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舞记读书笔记
观舞记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舞记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舞记读书笔记1我是一名欣赏者,但是我愿意说出我心中的,感受的飞动的美。
在一个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供养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卡拉玛 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的低头合掌,抬头来,也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孔。
音乐响起来了,卡拉玛开始跳了,她用自己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旋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里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感情,却能随着她的动作共鸣起来。我们有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灿烂,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会宛转的娇羞;忽而张且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的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着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的四肢五官,来讲说印度古代优美的故事。
观舞记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观舞记读书笔记2《观舞记》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后有感而作的。文章以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尽可能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激发了读者的想像空间。使读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地欣赏了舞蹈艺术所特有的形体美,以获得语言和舞蹈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观舞记读书笔记3《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也正因为这一大的背景,这篇散文同时也有着应景之作之嫌。文中所产生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冰心的散文《观舞记》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浓妆艳抹地描绘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作者倾尽全力调动了文学技艺,写得珠光宝气,光彩照人。可是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真情的不足,一是作者与卡拉玛姐妹缺乏心灵的交流,二是作者对印度舞和卡拉玛姐妹的表演缺少真实的感动。散文本来就是主内的,即依托于心灵体验、心灵感悟。冰心早年的散文和耄耋之年的散文深得公众称许,因为这些散文篇篇都有一个真实的作者活脱地展示出来;惟独她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写的散文主外不主内,技艺甚好而感情空疏,个性流失,这篇写于1957年的《观舞记》就是例证。
观舞记读书笔记4冰心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个欣赏者,因为她能感受到卡拉玛姐妹飞动的美,所以她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
在一个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供养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的低头合掌,抬头来,也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孔。音乐响起来了,卡拉玛开始跳了,她用自己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旋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这是冰心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描写,美不胜收。很容易让人了解她们的舞蹈,让读者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画面--卡拉玛跳舞记。
观舞记不但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而且要懂得欣赏身边的美,要学会对自己身边默默付出的人做评价,自己也要学会去释放自己的美,就像卡拉玛姐妹一样。
第二篇:观舞记
《观舞记》预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观舞记》课堂探究案
一、创境导入
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2,3、4 预习提示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二、生字
斗薮(sǒu)粲然(càn)尽态极研(yán)花鬘(mán)嗔视(chēn)
绚丽(xuàn)阐述(chǎn)浑身解(xiâ)数 褶裙(zhě)雏(chú)凤 叱咤(chì zhà)风云 颦蹙(pín cù)妥帖(tiē)铮铮(zhēng)发髻(jì)蠕动(rú)垂睫(jiã)惆怅(chóu chàng)咿哑(yī yǎ)
三、多音字
咤(zhà)叱咤 诧(chà)诧异 姹(chà)姹紫嫣红 婉(wǎn)婉转 惋(wǎn)惋惜 碗(wǎn)碗碟
粲(càn)粲然 璨(càn)璀璨 铮(zhēng)铮铮 挣(zhâng)挣脱
四、解词: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粲然:笑容烂灿的样子。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嗔视:生气地看。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静穆:安静庄严。端凝:端庄;庄重。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亲密。斗薮:摇动,振落。
离合悲欢:泛指团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又作悲欢离合。
五、感情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用一个精辟的词语进行概括。
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
2、文章开头问道:“我应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没正面回答,你能从接下来的排比中找到答案吗?
3文章从第11段才正式叙写观舞经过,前面铺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吗?
4、写卡拉玛姐妹出场前,先写“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这个细节有什么用意?
5、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6、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舞蹈“飞动的美”?
7、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8、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9、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
10、文中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起什么作用?
11、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三、课堂小结
冰心《观舞记》的引领,使我们从印度到中国,从现代到古典,从卡拉玛姐妹到美丽的杨丽萍,身心一次次沐浴在飞动的艺术熏陶中,充满喜悦。愿植根于民族沃土中的文艺长葆芳馨,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四、布置作业
以“假如”为开头,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主题归纳
本文以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并介绍了克拉玛依姐妹优美的印度舞蹈,为我们展示了印度文化和艺术的风采,表现了印度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表达了中印两国人民间的深厚友谊。写作特色
1、形象的比喻和精练的排比。
2、长短句交错使用。
3、唯美的抒情性描写。教后记
《观舞记》参考答案
1、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2、文章开头问道:“我应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没正面回答,你能从接下来的排比中找到答案吗?
【统领全篇,定下赞美的感情基调。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她们的舞蹈像诗、像画、像音乐、像雕塑一样美。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舞蹈的类别、眉宇和服装、舞步和铃声、灵动的身影。】
3文章从第11段才正式叙写观舞经过,前面铺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吗?
【铺叙表达自己欢喜激动的心情,赞美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无法言状的美,为后文写舞蹈的美妙绝伦蓄势。】
4、写卡拉玛姐妹出场前,先写“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这个细节有什么用意?
【暗示了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点明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5、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13段。因为这一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写出卡拉玛姐妹形体的美。16段。因为这一段从衣饰方面写出了舞蹈的美。
17段。因为这一组排比句,它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18段。这一段也是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的。】
6、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舞蹈“飞动的美”?
【作者从身体、神态、服饰、心灵等方面来表现:
⑴、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⑵、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⑶、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
7、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8、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9、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印度舞蹈主要表现神和人的故事,模拟自然界生物的姿态。(在第17、18节)】
10、文中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起什么作用? 【为了表达作者对卡拉玛舞蹈的高度赞叹。】
11、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艺术没有国界。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 《观舞记》参考答案
1、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2、文章开头问道:“我应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没正面回答,你能从接下来的排比中找到答案吗?
【统领全篇,定下赞美的感情基调。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她们的舞蹈像诗、像画、像音乐、像雕塑一样美。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舞蹈的类别、眉宇和服装、舞步和铃声、灵动的身影。】
3文章从第11段才正式叙写观舞经过,前面铺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吗?
【铺叙表达自己欢喜激动的心情,赞美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无法言状的美,为后文写舞蹈的美妙绝伦蓄势。】
4、写卡拉玛姐妹出场前,先写“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这个细节有什么用意?
【暗示了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点明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5、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13段。因为这一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写出卡拉玛姐妹形体的美。16段。因为这一段从衣饰方面写出了舞蹈的美。
17段。因为这一组排比句,它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18段。这一段也是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的。】
6、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舞蹈“飞动的美”?
【作者从身体、神态、服饰、心灵等方面来表现:
⑴、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⑵、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⑶、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
7、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8、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9、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印度舞蹈主要表现神和人的故事,模拟自然界生物的姿态。(在第17、18节)】
10、文中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起什么作用? 【为了表达作者对卡拉玛舞蹈的高度赞叹。】
11、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艺术没有国界。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
第三篇:观舞记
19、《观舞记》导学案
202_-5-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并运用“记”这一文体知识和主副标题;
归纳识记冰心的相关知识; 能排除阅读障碍并进行自我提升; 学习并运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感知印度舞蹈的独特美。学情分析:
《观舞记》是一篇自读课,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因此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必面面俱到地讲解,只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即可。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经跟老师有了很强的默契,而且较初一新入学时的语文水平而言,也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因此老师在此次教学中,只需要起到穿针引线的指导作用,以导为路,以引为石,学生便能顺利通过老师安排的一个个关卡。重点难点:
重点:体味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体味印度舞蹈的独特美和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 难点:学习并运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第一关:火眼金睛
(一)找相同
《西游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二)副标题
——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作用:对主标题加以解释说明,明确并且完善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思考:此文是写给谁的?
(三)给我们这课的导学案用主、副标题的形式拟一个题目,要求主标题中有“记”字。第二关:忆海拾珠
《观舞记》的作者是____,原名____,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在上册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她的散文诗______。我们读过她的诗集____、____,是在____(国名)诗人____(人名)的影响下写成的。她的作品的主题是歌颂____、____和____。第三关:除雷排障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颦蹙
粲然
嗔视
叱咤风云
本色当行
浑身解数
咿呀
(二)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变幻多__
浑身__数
高视__步
尽态极__
____风云
低回__转
____相通
(三)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2、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
第四关:剥茧抽丝
本文抓住卡拉玛姐妹舞蹈____的特点,从形体之美、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予以刻画,为我们展示了印度文华艺术的风彩,表现了印度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给读者以文字与舞蹈的双重享受。第五关:珍品细啄(仿照示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例子:我们发现她们不但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感情强烈,展现了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 技艺,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由衷的赞美。
排比答题格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突出了/展现了„„,表达了„„(情感)。
读课文2-5自然段,说一说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仿写
河北,我可爱的家乡,怎样才能表达对你的深情呢? 如果我是摄影师,我一定用多情的镜头拍下你迷人的倩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关:小结(你真棒!这节课你学会了这些)
1、什么叫“记”
2、副标题
3、冰心简介
4、新的词语
5、从排比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6、仿写句子
7、熟读了你喜欢的句子
第七关:学以致用,完成《课时练》相关作业。
八、课后反思:
整个课堂的环节设置比较合理,同学们也都积极踊跃地发言,但最后在时间的掌控上还是有些小问题。在第五关“珍品细啄”这一环节给同学们讨论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小练习没有在课堂上完成。但我会不断地改进,跟学生一起,越过学习路上的道道关卡,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第四篇:观舞记
鸡西市第四中学202_—202_下学期初二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 《观舞记》
编制人:石玉荣 复核人: 使用日期:202_.3.8 编号:04 今日名言: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漫漫燃尽。
【学习目标】
1.我要识记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我要分析排比、比喻在本文中的运用并尝试仿写。
3.我要欣赏本文描绘的优美舞蹈,培养自己欣赏舞蹈的兴趣和能力。【重点难点】体会本文描绘的优美舞蹈,学习排比比喻在本文中的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展示提升 【学习导航】
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用比喻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2.排比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相同的句子所组成的句子。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语势。
(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3.欣赏本文可从修辞方法入手,进而理解印度舞蹈的传神的魅力。
【素养培养】配乐诵读
【自主学习】
(一)助读材料:
1.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享年99岁,籍贯福建神州长乐横岭村人,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
2.作品:小说《超人》、《烦闷》 诗集《繁星》、《春水》。3.关于印度舞蹈:
印度舞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身体语言异常丰富,尤其是手语更是变幻莫测。据说,舞蹈演员单手可做出28种姿势,双手可做出24种姿势。再加上首、颈、臂、腿和脚的配合,其姿势就不可胜数了。这种变化万千的姿势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欲、种种举动,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白昼和黑夜等自然现象。总之,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在舞蹈动作中表露无遗。
(二)初读课文
我的词库:(重点词语不少于20个)
风采展现:
1.本文的题目是哪一种类型的标题?(温馨提示:注意破折号)
2.冰心因为什么写了这篇文章?
3.试一试,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的句子并激情诵读。
【合作交流】再读文本,突破重点难点:
1.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2.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3.试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4.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展示提升】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达标检测】
仔细观察第二、三、四、五段的句式,在不改变愿意的情况下补写一个句子。
【课外拓展】 牛刀小试:
观看《雀之灵》写一小段描写,展现舞蹈的神奇。(100字左右)
【反思感悟】
第五篇:观舞记
崇州市元通中学导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组
《观舞记》导学案
崇州市元通中学202_级______班___________总分100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给加点字注音:(14分)颦蹙
粲然
嗔视
叱咤风云 ......雏凤
尽态极妍
花鬘
斗薮
....妥帖
浑身解数
褶裙
惊鸿 ....
二、阅读品析:
1、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飞动的美”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描写这动态的美?(19分)(1)、写“蛇舞”:颈的______,肩的______:一阵一阵的柔韧的______,从__________,一直传到_________!(2)、她用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她___上的______,腰间的______,用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云般______,旋风般_______„„(3)、我们看她忽而___________,表现出无限的______;忽而___________表现出无边的_______;„„
4、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1)、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6分)A.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排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3分)
文中除了正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还从_____________侧面地描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体会到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页
202_年5月 崇州市元通中学导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组
三、局部欣赏:
1、让我们朗读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描写的段落,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心中所感受到的飞动的“美”的?
请用下列这种句式来表达:(4分)
飞动的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品析探究美点
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词、句、段)好,好在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形式进行评点。(1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集体探究,深入理解:
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同学们,你能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来证明这一点吗?
挖掘对两个句子的理解:
1、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的人民群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
1、比较《观舞记》 与 《安塞腰鼓》的异同。(10分)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积累:查找积累古今诗文中精彩的描写歌舞的佳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页
202_年5月 崇州市元通中学导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语言运用
一、表格类
1、厦门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马拉松赛之一,已成为厦门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最近,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关注厦门马拉松”的活动。
年份
参赛
全程
半程
10公里与5公里
备注
总人数
参赛人数
参赛人数
参赛人数
202_年
14985
202_
2104
10792
全程为 202_年 202_年
15932
2132
20933
3567
2127
3133
第页
11673
42.195公里 14233
202_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