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心得体会 >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9党员学习《榜样4》张富清先进事迹经典心得体会(共5则)

2019党员学习《榜样4》张富清先进事迹经典心得体会(共5则)



第一篇:2019党员学习《榜样4》张富清先进事迹经典心得体会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党员学习《榜样4》张富清先进事迹经典心得体会5篇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党员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4月30日下午,来凤县举行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县上下、县域内外数万人通过电视新闻和“云上来凤”微信公众号收看直播,聆听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这也是我县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十进十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县委书记邢祖训主持报告会并讲话。县领导李伟、邓家斌、田延初、郭玉锋、刘涛、甘应绪、管民桦、刘发勋等参加报告会。

“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许多都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比起他们,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我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又有什么资格向组织提要求?”“我死都不怕,还怕吃苦啊?”“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主会场台上,三位宣讲人分别从张富清同志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建设时期,深藏功与名,扎根在山区;离休后,与时俱进,不忘初心”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报告。他们用质朴的语言,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张富清同志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好党员、好军人、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台下,参加报告会的干部职工都正襟危坐,听的是聚精会神、热泪盈眶,每到感人动人之处,都会不自觉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台上台下传递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感动,凝聚的是力量,昂扬的是斗志。此次报告会更加激发了大家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热情,更加坚定了加快建设“小康来凤”的信心,为推进来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大的力量。

邢祖训在讲话中指出,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增强党性上,切实坚定政治忠诚、涵养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书写更加坚定的来凤自信;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服务人民里,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厚植人民感情、凝聚人民力量,为来凤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邢祖训强调,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始终挺身在前,自觉对标对表,真抓实干,务实进取,普通群众要牢固树立“来凤命运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来凤品牌;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正己修身处,始终坚持严以用权、严以修身、坚持严以治家,争做新时代来凤楷模。

聆听报告后,大家纷纷表示,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来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锋,争做来凤楷模。

张富清,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现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离休干部,曾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

党员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党员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陕西洋县人,1948年3月在陕西瓦子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1955年1月转业到来凤县,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公所、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5年1月离休。

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他深藏功名六十余载,连至亲好友都不知道他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直到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才了解到他是一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同志是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优秀党员,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忠诚战士,是衷心体国、夙夜在公、淡泊名利的先进楷模,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学习榜样。为深入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活动。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论所处哪种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同志坚决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在祖国建设时期,坚决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儿,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牢记宗旨、坚定信仰,真正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刻进心中、融入血脉,充分发挥了*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张富清同志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面对生死考验、紧急关头,他无私无畏,主动请缨担任突击队员,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当前锋打头阵、翻城墙炸碉堡,与敌人殊死搏斗,负伤不下火线。他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革命军人驰骋疆场、果敢坚毅、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大局、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支援地方建设,他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来凤工作;国家精简人员,他率先动员妻子放弃“铁饭碗”;坚守工作岗位,忠孝未两全成为毕生遗憾。他像革命的一块砖,数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干一行爱一行,不务虚功、开拓奋进,体现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廉洁齐家的高尚情操。张富清同志九死一生、功勋卓著,却从不以此为资本要待遇、要名誉、要福利。他珍惜军人荣誉,却选择深藏功名、回归平凡,婉拒媒体采访——“党要我接受采访,我就接受采访”。他珍爱党员身份,始终保持清廉本色,从不利用职务为亲属谋利,教育子女“自强不息、自己奋斗”。他始终坚定信仰、笃定信念,拿起的是责任,放下的是名利,向我们传递着时代的正能量。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张福清同志住着老房子,用着老家具,生活清贫却时时想到的是响应党的号召,处处想到的是减轻国家负担。他热爱学习,95岁高龄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工作上离休了,思想政治上不离休”。他珍爱生命,88岁截肢,仍乐观向上、坚持锻炼,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他以奋进不息、积极向上的坚强意志,为“英雄”写下了的注解。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4】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总书记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部队军营,战功赫赫。1948年,24岁的张富清离开陕西汉中洋县的家,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先后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子战场冒着枪林弹雨,不顾自身安危保家卫国,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他正是时代最可爱的人,可歌可泣,可爱可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代需要凝心聚力,需要奋勇当前的开拓者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老革命们的流血牺牲,现在是我们这代人奋斗的时刻,每个人都应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做时代弄潮儿。

退役转业,低调奉献。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克己为国,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首先动员的,竟是自己的妻子;他辗转多个岗位,一直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他年逾八旬截肢,自己锻炼用义肢走路,没给国家添过一份负担。

他正是时代最需要的人,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全体党员干部要奋勇朝前,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将政策做细、做小、做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呼唤更多的改革先锋、汇聚更多改革力量,接棒继续跑好伟大复兴的接力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学习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张富清事迹学习感悟。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他是时代最可爱的人,谦逊,务实。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向老英雄张富清学习,立足当下,充满斗争精神,永怀爱国情怀,为国家披肝沥胆,奉献一切。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

重读张富清老人的生平经历,于平凡中感悟身为中国*人的光荣伟大;体味张富清老人的动人话语,于点滴中催发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党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简单平凡的话语在此刻听来却那么掷地有声,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迎着枪林弹雨冲锋在前,战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64年前,他退伍转业,在湖北来凤县的艰苦山区奉献一生。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他说:“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作为一名中国*党员,张富清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自己的铮铮誓言,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身为*员的初心和使命。

朴实纯粹,淡泊名利。深藏战功63年,因为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这位老人才重新被人们认识。谁曾想这位平时默默无闻的张富清竟是立下赫赫战功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这让当时负责信息采集登记人员都为之震惊。每当提起70年前牺牲的战友,老人泪眼婆娑:“我的战功,和他们的贡献相比,差得很远;我现在人还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们享受得多,还有什么理由向组织提要求?”甘于贫苦,淡泊名利,装修、家具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老样式,平日生活更是将勤俭节约融入了生活的点滴。在面对儿女工作时,时任革委会负责领导的张富清毅然让儿女下乡锻炼,到祖国更需要的地方历练成长,甚至在晚年患白内障进行手术时也只是选择了一副的晶体,而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老人用他的淳朴淡泊彰显了*员的高尚品格。

一心为国,造福一方。抗战时期的战斗英雄,复员转业后的人民好干部。哪里需要我就到那里去,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张富清抱定这样的一种信念扎根来凤30年,为官一任,张富清认真工作深藏功名,带领群众投工投劳,一起放炮眼、开山修路……为来凤县带来了新气象,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见证了*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有无数像张富清老人一样的人为我们负重前行默默付出,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捍卫了我们的建设成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党员的无限忠诚,这一切的一切也将不断地激励着我们新的一代继续向前,以无数英模先辈为榜样凝聚成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为祖国的明天不懈奋斗!

第二篇: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的党员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2019年4月21日,总书记对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矢志奉献,党中央决定,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2019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事迹学习

总书记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今年95岁高龄的张富清老人,曾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战功赫赫,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但张富清本人却从没有一天躺在功劳簿上。他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应当以张富清同志为楷模,向他学习。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了能够早日实现这一目标,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传递着肩上的光荣使命,不懈追求着,不断奋斗着。张富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把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扛在了自己肩上。几十年来,从战场上到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吃苦,踏实肯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他不怕牺牲,冲锋陷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不怕辛苦,将所有脏活累活都揽过来做。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也应向张富清学习,把人民的幸福时时刻刻挂在自己的心上,用行动践行初心,用业绩报效祖国。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在面临退役转业时,张富清没有选择“风光”“清闲”的工作,而是主动选择到条件艰苦、急缺干部的湖北西部工作,听说来凤县又是最偏远、最困难的地区,他又选择来到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了一生。都说基层苦、基层累,但张富清却主动选择去基层奉献一生,并且是最偏远、艰苦的地方,这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学习,尤其我们基层干部,是接触老百姓的机会最多的一批干部,与老百姓朝夕相处,我们应当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回应老百姓的诉求;虽然工作苦一点,累一点,但我们的工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我们就应对我们的事业无比热爱、对基层工作孜孜以求。始终刻苦钻研、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在我们的岗位上努力创造出成绩。

张富清用他的一生点亮了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大业,但他自己却像一根蜡烛,默默发光发热,不言不语。对张富清这样的英雄,我们除了向他致敬,更应该向他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大事大情上讲原则、讲信念,在小事小节上懂付出、知奉献,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

2019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事迹心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战争年代,枪林弹雨冲锋在前,他立下赫赫战功;和平时期,他将荣誉悄然封存,扎根山区为民造福。张富清心里始终装着党和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读罢“老英雄”张富清的感人事迹,让我内心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老英雄”张富清,从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从深藏功名60多年,到95岁高龄积极配合采访。张富清用一生践行着他的“大小观”,他的心很大,一心满满装着党和国家,但他心又很小,几乎装不下自己。“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昔日党旗下的誓言,此生不渝的初心,任凭岁月磨蚀,无论面对任何困难,朴实纯粹的初心,滚烫依旧,炽烫人心,其精神富有绽放的生命之光,让人羡慕,更令人敬畏!

从老旧住房到破旧沙发再到素淡的生活,张富清将果敢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践行一生。从动员妻子从供销社下岗的真担当,到不给孩子特殊关照的硬作风,再到“不能给组织添麻烦”的铁规矩。“符合的就做,不符合的就坚决不做”。分管机关,他没有给家庭改善过住宿条件;分管财贸,他没有为孩子多搞一点营养伙食;分管街道,他没有把一个矛盾问题随意上交。71年党龄的“老英雄”张富清始终恪守“党和人民的要求”,用行动擦亮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担当有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60多年来,“老英雄”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但当他听说有人说,“您把您的故事说出来,对社会起到的教育作用,比当年炸碉堡的作用还大”时,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又一次当上了“突击队员”,那怕采访时伤痛疼得一身透汗也绝不表露半许。中国走过70年风风雨雨,张富清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老英雄”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标注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神标杆”。

精神“富”足、生活“清”淡、追求纯粹,“老英雄”张富清树起了新时代一面镜子,映照平凡中的伟大,点燃了新时代奋进的“火种”,激励着无数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2019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事迹总结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张富清在部队,保家卫国,奉献勇敢,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到了地方,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奉献的是默默奋斗,淡泊名利。奉献是张富清的灵魂,张富清是奉献精神的使者。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奉献精神,凝聚新时代奋斗力量。

学习张富清的坚守初心。革命战争年代,勇敢冲锋;和平时期,不怕偏远。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是奉献、奉献、再奉献。在张富清身上,奉献就是底色,奉献就是追求,奉献就是梦想。深藏功名,坚守奉献,这就是新时代我们奔跑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奔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精神是奔跑的营养,奔跑有奉献,奔跑有力量,有速度。新时代,我们都在奔跑,我们应该用奉献精神去奔跑,奔跑出一个辉煌的成绩。

学习张富清的不改本色。不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地方,张富清始终保持着一个英雄的本色,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没有任何个人的名利,甚至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这种本色很淳朴,很洁白,没有任何私欲,没有任何功利。这样的英雄本色最伟大,最可贵。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英雄本色,才能创造中华民族伟大成就的色彩斑斓。我们从张富清身上看到了生活中的无数“活雷锋”,看到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这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是中华民族力量的源泉,是中华民族追梦的强大能量。

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张富清是奉献精神的榜样,我们要学习好榜样,我们要见贤思齐,万众一心,无数中华儿女的奉献精神凝聚起在一起,就是新时代的奋斗强大力量,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能量。学习张富清奉献精神,凝聚新时代奋斗力量,这是新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必须担当。

2019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事迹体会

近日习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张福清同志军功卓越,不提当年之勇,无私奉献,不占国家资源,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不仅仅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更是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要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

学习张福清同志保持党员先进性,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71年前,张富清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赫赫战功,只字不提。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现在,他95岁,仍然不愿意给组织增添一点麻烦,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楷模,一个扎扎实实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人。

学习张福清同志保持党员先进性,就是处处起表率。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张富清靠的是一个党员的信仰;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扎根大山,张富清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习总书记也曾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学习张福清同志保持党员先进性,就是严于律己克勤克俭。在张富清简陋的家中,珍藏着一个打满了补丁的搪瓷缸。一面是熠熠生辉的天安门、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一面写着“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和平。”从1954年起,这个搪瓷缸就是张富清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补了又补,不能再用,张富清就把它认真保存了起来。上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一家搬到现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2019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事迹感悟

总书记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说道这里,张富清老人哽咽了,也让镜头前面的每个人热泪盈眶。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不怕牺牲,和平年代守得住初心、耐得住清贫,张富清同志用他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职业战斗生涯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初心和使命。

60多年深藏功名,为的是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60多年后申报退役军人信息也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对党老实。心里时时刻刻装着党,老一辈共产党员是那么的纯粹,反观今天,我觉得广大党员干部在了解了张富清同志的事迹后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嘴里口口声声的喊着对党忠诚,心里有没有时时处处的想着党,有没有时刻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没有牢记一个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和平年代没有枪林弹雨,却有着更加晦暗的血雨腥风,禁得住诱惑更加考验每个党员的意志。

初心一定,一生都要践行使命。对全体党员干部而言,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同志这种奉献精神,不忘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接续奋斗。当前,我们党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张富清那样的好党员踏实奋斗,我们青年一代更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政绩观、人生观、世界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第三篇: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张富清出身陕西省洋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8岁时便失去父亲,大哥因为吃不饱而夭折,母亲孤身带着兄妹3人艰难度日。经历了社会动荡,张富清灵魂深处受到洗涤和震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真正的贴心人。人生捭阖,感恩“解放”,张富清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开始和归宿,这一坚持,就是一生一世。张富清说:“我打仗的秘诀就是不怕死。一冲上阵地,满脑子都是怎么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信仰,灵魂里的忠诚。张富清因为有了对共产党的坚贞信仰,在一次次枪林弹雨中,将生死置之度外,舍生忘死,英勇善战。

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当地,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素朴实、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张富清的4个孩子,除大女儿因伤致残外,其他3个都凭自己的努力读书,当上了干部或者职工,没有一个沾过父亲的光。

他的妻子嫁他的理由“就是因为他思想纯洁、为人正派”。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张富清老人深藏功名63载的缘由,道出了一名老兵最朴素的内心独白,也道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最纯粹的理想信念。

当听到张富清同志的功勋——获得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和师战斗英雄称号,我不由为之动容。因为这些军勋用通俗的话来说,意思也就是:张富清同志是无数次从鬼门关走出来的人。这些功勋都是一个共产党人用血泪换来的。

但63年来,张富清不仅没有居功自傲反而从未向包括家人在内的任何人提及这些战斗功绩,他将用自己的血泪和九死一生换来的报功书及军功章尘封在自己破旧的老皮箱里面,直到2018年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张富清老人的辉煌战功才曝光在世人面前。

张富清老人是我们的英雄,也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一名团员青年,作为一名外宣编辑,我们要努力提升“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外传播事业中,争做新时代先锋,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四篇: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体会一:在坚守中塑造纯粹

张富清的一生,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断突击的一生。战争年代,他是一名英勇无畏的突击队员,三场战斗炸掉敌人4个碉堡。当国家需要抽调战斗骨干抗美援朝时,他又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转业安置时,张富清选择了到大山深处的来凤县,选择了人生的第二个战场。在来凤工作的30年时间里,张富清有20多年在农村度过。有时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他就要“转移一次阵地”。因为张富清能干,这个村子刚刚搞好,组织上又把他派到另一个村去攻坚。究竟住过多少村,张富清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记得那些年,自己像部队里的突击队员一样,哪里最困难就把他调到哪里去,到处打攻坚战。

张富清自豪地说,从入党那一天起,自己时刻按照入党誓词去做,党交给的任务从来不拖欠,国家的便宜一分都不占。这话说得多么朴实无华,也生动地表达了他一生的坚守,更是他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

张富清转业到地方工作时,国家经济还很困难,几乎家家都为生计发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先后分管过县城的粮油供应、三胡区供销社和卯洞公社船厂、桐油经销等,可以说每个岗位都是“肥缺”,稍微“灵活一点”,至少全家人不会饿肚子。但在小儿子张健全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饥饿。当时由于生活困难,不少干部向单位借钱,但张富清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从未享受过任何困难补贴。就连自己的工资,他也没有认真查看过,“组织给多少就要多少。钱少了不够花,就计划着开支”。

在家庭陷入困境时,他安慰妻子:“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党!”当党和国家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时,他第一个砸了妻子的“铁饭碗”;当遇到招工的好机会,他却打发儿子下乡当知青;做白内障手术,他和农民病友一样选择最便宜的方式……

这就是张富清,即使自己经受那么多磨难,依然铁心向党、忠贞不渝,毫无怨言!

张富清的一生,就是这样坚守中塑造了纯粹与高尚,成为一座令人仰望的人格丰碑,成为一面烛照灵魂的人生镜子,成为一面引领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旗帜。

坚守,他坚守的是信仰信念:“在明白了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道理后,我便坚定了听党的话、跟党走的信念”;他坚守的是初心本色:“共产党是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党,我一心只想着怎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把群众的生活搞上去”;他坚持的是党性原则:“对党忠诚,就是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不能搞变通”;他坚守的是入党誓词:“从入党那一天起,我就把自己交给了党,坚决按照入党宣誓去做”;他坚守的是纪律底线:“党交给的任务从来不拖欠,国家的便宜一分都不占”;他坚守的是人品官德:“如果整天想着自己的事,想着享受,那我这个共产党员就变了,就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

体会二:在平凡中彰显伟大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人生因追求而精彩,生命因奉献而美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张富清靠的是一个党员的信仰;和平时期甘守清贫、主动扎根偏远山区一心为民,张富清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离休之后,从不居功、不搞特殊、不向组织提任何条件,张富清坚守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60多年深藏功名,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传承和放大了新时代的奉献精神,为我们逐梦前行的路上矗立起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逐梦新时代,放大张富清的奉献精神,在平凡中彰显伟大,在普通中彰显崇高,让奉献有更强劲的动力,让奋斗有更坚定的步伐,做老英雄张富清奉献精神的忠诚传承者、忠实传播者,挺起逐梦前行的精神桅杆,汇聚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低调一生的张富清从未宣扬过自己的赫赫战功,数十年如一日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当下,党员干部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培养“自我归零”意识,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拓展党员干部无私无我、责任担当的精神境界,唱响新时代的奉献之歌,让人生在奉献中闪亮,在奉献中燃烧,当好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张富清几十年深藏功名,用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品格,立起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样子,一个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一个人民公仆应有的样子。如果不是退役军人管理部门采集有关信息,张富清的事迹至今可能还不为人知。在解放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一次,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一枚,但他却把这些赫赫战功深藏多年;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到条件艰苦的湖北来凤县工作,默默无闻奋战在建设祖国的第一线;拥有职权却从不谋私,让妻子在精简退职中“无过”下岗,把可以正常到国企当工人的儿子送到乡下当知青

还常跟子女们说:“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党怎么想?”

我们经常说要接受组织的考验,但有时候仅因为一点点不顺心、不如意,就牢骚满腹,甚至撂挑子、耍脾气。与张富清这位老前辈比一比,我们不觉得自己渺小吗?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

体会三:向张富清同志学习什么?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无论是战争时期、和平时期,无论是经历工作变动还是生活变化,张富清的初心始终不改。在战场上担任着最危险的突击任务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张富清,在和平时期主动选择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挑最苦最累的工作干,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百姓脱贫,他带领群众肩挑背扛、开山修路,哪里最贫困往哪里跑得最勤,哪家最困难为哪家想得最多。面对组织的召唤,张富清说:“我应该坚决听党的话,不能和党讲价钱。”

我们学习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不论处于哪个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党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每个党员要以张富清为榜样和标杆,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心系祖国,把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作为毕生追求,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在工作生活中培育崇高追求、涵养高尚情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用模范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我们学习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一份朴实纯粹,做到计利国家、无私忘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苦干实干、创造实绩。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他勤勉敬业、无私奉献,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服务大局、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学习他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在一次次选择上,张富清始终以个人和家庭的小我服从时代、组织和人民的大我,这是爱国之情、赤子之心的生动写照。

我们学习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担当使命,干一行爱一行,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把革命理想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学习他对事业严谨细致、极端负责,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我们学习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一辈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特别是在党性修养上,要学习他严以律己、乐于助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用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我们学习张富清,就是要从他身上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涵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党员。在人生事业的追求和奋进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工作斗志面对一切、挑战一切、拥抱一切、创造一切,为着至诚报国的崇高理想、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创优业绩的美丽梦想,立足岗位尽职责,担当作为创佳绩!

体会四:聊一聊张富清的“富”与“清”(原文:向贤彪)

老英雄张富清可谓名如其人。一个“富”字,一个“清”字,概括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品德。

先说张富清的“富”。在一些人眼里,一个“富”字意味着用不完的金钱、吃不完的山珍海味、住不过来的华屋美宅然而,这一切,张富清都没有,他有的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房改房,有的是用了30年以上的小竹椅、小木桌等简陋家具,有的是朴素的藏蓝色夹克,有的是面条、馒头、青菜等简单的一日三餐。若论物质生活,这位95岁的老人恐怕连一个普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都达不到;若论精神和幸福指数,他又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富翁”。

张富清老人曾立下赫赫战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了“人民功臣”奖章。张富清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枪林弹雨中,他以不怕牺牲的战士本色为坐标,奋勇杀敌;革命胜利后,他以为国捐躯的战友为坐标,深藏功与名;和平年代,他以服务群众为坐标,克己奉公、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朴实纯粹、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淡泊名利。张富清培育了良好的家风。他的儿子张建全说:“多为公少为私,看重工作看淡名利,好家风是父亲给我们子女最好的馈赠。”张富清没有因为资历老、又是战斗英雄而为自己要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更没有给子女留下丰厚的家产,却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那就是:决死关头向前冲,和平年代淡名利,困难面前不低头,享乐面前能自律,巨笔公

众号整理,一生跟党讲赤诚,一生为民多奉献。这笔精神财富比黄金珍贵百倍,比山岳厚重百倍。以张富清为榜样,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像他那样看淡物质利益,注重精神修养,将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用奋斗书写精彩的人生。

再说张富清的“清”。在有些人看来,现代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人难得清白、廉洁,于是就有了“大环境使然”“人心都是会变的”等托词,给“心猿意马”“精神懈怠”找借口。然而,在张富清的人生字典里,他始终以清廉为本、以本色为要,在严于律己上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与坚定。张富清经常对子女说:“我是国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政者,正也。”张富清“正”起来的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形象,“立”起来的是共产党员的行为标杆。单位精简,他第一个动员妻子下岗;子女求职,他坚决不找关系说情;医疗手术,他心疼公家的钱,总是能省一点是一点;公费用药,他严守红线,从不允许家人碰这些“福利”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晚年的张富清依旧保持着看书学习的习惯,这段他标记出来的话,可以说是老英雄一生的真实写照。岁月无声,精神永恒,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品格,值得世人敬重。

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番话底气十足、振聋发聩。甘守清贫是廉洁奉公的崇高品质,是“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正气。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让清风正气充盈人生。要以革命先烈先辈为镜子,坚持精准对标对表,将清廉作为本色来坚守,过清白朴素的生活,这样才能体验人生价值的丰盈充实和人生境界的高远辽阔。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追求精神富有、品格高洁的人生之境,并非一蹴而就,而要一生下足苦功夫。张富清的一生,让清廉、担当、奉献、高尚这些字眼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化为每日的自觉行动,深深地浸入了他的骨髓,成为不可动摇的人生信念。广大党员干部向张富清学习,就要回答好大与小、轻与重、多与少、得与失、公与私、国与家等人生选择题,始终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让自己的生命更纯粹,最终收获人生的累累硕果。

体会五:《坚守初心好榜样:张富清》读后体会

《坚守初心好榜样:张富清》一书,以扎实的采访、细腻的描写、生动的细节,使人物再现读者眼前、走进心中,生动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阅读此书,使人能与老英雄产生精神的贯通和灵魂的共振,进一步激励自己在担当使命中实现人生价值。该书是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努力做合格党员、当时代先锋、创优秀业绩、为人民造福的鲜活教材。

全书分为“英雄之路”“走近英雄”“英雄的昭示”3部分,共收录80余幅珍贵照片和4个独家视频,以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充分展示、真实定格了张富清的坚定信仰、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

张富清曾经在战争时期保家卫国、功勋卓著,却在和平年代深藏功名、不忘初心,甘于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在一个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本色不改。自离开部队之后,张富清绝口不提过去的赫赫战功,而是埋首于平凡的生活,一过就是60多年。无论是同事朋友,还是妻子儿女,都没有想到他们身边这位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老头,竟然在战场上经历过那样一段值得大写特写的烽火往事。

张富清这位94岁的老党员,历经岁月而不改本色,甘于平凡而奉献终身,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典范。他的人生传奇令人感佩,情操境界令人敬仰。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楷模,读懂了什么是初心。张富清的系列报道经由众多中央主流媒体刊发之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第一章《英雄之路》详细讲述了老英雄张富清的英雄底色和永恒初心。通过对老人的采访,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的勇气和意志源自真枪真刀的磨炼。一句“一加入解放军,我就没怕过死”,诠释了老英雄内心的革命情怀。路,是一步一步丈量;仗,是一场一场拼杀。没有什么神兵天将,只有坚定的信念。岁月流逝,本色永存。张富清的人生道路选择只有一个按键,就是“党的指引”。他走过的路、做出的选择,写满了光荣。每次选择,他考虑的从来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党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第二章《走近英雄》,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阐释了张富清同志平淡中的不平凡。木框玻璃结构的老式窗户、厨房里水泥和瓷砖砌成的大水缸、客厅一角老旧褪色的小茶几,是老英雄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个物件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充满了故事。这就是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事:生活越是平淡,他的人格就越不平凡。老兵不老,老兵永远是榜样。从主人公身上,我们读懂了老英雄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出的精彩人生。

第三章《英雄的昭示》,教育我们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岁月会变,本色不变;容颜会老,忠诚不老”。岗位在变,身份在变,不变的是使命初心。老英雄张富清是在战火洗礼中锻造出来的英模人物,是新中国千千万万个英雄的缩影。“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些老党员、老军人、老英雄,把忠诚和信仰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第五篇:公安干警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最近我总队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在一次主题教育会上观看了介绍时代开模张富清先进事迹的宣传片。观看之后感触颇深,95岁高龄的张富清在 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奋勇杀敌;在和平时期不怕吃苦,在偏远农村带领村民遇水修桥,遇山修路,为让老百姓脱贫致富艰苦奋斗。张富清的先进事迹给我们树立了合格共产党人的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从命令,听党指挥,不怕艰险,努力奋斗,埋头苦干,争先创优的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展现在我们面前。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老英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敢于冲锋陷阵,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等。退役后又主动转业偏远地区,为贫困山区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虽带

着一身荣誉,却选择了深藏功与名,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榜样,是时代的精神力量,当代的年轻人更是应当向他看齐,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用纯粹的初心,为时代的发展注入新活动,作出新贡献。

如今,已经95岁高龄的张富清和老伴还生活在建于上世纪80年代潮湿老旧的老房子里,最简单的陈设,最清淡的饮食,最朴实的生活。71年党龄的张富清经历得了战争岁月的洗礼,耐得住功成身退的清寂,依旧守着那一份老党员淳朴作风,守着入党时的那份炽热初心,他“心中富足、两袖清廉”,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廉洁自律,张富清同志终将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力量”!

老英雄张富清,一辈子初心不改,本色不变,事迹感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奏响新时代共产党员奋进的壮歌。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更应该把握当下,珍惜现有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时刻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鞭策自我,不断进步、敢为人先,用不变的初心,为这个时代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公安干警,我深深地被张富清老人绝对忠诚于党,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所感染了。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奉献精神。他把党的事业、党员责任和群众利益看得很重,他把金钱名利,个人得失看得很淡,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积极相应总书记的号召,学习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境界,像他那样将一颗赤诚的红心献给党和人民。但对自己不慕容华,不慕权贵,不向组织索取“一根草”,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我们要学习张富清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奋斗新时代,成就无悔的人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