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和鹅读后感
牛和鹅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牛和鹅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和鹅读后感1《牛和鹅》很有农村生活的气息,小主人公经历的故事,情节很生动。可是,谈到具体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不一样。写出来,没有对错,只是各有特色而已。
刚上小学时,我骑过一次牛。大人帮助我爬到水牛的背上,我趴在上面,很紧张。牛走路时,身体一晃一晃的,我坐不稳,很害怕掉下来。
小学三年级左右,养过一只鹅。放学后,我和小伙伴赶着鹅,到山坡上吃草。下雨天,我就割些草回来喂它。可能它孤单,被小孩子欺负多了,没见过它的凶样子,还给我养瘦了点。一个月后,成了盘中餐的时候,我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
从小也听说过,牛眼看人大,所以怕人;鹅眼看人小,所以不怕人。但是我疑心人是怎么知道的。至今也想不出来,做什么样的实验,可以证明这个判断。
我认为这是不同生物应对环境的生存策略,最简化的理由就是视觉异常。这容易被接受,但是有点搞笑。我想,牛眼看人大,看自己也大;鹅眼看人小,看自己也小啊。
课文中,那只大公鹅欺负孩子之前,看到了孩子胆小怕事的样子。欺负孩子之时呢,旁边还站着三个同伙,于是气势更加嚣张。小孩子倒地哭喊的样子,让大公鹅更加得意忘形,这恐怕正是它所追求的威风吧。
后来,小主人公懂得了不怕鹅了。因为即使和鹅个头一样高,其实孩子比鹅的力气,也是不差的。如果你有勇敢的样子,鹅就知道自己占不到便宜。
这个经历,让小主人公成长了。他还联想到牛的善良,懂得了平等待物。这里暗示着接人待物的道理,恐怕是这篇课文深层次的目的吧。
在从前的农村,温顺勤勉的牛和庄户人,共同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庄户人对待牛,是极其用心用情的,就像家中的成员。在农村的小道上,常常看到骄傲的鹅群。经过我们身旁时,昂首霸道,常常逼着人为它们让道。他们吭吭的叫声,雄伟的、摇摆的姿态,总让人忍俊不禁。它是家禽中的王者,却活得像个小丑。
牛为了生存,用自己的辛苦作为,换取了人类的保护。人养鹅,主要是为了吃蛋吃肉,可是鹅一定以为,是它的神态不可侵犯。
如果是视觉上存在错位,生活经验总是会逐渐矫正它的。可是思想上的错位,却会让动物,也会让人,在一条道上越走越远,回不了头。
牛和鹅读后感2《牛和鹅》,一听说这个题目,我不由自主地就被吸引了,我认为这篇课文一定是一篇描写生动的动物小说,肯定很有趣!可没想到,通读整篇文章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篇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对待和被对待的态度的文章。
我们都被作者骗了!糊弄了!这篇文章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家道理,却被作者通过三十六计变得更吸引人了。虽然被骗,被捉弄的滋味不好受,但是作者所使用的这种“计谋”,却让我十分佩服。平时家长总是在日夜不休地给我们讲道理,而现在的我们——这群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儿童,当然不会去认真地听,当然不会去仔细地想,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总会觉得大人们很罗嗦,而这位聪明的作者——任大霖叔叔,他掌握了我们的心理,他知道我们觉得动物小说很有趣,便把道理融合进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小说里,他这样做可真是巧妙!他这样做不仅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和注意力,还让我们从中也明白了道理。当我们看完这篇文章时,就会说道:“哦,我明白了”作者真不愧是儿童文学家啊!
作者告诉我们不能欺软怕硬,生活中不正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吗?比如说,我们班上的很多同学经常嘲笑刘馥源,还骂他,不让他参加他们的游戏,甚至还打他。还比如说,一位六年级的同学,踢了比他更弱小的我们班的彭麒又,却在公共汽车上对一个看起来比他强壮,打架比他更厉害的另一个六年级学生唯命是从,服服帖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这几个最常见的例子不正是让人讨厌的吗?
哎,作者如此用心良苦地规劝我们,精心设计出了这样一个方法来告诉我们人生中的道理,如果在看了这篇文章后,根本没有任何感触,感受,领悟,领略和体会的话,那我只有深深地感叹!
牛和鹅读后感3这今天,我们学了《牛和鹅》这篇课文,讲的是: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局的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作者敢欺负牛,但是却怕鹅。就在被鹅欺负的时候,金奎叔出现了,他不但救了作者,还教育了作者,让作者改变了以往的观点,不再害怕鹅,欺负牛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多留心、多多观察。
这篇课文中,金奎叔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这样说的:“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欺负人,也不应该惧怕于某种事物、某个人,我们想办法去不被人欺负,不惧怕世间万物!
总之,对待事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因为这样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牛和鹅读后感4“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结果也不同。”,这句话正如《牛和鹅》里讲的道理一样。
《牛和鹅》是一篇任大霖写的文章,它具有儿童文章的童趣,让我们不得不多读几遍。《牛和鹅》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因为一句话,而让作者怕鹅不怕牛。天天看见鹅,都是心惊胆战,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让作者改变了看鹅与看牛的角度,也让我们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结果也不同。
在以前,我认识优优的时候,我认为她很讨厌,总是骄傲自大,很让人不喜欢。但有一天,我在和她玩时,发现它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讨厌,她很守游戏规则,还让这比他小的弟弟妹妹。还比如,我天天上楼,胖胖总是在叫,还有要咬人的举动,我特别还把它,就像作者怕鹅一样,天天躲着它。可有一天,狗的主人对我说:“这狗不咬人,它对你叫,你不理它就对了”。果然,我不理它,它还真不对我叫。看来,事物总会变化,只要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观察。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已及人,换位思考。”这句话说得多好,我们就应该拿自己的心与他人的心作比较,想想如果自己处于哪个地方会怎样,让让他人,想想与他人换个角色会怎样。
我们应该相信“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实物,结果也不同。”这句话,它会让我们渐渐成为有心人,渐渐成长!
牛和鹅读后感5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牛和鹅》。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在我们的心目中,牛是一种温顺、憨厚的动物,它们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从不抱怨,但“我们”却因此而欺负它,仅仅只是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吗?而相反,鹅这种自命清高、自命不凡的动物,总是常常骄傲自大到不把人类放在眼里,难道也只是因为它把人类看的比它小吗?牛,就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宽容、谦让、容忍的那些人,而鹅,便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瞧不起人的`人。牛的忍让,却没有因此而避免受到了别人的欺负,别人没有尊重它,反而还更加变本加厉的去欺负它,甚至去害它。可牛还是一声不吭,任劳任怨,这也使我对牛的崇敬又上升了一步,我们一定要尊敬那些忠诚老实的牛,也别再怕貌似强大,实际上却外强中干的鹅了。
牛和鹅读后感6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的,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相信学了这篇生动有趣的文章,我的感受最深的。因为我也有过和作者类似的经历。
作者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幸被鹅盯上了,鹅把它看得比他小好欺负,便上去欺负他。作者被鹅欺负的掉了一只鞋、书包也掉了,这是金奎叔来了,不然后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为什么我说我有过和作者类似的经历呢?那是因为我们楼下就有一个麻将室,整天都是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又开了暖气,所以关了门,可又有人抽烟,所以又老大的烟味,还有人在家没什么事做又有狗狗,想打麻将,只有把狗狗带上。可里面烟气熏天;还有刺耳的洗牌声,那着狗狗受得了?所以要出来透透气。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一楼就是麻将室的后门,狗狗就在那里透气。有句话叫“狗眼看人低”他一看见我就“汪汪”直叫。我被吓得撒腿就跑,跑到了正门。想给老板娘提提意见,可狗却跟着老板娘一起到了正门。又冲“汪汪”直叫。这次我可和它近距离接触了——它已经咬上我了,还好它没和口。
不过学了这篇文章,我以后再也不怕它了。因为我们本来就比它们强,怕它干什么?
牛和鹅读后感7我很喜欢这个小故事,大大的牛、小小的鹅,牛体型庞大而又憨厚,鹅行动笨拙却又不可一世。这使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书声琅琅》中的一篇诗歌——《骆驼和马》,同样有趣。
导入时,我直接板书课题,提问,牛和鹅在你心中是怎样一个形象。二者置于你面前,你怕什么?进而引出也引入了本文的第一段,“我”怕什么?为什么害怕?这样过渡到课文内容,算是比较自然。其实,在这里,应该普及一下牛看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的原因,还可以以讲一讲一个关于牛和鹅眼睛的故事。但是,我不敢明确地告诉孩子们牛眼里那个放大镜似的东西是什么。
教学时,学生通读课文,自由朗读,读着读着笑出了声音,为何而乐,有说小作者被鹅追、咬时吓得要命,特别生动有趣。有说金奎叔赶鹅那一段很解恨,写得很详细。置身于文本中,这也算是情感的渗透吧,也是一种交流。
这篇文章重点于是在体会之前我的表现与鹅的表现;后面金奎叔的表现与鹅的表现。我总认为这些是有比较的,正是这种比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而决定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或者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表格,让学生们自读课文找出我对牛和鹅前后变化的句子,并说出原因。穿插鹅对我的态度及对金奎叔的态度,理会怕与不怕的区别与结果。
朗读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对比着来读,读出“我”的害怕,体会“我”害怕狼狈不堪的动作、心理;读出鹅的神气,体会这一连串的动词、拟声词;读出金奎叔的不怕,三下两下掐住鹅的脖子把它扔向远处;读出鹅的害怕,虽然仍是“吭吭”地叫唤和扇扇翅膀跳进水里。在对比中,学生能悟到很多,关于角度。
读第12自然段,再结合前面的总总变化,如“我”的变化以及鹅的变化,看看又有什么收获?此时,学生可以发现“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往往是由我们的态度决定的”了。最后再回顾金奎叔,便更能深入理解课文主旨了。
第二篇:《牛和鹅》读后感
《牛和鹅》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牛和鹅》这篇课文,讲的是: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局的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作者敢欺负牛,但是却怕鹅。就在被鹅欺负的时候,金奎叔出现了,他不但救了作者,还教育了作者,让作者改变了以往的观点,不再害怕鹅,欺负牛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多留心、多多观察。
这篇课文中,金奎叔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这样说的:“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欺负人,也不应该惧怕于某种事物、某个人,我们想办法去不被人欺负,不惧怕世间万物!
总之,对待事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因为这样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福建泉州晋江市晋江市东石廷都小学五年级:吴明榆
第三篇:作文 《牛和鹅》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牛和鹅》这篇课文,讲的是: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局的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作文 《牛和鹅》读后感。作者敢欺负牛,但是却怕鹅。就在被鹅欺负的时候,金奎叔出现了,他不但救了作者,还教育了作者,让作者改变了以往的观点,不再害怕鹅,欺负牛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多留心、多多观察。
这篇课文中,金奎叔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这样说的:“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欺负人,也不应该惧怕于某种事物、某个人,我们想办法去不被人欺负,不惧怕世间万物!
总之,对待事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因为这样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读后感《作文 《牛和鹅》读后感》。
福建泉州晋江市晋江市东石廷都小学五年级:吴明榆
第四篇:牛 和 鹅
牛和鹅
北师大版五年级
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好,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这个愿望,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神话故事。《牛鹅换眼的故事》牛和鹅将眼睛换了以后,他们与人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任务: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4、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成果:学生能够应用网络查找自己所需资料,通过学习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能仔细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把他们背下来展示给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找找类似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其中的道理。过程:
1、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文要学会的生字新词,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和展示学习情况。
2、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反馈如何解决。
3、教师引导疏理问题的脉络,以提供多媒体展示。4、多媒体展示:《牛鹅换眼的故事》,大家的观点,我对牛的态度,我对鹅的态度,金奎叔的经验,感悟文意,体会文章的寓意,小故事,作业。
5、师生互动,梳理文章的写作方法,多媒体显示。6、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的段落,并说说喜欢的原因。(交流、展示、激励)
7、自我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
8、展示自己写的表达对这则文章的感受及看法。资源:百度,新浪搜索这类故事。
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实际生活,谈谈碰到类似事件时该如何处理。评估: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和评价分值
分工协作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小组成员有明确分工,小组成员有较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合理,任务分配较合理,任务分配不合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细。无小组分工职责明细单。
信息来源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
能使用适当的搜索引擎,能从网络、书籍中获得信息,能从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得信息,从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并较合理地选择信息、但信息选择不正确,并合理地选择信息、使 使用信息 信息使用不恰当 用信息。
信息加工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
准确合理地对所搜集 能较合理地对所搜集 不能准确合理地对所搜集 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信息进行加工 的信息进行加工 成果要求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
有感情地朗读并 能熟练地背诵自己喜欢 基本能背诵,在写文时,背诵自己喜欢的 的段落,能讲清课文的 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观点。
段落;通过一个小 所含的哲理 故事能讲清楚其中 的哲理。
总结结论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
能够完整、清晰、能够较完整、清晰、全面、不能较完整、清晰、全面
全面、正确地向全班 正确地向全班公布自己的 正确地向全班公布自己的
公布自己的研究结果。研究成果。研究成果。
探究型教案设计实施计划
授课教师
教学单元实施前的准备 单元课程名称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学生人数 教学环境
一台教师电脑、投影设备
技术设备
软件环境 学生技能要求
计算机
教学管理 教学实施准备
员
提前打印好评价表格
资料
提前两天与主任打招呼
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确定组长和汇报windows7 ie6.0 能够熟练操作,能够熟练搜索网络
具体内容 角度 20131120 学校电教室
一台电子白板链接网络
评估: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生的态度、合作精神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等。
2、成果鉴定:主要是从朗读和作文两方面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五篇:牛和鹅
牛和鹅
赵家小学 黄群
教学目标:
1、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一、提示单元主题,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我们来想像一下: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有两个人,一个人站在树底下仰望它,另一个人在山顶上俯视它,他们看到的情形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一棵树看上去会这么不同呢?因为两个人看树的角度不同。我再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天气炎热好不好?说不好的同学说得有道理,天气热,我们会觉得难受,当然不好。可有人会说好。谁?卖冷饮的人。因为天气热,他们的生意就好啊。同学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看事物的角度的问题呢?从刚才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了。遇到事情能不能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很重要。不信我们来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叫《牛和鹅》。
2、指名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大家的认识,齐读第1自然段。
2、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认识,而且都很相信这句话,所以我们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自由读3、4自然段,抓住三个“敢”和两个“才敢”体会我们不怕牛,怕鹅。
3、师: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不再害怕鹅,也不再欺负牛)
4、过渡:究竟是什么事让作者改变了看法呢?(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出示课件)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4、文中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做法一样吗?分别在文中把相关语句找出来,并在旁写上相应的体会。(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5、汇报我对待鹅的做法(5、6自然段)(1)、抓住那些语句体会到什么? 课件出示:
①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就像眼里没有我们似的。)②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体会到鹅的霸道、神气、嚣张)
(2)、你能试着读出鹅的神气、霸道吗?(3)、你还抓住那些词语,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我得狼狈不堪)你能试着读出来吗?
(4)、谁能完整地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即把鹅的神气、霸道,又把我的狼狈读出来,其他同学闭眼倾听,在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5)、我为什么这么怕鹅?
(因为,从鹅的角度看人,它把人看得比它小)
6、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金奎叔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他飞快的走了过来,„„逃命了。
(1)、自由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找一找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生动再现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2)、你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吗?指名读
7、鹅还是那群鹅,而我和金奎叔在它们面前表现得怎么会截然不同呢?默读9-11自然段,画出金奎叔说的话读一读。
课件出示: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1)理解金奎叔说的话,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不要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而被它吓倒了。)
(2)齐读句子记住金奎叔说的话。
(3)小结:由于我怕鹅,所以鹅欺负我,而金奎叔不怕鹅,鹅反而怕金奎叔了,我们对待鹅的态度不同,因而结果也不同。
8、是啊,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我明白了:
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从这句话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引导学生思考两半句分别是从谁的角度说的,以接读的方式理解。从鹅的角度出发,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但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同样,对牛而言,从牛的角度出发,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但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呀。
金奎叔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对鹅,我不怕了,对牛,我也不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小结:因此,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板书: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三、拓展延伸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同学们如果遇到一
些复杂的问题,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呢?(生自由答)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你是否能运用今天领悟到的道理来解决问题。读故事,想办法。(课件出示)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师: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生自由谈后课件补充出示——
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他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
板书设计:
牛
和
鹅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