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昆明地名故事》读后感600字大全

《昆明地名故事》读后感600字大全



第一篇:《昆明地名故事》读后感600字大全

《昆明地名故事》读后感600字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昆明地名故事》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三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阳光明媚的日子,收到张老师寄来的《昆明地名故事》第一辑,真的很开心,看着看着,竟让我爱不释手。

封面轻巧美观,设计富有创意,黑白相间的画面,大观楼掩映在青葱绿的湖水中,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翻开厚厚的书本,感受昆明山水、村镇、寻根地名,一篇一篇的文章,字里行间满满地全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配上多幅彩照,真实地展现出云南昆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

细看书的目录,看到邓老师写的《杨状元住过的官厢街村》,真的很开心。拜读学习了,她那清秀的文笔,简明扼要地把安宁官厢街融入历史典故、人文情怀,世事变迁等,在20xx年,村庄、街道消失后,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悠久的官厢街,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让在场的好几个圈内文化人士感动不已、感慨万千……同时亦让我陷入沉思,据悉《昆明地名故事》第二辑正在征稿中,邓老师这篇优秀的历史故事作品,让人赏心悦目当中,幸许指引和启迪着我,不断向前进,邓老师真不愧是昆明日报社的首席记者。感恩缘分、感恩遇见;几年前,有幸在滇韵文学交流群里面和邓老师结缘,知道邓老师是滇韵文体艺术研究会的副会长,亦是文学季刊《滇韵》的执行主编;且早已著书立说,邓老师为人随和、博学多才,闲时酷爱摄影,她的多幅摄影作品刊登在多家纸刊、网刊上,得到许多文学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当读到咱嵩明段自贵写的《药灵山》,详细描写药灵山的地貌——巍峨,寓意深远,传奇人文历史故事,和着陈老师拍摄的《药灵夕照》,图文并茂,读来让人亲临其境般;严萧、杨茂松写的《嵩明龙街的由来》,文笔凝练,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配上李老师拍摄的高清彩照《龙街村旁果马河上的'龙济古桥》,把嵩明龙街的由来写得很有特色、很有味道,能够看到他们写的本地地名故事,心里有说不出的欣喜,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写出家乡地名的本土特色,为你们点赞,亦为你们而骄傲。

这本书编写得不错,让我们本地人、乃至全国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饱览咱春城昆明的地名、故事和大好风光,有内涵、有力度,可以说是一本有关昆明地名的历史书籍,况且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值得一看。

第二篇:水浒传地名及故事

1.故事名称: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主要人物:史进 朱武 陈达 杨春 李吉 地点:史家村

少华山 时间:王进离开史家村后

2.故事名称:拳打镇关西

主要人物:鲁达(鲁智深)郑屠(镇关西)地点:渭州

时间:史进结识鲁智深后

3.故事名称: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主要人物:鲁智深 地点:五台山 时间:鲁智深出家后

4.故事名称: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主要人物:鲁智深 史进 崔道成 邱道人 地点:瓦罐寺 时间:时间不明 5.故事名称:倒拔垂杨柳 主要人物:鲁智深 张三 李四 地点:相国寺菜园 时间:鲁智深入相国寺后 6.故事名称:林冲误入白虎堂

主要人物:林冲 高衙内

陆谦 富安 林冲妻儿

地点:白虎节堂 壁岳庙 陆谦家中

时间:林冲结识鲁智深后 7.故事名称: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主要人物:鲁智深 林冲 董超 薛霸

地点:野猪林

时间:林冲刺配沧州后

8.故事名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主要人物:林冲 陆谦 富安 差拨 地点:风雪山神庙 时间:林冲结识柴进后 9.故事名称:林冲雪夜上梁山

主要人物:林冲 王伦 朱贵 杨志

地点:梁山

时间:林冲走投无路时 10.故事名称:杨志卖刀

主要人物:杨志 牛二

地点:汴京

时间:杨志走投无路时

11.故事名称:智取生辰纲

主要人物:晁盖 吴用 公孙胜 刘唐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白胜 杨志 地点:黄泥冈 时间:五月半

12.故事名称:武松打虎

主要人物:武松

地点:景阳冈

时间:十月某日傍晚

13.故事名称:武松报仇

主要人物:武松 西门庆 潘金莲 武大 王婆 何九叔 郓哥

地点:武大家中 狮子桥

时间:武大死后

14.故事名称:义夺快活林

主要人物:武松 施恩 蒋门神

地点:快活林酒店

时间:武松结识施恩后

15.故事名称:血溅鸳鸯楼

主要人物:武松 张都监 蒋门神 张团练

地点:鸳鸯楼

时间:武松刺配恩州后

16.故事名称: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主要人物:宋江 晁盖 戴宗 李逵 花荣 黄信 吕方 郭盛 燕顺 刘唐 杜迁 宋万 朱贵 王英 郑天寿 石勇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白胜 张顺 张横 穆弘 穆春 薛永 李俊 李立 童威 童猛 侯健 地点:江州

时间:宋江戴宗入狱后 17.故事名称:三打祝家庄

主要人物:宋江 晁盖 杨雄 石秀 时迁 李应 杜兴 扈三娘 祝龙 祝虎 祝彪 栾廷玉 祝朝奉 扈太公 扈成 花荣 李俊 穆弘 李逵 黄信 欧鹏 杨林 林冲 秦明 戴宗 张横 张顺 马麟 邓飞 王英 白胜 解珍 解宝 孙立 孙新 顾大嫂 乐和 邹渊 邹闰 吴用

地点:祝家庄 登州 梁山泊

时间:时迁在祝家庄被捕后 18.故事名称:连环马

主要人物:呼延灼 徐宁 韩滔 彭玘 宋江 吴用 秦明 林冲 花荣 扈三娘 孙立 朱仝 雷横 穆弘 黄信 吕方 杨雄 石秀 欧鹏 郭盛 李俊 张横 张顺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杨林 汤隆 晁盖 孔明 孔亮 李忠 周通 鲁智深 杨志 武松 施恩 曹正 张青 孙二娘 柴进 凌振 解珍 解宝 地点:梁山泊 青州 时间:朝廷征剿梁山泊时

19.故事名称:曾头市

主要人物:晁盖 林冲 呼延灼 徐宁 穆弘 张横 杨雄 石秀 孙立 黄信 燕顺 邓飞 欧鹏 刘唐 阮小五 阮小二 阮小七 白胜 杜迁 宋万 曾长者 曾涂 曾密 曾索 曾魁 曾升 史文恭 苏定 地点:曾头市

时间:梁山马匹被曾头市劫走后 20.故事名称:智赚玉麒麟

主要人物:卢俊义 宋江 吴用 李逵 地点:北京城 金沙滩 时间:晁盖死后 21.故事名称:大聚义 主要人物:108将 地点:梁山泊

时间:攻下东平,东昌后 22.故事名称:受招安 主要人物:108将 地点:梁山泊 汴京 时间:大聚义后 23.故事名称:张顺归神 主要人物:张顺 宋江 地点:杭州涌金门外 时间:征方腊时

燕青等

第三篇:中国地名故事

地名故事

走马埂、嘶马村、槽村、砚凹宕、徐家之名的来历

在我县的漆桥镇,有走马埂、嘶马村、槽村、砚凹宕、徐家这几个地名。在这几个地名中,为什么“走马埂”不叫“走牛埂”?“嘶马村”的“嘶”不是撕开的“撕”?“槽村”的“槽”不是三点水的“漕”呢?又为什么叫“砚凹宕、徐家”呢?原来,这几个地名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

从前,在今游山脚下的徐家,不叫徐家,叫山下村,这个山下村有一个很有学问的先生,姓徐,村上的人都喊他徐先生。徐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天文地理,就连三教九流的书,他都装了一肚子,称得上博古通今。徐先生这样有学问,却仕途不佳,不知怎么搞的,多次参加考试,多次名落孙山。眼看做官没有指望了,就在村上办起了一所私塾,以教书为业,当起了“孩于王”。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徐先生自己满腹经纶,他教的学生也个个知书达理,学识出众。其中有个学生绝顶聪明,学习也特别用功,已经学到了先生学问的十之八九,很有学问了。

有一年,皇帝在全国选拔人才,这个学生考了第一名。在民间,一般称第一名为头名状元,称得第一名的人为状元公。

考到了头名状元可不得了,皇帝在御花园摆酒祝贺,还给他披红戴花骑马游京城,好不得意!回到家里,不但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就 连地方上的大小官员,也一个个赶来巴结奉承。这个学生在功成名就后,没有忘记教他学问的先生,在进京城前,特意到徐先生家向先生辞行。徐先生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参加选拔一科高中,得了个第一名,当了状元公,就要进京当大官,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听说状元公要来辞行,马上叫老婆杀鸡斩肉,办酒招待。徐先生一时高兴,酒席上多喝了几杯,话就越说越多。在送状元公和客人出门时,他拉着状元公的手,叮嘱了又叮嘱。他对状元公说:“中了状元不等于学问到了顶,要记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到了京城还要继续学习,虚心求教,切记,切记!”又说:“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难题,尽管写信来问我。”状元公听了,表面上噢声噢气点头答应.心里头呢不高兴。他怪先生还把自己当小学生,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小看了我第一名状元公,就转过身跟别人打招呼。

徐先生看到学生听了他这番话,这个样子后,知道自己话多失言。原本是好心好意,倒惹起状元公一肚子不高兴,真可谓事与愿违。

再说状元公进了京城,被安排到翰林院,天天接触的是国家大事。这一年,从外邦来了一位使臣,带来一只怪模怪样的大鸟,说是一只吉祥鸟,送给中国皇帝作为进见之礼。这只鸟只有一只脚,尖尖的嘴一勾起来,全身的羽毛金黄发亮,看上去跟老鹰差不多。使臣表面上装得恭恭敬敬,骨子里傲慢得很。这天早朝,他把怪鸟牵到金銮殿上,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说:“我奉本国国王之命,给贵国送来一只吉祥鸟。不知贵国可有人识得此鸟?会不会饲养?要是这鸟在贵国能养得活,我们就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如果不识此鸟?不会养?我就 把鸟带回去。”又说:“我只在贵国停留三天,如果三天时间之内没有回话,请允许我辞行。”意思是说,如果三天之内不识此鸟,下次就不来朝进贡了。说完就把大鸟交给旁边的太监,一甩手退出了金銮宝殿。皇帝和满朝文武听了外邦使臣一番话,都掂出了话中的份量,大家的眼睛一齐集中到大鸟身上。皇帝回头问殿前的文武大臣:“众爱卿,谁来说说这鸟叫什么名字?怎么个养法?”问了半天,大殿上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急得一个个涨红了脸。皇帝心里很恼火,心想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我有困难了,一个个装死,抬起头来,一眼看到了新选拔的第一名状元公。就指着他问:“爱卿,你可知道这鸟是什么鸟?喜欢吃什么东西?”状元公初出茅庐,脑子里装的都是四书五经,哪晓得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听了皇帝问的话,顿时紧张起来,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好。皇帝气得把桌子一拍,大声喝道:“愧你还是个第一名!一问三不知,有什么用场!”接着又说:“限你三天之内给我答复。答得出来,官升三级;答不出来,削职为民,发配边疆。”状元公一听急坏了,急得呆呆的站在那里,不知该回什么话好。宣布退朝后,要不是旁人提醒他,还不知要站到什么时候。

回到翰林院,状元公一头钻进书房,想在书中找到答案,可翰林院的书太多太多,找哪本书好呢?他连翻几本没找到一点引子,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忽之心灵,想到了远在家乡的恩师,想起先生在临别时说的一番话,先生一再叮嘱,今后遇到难题尽管去找他,当时听了很不高兴,现在想想还只有去找他。他老人家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小时候在他身边读书的时候,就见他书不离手,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说不定先生就识得这种鸟,还能讲出一套道道经来呢。就是不晓的,他也会帮我找书查资料,总比一个人钻在房里乱翻书好。想到这里,状元公心里有了一线希望,立即骑上一匹千里马,连夜往家乡奔来。跑了看到游山头了,走过一条穿心埂后,这匹千里马好端端地两只前蹄腾空跳起,对天长嘶了一声,嘶叫声在山谷中回响。状元公心想,要到家了,叫我不要骑马了,就翻身从马背上跳下来,牵马向前走。走了一段路,离山下村只有三五里路了,状元公就把马系在一棵大树下的马槽里吃草,然后三步一拜,五步一跪,往村上走去。快到村上了,从状元公随身带的包裹里掉下来一块砚凹,也顾不得捡了。

状元公进了山下村,他顾不得去探望双亲,拍拍身上的灰尘,就直奔恩师徐先生家中。见了先生,未曾开口,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呼“先生救命!先生救命!”徐先生见状元公急匆匆跑来,一进门就磕头作揖喊救命,知道一定是出了大事。他叫状元公起来,有什么事坐下来讲。状元公把外邦进贡怪鸟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当说到皇帝限定他三天之内给答复,答不出来要发配边疆时,眼泪都淌出来了。

徐先生一听,心里有底了,怪不得你毕恭毕敬地来求我,原来你有难了。想起上次临别时的情节,心想借机杀杀他的傲气,就说,你都是头名状元公了,还有不晓得的事?还要来求我?状元公一听,晓得先生怪自己当初临别时的表现了,就说,都怪学生年少无知,请先生不要见怪,指点学生。毕竟是师生,再看到学生急得这付样子,徐 先生的心就一下子软了。徐先生仰面往椅子上一躺,闭起眼睛不说话。状元公一看,心想,先生你知道不知道啊,急得在边上搓手扭脚,但未敢吱声。等了大约有半个时辰,只见徐先生睁开眼睛,对状元公说,你到我书房里,将书橱里顺数第几档、倒数第几本书、第几页看一下,就明白是一回什么事了。

状元听了赶紧跑进书房,拿到书,翻到先生讲的页数上,果然有一幅画,画上是外邦进贡的那只鸟,下面还有解释。原来那东西叫 “独脚金鹰兽,生长在高山炭窑附近的丛林中,爱吃烧红了的木炭。没有烧红了的木炭吃,就是成天大鱼大肉也养它不活”。看到这里,状元公高兴得跳起来,马上跑出来拜谢恩师,因时间紧迫,就立即骑着千里马赶奔京城。

状元公赶到京城,已是第三天的下午,差点误了期限。跨进翰林院,顾不得喝口水,就立即将怪鸟的情况写成奏章,送到皇帝面前。第四天早朝,皇帝当着满朝文武和外邦使臣的面,叫状元公说说“独脚金鹰兽”的情况。状元公站出来,不慌不忙地把鸟的特征、习性及嗜好,说得头头是道。当在场的文武大臣听到这种鸟没有烧红了的炭吃,就活不了命时,个个十分惊讶。他们不相信,鸟的嘴巴有这么厉害,竟不怕炭火烫伤?为了验证,皇帝命太监把“独脚金鹰兽”牵来,又在大殿上架起火炉,点着了满满的一盆木炭。木炭烧得红焰焰的,“独脚金鹰兽”见了兴奋起来,扑扑翅膀,踮起一只脚,一跳一跳向火盆边跑来。一张勾勾嘴真厉害,风快的伸进火炉啄起一块木炭。只见它将木炭叼在嘴上“嘘”了几下,就“咯吱咯吱”嚼起来。满朝文 武看了大开眼界,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皇帝夸状元公知识渊博,当场宣布官升三级。外邦使臣也竖起大拇指,夸中国人了不起。他代表本国俯首称臣,表示要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事后,皇帝就问状元公了:“爱卿啊,外邦使臣带怪鸟来进贡的那天,朕问你鸟的名字、习性,你是一问三不知,奇怪的是,三天不到晚,你就能把鸟的特性爱好,说得头头是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状元公不敢说谎,如实把自己急得慌慌无计,骑马回家请教恩师,在恩师的帮助下查到资料的事说了出来。还把恩师如何博学多才,又如何考场失意,一桩桩一件件都说了出来。

皇帝听了对状元公说,你的老师很有才学,人也正直善良,这次你是多亏了他才查到“独脚金鹰兽”的资料,象这样有德有才的饱学之士,应当出来为朝廷效力,可惜当年考场失误,埋没了人才。你回去传朕的旨意,问他愿不愿意“出山”,到翰林院任职,也好为朝廷出力。状元公听了皇帝的吩咐,不敢怠慢,第二天就启程回家传话。见了徐先生,先把“独脚金鹰兽”的习性得到验证,自己官升三级的事说给先生听,一再向恩师道谢。接着谈上正题,说皇帝十分赏识先生的人品才学,特意命他来请先生“出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徐先生听后叹了口气,露出一脸苦笑。心想,自己年轻时考场失意,已经断了入仕做官的念头,如今年过花甲还出去干什么?再转念一想,皇帝特意派状元公来传旨意,要是一口回绝,必定得罪皇帝,还要连累自己的学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于是他就找了个借口,对状元公说,你回京代我向皇上谢恩,就说我最近正忙着给本姓家族修宗修谱,不能脱身。等家谱修好了,再听皇上差遣,请皇上恩准。从前,一个家族修宗修谱是一件天大的事。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阻拦。

这样,状元公就回京,把徐先生的意思向皇帝说了。

先生和学生都受到皇帝的恩宠,被大家看成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件事很快在游山脚下传开了。

后来,人们为了沾点皇气,就把山下村改叫为徐家,把状元公千里马走的埂叫做“走马埂”,嘶叫的地方叫“嘶马村”,吃草料的地方叫“槽村”,状元公掉砚凹的地方叫“砚凹宕”,这些地名一直用到现在。

关于这几个地名的来历,另外还有一个传说,事情的经过和前面讲的差不多,但主要事件不一样。那么主要事件是什么呢?主要事件是讲,在夏季的一天傍晚,皇帝和众大臣在御花园乘凉,发现一只乌龟爬在荷叶上,而荷叶没有倒,皇帝就纳闷了,一只青蛙跳到荷叶上,荷叶都要倒下去,而乌龟比青蛙要重,它爬在荷叶上,为什么荷叶不倒呢?问众大臣,众大臣不知,最后问状元公,状元公也不知,皇帝发怒,要治状元之罪,状元公打马回家问老师,老师让他去找书,书上有一幅画,画上画了一只乌龟蹲在荷叶上,下面有解释,说这只乌龟有一千多年了,为什么呢?说“千年龟,轻如灰”,所以它爬在荷叶上,荷叶不倒。状元公回京复命。最后发生的事就和前面讲的一样了。

双牌石之名由来

高淳南边与溧水县交界,在交界处有一个地方叫双牌石。那么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双牌石呢?

原来,高淳和溧水原本是一个县,五百年前是一家。到了明弘治年间,才经朝廷批准,划溧水西南七乡另建高淳县。朝廷批文中只笼统说划出溧水西南七乡建县,没明确交代两县在什么地方分界。因此,在具体划分时,双方就产生了分歧,意见不能统一。争来争去,矛盾闹大了,一直闹到应天府。府里派人下来调解,想在两边做做工作,把矛盾解决。他们在听了双方的意见后,再到实地一察看,也觉得要分得公平合理,确实困难。过去乡与乡的界限本来就不分明,县界怎么确定?调解纠纷要一碗水端平,不能亏待哪一方。想来想去,还是把双方代表召集起来,让他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办法提了不少,不是溧水不同意,就是高淳不同意,最后确定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也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先让两个县各自准备一块界牌,在约定的时间,由知县亲自带上界牌从县衙出发,双方对面走来,到什么地方碰头,就在什么地方立碑分界,并且要求知县和界碑要在一起,要人不离碑,碑不离人,由应天府派人监督,以示公平。

当时高淳是新建的县,知县是上面派来筹建县衙留任的,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他派个手下的人去置办界碑,没有交代具体的要求,手下的人认为,做界碑要用大石头,结果买了一块又大又厚的石板,至少有一二百斤重,写上“高淳县界”。到了约定时间的那天,这位 知县叫人牵来一匹马,打算骑马而行。等到把界碑抬出来一看,这么大的一块石头,马哪里能驼得动?只好抬。他叫轿夫抬着界碑,自己坐到界碑上面,向溧水方向走去。那时候从高淳去溧水,一路上山连山坳连坳,只有弯弯绕绕的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四个轿夫抬着一块大石头,外加一个百把斤重的县太爷,就是走在平地上也吃不消,更何况走山路呢。才走了十多里路,轿夫们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歇番。这样走一阵停一阵,走走停停,越来越慢。知县心里着急,但又无可奈何,只有不停的给轿夫鼓劲。

再说溧水知县是老资格,办事老练。他特意请石匠开了一块小巧巧的石板,上面写上“溧水县界”四个字。出发的这一天,叫手下人牵来一匹高头大马,将界牌绑在马身上,自己脚一蹬跨上马背,骑马向高淳方向而行。两位知县,一位坐轿,一摇三晃慢慢吞吞;另一位快马加鞭,飞奔向前。两人相遇时,溧水知县已走出县城六七十里,而高淳知县才离开淳溪镇三四十里。高淳知县明知吃亏,也只能哭脸装笑脸,硬硬头皮将界牌就地埋下。从此,在溧高边界上,就留下了一大一小两块石碑。

界牌的南边是高淳的漆桥乡,北边是溧水的和凤乡。埋界牌石的地方早先是一片荒山秃岭。民国时期修公路通汽车,有条从首都南京通到安徽建平(今郎溪县)的京建国道从这里经过,在这块地方设了个停车招呼站,才使这个荒山野岭有了生气。后来,人们开始在山岗上搭棚子开小店,卖些茶水、糕点之类。渐渐地人多了,往日的荒山野岭逐步形成了一个集镇。因为集镇就建在当年溧高分县埋界牌石的 地方,所以老百姓就给它取名“双牌石”。

龙墩头和廿四个望娘湾

我们高淳最大的水库是龙墩水库,龙墩水库因龙墩头而得名。从龙墩头到固城湖的老漆桥河,有二十四个湾,人称二十四个望娘湾。这龙墩头和二十四个望娘湾之名是如何得来的呢?

根据民国《高淳县志》“摭轶”中记载,传说很久很久之前,在游山脚下的里溪河边,住了一户姓李的人家。李家有一个媳妇,姓虞,人称虞氏。虞氏因为喝了带有血丝的屋檐水而怀孕。经过十月怀胎后,虞氏产下了一条五色小蛇。李家里人认为是怪胎,没有声张,就悄悄地将这条五色小蛇倒进了里溪河里。对外声称媳妇生了个死胎,就默声默气了。

再说这条五色小蛇被倒入里溪河后,在里溪河里游来游去,每当虞氏来里溪河边淘米洗菜,洗衣浆裳时,这条五色小蛇就在虞氏面前来回游动,前后翻滚,象淘气的小孩子玩耍一样。奇怪的是,每当虞氏来里溪河边洗东西时,两个乳房就被奶水涨得生痛,虞氏看看四边没人,就解开衣襟,掏出奶头向水中挤奶。奶水一滴一滴地滴到河里,正在河里游来游去找东西吃的五色小蛇闻到奶水的香味,就立刻从远处向虞氏游来。俗话讲“猫养的猫疼,狗养的狗疼”,虞氏看到五色小蛇,想想这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不由得鼻子一阵发酸,两眼泪花滚滚。虞氏看到五色小蛇一边摆动尾巴,一边吞吸奶水的调皮相,觉得又可爱又可怜。虽说人蛇异类,但毕竟母子连心。虞氏呆呆地看着水中的五色小蛇,一边掉眼泪,一边不停地向水中挤奶水。看到有 人来洗东西,才匆忙掩好衣襟,将五色蛇赶走。

从此,虞氏每次到河边洗东西,五色小蛇就要游来向娘讨奶吃,没有一次例外。时间一长,李家媳妇给蛇喂奶的事被多嘴的人传开来,引起种种议论。风言风语传到李家公婆耳朵里,老两口恼羞成怒,将媳妇一顿骂,还逼她非把五色小蛇打死。虞氏想,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怎么忍心对它下毒手?想来想去,只有把五色小蛇赶走了事。可是五色小蛇不知个中世情,怎么赶也赶不它走,搅得虞氏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她怕事情这样拖下去会惹怒公婆,得罪丈夫,今后在李家的日子不好过,只好横下一条心,依公婆的意见,准备狠狠心将五色小蛇砍死。

这天,她在篮子里放了把锋快的菜刀,象往常一样到河边洗东西。刚蹲下去,五色小蛇就游来了,向她摇头摆尾讨奶吃。虞氏没有多想,很快从篮子里抽出菜刀,咬咬牙,闭着眼,向五色小蛇砍去„„也是五色小蛇命不该绝,这一刀砍下去没有砍中要害,只砍掉五色小蛇的一段尾巴。这条五色小蛇被砍掉尾巴后,痛得在河里翻腾,把河底的泥浆掀起几丈高。河泥不断飞向河边,很快在河边堆起一座小山。虞氏吓呆了,不知往哪儿躲好,一眨眼工夫就被埋在泥土下面,再也没有爬起来。受伤的五色小蛇在河里翻江倒海的折腾了三日三夜,等它冒出水面时已完全改变了模样。它变得身长数丈,两只眼睛凸出来象铜铃,头上一边长出一支尖尖的角,身上披满了厚厚的鳞甲。五色蛇变成了一条秃尾巴的青龙。秃尾龙看到里溪河边堆起一座高高的山岗,一下子不见了天天来喂奶的亲娘,知道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竟 亲手害死了生它养它的亲娘。它绕着山岗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抬头嚎叫一声,一头栽进里溪河中。

秃尾龙顺着里溪河向丹阳湖游去,每游出去一段路就要回头看一眼河边的山岗;而每次转身回头,就要在河边留下一道港湾。它一路回了二十四次头,留下了二十四道湾。

秃尾龙通人性,时刻不忘娘的养育之恩,称得上是个大孝子。每年清明节和十月朝,它都要回来一次,到母亲坟头祭扫谢罪。每当这个时候,村里人只要看到东北方乌云翻滚,就知道秃尾龙将要出现。秃尾龙一来,雷电交加,狂风大作,雨雪冰雹乘势而来。里溪河里的水被大风掀起几丈高,洒向两岸;白花花的鱼虾撒满一地,活蹦乱跳。风暴过后,村里的大人小孩就拎起篮子,挑上竹筐,到河边捡鱼虾。村民们把这看成是秃尾龙对家乡人的回报。

村民们被秃尾龙对娘的一片孝心深深感动,就把里溪河边的那座埋虞氏的山岗叫做“龙墩头”,把留下的一道道港湾叫做“二十四个望娘湾”。

平丞相造漆桥

在漆桥镇漆桥村老街的南边,有一座三个孔的石桥,叫漆桥,镇名就由此而来。一座石桥,上面一点油漆的印迹都没有,为什么叫它漆桥呢?原来,在建石桥的地方过去有过一座木桥,上面刷了红漆,红通通亮堂堂,所以叫做“漆桥”。那么,是什么人在这个地方造座红漆堂堂的木桥呢?

据民国《高淳县志》和旧《溧阳县志》记载,这座桥是汉代一位姓平的丞相所造,还跟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次影响很大的宫廷政变有关。

平丞相姓平名当,汉代平陵(溧阳县的旧称,当时高淳属平陵)人,汉成帝河平年间中进士。成帝刘骜见他对《尚书》很有研究,就派他去治理黄河,负责河堤工程管理。他工作勤勤恳恳,为官廉洁奉公,受到百姓爱戴,朝廷器重,官职一升再升。哀帝刘欣即位后,被提拔为丞相,辅佐治理天下。当时,朝中有个叫王莽的皇亲国戚,依仗他姑妈是皇太后,当上了大司马,把军权抓在手中。王莽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抓到军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想篡夺皇位,自己当皇帝。他生性刁猾,两面三刀,把朝中一班文武大臣笼络在自己身边,势力越来越大。哀帝当不下去,被迫将皇位让给了年幼的平帝刘衎。王莽哪把平帝放在眼里,朝中大事小事没有他王莽点头就不行。当时,平当虽为丞相,但实则无权。他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并预感到刘家的江 山总有一天要被王莽夺去,天下迟早要大乱。平丞相审时度势,想想自己也无回天之力,又怕受害连累家人,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京城,带上一家老小直奔平陵老家。回家乡后,先住在平陵县城,后来迁到到游山脚下,在现在的漆桥村南住了下来。这里倚山临水,土地肥沃,是居家的好地方。他把家安置在一条山河旁边。河里的水很清,饮用灌溉都很方便。当时,溧阳县治固城已经是一个集市了,人们过河赶集、劳动耕作,要撑木筏过渡,十分麻烦。平当把这事放在心上,过了些日子,就派人买来木料,请来手艺最好的匠人,亲处设计,在河上造木桥。匠人用木头打桩架梁,在梁上铺上木板,两边竖起雕花栏杆,造起了一座长约3丈、宽约1丈,既结实又好看的木板桥。木桥建成后,深怕日晒雨淋受损坏,就从上到下整个儿刷上了一层红漆,老远就能看到,大家都叫它“漆桥”,把这条河叫做漆桥河。

漆桥建成后,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后来,人们就在桥南桥北建立店面和住宅,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就是现在的漆桥村。

再说平当离开京城不久,王莽果然篡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王莽登基后,陷害忠良,鱼肉百姓,平当因未卜先知,躲过一劫,在今漆桥村安居乐业。

平丞相所建造的漆桥,虽是木料建成,却十分牢固。它送走了一代又一代人,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几经重建和重修。据民国《高淳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高淳知县胡儒在记略中说,从金陵到吴越东,商民行旅,都要经过漆桥,而这时的漆桥已经塌坏,由漆桥孔氏捐金募工,易木石更梁重建,以便商民行旅。在清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和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漆桥孔氏对漆桥进行过重修。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和同治四年(1865年),漆桥孔氏又对漆桥进行过重建。光绪年间,由漆桥孔氏对漆桥进行过重修。

解放后,在1953年,漆桥被洪水冲垮,由政府拨款,在原址上重建,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孔石拱桥。

漆桥虽多次重建重修,但漆桥之名一直延用。人们在重建漆桥时,曾用一块大石料,雕了一尊有一米多高的平丞相全身像,立在桥东边的一座山岗上,以表达对平当这位正直善良老人永久的怀念。在现在的漆桥村,仍有一个地方叫平家池,还有一个地方叫平家圩。

第四篇:地名故事

大兴寺古庙宇建筑群

大兴寺(又名御晚寺,因康熙皇帝夜宿本寺而得名),坐落于子洲县城西45公里,马岔乡马石畔村(原名御晚村)境内的川道平地上,背临高耸挺拔的太和山,面向缓缓东流的大理河,与宋代威戎城遗址隔河遥遥相望。

大兴寺原名御晚寺,宋朝时期庙宇翻修改为大兴寺,具体来历不详,有碑记,因损坏严重,无法辨别。大兴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古庙群由祖师庙、老爷庙、古佛庙、娘娘庙、财神庙、药王庙、玉皇阁等组成。庙群中最为壮观的是正殿祖师庙,坐南向北,砖、木、石结构,内有真武祖师坐像一尊,诸神若干,壁画生动,廊檐翼然,斗拱交错,上雕飞龙走兽,栩栩如生。正殿前有三庙,琉璃吉瓦,飞檐走兽,极为生动。

大兴寺历史悠久,始建年不详,据出土的宋代十八罗汉雕像(部残),可以证明至少在宋代已有寺观。现存的清康熙年间铁罄一口,康熙三十四年(1965年)铁钟一口,据庙内清乾隆三年(1738年)年碑,《创建娘娘庙碑记》记载:今怀米地交界银州关南有大兴寺一庙,余不知始何年,建自何人。庙有峨峨之太和,前有涓涓之理水,翠秀毓精,淑气磅礴,成神境也。第诸佛众圣庙宇无人咸备,而为此娘娘一殿修理罔闻,历代相传僧宇会长竟无人思念及此,只有比僧修性于众功德主。皇上明圣,五谷丰登,民康物阜,日夜思量,寝卧不安,念十生之德,弗残乾元答报之诚,未可或阙。暨左右各庄功德会长同心协力,募缘十方,共施资财,集石砌砖,并券殿宇,金妆圣像创有立功造万民无疆之福。还有重修太和山碑石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文革期间,大兴寺古建筑群遭到严重破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修关公,药王、娘娘、佛殿等。近年来又新增四大庙宇,即祖师庙、财神庙、药王庙、老爷庙。祖师正殿坐南向北,为硬山式砖砌拱形,琉璃瓦覆顶,面阔三间,殿内长11米,进深9米,内立祖师塑像一尊。其身金光灿灿,其目炯炯有神,显得庄重而不失威严,安详而令人肃穆。殿内立十大元帅,各高九尺许,均系泥塑彩饰像。个个体形魁梧,相貌狰狞。墙上有生动彩绘壁画,正殿前有三庙,老爷庙、药王庙、财神庙均为硬山式,顶覆琉璃瓦,壁画生动廊檐翼然,斗拱交错,上雕飞龙走兽,栩栩如生。

正殿左下,关帝庙,为仿古建筑,面阔两室,硬山式,灰瓦铺顶,飞檐翘角。院内有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铸造的一颗铁罄。关帝庙下侧30米处娘娘庙,供奉三教圣母娘娘,庙捏塑像栩栩如生。庙内左侧立有清乾隆三年(1738年)创立娘娘庙时的一方碑石。娘娘庙下侧是大佛殿,硬山式,砖砌拱形,供奉三大古佛,塑有金身,壁画生动、逼真,殿门前堆放残破的18罗汉石雕,复修庙宇时从地下挖掘而来的,现存两罗汉头,且其身分离,是宋代艺术品,雕刻线条粗犷,雄健有力。

烽火台建于太和山之巅,是威戎城的烽火台,烽火台有两层,基座的有12米土台,是子洲境内保存完好的烽火台。台上修有玉皇阁,旧庙荡然无存,只有清乾隆七年(1742年)的一方残碑和一石砌台阶。1990年新修一座小庙。拾阶而上,遥望威戎城尚有旧迹,大理河缓缓流向东方,群山苍苍莽莽,天高云淡,令人扶今思昔,感慨万千。此地确是游人登高凭吊的极好地方。无量寿佛殿在太和山烽火台之东侧系一石结构建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碑,完全用本地产的砂石建筑而成。顶部为八卦攒顶式,用石条搭砌而成,无梁无柱,甚为牢固,是一风格独特的罕见建筑,南北两侧有两副清代风格壁画,画有八个神佛,工笔重彩,形象威严,保存基本完好。内存一块清代石刻,也具有观赏价值。

太和山高耸挺拔,大兴寺金身肃穆,寺观辉煌。地上绿树成荫,清风拂尘;天空祥云缭绕,紫气照山。清晨钟声悠悠,赏心悦耳,荡气回肠;深夜鱼木笃笃,沁人肺腑,心旷神怡。春暖夏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大兴寺庙堂高大壮观,神佛塑像悦目,壁画彩绘耐看,遗物极为丰富特色,环境绿化谐和,已成为子洲县方圆至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处重要寺观,成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塞上明珠。

第五篇:《丛林故事》读后感600字

《丛林故事》读后感600字

小作者:苏飞霖

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 中心小学六年级

昙花一现,每个心事,每种牵挂,都在短暂的快乐之后,消逝无影。

——题记

在神秘的大丛林里,危险无处不在。但有个孩子在经历无数冒险后,安然生活。《丛林故事》这本书的主人公莫格里是被老虎谢尔汗从农夫那里夺来的孩子。他自幼就被狼爸狼妈收养,在大丛林里像狼一样成长。他起初的生活十分幸福,有大熊巴卢教他丛林法则,有黑豹巴希拉保护训练它,和狼崽子们一起玩耍。但他半人半狼的身份却难以被狼群接纳,曾两次在狼和人的身份中转换。最后他虽然脱离了人和狼的照顾,却依旧靠他学会的知识在丛林里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们眼里,莫格里虽然是个狼人,但他执着,坚强不屈的精神,也依旧闪烁着。他懂得如何自强自立,也懂得如何遵守丛林的法则,每个困难和每个挫折他也都能机智从容地应对。对于这点,我们就像在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无法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在现实中奉守正确的规则,活出不一样的自我,成就不一般的人生。无论我们是多渺小,又或者是多强大,也要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不要像自大的老虎谢尔汗一样,要多学习敏捷的黑豹巴希拉、强壮和具备许多过人之处的老棕熊巴卢,时刻保持着前进的决心和勇敢的胆量,面对着生活中的目标,不惧危险,迎难而上,或许能成为另一个“莫格里”呦!

拥有探索精神,不怕他人的嘲笑。做一个最真实,最坚定的自己。不放弃信仰,让勇气和努力并存!只有这样你才能达成所愿。

生命中的清溪潺潺而流,那执着的信念,便能开出花。在这清溪花影中,美好的生命也自此长存……

——后记

优爸点评:这是小作者的一篇读后感,小作者的思维很活跃,从原作中准确地提炼出要点,勾勒出责任感莫格里的成长轨迹,并适当展现遭遇的困难,让莫格里的精神浮出水面。小作者由此自然地引出对作品的思考,这方面,小作者主要集中在对莫格里精神的探讨上,小作者清晰地梳理莫格里面对困难时的从容和不屈,结合作品中的一些人物的精神,引出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反省和思考,从“应该”和“不应该”两个方面阐发自己的观点,很不错!优爸想说,文章的题记和后记能有效归纳文章内容,提升文章的质量,但不能为了用而用,如本文的题记,很有文采,但和文章主要内容关系并不大,可以作为其他相关文章的题记来使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xinde/3/264334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