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华尔街观后感

华尔街观后感



第一篇:华尔街观后感

华尔街观后感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路易斯 布兰戴斯

200年前华尔街成立初始,那时可能没有人能想到他会像今天这样对金融证券有很大影响。而华尔街的成长史也是美国金融证券成长的一个缩影。

那时的华尔街是疯狂的,对华尔街的监管只是美国联邦大法官路易斯布蓝戴斯的那句话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没有强力的监督华尔街的生长是野蛮的。当时的各大公司们并不愿意披露自己的信息给投资者,认为那样是对自己不利的,华尔街那时更多是内幕交易,而华尔街也乐意提供这样的平台,当时的华尔街还不具规模,并不会对资本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华尔街的黄牛铜像就是这段历史的一个缩影,德鲁事件在当时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在今天看来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边卖边印这种事情相信现在在任何一个金融证劵市场是行不通的,就算有最后的结局也不会是那样不了了之的。

在半个多世纪后,华尔街的影响力开始扩大,人们不再满足于信息的闭塞时,查尔斯亨利道和爱德华琼斯创立了道琼斯公司收集摘抄商业信息,后来演变出来道琼斯指数,拉开了华尔街信息披露的序幕。随着华尔街不断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08年美国历史上最大诈骗案麦道夫骗局浮出水面,这位美国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曾任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多年来,他一直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专家”之一,他也是纳斯达克的创始人之一。麦道夫骗局的出现让人们又一次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产生了质疑。反观美国资本市场的历史因为市场监管漏洞而出现的犯罪,每一次都令人警醒。最初的1929年美国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后,1933年美国出台了《证券法》,1934年又出台了《证券交易法》,政府开始了对资本市场的监管。2001年安然事件后出台了《塞班斯法案》规定了所有财务报表企业法人,都必须签字以保证其真实性并要承担法律责任。《塞班斯法案》的出台对信息的披露以法律的保障但是政 府的监管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证券市场的不公平性及上市公司信息的不真实性依然存在。

媒体记者永远是敏锐的一群人,他们总是带着怀疑去看任何事或人。对于金融证券市场这个大染缸他们当然不会放过,早期的埃塔坦贝尔,因为怀疑不公平竞争花了5年的时间研究,最终扳倒了当时的石油巨头洛克菲勒,2001年的安然事件起初也是由女记者贝萨尼发现的。媒体的监督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承认。又是他的力量甚至比政府还有强大。有了政府媒体的监管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都有所收敛。

而集体诉讼的出现无疑给上市公司 证券市场的监管在添一股力量。集体诉讼更多的是从经济的角度去约束上市公司,天价的赔偿不是任何公司都能负担的,这使得公司高管们在披露信息时不得不考虑后面的赔偿会不会使公司倒闭。

政府,媒体,律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监督的行列中来,以保证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交易的公平真实。但这其中最强有力的,监管最严的应该是政府,但大量的事实说明政府的监管往往是不到位的,从美国政府的监管来看中国政府,我国已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平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但是实践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也存在一种倾向:重量不重质翻。看三大证券报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告迅速“扩容”:数量多了,篇幅长了,内容全面了。尤其是出台《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之后,各公司在董事会决议中也披露了各种工作制度,原本寥寥数语的公告,变成动辄几万字的条文与规章,让投资者目不暇接。但这些公告大多是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拷贝,有效信息并不多。

如何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贯彻高质量信息披露的理念,不断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真实、准确、完整”是我们一贯坚持的信息披露原则。真实性是上市公司披露的最底要求[4]。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不可稍有虚假,这一点自不待言。但是,由于语言本身所固有的不精确性,加上人们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尽力挖掘其漏洞所带来的进一步的不准确,使得这一要求 并不象初看上去那么简单易的。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现有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建立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核心的问责、尽责、免责的责任机构,将监管任务分解到人,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动态的上市公司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全方位、多视角地揭示上市公司已有的或潜在的风险;建立合理怀疑机制,督促上市公司披露真实信息;同时还要完善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档案,保证持续监管与审核工作的有效衔接,以提高监管效率。而且针对个案处理,还可以建立跨区域监管协作机制,形成合理的监管分工。

(二)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补充和深化,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自愿信息披露是公司与其他利害相关者之间基于经济利益进行的自利性信息沟通,能够促使公司改善治理结构,保护投资者利益;能够对垄断性行为的规制产生影响;能够提高公司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及可靠性;能够对上市公司股份的市场流动性和资本成本产生显著影响 强制性披露的信息是上市公司按照证券法规、监管部门规章要求所必须披露的信息。自愿性披露的信息是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受自身利益趋使主动披露的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强制性

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的信息是相互补充的信息源,并不存在一类信息能够替代另一类信息或一类具有较高价值,而另一类价值较低的情况。而且前面已经提到,在证券市场整体面临“诚信”危机的情况下,资质较佳的上市公司有动力自愿披露信息以突出公司的竞争优势,这意味着证券市场上信息供求双方都认为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尽快推出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章程指引,鼓励并规范上市公司的自愿信息披露。

(三)大胆创新并不断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监管理念,切实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监管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并不断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监管理念,突出监管的持续性和科学性,减少监管的随机性。在监管行为的时机选择上,要防止超前或滞后;在监管节奏的把握上,要防止过紧或过松。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持续适度监管

2、监管要强调科学性

3、监管要强调持续性

4、监管手段多样化

(四)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外部环境约束,切实提高信息质量。

当然,要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除完善规则和加强监管外,还依赖于下列外部环境:董事善尽诚信义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中介机构注重信誉并具备良好的执业道德和素质;市场上有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反欺诈手段严厉而且有足够的力度等。因此,我们还将采取以下措施,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积极贯彻公司治理的理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2、完善证券监管体系

3、司法上积极推进民事诉讼机制的建立

阳关交易顾名思义就是指公平交易,而阳光交易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信息的公开透明

第二篇:华尔街观后感

浅谈华尔街

华尔街,这条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街道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何世界上无数的人为之疯狂。它不仅仅是当初24美元的曼哈顿岛,不仅仅是各大金融机构的汇聚地,他是投资者向往的天堂,他宽容自由开放,然而他又是失败者的地狱,各种危机曾让无数人失去希望,早早的结束了生命,他汇聚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他充斥着欺骗与肮脏,然而他的作用又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让我回答什么是华尔街?我只好说,华尔街,就是华尔街。

一、如果没有华尔街

如果不曾出现华尔街,世界将会怎样?也许有人会庆幸的说,没有华尔街,就不会有危机,不会有泡沫,不会有人因为投资失败而跳楼,不会有如此多的失业,不会有„„

华尔街给大多数人带来的是怨念,是恨,可是如果真的没有华尔街,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伊利债券,没有如今的纽约港;没有华尔街,就没有那么周密那么庞大的资本运作,美国南北战争究竟谁胜谁负尤为可知,如果没有美国的强大,第二次世界大战谁来力挽狂澜?如果没有JP摩根,我们现在会不会有中央银行?如果没有华尔街,世界将大不一样,欧洲不会是现在的欧洲,美国不会是现在的美国,中国也不会是现在的中国,华尔街给世界带来的是前进的动力,各种金融模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他有着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华尔街作为世界经济的纽带,也许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会倒退30年,所以,仅仅把华尔街定义为危机的源泉,泡沫生产基地,是狭隘的,是偏激的。他是历史的必然。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世界的人把目光投向了那一条狭窄的街道,因为他牵扯着太多太多,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与他或多或少有着联系,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人们看到的华尔街是一个充满了贪婪欲望的地方,各种黑暗的事件频频发生,然而,这些是华尔街所特有的吗?这些是人性的必然,华尔街只不过是一个人性的放大镜。

二、华尔街——人性的放大镜

贪婪,欲望是华尔街的基因,华尔街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投机盛行,内幕交易严重,从庞兹到麦道夫,从惠特尼到安然,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寻找到人性在暴力面前的弱小,华尔街也因此曾经被人称作是“人性的大阴沟”。人们热爱华尔街,是因为实体经济离不开他,人们对财富的渴望与实现离不开他,人们憎恨华尔街是因为他把人性的丑陋,欲望展露无遗。

牛顿曾经说过:“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是的,疯狂,我觉得再没有一个词能比疯狂更能形容出华尔街投机商的心理。他们疯狂的将利润最大化,不管其他人的死活,不管道德的约束,靠各种各样的手段逃脱法律的制裁。居高位这利用自己的人脉,利用自己头上的光环欺骗他人(麦道夫)。而监管机构的人更是监守自盗,让我们看到华尔街的黑暗与丑陋,这一切的源泉就是贪婪,就是对于利润的渴望。中国有句古话“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然而在华尔街的人看来,用尽各种方法敛财就可以了,其他一概不论。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华尔街,各个国家都有发生,但是他们都没有华尔街丑闻来的更具影响,这里面的原因大概就是华尔街的影响力以及金钱金额的庞大吧。贪婪是人性,人生来爱钱,甚至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源,为了钱,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地区都是如此,中国也有,各种欺诈,各种内部交易,人类的贪婪在金钱的诱惑下无所遁形。华尔街充分的反应了这一点。正像影片里所讲,华尔街就像一个放大器,将利润最大化;他又是一个加速器,将遥远的梦想推至眼前;华尔街是一块试金石,让人性的弱点无处逃逸。

三、现代赌场——华尔街

赌城拉斯维加斯灯火辉煌,拿个赌客不是日吐万金,然而这些与华尔街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在我看来,华尔街就像是一个现代的赌场,人们在这里赌钱,赌未来,赢了你可以荣华富贵,输了你就讲尸骨无存。

为了减少风险,各种金融衍生品应运而生,各级分摊所能承受的风险的方式为大家所接受,然后也正是这些导致了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好日子总是会到头的,华尔街更是如此,在辉煌的背后有着许多人的牺牲,他们每一个人放在现在都是极具能力的领导者,然而赌场有人赢就要有人输,他们不幸的成为了陪衬。

四、反思中国的金融监管

说到监管,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最喜欢的也是最让我难忘的一幕,影片的最后,华尔街上人们神色黯淡来去匆匆,路边的报摊上几个人在看当天的《华尔街日报》,第一版赫然醒目的标题是美林和高盛总裁走马换帅,政府强调对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创新产品加强有效的监管。监管问题从来都是金融行业永经典的主题。

华尔街暴露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我想中国是应该有所借鉴的。

华尔街曾经让一个投机商来做金融监管的领导,这也直接导致了监守自盗的发生,用一个比喻,这就好比是黄鼠狼看鸡窝,能看的住吗?所以我认为,中国应该单独的培训出一批人,这些人与市场上的金融公司,投资银行没有任何的关系,让他们单独成立一个部门来监管这些金融活动,这个部门要有独立的完备的法则,一旦触犯直接处罚,没有回旋余地,必须要让他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才能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我感觉中国的监管力度一向不够,无论是金融还是其他的什么,政府贪污军队贪污各种贪污不断,这究竟是因为什么,钱,就是因为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说的一点也没错,正是贪婪到这了这些。最难管的是人心,再精密的一起也不能计算出人心,真正的监管应该是对于他们的教育,从青年人开始教育他们,只有这样这种肮脏的事情才会有所减少。

第三篇:华尔街观后感

《华尔街》观后有感

在寒假的一段时间里,很偶然的看了《华尔街之金钱永不眠》。本以为这是一部市场商战的电影,最后却发现这是一部非常有益的记录片。它讲述了华尔街的兴衰,告诉了我金钱的来往和消逝的过程。

美国的华尔街与北京的金融街完全不同,他们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就像杠杆。当股市崩盘时,几乎没有人会知道金钱都流向了哪里,连美国政府都不知道。但在这部电影里,有两个人似乎知道。第一个人是人格闪亮的白胡子老头,我非常欣赏他那宠辱不惊的处事方式,乃至于最后谈判时的苦苦哀求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后来,这个优秀的老头子不玩了,真正的故事也开始了。

很久以来,我一直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世界上的钱都去哪了。在中国,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解释,钱都在领导手里,可每天都热衷于拿金钱做游戏的领导却并不多见。而在美国,一个股票交易员如果想搞到十几万美金的月薪似乎也并非幻想,但这些只是小钱,那些被用来做游戏的大钱都去哪了?中学生都会说,钱在股市里,钱在银行里,钱是会流动的。但这部电影似乎更新了一些常识——钱在信息里,或者说,信息可以操控金钱流动的方向。

所以,传媒业对金融业的走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片中男主角的女友是一家新闻网站的负责人,这家新闻网站不已盈利为目的,因为网站的名字是“说真话”,他们做的事情也是说真话。电影里有段对话提到了这家网站,说他们做的很好,“每天大概有五万的点击”。这句话说完的同时,我听见旁边来自豆瓣的员工兄弟轻轻的发出了“切”的一声来表示心中的不屑,其他几位同事哈哈大笑。我也会心一笑,因为我突然想到了四天前刚刚倒闭的一家网站,倒闭的原因则是说了太多真话。

在金钱面前,善恶有报不再有效,成王败寇才是终极真理。在道格拉斯饰演的投机皇帝戈登·盖柯出狱时,我就隐约感觉到这个老家伙会狡黠地笑到最后,不过他的再次欺骗确实让我错愕不已。男主角杰克的复仇失败倒是在意料之中,不过一篇爆料就能搞垮一家公司的故事也实在太缺乏真实性了,尽管这看上去更像几滴催化剂。女婿和老丈人居然就这样在并不默契的情况下联手打败了老对手。

“金钱永不眠”这个副标题取的非常好,因为这部电影并非只从华尔街一个简单的角度去诠释的货币的流通性。杰克的母亲是一位爱上炒房的退役老护士,在中国,这种个体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名字,叫“房虫”。他们与炒房团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非常容易因为一些自己并不知晓的原因而莫名陷入被动,在资金上往往受制于人,赚钱不多却经常提心吊胆,不过一旦有了游资就会再次投入到房市,乐此不疲。这也正是中国人普遍的想法,一旦有了钱势必要买房玩,而所有的买房者在某种角度看来几乎都赚了不少钱,这一大笔利润从何而来?似乎跟老百姓的刚性需求上涨过快并无太大关系,因为今年不再有人买房了。

金钱的意义在于花出去才能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如果金钱被窖藏在人们的手中,钱便不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也不会衍生出更多的资金。我觉得这就是“金钱永不眠”的意义。

在去年2010年的时候,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我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银行存贷款的利率,限制房地产开发商购地标准,政策性要求降低房价。这些我觉得只是杯水车薪,房地产的过快膨胀是由于国家的纵容和市场的炒作,等到上涨的趋势挡不住的时候,国家出台的这些措施只能导致房地产的成本增加,小的房地产公司是破产,那些巨头公司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涨价。

而满足市场需求则是最好的选择。一系列公租房的建立很大部分的延缓了购买商品房的趋势,也延缓了群众购买房的迫切心理。《华尔街之金钱永不眠》告诉我,这是去年政府市场经济调控的最有意义的一个决策。

别人都说钱很好赚,但我老是觉得钱不好赚。记得有天半夜打车回家,路上怕司机犯困就聊了起来,他说外企员工一个月拼死拼活赚那七八千块钱多累啊,心里压力还大。当时我心里还咯噔一声,心说这笔钱还不算太少啊,莫非现在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赚一万多了?前天晚上睡不着,后半夜跑出去吃夜宵,和卖烤串的小贩儿没聊几句就开始掏心窝子。人家告诉我,现在卖烤串卖的好的,一年后就能开辆奥迪回老家,当然前提是你得打通各路关系,还说现在卖早点卖的好一个月也有一万五左右的净利润。——这两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中国人赚钱的能力也不弱,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们赚得也未必有这种小本生意赚得多,而小本生意赚到的钱几乎永远不可能被用来投资房产或是操控股市。小钱毕竟都是用来过小日子的,那种电影里的世界,离我们还很遥远。

透过《华尔街》这些纷繁的表象,我认为有三点最值得我们关注与借鉴:

第一点,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偏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企,导致美国实体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逐步弱化;另一方面,华尔街创造出大量的纷繁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由于这些产品普遍具有高杠杆、廉价信用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操作规程,使一批“玩资本”的人能够快速地高额获利。同时,美联储放出大量美元货币,这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进入以大量金融衍生产品为主体的虚拟经济,结果造成全球虚拟经济的整体交易规模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交易规模,因而造成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实体经济,走过了头。

在这一点上,我赞成实业立国的做法。就中国来讲,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实体经济。在人民币尚未成为国际可兑换货币,并且距离国际货币地位还很遥远的今天,这点显得特别重要。需要政府把社会资金和资源导入到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科技产业;同时,对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高度发达的实体经济必须有相应的虚拟经济作支持,我们也仍然需要资本市场的金融衍生产品,但不能像美国经济那样,让虚拟经济走过了头。

第二点,华尔街金融知本家的力量无节制膨胀,打破了知本与资本之间应有的权力与责任的对称关系。

在信用廉价、流动性过剩的牛市中,这些知本家设计出了常人难懂的收益模型,创造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全球资本市场横冲直撞。华尔街的知本家无节制地提高资金委托人的谈判地位,形成了一种不对等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不对称的背后,实质是知本家们自身能够承担的有限责任与他们受托掌控的几乎是无限量的金融资产之间的不对称。

在虚拟经济膨胀引发的全球大牛市中,他们为资金所有人赚了浮动利润,自己更是大赚其钱。一些民众把他们供奉成为经济金字塔尖的神,在云顶的他们感觉很爽。但当虚拟经济的某个环节发生断裂,大量财富像泡沫一样破裂,雷曼兄弟这些美国大兵们难以承受资产价格骤然大幅贬值以及信用收紧、去杠杆化等带来的流动性匮乏,因而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此时,真正受到损失的是将自己的积蓄交到这些“金融大鳄”手中,期盼着他们的“变钱魔术”能带来财富的人。

中国重建资本市场的十几年来,也出了一些“金融大鳄”、明星基金经理,但从很多案例看,他们短暂的辉煌也是建立在相对普通民众的信息不对称优势上。因此,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我觉得最基本的,还是要建立信息公开透明的体制,要对金融知本家们有完善的监管体制,特别是要建立起权力与责任的对等制度。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建立在“职业信用”丧失与否的基础上,还必须有相应的物质财富作保证。

第三点,这场危机是美国经济长期过度负债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的全球金融主导权盛极而衰的先兆。

二战以后,美国从不列颠王国手中接过了全球指挥权。在航空母舰掩护之下,美联储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央行,它可以自由地印刷美钞。在二战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发债、全球买单,成为一种事实,美国人很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但随着石油国家、金砖四国以及欧元区国家的崛起,全球国际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的全球领导权威无疑受到了质疑、甚至挑战。当长期积累的国际贸易、资本与财政赤字叠加在一起的时候,房贷断供的“火苗”便迅速点燃了整个美国经济体系。这场大火,不仅造成了美国国内经济危机,也动摇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不可一世的金融主导权。

回过头来看,尽管是金融危机引爆了这场美国经济危机,但中国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未达目的而半途止步,相反应该加快促进金融体系建设,特别是培育民间金融资本和民间金融机构,以增强中国经济的弹性。合理控制国家和民众的负债水平,鼓励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竞争,发展金融产品交易市场,尽快完善中国的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当然,也需要监管,在这方面,我认为,管理层重要的是制定最基本的规则,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介入到微观金融的操作层面去。

以上便是我对《华尔街》的一些经济学的分析和启示,我相信这个寒假因《华尔街》变的充实而有意义。

第四篇:《华尔街》观后感

观《华尔街》有感

华尔街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业占据显赫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看完这个十集的片子让我受益良多,华尔街带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资本市场的启示。作为一名学习金融的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必须更加懂得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的价值。

十集的内容很多,其实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第一集和最后一集。资本这个词在这两集中出现的次数尤其多。每周,每天,每时,每刻,资本都在不停息的流动。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一块印第安人的土地,也不是荷兰人的一道墙而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华尔街人也完全成为了贪婪而奋斗的人。现在的资本已经进入无眠时代。第十集主要讲解的是位于金融地位顶端的国家更替。在我认为与货币有很大的关系,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

17、18世纪是英国的时代,随着英国工业产品在世界各地的畅销,强大的经济实体支撑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而英国也为资本之河注入了全新的元素:英国人确立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第一个世界货币,英国银行家在世界各地布局,英国人将世界通过金融之手联为一体。20世纪初,英国的金融地位开始受到来自美国华尔街的挑战。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彻底改变了世界金融格局,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WALL STREET意为墙街,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看这条街上的门牌就能领略到华尔街的魅力,华尔街1号是纽约银行大楼;14号是美国信孚银行大楼;37号是原美国信托公司、美国大通银行;40号是曼哈顿信托银行;48号是美国金融博物馆;60号是德意志银行大楼,摩根大通大楼;111号是花旗银行大楼„„只要沿着这些门牌号一直数下去,光在这条街上就能领略到当今几乎所有的金融巨鳄的风采。在这里没有人不贪婪,我觉得如果人不贪婪的话,怎么能为自己博得更多的利益呢。没有贪婪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今天华尔街所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例如:地铁的扩张、运河的开凿、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很多带给人们便利的财富都是因为华尔街的贪婪而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在对待人类贪婪的本性上,我们应当给予宽容。曾经看过一个访谈节目提到贪婪在经济中对人民的影响,塞德拉切克认为:“贪婪是一切的开始。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贪婪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它是进步的引擎,也是失败的原因。从不满足、总是想要更多看起来似乎是先天的自然现象,形成了我们文化的核心,比如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的原罪就是贪婪的结果。” 但是贪婪有时候也会为我们带来危机。我们纵观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危机。1893年的危机、1870的危机、1907年的、1929年的危机,还有2008年的。如果从人性的角度来说,都是过度贪婪导致的整个金融系统崩溃。换个角度来说,可能当年是用信托来放贷,而现在则发明了各种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最典型的骗局莫过于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的投资骗局:麦道夫利用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以高于正常但不出格的回报和长期稳健的业绩构筑了一个投资神话,使得世界上大量机构、组织和个人为他的骗局付出了至少500亿美元的成本,造就了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欺诈案。所有骗局的共性就是让人得到在正常情况不可能得到的好处,制造令人砰然心动的回报。如果没有被贪

婪迷惑双眼,很多骗局只要用常理去思考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荒诞和可笑。回顾华尔街历史,华尔街最初的100多年并没有监管。于是出现了德鲁和掺水股,当人们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之后才有了财经报纸和股票指数,1929年大萧条之后,华尔街开始受到真正的法律约束。安然事件的财务造假事件再一次重创华尔街,塞班斯法案的出台是一次对华尔街的及时修复。华尔街每一条监管法案的出台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这些监管法案制定的唯一原则就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在陈志武对《华尔街》同名书记作序说的:“既然华尔街发展了两个多世纪,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打击,而且一代一代的银行家、投行家的确赚了大量的财富,两百多年里从来没有缺少过对华尔街贪婪的指责,但是,众多危机、丑闻都没能阻挡停止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每次照样能爬起来更健康地壮大,这本身说明华尔街必然对美国、对世界至关重要,美国经济、世界经济离不开源自于华尔街的金融。因为人性决定了:任何东西只有在它具有真正的价值,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价值,才能经久不衰、繁荣昌盛。”我有时候想吧,那些世界首富都那么有钱了,怎么花也花不完,钱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个数字了,为什么他们还不停地工作赚钱呢。这或许就是贪婪吧,人到了那个位置上,就不得不那么做,很多原因让他不能够退下来吧。总得来说,掌握做事情的度,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许多。从贪婪到更贪婪,最后走向毁灭,是金融大鳄们的一贯路径。这也让我们明白一些人成功,其他人失败,生活本就如此。

华尔街的历史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纪录片《华尔街》提到华尔街的历史长达三百多年,与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很大的联系。我想主要谈下华尔街经历了三次战争,因为这三次战争在华尔街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在三次战争前期和后期给美国经济所带来的历史性意思也是写不完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正反两面的,及时在某个时期美国曾一度繁荣但是有繁荣就必有衰退。历史的发展是我们不可改变的。是很多问题积累在一起的爆发,我们不能回到过去重新选择,所以在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它所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修正预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错误。

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持续时间为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此战不但改变当时美国的政经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最终被废除。南北战争前,华尔街的债券发行都是通过私募的方式发行的。南北战争期间,北方的银行家库克革命性地向公众发行战争债券,使得北方联邦政府得以迅速地募集到战争所需要的资金,而百姓也得以把爱国热情转化为一种投资,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北方政府。尚未掌握现代资本市场这一重要工具的南方政府,只能依靠大量印钞来支持战争费用。这使得南方的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同时,国债规模剧增,催生了华尔街的空前繁荣,1865年交易量达到60亿美元。南北战争使得华尔街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华尔街在这个过程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支撑了美国联邦政府在南北战争中的战争融资,推动了美国由铁路带来的第一次重大工业华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无疑是这场在大洋彼岸发生的战争的最大受惠者,无论是它的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迅速扩大,1917年到1919年的共发行自有公债215亿美元,投资者群体有战前的35万增加到数百万。美国资本市场跃升为世界第一。一战前后的美国经济,杜邦公司就为协约国提供40%以上的军需品,业务增长了176倍。美国的股市规模大幅扩张,尤其是和战争相关的钢铁行业发展更快,以美国的伯利恒钢铁公司为例,股价从46美元飚升到460美元,并一度达到600美元。一战期间,仅摩根银行就代理英国发放了银团贷款30多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毁了欧洲,却使美国富了,华尔街的金融家们更是在战火中赚了个盆满钵溢。一战使得美国一举从战前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战后最大的债权国。华尔街也从伦敦手中接过了世界金融中心的权杖。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发生的全球性军事冲突。就在一战结束后不到30年,欧洲被仇恨蒙住了双眼所以又掉入了同一条河流,而华尔街则又借机大捞了一笔。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却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帮助美国结束了“大萧条”。整个二战期间,美国股市一直在上涨,道-琼斯指数从130点增长到210点。战时的军事工业抑制了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引发了战后经济的迅速繁荣。战后全球资本市场完全进入了华尔街时代。

我们可以借鉴它的过去,吸收许多经验教训。虽然,地理上的华尔街非常小,但在真正的意义上,华尔街是美国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服务业的代名词。这条街上的联邦厅曾是美国第一届国会的所在地,首任总统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职的,如今大门前耸立着华盛顿像以纪念此事。不过华尔街作为政治中心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作为金融中心却一直辉煌夺目,经久不衰。

10金融A班李畅

2010022601092

第五篇:《华尔街》观后感

《华尔街》观后感

在看完了《华尔街》纪录片后,不得不感叹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但是同时,贪婪与疯狂似乎是上天专门为华尔街设下的魔咒,它始终弥漫在华尔街的每一处空间。

首先,华尔街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华尔街诞生的两百多年里,从《梧桐树协议》,运河的兴起,铁路的兴起,美国的南北战争,美国的重工业化,一战中资本的迅速扩展,19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到《联邦证券法》,《证券交易法》颁布实施,再到20世纪美国的经济转型,引领新一轮的经济浪潮,可以说华尔街是美国经济的象征和缩影。华尔街的魔术不仅在于为政府筹资,纳斯达克——很多科技企业的梦想之地,也为新经济中大量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了一个融资的平台。从1971年纳斯达克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开始,它已经帮助微软、思科、google、ebay等众多今天耳熟能详的高新技术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华尔街依托于美国经济,服务于美国经济。华尔街从一条非常普通的小街成长为美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代名词。纽约从美国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城市,成长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美国从一个不毛之地,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然而,华尔街却也是矛盾的结合体,贪婪与罪恶无时无刻充斥着华尔街的角角落落。

诞生于400年前的华尔街,本质上讲,是荷兰人对外扩张的产物,是贪婪的产物,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华尔街的性格。现在在华尔街不到一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2000多家金融机构,40万金融从业人员,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竞争异常残酷,你的对手大都是哈佛、耶鲁等全球名校的精英,或者击败他们活下去,或者被他们击败失去工作。在华尔街成长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绵羊变成豺狼的过程。在华尔街,钱是永远不会睡觉的。瞬息万变的华尔街充斥着太多诱惑,期望金融大鳄们能凭职业操守远离内幕交易,无疑是天方夜谭。从贪婪到更贪婪,最后走向毁灭,是金融大鳄们的一贯路径。

就是因为这种贪婪与疯狂,使得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对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产生了巨大的摧毁,美国民众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最近,美国爆发了“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意在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从400多年的金融历史看来,也正是这种赤裸裸的对金钱的无休止的贪婪的追逐的欲望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华尔街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他带来的损失。正如马克思所说,交易所是豺狼,但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现在也许还没有铁路。

只是我们必须反思,现在的金融体系存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被归结于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和政府监管不力,当然,交易不透明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在保证金融监管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金融创新的活力,则依然是一道难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