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收看金刚川观后感心得总结最新(5篇模版)

收看金刚川观后感心得总结最新(5篇模版)



第一篇:收看金刚川观后感心得总结最新

金刚川观后感该怎么写?抗美援朝战争,激发了无限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座丰碑!那么你知道金刚川观后感心得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收看金刚川观后感心得总结最新大全5篇,欢迎阅读!

金刚川观后感心得1

2020年10月23日,电影《金刚川》正式上映,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以血肉之躯无悔许国的故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一次听到、唱起这首志愿军战歌,就让我们感受到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慨激昂、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英雄场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当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赞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从课本照进现实,校园里传承“英雄赞歌”。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邱少云、黄继光……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英雄们面对艰难困苦时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互联网时代同样需要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既把传统课本文化教育传承和发扬下去,还可以把各类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搬上互联网,让群众能够更直观地“切身”感受中国近代史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让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在心中牢牢扎根。

从电视走入生活,全社会唱响“英雄赞歌”。今天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青春守护的、用热血捍卫的、用生命换来的,是他们所热爱的土地、国家和未来。抗美援朝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和实际的“口号”,而应当融入各类活动之中,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领域,推动抗美援朝精神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引导群众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大力唱响爱国主义正气歌。

从口号变为行动,工作中践行“英雄赞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动有落实。对英雄的怀念,就是把我们的敬国之心、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汇聚成洪流,成为磅礴的“中国力量”。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个人生死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永远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强化责任担当,把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提振干事

创业激情的不竭动力,转化为在工作岗位上爱国报国的具体行动,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当前、脚踏实地,一步步埋头苦干,以超常的气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干事干成事。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让我们共同把这曲赞歌一直传唱下去。

金刚川观后感心得2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到1951年6月,历时7个多月,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许许多多的英雄,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

1951年7月,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金刚川观后感心得3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赴朝后首战。历经两年零9个月浴血奋战,赢得伟大胜利。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

抗美援朝这场正义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我国新生的人民政权,使我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它无疑将永远彪炳于中国革命的史册。

抗美援朝是一场艰难又壮阔的战争,无数革命先辈英勇无畏冲在守卫和平的第一线,他们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他们付出了热血甚至生命。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树立责任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灿烂的光辉,给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送来光明。我们要悉心体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厚意蕴,拥抱从那历史深处穿透而来的精神之光!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虽没有经历那个激昂的时代,但我正经历着一个伟大东方古国崛起的时代。我们纪念为捍卫中国领土而作出贡献的先辈们,所以我更加认真的督促自己,我谨记着周恩来总理那句振奋人心的呐喊: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不能为国家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我能用我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金刚川观后感心得4

丰碑永恒,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短短几十年内,我国综合国力实现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并取得最后胜利。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面对侵略者的战争威胁,只有奋起抵抗,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当美国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中国的国土上,中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举世瞩目。中国人民直面挑战、毫无惧色,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胆略,在当时恐美症流行的世界是的。面对拥有绝对优势技术装备的敌人,志愿军将士用行动有力回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胜利。这充分说明,一个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当前,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仍然需要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蕴含的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强化斗争本领、讲求斗争艺术,敢战能胜。

爱国主义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旗帜,以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战争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志愿军先后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积极投身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事业中。实践再次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劫难而不衰、屡遭侵略而未亡,靠的就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凝聚力。

紧紧依靠人民是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有力支撑。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中国人民把秀的儿女送往前线,出现了很多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景。成千上万的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和民工组成运输队、医疗队、担架队,志愿开赴战场,担任战地的各种勤务工作。工人和农民开展爱国生产并厉行节约。全国各族人民捐钱捐物支援前线。人民的支援是志愿军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认识这一真理: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伟业。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缅怀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更加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崇高事业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金刚川观后感心得5

10月23日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的电影《金刚川》,掀起了观影热浪。影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感染力,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着眼于战争即将胜利前的战地一隅,以三连协作架桥为切入点,折射出了战争的艰辛与残酷,歌颂英雄先烈精神的同时,向牺牲的英雄先烈致以崇高敬意。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呼唤广大基层干部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要求提升自身作风建设。

坚持不懈“党建引领+初心坚守”绝不松懈。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之一,应当是我军接到命令,要在敌人的轰炸封锁下,架起一座载重桥,为我军争取到对岸去的时间,参加金城战役。从接到命令的那天起,我军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通过那座桥”,坚守着“保证完成任务”的承诺、“保家卫国”的初心,最终创造了战争的奇迹。时光流逝,英雄精神永存,广大基层干部应当着眼自身,聚焦作风建设,在工作中把握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党领导一切”于日常工作中,在繁琐工作之余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常“洗洗澡”,多“正衣冠”,风雨不改,坚守初心。不问万古流芳,但求此心勇敢。

石破天惊“先锋旗帜+使命担当”处变不惊。为保证完成上级的命令,保证让军队在8天内过桥,我军工兵连连长、步兵连连长、炮兵连连长积极发挥先锋作用,让不倒的英雄旗帜飘扬在战场上,带领着战士们以血肉筑起那座“英雄”桥梁,为最后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0年后的今天,广大基层干部,应当积极响应先进的“先锋”召唤,常悟先进精神,常学先进事迹。同时,广大基层干部也应当“勇担使命”,主动承担责任,在会面临危险的工作岗位上处变不惊,切实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力求工作成果石破天惊。愿护百姓安康,必保山河皆安。

求真务实“团队协作+工作落实”堡垒坚实。要想完成8天内架起通往战场的桥梁,获得战争全面胜利,仅靠军队战士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绝不可能,必须依靠全军协作,电影中,工兵、炮兵、步兵三连协作,工兵连修桥,炮兵连反击,步兵连掩护,凭借着“石榴籽”一样的团队精神紧紧“抱”在一起,才终于在每天落300多发的岩里渡口架起了一座炸不垮的桥梁,更筑起了我们英雄的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今天,广大基层干部也应当在工作中凝心聚力,加强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好每一项任务,抓好落实,用每个人的努力,筑起坚实的堡垒。勿忘战友同在,且将慷慨前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电影《金刚川》中每一个英雄传递的精神都值得传承,每一个牺牲都值得被铭记,我们有理由坚信,只要党旗飘扬,我们就能让高山低头,让河流让道,让天堑变通途。时光流逝,精神永存,能唤醒广大基层干部的初心,提升作风建设,才应该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


收看金刚川观后感心得总结最新5篇

第二篇:收看金刚川个人观后感心得最新

电影《金刚川》讲述了一段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志愿军在与敌人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依然奋勇迎战,以“通过那座桥”为共同目标,用血肉之躯顽强拼搏的英勇事迹。那么你知道金刚川观后感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收看金刚川个人观后感心得最新5篇,欢迎阅读!

金刚川个人观后感心得1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如果我们不多拍一些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这个世界没有人拍,“敌人”不会拍,“战友”也不会拍。说些题外话,我2014年夏天曾经去过一次朝鲜,很幸运,我们在平壤参观了胜利纪念馆,据说不怎么给普通游客看的。和妙香山有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来瞻仰的朝鲜人不同,胜利纪念馆冷清到诡异,没一个朝鲜人来参观。那么巨大的胜利纪念馆,里面只有两个展室是关于志愿军的。

我还看过一本朝鲜官方出版的中文简体版的《金日成同志的革命历史》,两厘米厚,其中有一章提到了,在中国内战的时候朝鲜共产党帮助兄弟党的记录,说他们给了东北联军大概10万多支步枪和弹药,组建了炮兵团和工兵团到了中国战场,同时让山东的解放军通借路朝鲜到东北战场,这都是内战当中朝鲜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书中提到“参加东北解放作战的朝鲜人部队,作为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同蒋介石国民党部队不怕牺牲的战斗,从长春、吉林、四平、锦州的解放战役中,朝鲜人民捐出了宝贵生命,越过万里长城到长江到海南岛,在征途上英勇作战,出色的履行了作为国际战士光荣使命和任务,为中国全国解放和中国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这书里面提到抗美援朝就一句话:“这时期中国党和政府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下,由自己优秀的儿女组建成志愿军派到这里”。

金刚川个人观后感心得2

2020年10月23日,电影《金刚川》正式上映,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以血肉之躯无悔许国的故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一次听到、唱起这首志愿军战歌,就让我们感受到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慨激昂、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英雄场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当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赞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从课本照进现实,校园里传承“英雄赞歌”。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邱少云、黄继光……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英雄们面对艰难困苦时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互联网时代同样需要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既把传统课本文化教育传承和发扬下去,还可以把各类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搬上互联网,让群众能够更直观地“切身”感受中国近代史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让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在心中牢牢扎根。

从电视走入生活,全社会唱响“英雄赞歌”。今天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青春守护的、用热血捍卫的、用生命换来的,是他们所热爱的土地、国家和未来。抗美援朝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和实际的“口号”,而应当融入各类活动之中,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领域,推动抗美援朝精神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引导群众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大力唱响爱国主义正气歌。

从口号变为行动,工作中践行“英雄赞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动有落实。对英雄的怀念,就是把我们的敬国之心、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汇聚成洪流,成为磅礴的“中国力量”。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个人生死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永远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强化责任担当,把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提振干事

创业激情的不竭动力,转化为在工作岗位上爱国报国的具体行动,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当前、脚踏实地,一步步埋头苦干,以超常的气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干事干成事。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让我们共同把这曲赞歌一直传唱下去。

金刚川个人观后感心得3

10月23日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的电影《金刚川》,掀起了观影热浪。影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感染力,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着眼于战争即将胜利前的战地一隅,以三连协作架桥为切入点,折射出了战争的艰辛与残酷,歌颂英雄先烈精神的同时,向牺牲的英雄先烈致以崇高敬意。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呼唤广大基层干部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要求提升自身作风建设。

坚持不懈“党建引领+初心坚守”绝不松懈。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之一,应当是我军接到命令,要在敌人的轰炸封锁下,架起一座载重桥,为我军争取到对岸去的时间,参加金城战役。从接到命令的那天起,我军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通过那座桥”,坚守着“保证完成任务”的承诺、“保家卫国”的初心,最终创造了战争的奇迹。时光流逝,英雄精神永存,广大基层干部应当着眼自身,聚焦作风建设,在工作中把握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党领导一切”于日常工作中,在繁琐工作之余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常“洗洗澡”,多“正衣冠”,风雨不改,坚守初心。不问万古流芳,但求此心勇敢。

石破天惊“先锋旗帜+使命担当”处变不惊。为保证完成上级的命令,保证让军队在8天内过桥,我军工兵连连长、步兵连连长、炮兵连连长积极发挥先锋作用,让不倒的英雄旗帜飘扬在战场上,带领着战士们以血肉筑起那座“英雄”桥梁,为最后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0年后的今天,广大基层干部,应当积极响应先进的“先锋”召唤,常悟先进精神,常学先进事迹。同时,广大基层干部也应当“勇担使命”,主动承担责任,在会面临危险的工作岗位上处变不惊,切实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力求工作成果石破天惊。愿护百姓安康,必保山河皆安。

求真务实“团队协作+工作落实”堡垒坚实。要想完成8天内架起通往战场的桥梁,获得战争全面胜利,仅靠军队战士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绝不可能,必须依靠全军协作,电影中,工兵、炮兵、步兵三连协作,工兵连修桥,炮兵连反击,步兵连掩护,凭借着“石榴籽”一样的团队精神紧紧“抱”在一起,才终于在每天落300多发的岩里渡口架起了一座炸不垮的桥梁,更筑起了我们英雄的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今天,广大基层干部也应当在工作中凝心聚力,加强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好每一项任务,抓好落实,用每个人的努力,筑起坚实的堡垒。勿忘战友同在,且将慷慨前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电影《金刚川》中每一个英雄传递的精神都值得传承,每一个牺牲都值得被铭记,我们有理由坚信,只要党旗飘扬,我们就能让高山低头,让河流让道,让天堑变通途。时光流逝,精神永存,能唤醒广大基层干部的初心,提升作风建设,才应该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

金刚川个人观后感心得4

今天我看了《金刚川》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美国的统帅克拉克想要占领朝鲜,而后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中国政府看透了美帝国主义的野心,因此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愿,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中朝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以难以置信的高度智慧和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正如“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

那天,我们上体育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用一根绳子同时绑住两个人的一条腿,然后围着操场跑一圈,看哪组用的时间最短。”老师让我们用抽签的方式来分组,结果我抽到我最好的朋友---赵子晗,我高兴地几乎要喊出声来。我想这还不简单,凭我俩的默契,我们一定会取胜的。比赛开始了,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赶紧向前冲,可看事容易做事难,还没走出几米,我们就摔倒了好几次,摔得灰头土脸的,我们挣扎着爬起来,这可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对着子晗轻声说:“现在听我口令,我喊一的时候我们一起迈绑着的腿,我喊二的时候迈另一腿。”子晗会意的点点头。我们一起喊着口令“一、二、一二、……”.在接下来的路程中我们跑的很流畅,最终我们在游戏中获得了第一名。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能战胜困难。

小到一件事,大到一个国,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屈服,“五·一二”大地震没有震垮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心;无情的洪水、泥石流没有冲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情。在灾难面前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用高超的智慧,无所畏惧的勇敢拼搏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把困难踩在了脚下。

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国人民永远跟党走,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金刚川个人观后感心得5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本周一升旗仪式的主题为缅怀英烈。家国清明,共寄哀思。今天,不管你身在何处,请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他们以英勇之举,开辟中国新天地。吾辈自强,笃定前行,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才是对先烈的缅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歌,传唱了一代又一代,雄壮的旋律,凝结了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那年,那月,为了守护我们,为了捍卫和平,上百万中国军人满怀报国激情,远离故土亲人,奔赴战火弥天的前线。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战斗,有的连队一百多张年轻面孔,只剩寥寥之数,有的连队在猛烈炮火下共赴光荣,还有的连队在冰天雪地中,化作了“冰雕连”……数万将士,烈骨忠魂,不留姓名地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在韩国北部坡州市,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仅6公里的一个村庄旁,一条泥泞的小路尽头,有一座很少有人知道的颇为神秘的墓地。这里安放了数百具志愿军烈士遗骸,但他们叫什么名字,生于何年又死于何日都是空白,简易的墓碑上,写得最清楚的就是翻译为“中国军”的韩文。

60年多年过去,祖国从未将他们忘却。2014年3月28日,搭载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437位烈士,回家了。从这一年开始,每至清明节前,我们总能等到一批批英雄荣归故里。到2018年已有5批58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历经千难万难,回到祖国怀抱。魂兮归来,长眠异乡的英烈得以落叶归根,跨越60多年的回家之路,正是对和平的诠释。又一年清明将至,又有一批英雄要回家了。4月1日,中韩两国在韩国仁川,举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此次韩方共向中方移交,10具烈士遗骸及部分遗物。漂泊异乡60余年的10位烈士,终于回归故里。

英雄的背后往往是沉重。这几天,我们的心,被扑救木里森林火灾牺牲的31位英雄紧紧揪着。牺牲的救火英雄中,大部分是90后,还有一位00后。记得以前,我们总说“消防员叔叔”,现在我们该说“消防员哥哥”或者“消防员弟弟”了。他们在生活里也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当中,有的人刚刚订婚;有的原本打算退役后去上大学;有的原本准备十月份举办婚礼;有的也喜欢NBA,生前是詹姆斯的铁粉……然而,为了挽救火灾,他们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当危险来临,总有人矢志坚守,总有人用生命护我们周全。“多少男儿浴血中,卫我中华一脉同”,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慎终追远,祭奠先烈,我们寄托敬意,安放思念。

和平年代,不再有隆隆炮火,但同样有血与火的考验、有生与死的抉择。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英勇牺牲。一个曾经苦难的民族,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

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家国清明,共寄哀思。今天,不管你身在何处,请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

他们以英勇之举,开辟中国新天地。吾辈自强,笃定前行,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才是对先烈的缅怀。

松柏常青,英雄常在。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纪念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新时代,让英雄的情怀激励我们前行,在逐梦路上留下无悔的足迹,谱写壮美的诗行!


收看金刚川个人观后感心得最新5篇

第三篇:《金刚川》观后感

《金刚川》观后感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3日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的电影《金刚川》正式上映,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以血肉之躯无悔许国的故事。正是这部电影让我对中国军人有了一个更加深刻地印象,在任何时候都不抛弃不放弃,即使用血肉也要筑起一道桥梁,对于他们来说完成自己的使命才是最重要的。

这部电影呈现的故事没有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那种豪迈,也没有百万人冲锋的恢弘场面,甚至整个故事都不是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但它却用很小的一个场景向我们展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金刚川迎来了黎明的第一缕光辉,葱郁的山林一片宁静,没有人知道,眼前的这片山林到底藏了多少红军战士。敌人的侦查机盘旋在上空……”这是《金刚川》这部电影的开头。与其他战争题材的影片不同,《金刚川》相当于一部三重奏复调作品,影片一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士兵》,以修桥士兵的角度来呈现这一事件;第二部分《对手》,以美军飞行员的角度讲如何轰炸志愿军修桥;第三部分《高炮班》,以我方高炮班的战士如何用简陋的炮弹与美军飞机较量;第四部分《桥》,则是全片的收尾,讲述志愿军最后如何通过金刚川,赶往金城战役主战场。影片中,我们能看到平凡的战士坦然表现着自己的不满、抱怨,或者是快乐、幸福。我们能听到战士们会对上级的命令有小情绪,能听到战士们私下八卦对哪位女兵有好感,能听到那天南地北不同方言交错在一起的豪迈。战士们都是平凡的人,美国士兵也是同样。他们都想回到家,和自己的亲人待在一起,不想裹尸他乡。也正正是因为这种平凡的感情,褪去了神化的外衣,让人觉得和蔼可亲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他们英勇赴死时候的伟大。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舍生取义,不惧牺牲的精神。“那一年我们才十七八岁,可我们都不怕死”。他们用团结、牺牲、奉献精神筑成了我们最坚固的长桥!我们不会忘记,班长刘浩和高连长幽默的对话打闹,我们也不能忘记,刘浩冲到断桥上呼喊着老高,老高垂死前最后的那句“快去…修…修桥…”;我们不会忘记,炮兵排排长张飞,心疼炮弹竭力阻止关班长的开火,我们也不能忘记,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桥,主动暴露自己的那一句“把火点起”;我们不会忘记,在美军B29轰炸机投放燃烧弹后,志愿军战士身上披上的那一层灰烬,我们也不能忘记,那满是断壁残垣的桥下,每个战士用血肉,用泪水组成,堪称神迹的“人桥”。影片中十七八岁的士兵们黝黑的皮肤穿着破烂的衣服在丛林中穿梭,手里的武器面对敌方的飞机大炮只能隐蔽卧倒,否则便是血肉横飞。最让我难忘的是张译饰演的炮兵张飞,他拖着残肢断腿拼尽全力登上炮台,与敌机殊死搏斗,一个人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和一架战斗机直面交火,还有张飞和老关所展现的“义结金兰”,二人抢炮台,都想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对方;还有被炸没了半个身子仍然心念着任务的高福来,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关磊,以血肉之躯铸就人桥的志愿军,那座怎么也摧毁不了的桥。他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们在生死面前所表现出的大爱精神,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魏巍先生所写道:“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都应该去看看这样的电影,确切的说,我们都应该去看看如今这样的繁荣昌盛、美好生活,是怎样得来的。是无数英勇的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组成了这片土地的砖瓦城墙,是他们的宁死不屈,捍卫这如今的浩瀚山河。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在这部电影中最受感触的话是“他们都只是十八、九岁的孩子”,十八、九岁,正处于花样年华,在祖国的号召下、面对残忍的敌人、战斗在生死未卜的战场,他们无惧前行,勇往直前!吾辈自强,笃定前行,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以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英雄精神为指引,不断奋斗,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金刚川》 观后感

《金刚川》 观后感

1、《金刚川》是管虎、郭帆、路阳三个导演共同执导,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分工的。我看完之后,觉得这部电影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没有超过《八佰》《流浪地球》《绣春刀》,即使跟管虎导演的其它作品比,《金刚川》也比不过《黑洞》《斗牛》,1+1+1<1。

当然,这纯属我个人看法。《金刚川》主演张译在平遥电影节上,说他用人格担保,《金刚川》不逊于《八佰》,我想他也不可能信口开河。《金刚川》的道具、场景、服装、音效、特效、灯光等等一点都不比《八佰》差,而且《金刚川》没有争议,票房说不定比《八佰》还高呢。

2、比不过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可能是《金刚川》拍摄时间太短了,受这次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逐渐恢复正常,已经到四五月份了,北京新发地发现新冠病毒,是六月中旬,进京出京又很不顺畅,肯定对这部电影的前期准备会有影响,真正开拍已经到了今年八月份,到现在才2个月,留给剪辑、后期的时间,真的是太少了。

3、《金刚川》值得看么?当然值得看。

因为这是近年来罕见的反应抗美援朝作品,应该支持。可能是出于统战、外交需要?这二三十年,大陆很少再拍摄反应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影视作品了,只剩下各种披着抗日战争外衣的枪战片、侦探片、武侠片、爱情片、搞笑片等等,俗称抗战神剧。

我觉得之所以不拍战争片,可能是想和气生财?没必要激发战争对手的民族情绪让他们抵制中国产品,恰饭是第一位的。但是看看美国,人家可是与时俱进,二战后打得大大小小的仗,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索马里,阿富汗,伊拉克,都能在影视作品里找到,汗牛充栋,这是培养爱国主义的重要手段。

因为缺少像样的战争片,所以我们缺少像样的“偶像”,没有硬汉烈女,只有整过容少男少女,梳着日韩发型,被各类资本平台制造成“爱豆”,大赚未成年人的钱。影视作品也都是架空朝代的小情小调,这样不好,我们是个大国,得有英武之气,家国情怀,以前有想欺负我们的敌人,以后还会有欺负我们的敌人,什么时候都得握紧手中的钢枪。

4、以下有剧透。虽然我觉得《金刚川》跟《八佰》一样,不是强剧情电影,结局大家都知道的,肯定胜利。但介意的读者,还是不要再读下去了。

《金刚川》分为4个篇章,分别是士兵(以准备过桥的志愿军战士视角)、敌人(以轰炸浮桥的美国空军飞行员视角)、高射炮(以保护浮桥的志愿军高射炮连视角)、桥(以锤不烂砸不断的人桥视角)。

刚看完第一个篇章的时候,高连长(邓超扮演)血肉模糊的倒在桥头,美军B29轰炸机扔下的燃烧弹火焰铺天而来,我觉得有些疑惑,这就结束了?后来才发现,《金刚川》就像写字,先写了一遍,然后不断的在原字上面重复描重复写,直到浓墨重彩,直到刻骨铭心。

沿着同样的时间线,第二个篇章,美国空军飞行员希尔再来一遍;第三个篇章,高射炮关连长(吴京扮演)、张排长(张译扮演)再来一遍;第四个篇章,工兵连等战士们用肩膀扛着桥板,硬是让主力通过湍急的金刚川,奔赴金城前线,保证抗美援朝最后一场大战役的胜利。

5、按照第二个篇章的时间线,美国空军飞行员希尔开着被志愿军战士称为“丧门神”的侦察机,扔炸弹把金刚桥炸断,并在桥边扔了延时炸弹,就算修好了桥,还会被炸断。保护金刚桥的志愿军高炮连开火,击落了一架侦察机,希尔的搭档丧命,这让希尔很愤怒。

过一会儿希尔又飞回来,发现金刚桥又修好了,希尔引导地面榴弹炮兵,再次袭击金刚桥,把桥炸断。

到了晚上,希尔再次回到金刚桥,发现桥又被修好了,他准备再次呼叫地面榴弹炮兵袭击金刚桥的时候,地面榴弹炮兵阵地被志愿军的喀秋莎火炮摧毁,延迟炸弹把金刚桥再次炸断,志愿军再修。

“丧门神”希尔再带着B29轰炸机用燃烧弹来炸桥 ······

志愿军高炮连为了保护浮桥,不惜往天上打曳光弹,在高炮阵地周边点火,暴露自己吸引敌机注意,希尔驾驶“丧门神”跟高射炮互射,关连长的阵地全员牺牲,美军飞行员希尔与张排长同归于尽······

6、美军飞行员希尔,受伤不下火线,甚至不惜违抗上司命令,开着“丧门神”侦察机飞机一趟一趟的往金刚桥跑,为了强化他的个人英雄主义,甚至俯冲扫射时,希尔还戴上了牛仔帽,感觉希尔以一人之力,对抗志愿军的一个师,感觉希尔对金刚桥的不依不饶,是出于个人恩怨。来来回回,就那几架飞机。我觉得《金刚川》对敌人的刻画,还是有点单薄了,没有牺牲和付出,坚毅本身一文不值,没有痛苦的历练,汗水毫无意义。当时“联合国军”的战斗力,无论武器装备还是作战士气,都是非常强悍的。有次我听吴思的课,他父亲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吴思听他父亲评价“联合国军”里的土耳其部队,“真硬啊,不好打”,我们现在网上的评价,把土耳其军队说得很猥琐,这不好。我们要重视对手。

7、其实到了金城战役,志愿军的装备,已经大大改进了,很多部队都换装苏式装备了,金城战役是志愿军入朝以来,集中火炮数量最多、火力最强的一次战役,主要是为了打韩国伪军。我有些不解,既然金刚桥对金城战役如此重要,为啥只有2门高射炮保护金刚桥,而且弹药也不够,影片中张译扮演的张排长做了解释,一些高射炮调到前线,一些高射炮损毁,只剩下2门了。但我依然觉得剧情在这里有bug,好钢不就是要用在刀刃上么?金刚桥就是刀刃啊。没有高炮,就得用战士的血肉来抵挡飞机的狂轰滥炸。

8、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如果我们不多拍一些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这个世界没有人拍,“敌人”不会拍,“战友”也不会拍。说些题外话,我2014年夏天曾经去过一次朝鲜,很幸运,我们在平壤参观了胜利纪念馆,据说不怎么给普通游客看的。和妙香山有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来瞻仰的朝鲜人不同,胜利纪念馆冷清到诡异,没一个朝鲜人来参观。那么巨大的胜利纪念馆,里面只有两个展室是关于志愿军的。

我还看过一本朝鲜官方出版的中文简体版的《金日成同志的革命历史》,两厘米厚,其中有一章提到了,在中国内战的时候朝鲜共产党帮助兄弟党的记录,说他们给了东北联军大概10万多支步枪和弹药,组建了炮兵团和工兵团到了中国战场,同时让山东的解放军通借路朝鲜到东北战场,这都是内战当中朝鲜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书中提到“参加东北解放作战的朝鲜人部队,作为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同蒋介石国民党部队不怕牺牲的战斗,从长春、吉林、四平、锦州的解放战役中,朝鲜人民捐出了宝贵生命,越过万里长城到长江到海南岛,在征途上英勇作战,出色的履行了作为国际战士光荣使命和任务,为中国全国解放和中国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曾经多次说过,中国的五星红旗上染有朝鲜共产主义者的鲜血。”

这书里面提到抗美援朝就一句话:“这时期中国党和政府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下,由自己优秀的儿女组建成志愿军派到这里”。

大家品一品吧。

第五篇:《金刚川》观后感

《金刚川》观后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都能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炮火硝烟的战场,那个英雄先烈抛洒热血的年代。对于那段历史而言,或许更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教科书上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我们只记得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70 年前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将生死置之度外,在陌生的土地上浴血奋战,才换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换来了祖国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换来了今天中华民族山河无恙。

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取材于真实历史的影片《金刚川》上映。影片从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场金城战役之前,渡金刚川,修金刚川桥为主线故事展开。金刚川战斗规模虽小,却关系着金城战役主战场的整体局势。当时后勤运输线要保证物资供给,而金刚川则是运送至前线的必经之地。它位于金城前线附近,最宽处达 60 米,水流湍急,不借助桥梁根本无法通行。为保障燕山部队主力能在大决战打响之前顺利渡河,负责掩护的炮兵连与负责修桥的工兵连在金刚川上与敌军展开了惨烈的战斗。

从接到任务到第二天凌晨大部队顺利过桥,整个过程中志愿军战士们面对美军一次又一次的轰炸,一次又一次的快速修桥,无时无刻都是

生与死的较量,一个战士倒下去,千百个战士站起来,最终用血肉之躯搭起了一座通向光明的军魂之桥。“那一年,我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俺们这些人,真的没一个怕死的。”没有任何修饰的旁白,没有艺术的杜撰,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实感言,是志愿军战士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中国军人力量的体现,是老一辈革命战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志愿军在金刚川上搭了一座生命之桥,影片在观众心里搭了一座触动心灵之桥。经历过生死的人,更惜生命可贵;经历战争的人,方知和平珍贵。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世界从没有一刻真正的远离战争。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无比庆幸,不用担忧头顶上飞机轰炸,不用担心流弹、炮弹在耳边轰鸣,不用睁开眼睛就看到血淋淋的场面和无尽的厮杀,不用生活在血腥的恐惧之中。我们能在这个时代感叹岁月静好,是因为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给了我们内心安宁的底气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脱离祖国而单独存在,我们有今天这样的生活环境,要感谢伟大的祖国。要知道,这个国家也曾伤痕累累,如今日新月异的面貌,是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战争是残酷的,我们现在幸福安宁的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正视历史,珍爱和平,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对先烈最

诚挚的尊重,就是把珍惜两个字放在心里,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年代,珍惜他们用牺牲换来的美好的今天。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