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迟子建散文集的读后感[推荐阅读]

迟子建散文集的读后感[推荐阅读]



第一篇:迟子建散文集的读后感

迟子建散文集的读后感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迟子建散文集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迟子建散文集的读后感1

说实话,刚开始看《迟子建散文》时,我读得并不仔细,只是随便挑了几篇文章快速浏览。可是在浏览的过程中,除了感觉她的文章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之外,更多的是有种莫名的悲伤与孤独萦绕在心头。我有点诧异,便沉下心认真阅读起来,终于明白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悲伤与孤独,坚韧与平静,是我们人生各种际遇中会面临的生存状态与选择。

首先是悲伤。人在悲伤的时候,往往会情绪低落,行为失控,严重的还会丧失生存的意念。可是,这是弱者的选择,所以,当灾难发生,悲伤来临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明白自身的责任,明白自己该何所为,何所不为。当我看《龙眼与伞》时,我的情感起伏跌宕,一会责怪作者的自私与不快,一会又为作者的羞愧与道歉而欣慰,但是刘老师儿子的离去让我更心痛。作者的字字句句,让我明白,珍惜眼前的亲人与亲情,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舍弃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是孤独。孤独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存在,只不过我们每天都被喧嚣与忙碌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困扰,只有当夜深人静或是身心疲惫之时,才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独。而人是不怕个体孤独的,最怕的是精神与心灵的孤独。所以,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精神与心灵的追求者,才是人的生存意义所在。《两个人的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现实中的'掌声有多热烈,演员的出镜率有多高,但没看头的东西永远只是耍热闹而已,只有能丰富精神、净化心灵的东西才会被永远传承,永不孤独。

迟子建,用她朴实无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着她所经历的悲伤与孤独,以此告诫人们:不要在悲伤与孤独中迷失自己,要承受悲伤,直视孤独——这需要坚韧不拨的毅力,更需要一个平静的心态。因为,现实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就如《红绿灯下》,即便是绿灯亮起,人才起步,就会遭逢侧向驶来的一串汽车,它们占据了半边路,阻断你。让人有种被汽车、机器所夹击的感觉。这时,如果没有平静的心态,人会愤怒,甚至“奔命”抢过马路,结果却是让一切归结于沉寂,损人害己。因此无论在红绿灯前,抑或是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慢行,才会安然无恙。

所以我们要珍视亲人、要爱惜生命,要勇于追求,还要有一颗淡然平静的心。这样在人生的漂泊沉浮当中,我们才能在心中,找到真正的宁静港湾。

迟子建散文集的读后感2

老实说,我阅读过的作品不多,散文更是少之又少。这种优雅却又略显无趣的文字总是难以引起我对它的兴趣。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翻看这本散文集,却被这个陌生女人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带入一个个平凡的故事里。

打开书时刚巧看见扉页上迟子建的照片,一头直发配上她那独特的笑容。这种笑是温暖的,上扬的嘴角边两个深深的酒窝,里面仿佛藏有自己说不出的苦涩和无奈。忍不住查阅她的资料才知道,她是一个失去双亲和丈夫的孤独女人。而在她的文字中,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她的悲伤和无奈。写山写水时将山水之美尽力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读过后仿佛置身于文中的美景;写人写物时,时而感慨,时而赞许,像一个看尽世俗的老者,总能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

迟子建的文字像蒙了一层纱,让人捉摸不透。我最喜欢的,也是我少有能读懂的文章之一,是第二辑中的那篇《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也许是因为能读懂,所以对它颇有感触。文章讲述的是作者看见的一只芝麻大的小黑虫,为了佛龛上那一缕若有若无的香气,不屈不挠地冒着生命危险奋勇爬去,结果虽然不尽人意,甚至最终粉身碎骨,但至少它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在我们看来,它们是不起眼的、卑微的虫子,它们的力量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我看来,这些小生命同我们一样,是值得尊重的个体,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人们会选择退缩,或者在遭受失败的打击后一蹶不振,而这只虫子却能为了一个看似平凡的梦想,百折不挠地向佛龛爬去。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只虫子明知无论它怎样努力,换来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死罢了,这不是不自量力吗?但与成功擦肩而过的人们不会明白,他们身上所缺少的正是这种不自量力,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坚持和固执。这只虫子不甘在地上庸庸碌碌过完一生,而是用宝贵的生命来赌,尝试向目标挺近,即便自己遍体鳞伤,粉身碎骨。作为高等动物的我们,为何连一个不自量力的机会都不留给自己呢?!

迟子建的文字告诉我们,她很坚强,是文字让她走出阴霾——红绿灯下,她与爱人惜别,未留下片言只语;她的世界下雪了,漫漫长夜里,她用自己的眼去发掘身边的美好事物。这一切,都让她觉得这个世界无比美丽。

世界从未因为我们而改变。当我们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在伤害我们,把我们拉进深渊时,不妨读一读迟子建的文字,不知不觉中,你会随着这些跳跃的符号,寻找到周围不曾发现过的美好。

迟子建散文集的读后感3

迟子健这个人的名字我听的不多,仅仅在无事翻看练习册时,一些阅读题的小短文上写有他的名字,说实话要不是这本书的话,我一直认为她是南昌人,因为我看见了这些短文中她写到了中山路和工人文化宫。

如今的我却对迟子健有着另一番见解。一位在东北生活的女汉子,却有着细腻的情感,她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得犹如长白山的融水一样,融入我们心中,她的词藻十分华丽,并不像北方的窑洞一样,倒更像是南方的小楼,每一个细节都那么精致。作者与江南的渊源并不只停留在性格上的相似,她曾多次到江南一带游玩,例如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西栅的梆声》,它所写的便是作者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游东西栅的经历,她对这儿的所见所闻都写了下来,无论是那朴实的船娘,还是那好夜的梆声,作者都对其有那么一丝羡慕。

作者喜欢融情于景。迟子健对景物的描写我认为是极好的,并不只是因其深厚的文字功底,还有大量对生活的感悟,都在他的每一个景、每一件事中表现。就像她在写《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中的那个背着吉它唱歌的小男孩,他所唱的那庸俗不堪的音乐也写出迟子健对他们这些人的担心及同情,她不希望他们会在鲁镇变成下一代的闰土。

在这么多文章中,尽管其中的许多许多我都没经历,不过作为一个旁观者也总是可以大致了解心情。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也既算不了内行,也算不了外行,所以可以说既看门道又看热闹,这“门道”是什么呢?没错,那便是迟子健所要告诉我们的以及设身处地地感受迟子健当时的心情,有一篇文章便让我很受触动,它叫《龙眼与伞》,是迟子健在下雪天,她母亲给她送伞的故事,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想,我们便会发现,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太多了,而缺少的是那种“刘老师”的事例来把我们惊醒,所以散文的精髓便是从文中学到怎么去生活。

与其谈迟子健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倒不如说她是一位爱好写作的思想家,她总能从生活中的一些小方面而想到整个社会存在的弊端,同时她也能从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中去发现更多的美。这与其经历了人世的沧桑而拥有的阅历是分不开的,我们也正是在汲取她所对生活的感悟。

迟子健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的儿子与丈夫双亡,并且与她母亲相依为命,但是她仍然这样笑对生活,怎么能不让我们感到敬佩呢?她就像在狂风暴雨中的花朵,遭受再多打击都向我们展示她最美的一面。她的散文中有哪一篇怨天尤人,到处吐诉自己身世的不公。没有,她只想像一个普通的女性一样过完一生。

我们中学生能感受到的真的不多,相比之下,就像一根长出芽的小苗去感受一棵参天大树的根扎得有多深,它永远不会感受到地底下土壤中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曲折!

第二篇: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篇一: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建的《两个人的电影》除了让我感受到浓浓的母女情意之外,还让我想起了二十几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的我最多有八九岁,我的姐姐在工人文化宫电影院买票。有一天,我随姐姐去上班,那天放的什么电影我早已记不得了,只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姐姐一共只卖了四张电影票——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买了两场四张电影票。我也在电影开演时随着看了一会,但是对于八九岁的我来说,那似乎是场看不懂得电影,只记得两位老人并肩而坐,认认真真的看了两遍。电影结束了,他们牵着手慢悠悠的晃出电影院,在门口玩耍的我还记得老先生轻声说:“我们年轻时看这部电影离现在有几十年了吧?”

当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世上最浪漫的事。如今,当我看到迟子建的这篇散文题目时,两位老人的身影随着“两个人的电影”这几个字影就神奇的在大脑中清晰的播放起来。当我把这份感动说给我身边的同事时,他们说:“你总是会讲一些很传奇的话,你不是在讲一个什么梦,或是在编一个什么>故事吧?”我不想用什么证据来证明我所说的话是真的,也没有这样的必要!因为在这个爱情变化的比流星都快的年代,谁又有理由让谁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呢!感动在自己心中,足矣!

篇二: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刚从书店里出来就急匆匆地去了火车站。我知道该怎么打发在火车上无聊的一个晚上,那就是看书!

开始读《迟子建散文》中的两个故事《哑巴与春天》《农具的眼睛》,就有心有灵犀的感觉。同样是北方人,同样热爱文学,又同样善于观察。这种亲切让我不由自主的一篇一篇的读下去。一个故事都不漏掉。这本书主要写了迟子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物、现象,所给她的启发以及感受。

如《一直惊天动地的虫子》这篇叙事小散文写的事是:作者观察一只正在爬佛龛去寻找香味的虫子,经过无数次的>挫折,虽然没能实现愿望,但却做了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冒险坚持。在文中写道:“在单调而贫瘠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我突然感觉到一只虫子也能如此伟大!连人类都很难做到的事,虫子能做到。上天对每个生命都赐予着不同的但无穷的力量。

在我去二舅家时看到一篇文章《紫气中的烟火》。二舅家在沈阳,这文章写的就是作者去沈阳游览故宫的感受。当时她去故宫是雨天。前几天,我也去了故宫,虽不是雨天但也阴沉沉的,所以我看到的景象与文中的描写有几分相像。但我没有看到文中说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紫烟。去完故宫后才看到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关于故宫和皇太极还有妃子们的故事,才感到紫烟的意境。

还有一篇让我记忆犹新的文章——《北方的盐》。文章用很多修辞手法如: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文中提到了咸菜缸。看到这,我想起四岁时在姥姥家和六岁的表姐在漆黑的储藏室里偷吃咸菜,最后闹咳簌病的傻事。想起童年的无知和天真,真觉得好笑。文章的开头写了雪和盐的关系。“天上人间”的两种不同的东西也是一对孪生姐妹,那盐和雪的这种亲切让我感觉到两者对人类是同样的重要,不分高低、贵贱、虚实等不同的特点。最后提到了泪水,说“北方人的泪水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说明北方人对盐的热爱更多一些。盐和我们真是如文所说的情同手足。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这本《迟子建散文》就让我找到并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也让我更热爱散文类书籍了。

篇三: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今天我读《迟子建散文》这本书时,最让我难忘的一篇文章是《哑巴与春天》,里面讲了一位老人,他是一个哑巴,他最爱在春天种花,对每一朵花都呵护有加,当作亲人一般的爱护,故事中这样写道:

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老哑巴是勤恳且默默承受的,当他被所在的生产队队长和队员硬生生的按倒在男人与女人之间,充当帘子时,他也反抗过,但最后迫于他人的威胁,他只能在夜里无声的哭泣。

读到这儿,我开始深思:上天没有给可怜的哑巴说话、声诉的能力,却把向往春天、向往希望的种子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当一个人的心中有了春天、有了希望,那他就能所向披靡,闪闪发亮,无论命运对你怎样,请不要灰心丧气;无论生活有多么艰苦,请坚信风雨之后就是彩虹;无论前方的路多么坎坷,请怀抱必胜的信心克服一切。

自强不息,是做人的必备;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就会和胜利相会。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心中充满希望和春天的人吧。加油。

第三篇:《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健散文》读后感

我想迟子健应该是一位游者吧,从杭州西子湖,再到鲁镇,沈阳胡宫,大兴安岭,巴黎等等,他的足迹不仅留在了他所踏过的所有的土地上,更留在他地文字上。

有时,她见过的地方多了,感触也会有不同,在《光明于低头的一瞬》中,她在俄罗斯的教学里,看到大师的壁画,可这不是主内容,她的注意力在一个打扫烛油的老妇人。无论神刻画得有多么庄严,平凡的美总会被注意,她的文字能让我看到一个围着头巾,满脸皱纹,平静的妇人,在小心地用铁铲在刮烛油,每次只刮去一层,没敢一下子用力,背景的教堂上壁面,是模糊的,再精美的艺术品在这最朴素,最诚恳的信徒面前,都暗然失色。

有时经常抱怨没有事物可以写,这个城市那么普通、朴素,没有它的特殊。可城市的美,不就是由那些最底层的工人所搭建起来的,有人会记住那些战役,那些将军,可是那些为了保卫家园的士兵是最应该留在笔下的。

在《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中,她能从鲁迅故居的门槛,看到这里的多少次变故,经历了多少次沧桑,更能从点歌的小孩子身上看到成年润土的悲伤。还有那狭窄地老街,透入出旧时代的气息。《故乡》正是鲁镇的黑夜,没有希望,没有路,需要人们踏出路的黑夜,或许是那个点歌的小孩子具有的出人意料,用粗俗的歌去换生计,当然也有白天的美食,白天的建筑,在迟子健眼中,一个地方能有他的美,也有他的污,我们去游玩,可能只是为了玩,放松,走进任何一个博物馆,只会去寻找那个名气最大的,也只知拍照。

我们如今,太过于注意最重要的,却无心去口味一下那些不重要的事物,正如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却无多少人知道第二高的是谁,更不知它为何有这么高,能傲视群雄。

小学有篇文章叫作《杨桃》,由画杨桃教导人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世界如此之大,战争的未来是否是和平,各平的背后是否有危害?曾经的我也以为学鲁迅的文章有何用?可现在想来,仅仅是不让玩风筝,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后,有着那是人们思想的问题,而现在社会的种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会对应着我们的社会缺乏诚信。也正如那刮油烛的老妇人,从她不敢用力去刮的油蜡的动作中,能够看到她的诚恳。

而我们也应该这样,也应该去看待一下我们所有事物背后的东西。我们玩干嘛?为了开心。我们学习干嘛?为了更快乐、轻松的未来。正因为我们了解这些事的背后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努力地做好它们。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中国文学里是不会缺少散文的,正如天上的银河,绝不会缺少星星。我也不绝不会缺少一本好书的,正如手中的这本《迟子建散文》。

纵观全书,若论哪篇散文最令我印象深刻,无疑便是这篇《时间是怎样地行走》了。时间,这种抽象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永远地行走着,不曾停息。它不会因为在世外桃源而停下脚步,也不会因为战火的纷飞而止步不前,它永远都藏在钟表里,滴答,滴答----不紧不慢,气定神闲,好似一首只有一个节奏的歌。只不过,世人皆认为这是一首充满悲凉的歌罢了。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创造了光。那这匆匆不停的时间又从何而来呢?几万年来,恐龙消失了,残暴的纣王消失了,四方来贺的大唐消失了,就连当时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元帝国也消失了,唯有时间,还是那般无二。风霜雪雨,潮涨潮落,河流涨了又枯,花开了又落,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在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地老天荒,我们的手却挽不住它的去留。明明是它伴着我们在生命中行走,然而有一天,朋友不见了,父母不见了,甚至我们也不见了,它却仍然在其他人的身边行走。也许我们就是它之中的一滴小水珠,而它却是汹涌的大潮,我们从后浪变成前浪,又从前浪变成了一行水渍,在无限的奔涌中化为尘土,成为后人眼中的历史。

不正是这样么?百年黄图霸业,过眼烟云耳。从这个天地诞生起,它就那么不朽而又亘古的存在了。对这无限大的天地来说,它是那么短暂,短暂的匆匆一瞬;它又是那么漫长,漫长的天长地久,何况是我们人类呢?无二,我们只能任由它与我们匆匆而过,在我们青春的脸上划上沧桑;在我们乌黑的发丝中添上白雪。辉煌的宫殿会变为废墟,明亮的刀剑会变为废铁,在它的行走中,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它也许还会永恒地走下去,直至空间的尽头。

合上这本书,赫然发现封面颜色已然有些变黄和几丝褶皱,我不由一笑,这不便是它行走过的痕迹吗?

第四篇: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篇一: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建的《两个人的电影》除了让我感受到浓浓的母女情意之外,还让我想起了二十几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的我最多有八九岁,我的姐姐在工人文化宫电影院买票。有一天,我随姐姐去上班,那天放的什么电影我早已记不得了,只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姐姐一共只卖了四张电影票——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买了两场四张电影票。我也在电影开演时随着看了一会,但是对于八九岁的我来说,那似乎是场看不懂得电影,只记得两位老人并肩而坐,认认真真的看了两遍。电影结束了,他们牵着手慢悠悠的晃出电影院,在门口玩耍的我还记得老先生轻声说:“我们年轻时看这部电影离现在有几十年了吧?”

当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世上最浪漫的事。如今,当我看到迟子建的这篇散文题目时,两位老人的身影随着“两个人的电影”这几个字影就神奇的在大脑中清晰的播放起来。当我把这份感动说给我身边的同事时,他们说:“你总是会讲一些很传奇的话,你不是在讲一个什么梦,或是在编一个什么故事吧?”我不想用什么证据来证明我所说的话是真的,也没有这样的必要!因为在这个爱情变化的比流星都快的年代,谁又有理由让谁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呢!感动在自己心中,足矣!

篇二: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刚从书店里出来就急匆匆地去了火车站。我知道该怎么打发在火车上无聊的一个晚上,那就是看书!

开始读《迟子建散文》中的两个故事《哑巴与春天》《农具的眼睛》,就有心有灵犀的感觉。同样是北方人,同样热爱文学,又同样善于观察。这种亲切让我不由自主的一篇一篇的读下去。一个故事都不漏掉。这本书主要写了迟子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物、现象,所给她的启发以及感受。

如《一直惊天动地的虫子》这篇叙事小散文写的事是:作者观察一只正在爬佛龛去寻找香味的虫子,经过无数次的挫折,虽然没能实现愿望,但却做了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冒险坚持。在文中写道:“在单调而贫瘠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我突然感觉到一只虫子也能如此伟大!连人类都很难做到的事,虫子能做到。上天对每个生命都赐予着不同的但无穷的力量。

在我去二舅家时看到一篇文章《紫气中的烟火》。二舅家在沈阳,这文章写的就是作者去沈阳游览故宫的感受。当时她去故宫是雨天。前几天,我也去了故宫,虽不是雨天但也阴沉沉的,所以我看到的景象与文中的描写有几分相像。但我没有看到文中说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紫烟。去完故宫后才看到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关于故宫和皇太极还有妃子们的故事,才感到紫烟的意境。

还有一篇让我记忆犹新的文章——《北方的盐》。文章用很多修辞手法如: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文中提到了咸菜缸。看到这,我想起四岁时在姥姥家和六岁的表姐在漆黑的储藏室里偷吃咸菜,最后闹咳簌病的傻事。想起童年的无知和天真,真觉得好笑。()文章的开头写了雪和盐的关系。“天上人间”的两种不同的东西也是一对孪生姐妹,那盐和雪的这种亲切让我感觉到两者对人类是同样的重要,不分高低、贵贱、虚实等不同的特点。最后提到了泪水,说“北方人的泪水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说明北方人对盐的热爱更多一些。盐和我们真是如文所说的情同手足。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这本《迟子建散文》就让我找到并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也让我更热爱散文类书籍了。

第五篇:迟子建经典语录

迟子建经典语录

1、我曾想,一个人的一生有一半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假如你活了80岁,有四十年是在做梦,究竟哪一种生活和画面更是真实的人生呢?

2、我发现,人越是独自面对生活,才会有独特的判断力。

3、生活是永远不会圆满的。但是,曾经拥有过圆满,有过,不就足够了吗?

4、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

5、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

6、在荣誉的桂冠下面,在欢呼声的背后,便是孤独,我们的孤独!

7、其实生活中藏着很多秘密,有秘密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好的。

8、被心酸浸漫着的幸福,一定像洒满晨雾的蓓蕾一样让人心动。

9、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把双手陷在他的头发间,抚弄他的发丝。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临终前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但愿我苍老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抓住我深爱人的手。

10、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已变得十分遥远和亲切。

11、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你引向正确的人生之旅。

12、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

13、到了冬天,色彩艳丽的鸟儿,都扑扇着翅膀南飞了,乌鸦却仍在北方的雪野中挺立着。它那粗哑的叫声,带着满腔的幽怨,有人间的色彩,不像黄鹂、燕子,虽然叫得好听,但太像天上的声音了,总觉得无限遥远。

14、我把头深深地埋进他的怀里,就像一只鸟偎在温暖的巢穴里。

15、渴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获知某种事物的精髓是人的共性。

16、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17、一个女人如果能为一个男人幸福地晕厥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

18、适宜于自己的生活注定不是坏生活。

19、年轻人回首往事是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这种回首带有某种浪漫和虚荣的成分。真正尝遍人世间的的酸甜苦辣后,大约是不屑回头遥望的。

20、一个人可以一生都没有获得过爱情,但没有一个人一生没有渴望过爱情。

21、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

22、虽然我不惧怕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魔影,虽然我知道苦难也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种生活,但我还是要把得到的快乐当成一笔财富,把快乐的因子遗传给后代,这不错误。

23、世界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在阴雨的日子里还会感觉到痛。

24、你心中没神,怎么能相信有地狱呢?不相信有地域的人,也不会有自己的天堂。

25、一个好男人是不会追问女人的去处的……

26、我想花朵也许就是女人的灵魂,而蜜蜂则是男人的魂灵。当蜜蜂嗡嗡地叫着从这朵花又跳到另一朵花时,花朵还是静静地呆在原处,一如既往地开放着。

27、一个不再大喜大悲的人,是否是心态老化,心态走向迟暮的一种表现?

28、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29、能够遗忘的事毕竟也就是我不该记住的,所以也就不再深究它们。

30、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31、一个女人如果能为一个男人幸福地晕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

32、上帝就是这样的公正,赐予你的若不及时抓住,它丢了便永不回来。

33、对人而言,以道德来压抑幸福感和情感,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令人动情的事物而让人赖以生存呢?

34、辉煌便是死亡的前夜!

35、理想与现实究竟有多远?我想要多远就有多远。

36、人类越来越拥挤了,所以人类也就越来越远离自然和接近兽性,甚至连正视自己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37、愿这世界情歌不绝,愿这世界的男女在回首往事时能重温旧时情怀,愿我们的告别不是因为仇恨和厌倦,而是因为爱。为爱告别。

38、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养山。山水相逢,天地永存。

39、别看那一本本无言的宁静的书,一旦迷上它,你会为那种无与伦比的辉煌所叹服的。

40、从加拿大归来,我的心中满荡漾着那道尼亚加拉大瀑布上空的彩虹,我可以安然地继续平凡而朴素的生活了。我知道我的爱人不喜欢我总在泪水中度日,那么在此我想对她说:曾经拥有,不再遗憾。世界很大,但真正能留在我心里的只不过是故乡的风景。我能相识千千万万个人,但他们在我生命中大多只是匆匆过客,真正能留在我心里的,也不过一两个人。你已深深地留在我的心底,愿你在彩虹的国度里永生吧!

41、爱情是人类最崇高朴素的感情,它在不断的丧失中获得新生。

42、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应该倒下。

43、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养山。山水相逢,天地永存。

44、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

45、我知道真正的生活是朴素的,它纤尘不染,就像一条刚被雨水洗刷过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