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牛和鹅读后感[精选五篇]

牛和鹅读后感[精选五篇]



第一篇:牛和鹅读后感

牛和鹅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牛和鹅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和鹅读后感1

《牛和鹅》很有农村生活的气息,小主人公经历的故事,情节很生动。可是,谈到具体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不一样。写出来,没有对错,只是各有特色而已。

刚上小学时,我骑过一次牛。大人帮助我爬到水牛的背上,我趴在上面,很紧张。牛走路时,身体一晃一晃的,我坐不稳,很害怕掉下来。

小学三年级左右,养过一只鹅。放学后,我和小伙伴赶着鹅,到山坡上吃草。下雨天,我就割些草回来喂它。可能它孤单,被小孩子欺负多了,没见过它的凶样子,还给我养瘦了点。一个月后,成了盘中餐的时候,我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

从小也听说过,牛眼看人大,所以怕人;鹅眼看人小,所以不怕人。但是我疑心人是怎么知道的。至今也想不出来,做什么样的实验,可以证明这个判断。

我认为这是不同生物应对环境的生存策略,最简化的理由就是视觉异常。这容易被接受,但是有点搞笑。我想,牛眼看人大,看自己也大;鹅眼看人小,看自己也小啊。

课文中,那只大公鹅欺负孩子之前,看到了孩子胆小怕事的样子。欺负孩子之时呢,旁边还站着三个同伙,于是气势更加嚣张。小孩子倒地哭喊的样子,让大公鹅更加得意忘形,这恐怕正是它所追求的威风吧。

后来,小主人公懂得了不怕鹅了。因为即使和鹅个头一样高,其实孩子比鹅的力气,也是不差的。如果你有勇敢的样子,鹅就知道自己占不到便宜。

这个经历,让小主人公成长了。他还联想到牛的善良,懂得了平等待物。这里暗示着接人待物的道理,恐怕是这篇课文深层次的目的吧。

在从前的农村,温顺勤勉的牛和庄户人,共同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庄户人对待牛,是极其用心用情的,就像家中的成员。在农村的小道上,常常看到骄傲的鹅群。经过我们身旁时,昂首霸道,常常逼着人为它们让道。他们吭吭的叫声,雄伟的、摇摆的姿态,总让人忍俊不禁。它是家禽中的王者,却活得像个小丑。

牛为了生存,用自己的辛苦作为,换取了人类的保护。人养鹅,主要是为了吃蛋吃肉,可是鹅一定以为,是它的神态不可侵犯。

如果是视觉上存在错位,生活经验总是会逐渐矫正它的。可是思想上的错位,却会让动物,也会让人,在一条道上越走越远,回不了头。

牛和鹅读后感2

《牛和鹅》,一听说这个题目,我不由自主地就被吸引了,我认为这篇课文一定是一篇描写生动的动物小说,肯定很有趣!可没想到,通读整篇文章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篇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对待和被对待的态度的文章。

我们都被作者骗了!糊弄了!这篇文章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家道理,却被作者通过三十六计变得更吸引人了。虽然被骗,被捉弄的滋味不好受,但是作者所使用的这种“计谋”,却让我十分佩服。平时家长总是在日夜不休地给我们讲道理,而现在的我们——这群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儿童,当然不会去认真地听,当然不会去仔细地想,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总会觉得大人们很罗嗦,而这位聪明的作者——任大霖叔叔,他掌握了我们的心理,他知道我们觉得动物小说很有趣,便把道理融合进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小说里,他这样做可真是巧妙!他这样做不仅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和注意力,还让我们从中也明白了道理。当我们看完这篇文章时,就会说道:“哦,我明白了”作者真不愧是儿童文学家啊!

作者告诉我们不能欺软怕硬,生活中不正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吗?比如说,我们班上的很多同学经常嘲笑刘馥源,还骂他,不让他参加他们的游戏,甚至还打他。还比如说,一位六年级的同学,踢了比他更弱小的我们班的彭麒又,却在公共汽车上对一个看起来比他强壮,打架比他更厉害的另一个六年级学生唯命是从,服服帖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这几个最常见的例子不正是让人讨厌的吗?

哎,作者如此用心良苦地规劝我们,精心设计出了这样一个方法来告诉我们人生中的道理,如果在看了这篇文章后,根本没有任何感触,感受,领悟,领略和体会的话,那我只有深深地感叹!

牛和鹅读后感3

这今天,我们学了《牛和鹅》这篇课文,讲的是: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局的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作者敢欺负牛,但是却怕鹅。就在被鹅欺负的时候,金奎叔出现了,他不但救了作者,还教育了作者,让作者改变了以往的观点,不再害怕鹅,欺负牛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多留心、多多观察。

这篇课文中,金奎叔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这样说的:“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欺负人,也不应该惧怕于某种事物、某个人,我们想办法去不被人欺负,不惧怕世间万物!

总之,对待事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因为这样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牛和鹅读后感4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结果也不同。”,这句话正如《牛和鹅》里讲的道理一样。

《牛和鹅》是一篇任大霖写的文章,它具有儿童文章的童趣,让我们不得不多读几遍。《牛和鹅》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因为一句话,而让作者怕鹅不怕牛。天天看见鹅,都是心惊胆战,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让作者改变了看鹅与看牛的角度,也让我们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结果也不同。

在以前,我认识优优的时候,我认为她很讨厌,总是骄傲自大,很让人不喜欢。但有一天,我在和她玩时,发现它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讨厌,她很守游戏规则,还让这比他小的弟弟妹妹。还比如,我天天上楼,胖胖总是在叫,还有要咬人的举动,我特别还把它,就像作者怕鹅一样,天天躲着它。可有一天,狗的主人对我说:“这狗不咬人,它对你叫,你不理它就对了”。果然,我不理它,它还真不对我叫。看来,事物总会变化,只要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观察。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已及人,换位思考。”这句话说得多好,我们就应该拿自己的心与他人的心作比较,想想如果自己处于哪个地方会怎样,让让他人,想想与他人换个角色会怎样。

我们应该相信“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实物,结果也不同。”这句话,它会让我们渐渐成为有心人,渐渐成长!

牛和鹅读后感5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牛和鹅》。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在我们的心目中,牛是一种温顺、憨厚的动物,它们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从不抱怨,但“我们”却因此而欺负它,仅仅只是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吗?而相反,鹅这种自命清高、自命不凡的动物,总是常常骄傲自大到不把人类放在眼里,难道也只是因为它把人类看的比它小吗?牛,就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宽容、谦让、容忍的那些人,而鹅,便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瞧不起人的`人。牛的忍让,却没有因此而避免受到了别人的欺负,别人没有尊重它,反而还更加变本加厉的去欺负它,甚至去害它。可牛还是一声不吭,任劳任怨,这也使我对牛的崇敬又上升了一步,我们一定要尊敬那些忠诚老实的牛,也别再怕貌似强大,实际上却外强中干的鹅了。

牛和鹅读后感6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的,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相信学了这篇生动有趣的文章,我的感受最深的。因为我也有过和作者类似的经历。

作者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幸被鹅盯上了,鹅把它看得比他小好欺负,便上去欺负他。作者被鹅欺负的掉了一只鞋、书包也掉了,这是金奎叔来了,不然后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为什么我说我有过和作者类似的经历呢?那是因为我们楼下就有一个麻将室,整天都是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又开了暖气,所以关了门,可又有人抽烟,所以又老大的烟味,还有人在家没什么事做又有狗狗,想打麻将,只有把狗狗带上。可里面烟气熏天;还有刺耳的洗牌声,那着狗狗受得了?所以要出来透透气。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一楼就是麻将室的后门,狗狗就在那里透气。有句话叫“狗眼看人低”他一看见我就“汪汪”直叫。我被吓得撒腿就跑,跑到了正门。想给老板娘提提意见,可狗却跟着老板娘一起到了正门。又冲“汪汪”直叫。这次我可和它近距离接触了——它已经咬上我了,还好它没和口。

不过学了这篇文章,我以后再也不怕它了。因为我们本来就比它们强,怕它干什么?

牛和鹅读后感7

我很喜欢这个小故事,大大的牛、小小的鹅,牛体型庞大而又憨厚,鹅行动笨拙却又不可一世。这使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书声琅琅》中的一篇诗歌——《骆驼和马》,同样有趣。

导入时,我直接板书课题,提问,牛和鹅在你心中是怎样一个形象。二者置于你面前,你怕什么?进而引出也引入了本文的第一段,“我”怕什么?为什么害怕?这样过渡到课文内容,算是比较自然。其实,在这里,应该普及一下牛看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的原因,还可以以讲一讲一个关于牛和鹅眼睛的故事。但是,我不敢明确地告诉孩子们牛眼里那个放大镜似的东西是什么。

教学时,学生通读课文,自由朗读,读着读着笑出了声音,为何而乐,有说小作者被鹅追、咬时吓得要命,特别生动有趣。有说金奎叔赶鹅那一段很解恨,写得很详细。置身于文本中,这也算是情感的渗透吧,也是一种交流。

这篇文章重点于是在体会之前我的表现与鹅的表现;后面金奎叔的表现与鹅的表现。我总认为这些是有比较的,正是这种比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而决定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或者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表格,让学生们自读课文找出我对牛和鹅前后变化的句子,并说出原因。穿插鹅对我的态度及对金奎叔的态度,理会怕与不怕的区别与结果。

朗读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对比着来读,读出“我”的害怕,体会“我”害怕狼狈不堪的动作、心理;读出鹅的神气,体会这一连串的动词、拟声词;读出金奎叔的不怕,三下两下掐住鹅的脖子把它扔向远处;读出鹅的害怕,虽然仍是“吭吭”地叫唤和扇扇翅膀跳进水里。在对比中,学生能悟到很多,关于角度。

读第12自然段,再结合前面的总总变化,如“我”的变化以及鹅的变化,看看又有什么收获?此时,学生可以发现“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往往是由我们的态度决定的”了。最后再回顾金奎叔,便更能深入理解课文主旨了。

第二篇:《牛和鹅》读后感

《牛和鹅》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牛和鹅》这篇课文,讲的是: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局的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作者敢欺负牛,但是却怕鹅。就在被鹅欺负的时候,金奎叔出现了,他不但救了作者,还教育了作者,让作者改变了以往的观点,不再害怕鹅,欺负牛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多留心、多多观察。

这篇课文中,金奎叔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这样说的:“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欺负人,也不应该惧怕于某种事物、某个人,我们想办法去不被人欺负,不惧怕世间万物!

总之,对待事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因为这样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福建泉州晋江市晋江市东石廷都小学五年级:吴明榆

第三篇:作文 《牛和鹅》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牛和鹅》这篇课文,讲的是: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局的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作文 《牛和鹅》读后感。作者敢欺负牛,但是却怕鹅。就在被鹅欺负的时候,金奎叔出现了,他不但救了作者,还教育了作者,让作者改变了以往的观点,不再害怕鹅,欺负牛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多留心、多多观察。

这篇课文中,金奎叔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这样说的:“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欺负人,也不应该惧怕于某种事物、某个人,我们想办法去不被人欺负,不惧怕世间万物!

总之,对待事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因为这样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读后感《作文 《牛和鹅》读后感》。

福建泉州晋江市晋江市东石廷都小学五年级:吴明榆

第四篇:牛 和 鹅

牛和鹅

北师大版五年级

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好,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这个愿望,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神话故事。《牛鹅换眼的故事》牛和鹅将眼睛换了以后,他们与人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任务: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4、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成果:学生能够应用网络查找自己所需资料,通过学习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能仔细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把他们背下来展示给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找找类似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其中的道理。过程:

1、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文要学会的生字新词,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和展示学习情况。

2、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反馈如何解决。

3、教师引导疏理问题的脉络,以提供多媒体展示。4、多媒体展示:《牛鹅换眼的故事》,大家的观点,我对牛的态度,我对鹅的态度,金奎叔的经验,感悟文意,体会文章的寓意,小故事,作业。

5、师生互动,梳理文章的写作方法,多媒体显示。6、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的段落,并说说喜欢的原因。(交流、展示、激励)

7、自我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

8、展示自己写的表达对这则文章的感受及看法。资源:百度,新浪搜索这类故事。

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实际生活,谈谈碰到类似事件时该如何处理。评估: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和评价分值

分工协作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小组成员有明确分工,小组成员有较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合理,任务分配较合理,任务分配不合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细。无小组分工职责明细单。

信息来源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

能使用适当的搜索引擎,能从网络、书籍中获得信息,能从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得信息,从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并较合理地选择信息、但信息选择不正确,并合理地选择信息、使 使用信息 信息使用不恰当 用信息。

信息加工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

准确合理地对所搜集 能较合理地对所搜集 不能准确合理地对所搜集 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信息进行加工 的信息进行加工 成果要求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

有感情地朗读并 能熟练地背诵自己喜欢 基本能背诵,在写文时,背诵自己喜欢的 的段落,能讲清课文的 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观点。

段落;通过一个小 所含的哲理 故事能讲清楚其中 的哲理。

总结结论 优秀(5分)良好(3-4分)继续努力(3分一下)

能够完整、清晰、能够较完整、清晰、全面、不能较完整、清晰、全面

全面、正确地向全班 正确地向全班公布自己的 正确地向全班公布自己的

公布自己的研究结果。研究成果。研究成果。

探究型教案设计实施计划

授课教师

教学单元实施前的准备 单元课程名称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学生人数 教学环境

一台教师电脑、投影设备

技术设备

软件环境 学生技能要求

计算机

教学管理 教学实施准备

提前打印好评价表格

资料

提前两天与主任打招呼

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确定组长和汇报windows7 ie6.0 能够熟练操作,能够熟练搜索网络

具体内容 角度 20131120 学校电教室

一台电子白板链接网络

评估: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生的态度、合作精神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等。

2、成果鉴定:主要是从朗读和作文两方面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五篇:牛和鹅

牛和鹅

赵家小学 黄群

教学目标:

1、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一、提示单元主题,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我们来想像一下: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有两个人,一个人站在树底下仰望它,另一个人在山顶上俯视它,他们看到的情形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一棵树看上去会这么不同呢?因为两个人看树的角度不同。我再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天气炎热好不好?说不好的同学说得有道理,天气热,我们会觉得难受,当然不好。可有人会说好。谁?卖冷饮的人。因为天气热,他们的生意就好啊。同学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看事物的角度的问题呢?从刚才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了。遇到事情能不能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很重要。不信我们来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叫《牛和鹅》。

2、指名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大家的认识,齐读第1自然段。

2、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认识,而且都很相信这句话,所以我们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自由读3、4自然段,抓住三个“敢”和两个“才敢”体会我们不怕牛,怕鹅。

3、师: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不再害怕鹅,也不再欺负牛)

4、过渡:究竟是什么事让作者改变了看法呢?(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出示课件)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4、文中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做法一样吗?分别在文中把相关语句找出来,并在旁写上相应的体会。(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5、汇报我对待鹅的做法(5、6自然段)(1)、抓住那些语句体会到什么? 课件出示:

①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就像眼里没有我们似的。)②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体会到鹅的霸道、神气、嚣张)

(2)、你能试着读出鹅的神气、霸道吗?(3)、你还抓住那些词语,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我得狼狈不堪)你能试着读出来吗?

(4)、谁能完整地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即把鹅的神气、霸道,又把我的狼狈读出来,其他同学闭眼倾听,在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5)、我为什么这么怕鹅?

(因为,从鹅的角度看人,它把人看得比它小)

6、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金奎叔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他飞快的走了过来,„„逃命了。

(1)、自由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找一找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生动再现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2)、你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吗?指名读

7、鹅还是那群鹅,而我和金奎叔在它们面前表现得怎么会截然不同呢?默读9-11自然段,画出金奎叔说的话读一读。

课件出示: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1)理解金奎叔说的话,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不要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而被它吓倒了。)

(2)齐读句子记住金奎叔说的话。

(3)小结:由于我怕鹅,所以鹅欺负我,而金奎叔不怕鹅,鹅反而怕金奎叔了,我们对待鹅的态度不同,因而结果也不同。

8、是啊,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我明白了:

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从这句话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引导学生思考两半句分别是从谁的角度说的,以接读的方式理解。从鹅的角度出发,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但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同样,对牛而言,从牛的角度出发,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但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呀。

金奎叔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对鹅,我不怕了,对牛,我也不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小结:因此,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板书: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三、拓展延伸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同学们如果遇到一

些复杂的问题,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呢?(生自由答)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你是否能运用今天领悟到的道理来解决问题。读故事,想办法。(课件出示)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师: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生自由谈后课件补充出示——

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他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

板书设计: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