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读后感
今年寒假期间,我读了著名教育专家东子的《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这本书。东子深入分析了教师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学生在学习压力下的窘况,为教师提出了18条快乐教育的建议,让孩子在快乐教育中快乐地成长。通过学习这部书,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如何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鼓励学生保持自信,如何教育调皮的学生,如何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寓教于乐……著名教育专家东子,揭开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的快乐教育法。作为施教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让教育变成快乐的事情,首先要老师快乐,这样学生才会快乐,教育才会快乐!
《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书中讲到教师面临着四种困境:没有激情、忙忙碌碌、情绪衰竭、不被理解。学生也存在着四种痛苦:沦为分数的奴隶、做了考试的机器、深陷作业的泥沼、沉于期望的深海。这些困境、困难让我们老师、学生与快乐分开。而教育是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情,因为它传承文明、塑造人类、缔造世界,我想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是快乐的、是幸福的。人生需要快乐,没有快乐,一切都是空谈,有钱是件快乐的事情,被他人认可是件快乐的事情,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自己在工作中变得快乐呢?
改变心态,轻松做老师。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观点是:一是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去教育孩子,因为这种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糟糕情绪不经意间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孩子会感到莫名的委屈;二是努力营造快乐的、鼓励性的环境气氛,让孩子们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和成就感;三是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因为一个快乐的人将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则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因此改变心态,才能轻松做老师。那么我们就从自身小处改变,哪怕一天改变一点,我们就会收获一点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做到自主施教,激发热情。重压之下的我们还要学会减负除压,育才授业,要学会释放压力。任何事情只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就会有幸福感,就会快乐,所以我们要付诸爱心,爱岗爱生,因为有了爱我们就会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空气都是清新的。这书中讲到美国人对待工作比中国人乐观、有激情。美国人很少抱怨工作如何如何不如意,即使是失业了也不抱怨。而中国人对待那些看起来似乎不理想的工作,通常是郁闷的,脸色灰灰的,很难看到笑容。为什么脸色不能明媚一点阳光一点呢?因为他没有把爱投入到工作中,自然,他活得不快乐,工作得也不快乐!其实寻找工作中的快乐,要带着热爱来工作。那样每天的时光该是多么美好。
金庸先生有一句名言:“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既然我们想轻松做老师,那就需要一定的知识涵养,所以作为老师还应规划自我,不断充电;要想快乐,就应该知足常乐,心境开阔,不吝微笑,收获快乐。
改变教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书中还介绍了许多让学生学得快乐,学的轻松的好方法,作为教师应该做到: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生明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投其所好,激发兴趣和激情。教师要研究教法,想方设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保持自信。教师要时常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学生。用信任让学生快乐成长。
快乐是人一生的追求,作为教师,快乐教育孕育着快乐的人生,我们要珍惜这个每天又忙又累的职位,学会“累中求乐”,忙并快乐着。要让自己开心,要有一颗感受快乐的心灵,要有制造快乐的能力。用热情、激情,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工作。
第二篇:《轻松做老师》读后感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尤其还兼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每天除了上好课,还要管理几十个性格迥异、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学生。除了本质工作,还得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有时候这边学生来“状告”班级同学之间的状况,有时候又有材料急着上交,除此之外,家里还有许多待处理的问题,事情多得可谓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忙得不知所措。心急火燎的怒火在心中燃烧,久而久之,难免殃及无辜。
最近,你是否常常说类似的话!
“怎么搞的,上课都已经讲了那么多遍,还不会,有没有认真听讲,别人都对,就你们几个错,自己好好认真反省反省!”
“老师不在的时候,你们就是这样表现的,难怪会被其他老师说是……自己都不争气,让别的老师怎么看?”
“老师好声好气讲话不听,非得我拉下脸、扯着嗓门?”
反思一下自己,似乎作为班主任不知不觉间就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面对可爱的孩子们,看来该给自己降火了。庆幸的是,处在这样情绪中的我和这本书——《轻松做教师》相遇了。当书本下发的时候,看着封面,我就没有阅读的兴趣。估计又是很枯燥的且不实用的书,我暗暗想着。人与人相遇结交需要缘分,读书也是。你读什么书,有时候都是种奇妙的缘分。那天我坐在办公室,随手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抽了一本书。就是这本,看第一页就被吸引了。书本描述的教师状况和我们现在教师的状况竟是惊人的相似。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一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一些压力和挫折。
●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以及各种评比,如评优、评职称、公开课、赛课等,给教师带来的压力特别大,常常令老师焦虑、烦躁、情绪波动大。
●工作量大,常常需要应付各种教学检查,加班加点赶材料,还要做一些假而空、与教学无关的事情,特别容易烦躁!
●身体超负荷运转,常常带病坚持工作,致使身体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感觉没有放松的时候。
●工作中职称的晋升、个人的专业发展竞争激励,总是为写论文而写论文。
●除正常的工作以外,下班后还有学校延续的工作需要完成。此外,孩子的教育、家中老人的照顾等问题,也使老师很少有自己的时间。”
这是第一部分的内容。全书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调节篇,第二部分是师生关系篇,第三部分是家庭关系篇,第四部分是事业成就篇。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为教师量身定做的。我特别认真仔细地读了第一部分。如果教师能够调节好自己的心理,至少对自己来说,是有裨益的。很多时候,老师活得累,是因为自己给自己设定了太多的原则。
里面给人的性格类型做了分类,A型和B型。A型性格的人有雄心、善进取,他们好胜心强、个性急躁,对成败看得很重,对工作的要求也非常严格:B型性格的人个性随和,对成败得失看得比较淡,生活较为悠闲,对工作的要求也较为宽松。里面给A型性格的人提出了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当你的内心在通常情况下说“烦死了”的时候,把握住自己,并且改口说:“哦,这很有意思。”这听起来很老套,但确实有效。确保有一段午休的时间,哪怕只有20分钟,也要让自己放松一下。找一段自己特别喜欢的轻松歌曲,每隔几个小时就哼唱给自己听。这听起来有点搞怪,但确实有效。不信,你自己试试!
书中还介绍了当愤怒袭来时,教师该怎么应对,有什么行之有效方法。教师如何不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怎样从自卑走向自信,悦纳自己,重建内在安全等等。本书的作者傅宏教授,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长,也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给教师呈现了一本如此实用的书。这本书不愧是教师心理疏导的实用手册。
朋友,如果你是老师,你正受工作的困惑与折磨,不妨翻开此书,认真阅读,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或多或少的帮助。
第三篇:做“懒老师”才能教出勤快学生
做“懒老师”才能教出勤快的学生
202_年下半年,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组建了南京第一个学而思班级。这个班级的任课老师都是学校经过精心挑选的经验丰富的老师,管理班级的班主任自然也是重中之重。这样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郭欢欢老师的肩头。
对于担任学校第一个学而思班级的班主任,郭老师表示她的压力很大。试验班推行半年来,班上学生的总体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样的成果告诉大家,她的确是可以的。
记者在学而思班级走访时发现,提到班主任郭老师,同学们都会提到一个词:情商。龚心澄同学告诉记者:郭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学会包容他人。郭老师也表示,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她希望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情商,即教会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宽容,有直面挫折的勇气。
郭老师平时注重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学而思班的孩子大多在小学时成绩优秀,但随着初中学习内容的加深加广,距离就慢慢出现了。有的孩子会自负,有的孩子会自卑。每天放学的时候,郭老师都会选班里的一位孩子谈心,让他/她谈谈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当天班里的好人好事,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认识自己,懂得借鉴学习才会有所得。
此外,郭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才能有好人缘,懂得倾听的孩子才更具人格魅力”。她将全班同学分了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善于交谈和尊重别人,遇到困难共同解决,不仅利于团结,更利于成长。郭老师还准备了一本本子,让孩子们写下身边的正能量,记下生活中的闪光点。保存一颗平常心,积极应对生活中的不幸和困难。
正因为是想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郭老师这样调侃自己,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位“懒老师”。只有做“懒”老师,才能教出勤快的学生。郭老师经常把班级的一些事情交予学生自己去完成。记者了解到,前一段时间的运动会,班级需要出舞蹈节目,然而学生们平日里都在忙于学习,编排舞蹈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郭老师还是和往常一样,让学生们自己去做,自己只是帮助他们请了一位会跳舞的家长来校指导,整个排练过程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没有耽误正常的上课和学习时间。而统一的服装,也是同学们自己商量和挑选并购买的。郭老师说,让他们自己去做,是希望他们不仅仅学习好,更要有处理事情的能力。
郭老师担任班主任一职已经十二年,如今又是学而思班的班主任。当谈到做班主任的经验时,她只用两字概括:走心。“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成长,当看到他们的进步和蜕变,听到他们感谢的话语,那种时刻真是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四篇:做《好学生有点累》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好学生有点累》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书店发现了《做好学生有点累》后,我就以彗星撞地球般的买下了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做好学生有点累》这本书是阳光姐姐伍美珍的作品。她的作品既幽默、搞笑、风趣,又给人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快乐成长。阳光姐姐写了不少的书呦,每一本我都会认认真真的阅读。她可是得过许许多多的儿童图书奖,有很大的人气。不是我吹牛,只要一看阳光姐姐的书,就会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的.。
《做好学生有点累》主角是拥有外号“狮子王”的人见人怕四人组老大蔡一心,她身上贴着很多标签:好学生、班长、老师的宠儿……故事的开始要从一次考试说起。数学考试前夕,大家都在拼了命的复习功课,当然,蔡一心也不例外。教室里变成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只有“冬瓜大总统”杨自热还在肆无忌怠的讲着笑话。不一会儿,考试结束了,蔡一心因为受了老师的暗示才得了年级第一——满分。蔡一心的童年玩伴叛逆女孩夏青古里古怪、成绩也非常差劲。成绩出来之后,老师就叫蔡一心帮助杨自热提高成绩,杨自热的造句根本是瞎掰。一心开始怀疑自己了,好学生蔡一心有时候也做过很坏的事情。科学课上,蔡一心成了科学老师的出气筒,让她明白了:当班长更难。放学后,蔡一心偶然发现,夏青竟然真的和男生谈恋爱,她们小时候是很好的朋友,现在却疏远了。蔡一心和夏青的理解不同。回家之后,蔡一心觉得坠落一次,才发现,坠落并不快乐。学校邀请作家阳光姐姐和张之路来参观。结果,杨自热大出风头。之后,杨自热当上了副班长,又迎来了“感恩节**”。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觉做好学生太累了,有时成绩考不好的时候,还会被批评,还要帮助差生,有时会成为老师的出气筒,总之,好学生很累,自己还得被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脱掉虚伪的外衣,做回最真实的自己。我还知道了,差生以后可能比好生成就更高,差生抗压能力好,而好生很脆弱,容易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心理。好生有压力、骄傲。
别看好学生平时很神气,可是他们压力会很大,所以,做好学生有点累。
【做《好学生有点累》读后感】相关文章:
1.《做好学生有点累》的初中读后感
2.《做好学生有点累》的读后感
3.《做好学生有点累》 读后感
4.《做好学生有点累》小学生读后感
5.《做好学生有点累》读后感
6.《做好学生有点累》读后感450字
7.做好学生有点累的读后感300字
8.做好学生有点累读后感七篇
9.《做好学生有点累》的读后感范文
第五篇: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上课心得体会
周荣林
有经验的老师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谁的学生身上就有他的影子。的确,任何理论多没有经验之谈让人更加信服。还记得第一年教书的时候,刚出校门,教的是二年级数学。当时也不懂得怎么去教,只是自己想怎样教就怎么教,当学生怎么也弄不懂的时候,我就开始抱怨学生,“怎么这么笨的,这么简单多不明白的”。殊不知,当我们开始抱怨学生的时候,其实大部分问题多是出在自己身上的。抱怨让自己变得浮躁,从而在课堂上的每个角落多可以找到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的学生慢慢地也变得浮躁不。连最简单的字都会写错。
现在回想起来,“人在影响中长大” 这句话真好,小的时候父母影响孩子,大一点了教师影响孩子,长大了社会影响孩子。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也许现在对我们印象深刻的人、事正是对我们的成长影响比较大的。
反思我们日常生活教育教学,从我们理解的角度看,也就是从教师的视角出发,而没有尽我们所能去感知孩子的理解、孩子的童心世界。
学生就像我们的手掌,总会有长短的,我们不必埋怨学生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