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上下功夫心得体会(大全)
学习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重要讲话在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上下功夫心得 体会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毛泽东同志在 1930 年 5 月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和 1931 年 4 月起草的调查通知当中相继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研同样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我认为,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要在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不断在走访、分析、学习中将认识论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发扬俯身求实的‚脚板精神‛,给问题‚切脉诊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广大年轻干部要深刻体会调查研究的‚脚板精神‛,真正到基层一线听声音,理清问题类别。一是坚持深入基层听‚广声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广大年轻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多听乡镇领导怎么谈、村(社区)干部怎么看、村(居)民怎么想,让同一现象在不同主体下暴露的问题充分显现,并将其真实完整的记录下来,保证各利益主体声音‚全覆盖‛。二是坚持实际导向听‚真声音‛。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时刻以‚求真‛为导向,采取突击询问、随机抽样等方式直抵问题,第一时间了解真
实情况,避免问题在层层汇报、层层加工中‚失真‛。三是坚持问需于民听‚急声音‛。广大年轻干部要坚持问需于民,实实在在贴近群众,在群众呼声最大的地方花上几天时间与当地群众攀谈、与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深入交流,真切感受群众所急所盼,才能彻底理清问题‚病症‛,做到心中有数。
采用辩证分析的‚求真精神‛,给问题‚寻根溯源‛。陈云同志在谈及调查研究的方法时提到:‚弄清‘实事’并不容易。为了弄清‘实事’,我把它概括为六个字,就是:交换、比较、反复‛。这六个字是老一辈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年轻干部要深刻领会其中的辩证方法,全面分析调研情况,找准问题根源。一要充分交换意见。在分析调研情况的初始阶段,要和同组同志和相关党委政府充分交换意见,将正面意见和反面意见统一起来看,做好分类归纳,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窠臼。二要严谨比较情况。在深入探讨正反意见根源的过程中,要将其纳入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前后‛比较中讨论,更要将其纳入同质问题的‚左右‛处理结果中比较,确保探索过程深入全面。三要进行反复研究。在深入讨论之后,广大年轻干部不妨结合本地区实际的基础上再‚摆一摆‛,设想反对的意见和可能的情况,确保弄清事实,找准‚病根‛。
坚持学用一致的‚实践精神‛,给问题‚精准用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使认认真真学习成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而要实现由探究问题原因的‚认识论‛向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转变,就必须加入学习的‚药引子‛。一要学好政治理论。行动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广大年轻干部增强学习本领,首先就要增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要坚持读原著、悟原理,绝才能不让学习偏离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方向。二要学好专业知识。广大年轻干部要紧跟时代发展和行业变化,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库‛,让自己始终在‚行家里手‛的队伍当中,才能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三要注重实践转化。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会产生实际价值。广大年轻干部要在结合调查研究的情况数据和地区实际,用好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推动问题解决走上‚正路‛‚快路‛,真正做到学富五车、学以致用。
第二篇: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上重要讲话 心得体会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0 月 10 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对中青年干部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一线“前沿部队”,进入角色融入农村基层、发挥优势促进工作开展、提升素质加快成长进步,是每个年轻干部在基层的努力方向。
脑装“文笔”聚灵气,提高“妙手回天笔,千古是诗心”的表达能力。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目前很多干部都有“文字恐慌”,对材料不是“趋之若鹜”而是“敬而远之”,抛去基层事务繁多导致无法静心思考这个客观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文字材料是个“苦差事”。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决策的过程,是培养逻辑能力、领导思维的过程。年轻干部作为优秀储备部队,要自觉树立写作意识,抽时间坐下来“读读书,看看报”,摘抄一本读书笔记,整理一本材料汇编,梳理一份学习心得,让自己“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心扛“重担”养底气,训练“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抗压能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年轻干部有学历、有水平,何况以毕业生的身份参加工作,有着激情、冲劲,往往习惯于“敲锣打鼓干事业、顺风顺水见成绩”,无法接受“一
盆冷水浇灭”的挫败感和“久久不能成效”的失落感。基层事务繁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要不怕事。年轻干部作为攻坚克难部队,要练就“大心脏”,打好“应急处突”提前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能吃苦受累、能吃瘪受屈、能吃亏受气,让自己“重担压不倒、困难吓不跑”。
手抓“任务”立志气,锤炼“松阴拣磐石,赤脚踏冰壶”的落实能力。“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基层工作都直接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想干好就要防止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还要防止不分主次,轻重倒置。许多工作伸缩性很大,抓得紧与松、快与慢,情况大不一样,关键是事在人为。在基层一线,就要把握节奏,稳扎稳打,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慌张之举,找准主次之分、缓急之别的规律,先抓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再集中力量全心投入,做到“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脚站“格局”讲大气,提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站位意识。“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在基层,很多时候干部都会不自觉地身陷“埋头赶活”这个囹圄,由于无暇思考渐渐丧失了站位格局,想问题就想这个问题,看事情就看表面现象。在基层立足生根,就要善于当参谋员,敢于“头脑风暴”,在思考研究中培养长远眼光,涵养胸怀格局,跳出问题看问题,看得
远一点、想得深一些,从小处谋篇布局,为大事增光添彩,做到“格局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宽”。
年轻干部要善做“干事者”,脑会想事、心能抗事、手能抓事、脚能稳事,在基层大天地里发挥“天高任我闯”的优势,发光发热、善做善成。
第三篇:学习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重要讲话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心得体会
学习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重要讲话提高 群众工作能力心得体会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每一名年轻干部都必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巧用“三个锦囊”,在干事创业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锦囊一 :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排除同群众心灵的“距离感”。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倾听群众心声,坚持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问效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困,把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愁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群众当亲人,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立场看待和处理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
事,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温暖民心,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走进群众心里。
锦囊二:秉承人民利益至上,消除与群众利益的“冲突感”。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和“为民服务”鲜明地写在奋斗的旗帜上。作为共产党员要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舍身为民、我将无我,为了人民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奋斗终身;要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功成不必有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造福人民群众。
锦囊三:牢记权力来自人民,摒弃居群众之上的“优越感”。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树不忘根,人不忘本。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百姓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要谨慎对待手中的权力,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可任意妄为、肆无忌惮,要按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去行使,时刻不忘我们背后的主人,要怀着“珍惜手中权力,肩负光荣使命、感恩人民信任”的心态,始终做到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只有坚持走好群众路线,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才能聚民力、汇民智、得民意,不断汇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第四篇:局长学习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发言
局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发言
年轻干部如何才能可堪大用、能担重任?9月1日,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开学第一课”上为年轻干部亲授成长成才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第五次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课”。这五次讲课,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指出年轻干部在时代背景下应具备的本领和能力,提出了“加强理论修养、增强斗争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等具体要求。今年的授课,用48个字划出了前四次课的重点,可以说是“集大成者”。这48个字,既有一以贯之的要求,又富含新的逻辑和内涵,更充满着辩证统一的光芒。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再次发出号召、提出要求、作出动员。
讲话充分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关心关爱。对于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他常说,“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这次讲话,是连续第五次围绕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授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关心和关爱,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
铸理想信念之基,成就“素颜之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最根本的在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有担当、负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信念,感召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广大年轻干部要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安身立命的“生命密码”,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提高理论水平、补足精神之钙,在自身的岗位实践中增强担当精神,在践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中强化民本情怀,真正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融于实践,做到职守一域、尽忠一方。
练实事求是之要,打造“精致妆容”。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年轻干部开启从政生涯,不能当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大门的“三门干部”,应当把“实事求是”作为行为准则、人生信条和奋斗目标。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多到群众家中揭揭锅盖、多到田间地头拉拉家常、多到生产车间问问情况,以“打着灯笼找问题”“翻开石头找蚂蚁”的心态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真功夫,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解难题。
扛担当作为之责,造就“盛世美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前进道路上依然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广大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的干事理念,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明白“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成事逻辑,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多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摸爬滚打,多到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磨炼意志,尽心谋事、尽力干事、尽责成事,创造经得起实践、百姓、历史检验的实绩。
第五篇:学习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有感
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七种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意涵深远、语重心长,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更好肩负起新时代职责使命指明了奋斗方向,结合本人公安工作实际,我备受鼓舞和鞭策,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受启发。
第一,是用绝对忠诚为提高政治能力提供坚强保证。政治能力是所有能力的首位,忠诚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基础,更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最根本的政治品质和生命线,人民警察缺失了忠诚或者搞“伪忠诚”,就必然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能力不过硬,从而走向党和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被卷入时代的逆流中。因此,我们要走好信仰之路、筑牢忠诚警魂、提高政治能力,用绝对忠诚奠定政治能力,用坚定信仰引导奋斗征程,用真心真情回馈组织培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第二,是用过硬本领为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世界格局造成了巨大影响,各类不稳定因素依然大量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凸显,我们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我们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在新时代的建警治警方针,在思想上不等不拖不靠,在行动上练就过硬本领,依托大数据支撑加快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在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为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打造全国最安全省会城市、助推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保障,做到“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三,是用为民初心为提高干事能力提供根本遵循。除政治能力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了“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六种能力和“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都源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个根本点。因此,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的情怀,坚定为民初心、走好为民之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真心对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为让人民群众感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不懈奋斗,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下一步工作中,我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面对大是大非敢亮剑、面对矛盾困难敢攻坚、面对危机坎坷敢向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警察队伍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以全国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工作为契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实担当、更高信念、更严作风、更硬本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