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长发妹》读后感(含五篇)

《长发妹》读后感(含五篇)



第一篇:《长发妹》读后感

这几天,我看了《长发妹》的故事,很受教育。故事讲的是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有一个女孩非常勇敢、善良,头发特别长,大家都叫她长发妹,她每天都要到山岩边去接水做饭喂猪,并且给路上的一棵老榕树浇水。

有一天,这个山村突然没有水了,溪水干枯了,水草枯黄了,人们只能从遥远的山上把水一滴一滴地接下来。

一次,长发妹在山上的石壁上发现了一个长得特别坚固的萝卜,拔出萝卜后石壁上出现一个洞,一股清清的泉水从洞眼里流了出来。忽然长发妹被一阵大风刮进了石洞里,看见里面坐着一个浑身上下都是黄色的怪物,恶声恶气地对她说:“山泉的秘密绝对不能告诉别人,否则就要杀了她”。过了一段时间,长发妹看着乡亲们因缺水而备受折磨,心如刀绞,终于忍不住了,她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人们。大家一边欢呼,一边上山拔萝卜、凿泉水。可是正当乡亲们沉浸在欢乐之中的时候。长发妹不见了,原来是那个黄毛怪物把她抓进了山洞,要把她杀死。谁知长发妹并不害怕,坚定地说:“只要大家有水喝,死我也愿意,只是请先让我回家一趟,托人照顾卧病在床的妈妈”,怪物满足了她的愿望。长发妹在回家的路上,相传那个老榕树的化身――一个老人出现在她的面前,拿出已经凿好的一个与长发妹一模一样的石头人,让她把头发扯下来,安在石头人的头上,然后他飞一般地跑上山把石像放在石洞下,瞒住了黄毛怪物,长发妹得救了。后来,长发妹的头发长的与以前一模一样,她与乡亲们在山下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要助人为乐,多做好事,遇到邪恶要敢于作斗争。

第二篇:《长发妹》的读后感——王颖轩

这篇神话主要是讲从前高山里的村民是没水喝的,只有靠天落雨才有水吃,《长发妹》的读后感——王颖轩。村里有个姑娘,有一天上山,无意中找到了水,却被山神警告说不能告诉别人,不然就要杀了她。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长发妹为了保守秘密,一头乌黑的头发全变白了,读后感《《长发妹》的读后感——王颖轩》。直到有一天,她看见一个老人好不容易从远方挑回一担水,结果不小心摔跤了,水洒了,腿也被撞破了,鲜血直流。她再也忍不住把山上有水的事实说了出来,结果山神发怒了,把长发妹抓去要惩罚她,让她一辈子都受水冲。

长发妹回家向家人告别后,就准备去接受山神的惩罚了。忽然碰见了一个高大的老人,老人早就知道长发妹所作的一切,他凿了一个石头人和长发妹长得一模一样,只是没有头发。老人叫长发妹把头发剪下来粘在了石头人头上,接着老人扛起石头人消失不见了。后来高山上的水一直冲在一个石头人身上流到了村庄里。

读了这篇神话,我明白了要多做善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三篇:爱的力量——读民间故事《长发妹》有感

爱的力量

——读民间故事《长发妹》有感

铜陵市天津路小学301班

浦俊青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侗族小女孩名叫长发妹,她住在荒凉的陡高山下,那里缺水。有一天她上山,无意中找到了水,却被山妖警告说不能告诉别人,不然就要杀了她。长发妹为了保守秘密,一头乌黑的头发全变白了,并坚定地说:“为了大家我愿意去死。”最终长发妹带领大家找到了水源,并在老榕树的帮助下消灭了山妖。

读完后,我被长发妹勇敢的行为感动了。她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细细一想,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长发妹”。“最美司机”——吴斌,在自身身体受到那么大的打击之后,仍旧平稳地将车停住,保证了车内其他乘客的人身安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刹那,用柔弱的身躯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被碾在车下。“最美爷爷”——王子昌,十九年如一日收养弃婴,如今已收养九名弃婴都姓“党”,举债为弃婴建新家,称他这辈子最后做件大事。他们的一点一滴、凡人善举令人感动,可亲、可信、可学。

我要向长发妹学习,向身边的好人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一份真诚,多一些善良,多一些忍耐,做一个勇敢的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指导教师:胡金娇

第四篇:202_读后感----严菊妹

读《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感

-----“如何利用观察和了解幼儿”

严菊妹

我们领导向我推荐了《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季湄、冯晓霞主编的,主要讲述了为什么要观察儿童,通过观察能获得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结合理论、观点和学说帮助幼教工作者设计符合儿童个体需要的适宜活动,除此之外,本书的最后几章分析了观察对于3-6岁幼儿教育框架、基础阶段课程的重要内容。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里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用孩子的视角理解外在的事物,我们才能知道孩子们最迫切想要获得什么,用怎样的方式、手段更容易接受外在的信息。那么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呢?这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最近我仔细阅读了:“如何利用观察和了解幼儿” 这本书,给我许多的启发,”善于观察孩子,是一条走进孩子世界的捷径。

一、观察儿童,加深对儿童的了解。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观察和评价儿童的重要性。观察儿童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对儿童需要的了解与理解。所有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满足儿童的个体需要,就必须认识到儿童之间的差异并承认儿童有权利得到尊重。如果忽视了孩子间存在的差异,教育者用同样的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那么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公平,教育就成为了一种反复性的练习。就象儿童观察者所说的:“每当我想到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对教育的兴奋感就油然而生。如果失去儿童的独特性,教学就变成无聊的重复性的练习。儿童希望能与周围的成人分享自己的成绩,无论是成功地把手指饼干放进嘴里,还是画一幅画来记录某一难忘的时刻。观察儿童能够帮助我们分享他们的成绩,体验他们积极的情感。无论如何,成人不能将儿童置于令其感到悲哀或他人认为他们不道德的境地。在孩子们眼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行为,而在成人的眼种可能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因而当孩子自认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想得到成人夸奖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到孩子的能力,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如果这时给他们泼冷水的话,可以想象孩子们会多么的沮丧。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二、观察儿童,设计适宜的活动。观察儿童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儿童的个体需要。我们与儿童一起工作较长时间后,能够在经验的基础上积累和提炼丰富的知识。能够敏感并准确的观察和评价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进而设计出适宜的活动。

三、观察儿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无论身处何位,都有责任尽可能的为儿童提供最好的经验。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之一也是要提高有关的意识和反应水平,我们必须保证自己始终保持最新的现代思想和理念,了解法律法规要求的变化,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专业发展。观察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教师只有充分观察及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的教学活动。因此具备了观察的能力,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真正理解他们,促进孩子的成长。

观察之后要与理论结合,所以要求观察者要阅读一定的理论书籍,从而深入得认识儿童。也可以将观察的结果与发展常模联系在一起。常模是在身高,体重,语言等方面规定代表性数值和变化的量化尺度,从而让观察者了解被观察的幼儿的发展情况,从而设计出符合幼儿个体的活动方案。观察儿童的基本目的是加深成人对儿童需要的了解与理解。所有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满足儿童的个体需要,就必须认识到儿童之间的差异并成人儿童有权利得到尊重。

第五篇:长发公主

长发公主:挥着翅膀的女孩

------从《莴苣》到《长发公主》的影视化探析

电影《长发公主》是根据《格林童话》里的经典篇章《莴苣》所改编的。讲述的是女巫为了占有独特金花的治愈能力而偷走了国王与王后刚刚出生的女儿,并将她囚禁于森林深处的高塔之中,长发公主那瀑布般的魔力金发得以使女巫永葆年轻。未曾踏出古塔半步的公主一直渴望外面的世界,直到一个盗贼无意间闯入长发公主的世界,并给她勇气,带她走出高塔,陪她追求梦想。历经重重磨难,最终长发公主回到了国王和王后的身边,也收获了与男主人公尤金的美好爱情。

(一)《长发公主》虽然建立在《莴苣》的故事基础上,但它其实已经是一个接近全新的原创故事。与电影中的情节发展相同,原版《莴苣》中的男女主人公也经历了重重磨难才终获爱情,但仔细对比不难发现,原版中莴苣与王子的爱情似乎更加体现着受难式的悲情。莴苣有着世界上最长、最美的头发,却被巫婆困在高塔之中,一位王子被莴苣的歌声打动,于是顺着莴苣的长发爬上高塔解救她。但莴苣却被女巫减掉长发弃于荒野之中,王子被女巫从高塔推下瞎了双眼,莴苣在荒野中孤苦一人抚养着他们的两个孩子,王子拖着残疾的身体找寻着他的爱人,他们各自分离,忍受残酷的现实。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坚守着对彼此真挚的情感,不禁让人想到“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的美好誓言,也着实让人感叹“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忠贞不悔。“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中国古语在这部童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原著《莴苣》表达的是莴苣为追求真爱而奋力逃脱女巫的掌控历经艰险与王子团聚的爱情故事,那电影《长发公主》想表达的便是已经成年的公主怀着热情和勇敢为追求自由和独立与盗贼尤金意外相爱并找到亲身父母的梦想长跑。电影中的长发公主不再孤单的等待王子的解救,而是蜕变成了具有冒险精神的新女性,逃脱束缚她身体的有形的高塔,与尤金经历了一次挣脱无形的心灵高塔的冒险。电影中的长发公主不似原著中的莴苣那般凄美,她有喜,有怒;有聪明,有愚蠢;有热情,有沮丧。而男主人公尤金也不似原著中的王子那般英俊潇洒,他没有身骑白马,也没有显赫的身份;他耍过骗人的伎俩,也曾在危险来临时临阵脱逃;他追求财富,也渴望独闯世界。然而,就是这样真实而饱满的人物性格深深打动了我,当桔黄色的天灯撒满天空,当长发公主与尤金乘着小船互相吐露心事,我的内心充满着无数的欢喜和感动。

追求梦想无疑是这部电影想着重突出的主题。长发公主为了追求十八岁的梦想而勇敢地跳出既定的生活,终于看到了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在森林中遇到的那群怪人也都有各自的梦想,有的想成为钢琴家,有的想成为设计师,有的想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在尤金爱上公主的那一刻,他说:“你,是我的新的梦想。”每个人都在与众不同的梦想之路上前行,只要坚持,我们总会迎来光明。《长发公主》向我们道明了关于人生的信仰与价值,那便是怀着爱和希望去生活。

(二)从电影与文学的艺术类型来看,它们原本就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但在传媒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今天,文学不可能完全封闭,儿童文学更是如此,它与影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儿童文学仍然要保持自身的艺术魅力,影视也要在改编儿童文学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和审美趣味。当然,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改编也应力求创新,把儿童文学作品中虚化的人和事在电影中合理地填充出来。切不可一味本着商业化的需要,追求宏大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学者陈平原曾说:“人文学者之于大众传媒,难处不在于‘拒绝’或者‘同化’,而在于介入但保持自己的特色,兼及批判的眼光与建设的立场,不只是追求‘合作愉快’,更希望对传媒的健康发展有所贡献。”

《长发公主》的改编无疑是成功的,它做到了在儿童文学作品和影视之间保持合理地平衡点和连接点。轻松欢快的节奏、美妙动人的音乐以及生动活泼的人物完美地使观众融入到了影片的氛围当中。长发公主初遇尤金的时,用平底锅打晕他并把他关进柜子里,后来用长发把他捆在椅子上。在这段戏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都被刻画得真实而生动、细腻又丰富、可爱且夸张。当长发公主刚逃离高塔时,内心特别纠结,一会说不管它了,一会眼神中又流露出恐慌,影片把一个害怕妈妈却迫不及待想感受外面世界的小女孩心理琢磨得非常到位。无论是公主的第一次惊艳亮相,还是女巫别有心机地欺骗公主,或是公主与尤金两人的甜蜜时刻,歌声总是能在恰如其分的时刻响起。而影片中公主的长发和平底锅的运用更是为观众增添了不少乐趣,长发公主的头发变成了清扫房间的工具,在关键时刻还成为了尤金的救命绳索。当公主拿着平底锅自如应对守卫的围攻时,我捧腹大笑;当公主和一群森林怪人歌唱梦想时,我又陷入沉思。儿童文学作品是一对一的,而电影却是一对多的,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改编,可以使它更具时代性,散发出新的生命力。《莴苣》所展现的故事更贴近当时的环境,没有发达的科技,没有便利的交通,莴苣被囚禁在高塔中一心一意等待着王子的解救,是一个比较束缚的角色。相比之下,《长发公主》的故事空间更加广阔,角色设定更加灵活,改变了女性在童话故事中传统的弱势地位,赋予了长发公主敢于冒险、敢于面对选择、敢于挑战自我等新的性格特点。她就像一个挥着翅膀的女孩,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

在媒体时代,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实现荧幕再造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使影片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更加注重创新,使影片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注重质量,使影片传达积极的价值观念;更加注重借鉴与吸纳,从而实现儿童文学与影视的“双赢”。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