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控制愤怒读后感
控制愤怒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控制愤怒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家是不是经常感到愤怒?特别是工作累了产生疲倦感的时候,督促子女作业的时候,再三交代子女的事情而没做到的时候?愤怒过后往往不是发泄之后的痛快而是被大石强压着心头那种推不开放不下堵得慌的难受。
《控制愤怒》书中讲到:
1、控制愤怒的三个误区:发泄(激化矛盾),暂停(逃避问题),洞察过去(找到原因)。
2、理性情绪疗法:也叫“ABC疗法”,在这个理论中,A代表发生的具体事件(发生了什么);B代表我们对这个事件持有的`观念或信念(我怎么想);C代表事件发生后,我们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我怎么做)。
3、愤怒的原因:导致我们愤怒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信念。
4、解决方法:第一:认知辩论(理想信念),向自己提问挑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即他人必须如何)。第二:从不理性的必须,变为理性的期待,加上“最好”二字。
5、具体措施:第一,无条件的自我接受;第二,理性情绪想象(找到让自己愤怒的不合理信念,接着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第三,攻击羞愧感训练;第四,自信训练。
许多人包括一些心理咨询师都认为我们心情不好可以发泄。书中所述有研究表明,发泄愤怒是患心脏病的一个极其危险的因素。发泄愤怒,会触发某种内在机制,极易导致动脉损伤。事实上,比起忍住怒气不发作,尽情发泄愤怒更可能损害健康。发泄怒火实在很危险!
在我们怒发冲冠,对于引起我们愤怒的人或事以严厉的话语在批判,以及争论的时候,往往都是心脏砰砰跳,此时心脏一定是处于高负荷状态工作,有些甚至于双手都会颤抖!
我们总是习惯在外面笑意盈盈,彬彬有礼,说话轻声细语,而在我们的亲人、朋友面前才展现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对他们的关心与陪伴也是早已习惯。于是工作、学习累了往往会对他们恶语相向。然后过后我们就会反复回想自己的言行,睡不着觉,想着亲人见面会不会难过?真的见到会不会再次关切地问候?往往过后道歉的话语面对至亲的家人又是话到口中嘴难开,最后不了了之。
人无完人,不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为了亲人,同事,朋友之间的和睦相处拒绝愤怒吧!学会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开导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开心、快乐。
第二篇:《愤怒》读后感
《愤怒》读后感
这,是第一本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书;
这,也是第三本让我读起来哭得稀里哗啦的书;
我没有理由再无动于衷,所以,这,又是第一本使我为之提笔作评的书。
与其说是书评,倒不如说是读后感,更不如说是对现实生活无奈的牢骚。一本书抑或一部电影,我们明知道那是故事,我们明知道那是如有雷同的纯属巧合。可是,我们还是会读,会看,而且会被感动的痛哭流涕……因为我们骨子里爱故事——我们就是生活在那如有雷同里的人;我们便是那纯属巧合里的主角。
作为一个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的独生子女,而且这辈子也许就会宅在生我的城市里的人,我还不能完全体味到主人公马木生(李百义)在农村的饥饿童年。毕竟,大部分城市的孩子还是衣食无忧的……而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父母的艰辛困苦确是一致的。在城市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你要和无数的人打交道:你的同学、同事、朋友、领导……当然也有“不如”你的人。但无论怎样,这都是很费心神的劳动。在乡下呢?曾经很傻、很天真的认为,那里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和淳朴。但,我错了……人性的网没有地理上的区别。遇到一个土皇帝,欺负你爹、霸占你娘,你是毫无办法而且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没有公平的,你只有一文不值的生命,但这却是尊严。
我们至少要先从道义上感谢生我养我们的父母,还有活着的自己。“他们把我送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是让我们受苦;也不是让我们吃
山珍海味,然后死掉,”活着就是一种尊严,为了我们要的公平。因为活着所以活着。
故事里主人公的母亲被逼病死,妹妹被车撞死后,他只能和那个唯唯诺诺的父亲走上petition之路。现实中不也是如此么!有哪个衣食无忧的人会去“无理取闹”?但其中成功挣回公平的又有几何?被平安遣回还是个不赖的结果,但另一些人会受到更屈辱的待遇。那些以受害者身份petition的弱势群体,被跟踪、殴打、强奸,甚至被非法的剥夺生命的时候,施暴者的罪性和罪行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我觉得每个善良的旁观者的本性也是罪恶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原罪吧)。
在我们这个缺少真正信仰的国度里,做好人——难,“好人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有好的报应让人期待,而是因为有信仰。”坏人之所以存在是没有公平……当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处处碰壁,而另些人犯法却能逍遥于外的时候,这就是不公平,没用信仰的人就自然变成了坏人。
我所说的,不是我亲眼所见,也不是我亲耳所闻,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我看见了,听见了。我们在现实中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不公,这就是我一厢情愿的资本。主人公为了他的公正决然的判了那个仇人的死刑……但这愤怒让他的背上了十年的心债。当他最终被捕时,他笑了,笑的灿烂。因为他不再需要用近乎病态的行善来还债了……身陷囹圄心自由。
我没有主人公的那种勇气(或是脾气),我也不认为那样做是对的。愤怒——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以暴易暴的冲动。扪心自问,我们谁没做过坏事,谁又有资格审判别人呢?“一个生命可以改变一个生命,而其中的纽带就是爱。”所以,如果我们想改变这个社会,我们还是少点儿牢骚,多做点儿力所能及的好事吧,至少是对自己——有信仰的好好活着。
书最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束,这是我唯一遗憾的地方。因为是故事,所以有皆大欢喜;因为是现实,所以需要以暴易暴。
第三篇:小学生愤怒情绪的控制
201011014028曾雪梅10小教(1)班
小学生愤怒情绪的控制
教学目标:
1、认识、体会人的常见的各种情绪。
2、初步学会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教学目的:
1、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乐,怒、哀、惧”。
2、让孩子从小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教学方法:
游戏法,表演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步骤
一、课前谈话:
最近对老师来说有点紧张,因为马上要考试了,那么同学们
最近感觉怎么样呢?(高兴、紧张、害怕、快乐„„)
步骤
二、认识情绪
1、采访:访问此刻的学生的心情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板书:情绪)
2、情绪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老师经过仔细观察,把这些情绪都拍摄下来了,(课件逐一出示各种情绪人的画面,带声音):高兴、伤心、生气、害怕、烦恼他的情绪怎样?(高兴)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兴?(板书:表情、动作、声音)想象一下,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逐一出示图片,再辨情绪,从什么地方看出他的情绪?想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3、你还能列举出其他情绪吗?(愤怒、紧张、难过、好奇、兴高采烈„„)
“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种情绪_____愤怒。同学们,大家说愤怒好不好?”不管你认为好不好,你的情绪总要自己管着吧?所以我们主要讲的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板书“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
201011014028曾雪梅10小教(1)班
步骤
四、故事讲述、揭示道理
1.讲故事:
从前,有个小男孩很容易生气,动不动就发火。于是,有一天,他爸爸就对他说:“这
是一把小锤子和很多钉子,从现在起,你生气、愤怒一次,就钉一颗钉子到花园的木栅栏上去,一段时间后,当你不那么容易生气的时候就找我好好谈谈。记住,每一次都要钉。”小男孩同意了,并且做到了。他去找爸爸谈话。爸爸把木栅栏上的钉子都去了下来,指着那些钉子留下的洞语重心长的说:“看,这些是什么,这些就是你的愤怒,给木栅栏留下来不可愈合的伤口。就像你愤怒时在别人身上、别人心里留下的伤痕。就算你知错了,道歉了,并且知道要改正了,但是你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往往不能愈合,这对你也是一种伤害呀!现在你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愤怒情绪,避免对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步骤
五、引导
听了这个小故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同学们,愤怒是一把双刃剑,既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那么,我们如何控制愤怒的情绪呢?谁愿意起来说一说?······
步骤
六、“控怒有方”VS“放松情绪小秘方”:
*躲避刺激“说”、“笑”、“哭”、“动”、“洗”、“写”
*转移注意力
*合理宣泄
*换位思考······
步骤
七、小结
是啊!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面对,如何让自己保 持快
乐的情绪。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只垃圾桶,知道是用来干嘛的吗?老师希望同学们把所有的坏情绪都 扔到垃圾桶里,把好情绪留在心中。
最后,我们齐听一首快乐的歌曲:
到下个路口就起飞心跳有震耳欲聋的美快乐会一路的跟随就算是天使
也会沉醉别管你是谁跟着我 嘿 嘿别管它完不完美你要跟我体会Are you ready要做最快乐的宝贝······成长里充满着喜悦跟我做快乐的宝贝······
第四篇:愤怒控制班之观后感
愤怒控制班之观后感
戴夫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生意人,至少看上去非常正常。他有着温文尔雅的外表,和漂亮的女朋友琳达(玛丽莎·托梅饰)。但是不幸的是,在一次飞行旅行中,他失去了控制,被认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被遣送去进行“情绪管理”训练。这项“情绪管理”课程的负责人,是一位自己就有点疯疯癫癫的精神病医生巴迪(杰克·尼科尔森饰),他一手创建了“情绪管理”理论和治疗中心,他所著的教人们如何控制自己脾气的书畅销不衰。
巴迪的疗法对于戴夫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治疗中心的病人个个脾气古怪,巴迪不断的逼迫戴夫去做一些近乎发疯的事情,让戴夫感到即使不疯也要快要被逼疯了。但是更糟糕的事情还刚刚开始,法庭认为戴夫的进展过于缓慢,如果他再不加快“治疗”,就要送他去监狱了。被逼入绝境的戴夫,只好忍受巴迪的刺激疗法,例如不断的用污言秽语攻击他的女朋友,不断利用戴夫过去的心灵伤疤来刺激他。就这样,戴夫开始了“恶梦般”的生活,上班迟到,失去升职机会,和女友分手。
戴夫感到自己的极限就要到来,他在退缩封闭自己的内心,还是勇敢面对完整的自己两个选择中,犹豫了……最终,当他气愤的和老板摊牌、疯狂的和儿时欺负过自己的“胖子”打架,最后不得不勇敢的抢回女友,他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心理治疗。两周的时间,让他变得勇敢、幽默,不再平庸……
《愤怒控制班》是一部能让人从头笑到尾但又能从中获得不少启示的影片。极具戏剧性的愤怒像多米诺骨牌,产生了一连串推波助澜的恶性影响。最后,主人公终于在好不容易培养的自信与为信仰据理力争的勇气中战胜了愤怒。其实,痛苦只是抽象的理论概括。沮丧、挖苦等才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无论是出于爆发型愤怒还是自闭型愤怒的人,看了这部电影,都会在爆笑中感受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释然。
根据电影里,愤怒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开放型愤怒就是大家常见,容易激怒,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的冲动型的人。封闭型愤怒是一种被动的,主要以忍受为主,时而因为很小的事情显得非常神经质。是啊,人生中我们遇到许多困难都是没有太多的选择,只好顺势选择目前看来更好一点的方案,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发疯。精神分析的作用也就在此,让人意识到自己现有的所有精神压力与潜意识模式,都是那些童年的经历导致。当人重新认识这些经历,从而找回本真的自己,就能重塑认知、行为模式。但心中没有了愤怒,才有了勇气冒着被拒绝的风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控制愤怒,首先要认识自己,并且接纳自己的弱点,包括愤怒。自信的基础是对自己全面的认识,全面的接纳。
09工商7班蔡雁
09250190701
第五篇:《愤怒小龙》读后感700字
《愤怒小龙》读后感700字
Zhanyu
我读了一篇名叫《愤怒小龙》的儿童读物。里面的故事让我感触特别深,主人公是一个乡村女孩,它的名字叫土豆,还有她的弟弟,名叫小龙。就是在这样一对关系特别好的姐弟身上,发生了一起矛盾---土豆的姐姐买了一罐柿饼,土豆很想吃,就趁奶奶出去时,吃了起来。在只剩下最后两个柿饼时,奶奶回来了,奶奶看了看装柿饼的罐子,大吃一惊,连忙把土豆和小龙叫了过来,土豆说:“是小龙干的!”奶奶生气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土豆和小龙的爸爸妈妈,他们也很生气,纷纷责怪小龙,小龙连忙为自己争辩,可是没用,他们都不想信,小龙很伤心,他知道是土豆干的,土豆是想把他当作替罪羊。
没过多久,小龙就离家出走了,小家都很着急,小龙的心里激起一阵暖流,就在他考虑到底还要不要离家出 走时,他只觉得身子一轻,不由自主地飞了起来,飞到了一个满是烂番薯的大洞里,小龙看了看自己的身体,啊!他变成了一条火红的喷火龙!这时,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这个声音说:“我叫黑,是土豆把你变成这样的,如果想变回人形,就必须按照我说的做,我现在就在你旁边的大石头里。”小龙不知道,黑其实是想让他和土豆彼此伤害,而趁他们彼此伤害时,获取黑暗能量,得以重生。小龙也更不知道,是黑把他变成了喷火龙,并控制了他。
从此以后,小龙三番五次地去攻击报复土豆,在最后一次报复时,小龙实在不忍心下手,而又不想永过变成一条龙,就哭了起来。而黑又昏睡了过去,所以小龙又变回了人形。
我觉得虽然这里面的“黑”被描述成一个妖怪,但我觉得,"黑更是人心中阴暗的一面,我们要做一个阳光的人,而不要做一个心里阴暗的人。土豆和小龙有各自的优缺点,土豆爱撒谎,但是知错就改,小龙太计较,但到最后,小龙还是会原谅他人的过错。我就没有知错就改的精神,也有点计较,我从土豆和小龙的身上也隐隐约约看到了自己。以后我要改掉这些坏毛病,做一个不撒谎、不计较、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令爸爸妈妈喜爱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