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行合一,勇于担当——基层年轻领导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确实,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是遇到难题躲着走,还是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我们不能把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要多接烫手山芋,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用实实在在的奋斗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自己又是一名年轻干部,我觉得具备四个方面的精神很必要。
一、具有奉献精神。从给群众留下“半条被子”的女红军、到发扬“螺丝钉”精神的雷锋、再到守岛卫国的王继才,这些家喻户晓的先进人物,永远是激励我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歌颂我们教师的,作为一名教师队伍里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弘扬奉献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为学生着想,真正做到知民情、晓民意、排民忧、解民难,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二、具有实干精神。“领导干部”核心在“领”、关键在“干”,说白了就是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马当先、真抓实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领导干部应转变“多干多错”“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消极态度,摒除“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不良风气,纠正“看看报纸、装装样子、混混日子”的工作方法,培养自身脚踏实地、敢于拼搏的实干精神,深入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干好事。
三、具有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广大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善谋善为。担当精神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它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具有大而无畏的勇气,更需要具备扎实过硬的本领。平时的理论学习肯定必不可少,有了指挥棒,有了参考书,我们行动起来会更加自信。特别作为二级学院的领导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担起重任,不推诿,多沟通,齐谋划显得尤为重要。
四、具有自省精神。要培养自己“每日三省”的习惯,时刻反思自身言行是否符合规范,是否符合“三严”要求,是否诚实做人,规矩做事。能做到严以修身,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做到严以用权,心存敬畏,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做到严以律己,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慎独慎微、对表对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
改革创新,勇于担当
发言材料
作为学校的一员,又身兼中层领导,一切所作所为自然要对人民负责,要对学生负责,要对组织托付给的那份工作负责;所以势必要勇于担当。那么如何在工作中体现担当呢? 首先,工作中要有大局意识,多想学生的利益,少想自己的利益。多为学生办实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这样才能做到担当。
其次,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遇到困难和矛盾,更要多想办法,多请教,积极应对。
最后,工作出了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分析原因,直到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第三篇: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
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
2012年第10期 ——重要言论
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职领导干部,是湖北省“关键的少数”,是决定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掌舵人”、负责人、当家人,一定要带头做到“四个担当”,即政治担当、职责担当、能力担当、资格担当,以勤政、廉政、善政的卓越业绩,不负党中央和全省人民的期待和重托。
一是政治担当。政治担当,就是立“政德”,在涉及理论、旗帜、道路、方向、制度、路线等党的大政方针原则上,在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操守上,必须履行应有的政治义务。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工作,讲政治担当,特别要强调“八个字”,即坚信、坚定、坚持、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坚信不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定不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坚持不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要坚守不变。这是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纯洁、政治操守的直接体现,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元德”、“帅德”,即根本之德、统帅之德。
二是职责担当。职责担当,就是立“官德”,勇于担当任务、职责、使命、困难、艰险,做到“四担四不”,即担任不误、担难不却、担险不惧、担屈不计。要担任,勇于承担领导的职责和任务,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耽误,这是天赋之责;要担难,善于在困难中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体现创造力,在解决困难中体现领导水平和能力;要担险,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勇担风险;要担屈,敢于担当去做利在以后的事,即便遭到暂时的误解或怨恨也在所不惜。主职领导干部要主担当、大担当、多担当,同时大力营造鼓励担当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这是领导干部的大德。
三是能力担当。能力担当,就是立“职德”,不断提升抓经济工作、群众工作、党的建设、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能力,凝聚发展资源,营造发展气场。要保持先进,创先争优,追求卓越,不甘居后,以新思维、新理念,掌握新战法,开拓新局面;要发挥好主职领导“一方之器”的功能,带好班子、树立正气,胸怀坦荡,民主开明,以一身正气带出一个风清气正、和谐共进、上下同誉的良好氛围;要讲求实效,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带头做实际工作,重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形成讲求实效的氛围;要善于学习,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四是资格担当。资格担当,就是立“廉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守廉洁从政、干净做事的底线,自觉做到廉洁干净,不贪;境界高尚,不俗;严格约束,不懈怠;“一岗双责”,不失职。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从政任事的基本资格。要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探照灯”下工作,接受法纪监督;习惯在“镁光灯”下工作,接受舆论监督;习惯在众人目光之下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做到敢抓敢管,不仅保持自身清正廉洁,还要带好班子、管好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第四篇:扎根基层 勇于担当
扎根基层 勇于担当
2013-09-17 15:01:34 作者:jshjq 来源:
宋河镇 刘英波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宋河镇的刘英波,缓解旱情的两场喜雨,终于把我们送上了“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演讲比赛的决赛舞台,今天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同志一起同台演讲,向各位评委和领导们汇报我们成长中的一点心得体会,我倍感振奋。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扎根基层勇于担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前一分钟,我似乎还是父母眼中不懂事的孩子,是老师眼中渴求知识的学生,是朋友眼中玩单反、谈书法的文艺小青年,这一分钟,却已然成了一名在乡镇工作快一年的国家干部。不知道他们看到此刻有些消瘦的我会做何感想,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支持着我在一年前的选择,但我心中却真实地铭刻下了这样八个字:扎根基层勇于担当!
还记得2011年的春节,三五好友小聚畅谈,毕业有三两年的我们,抒发着不同的感慨。有人说,要继续深造,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人说,要赚大钱,子孙奢华百事便,死后祭葬如王公。还有人说,要去从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激昂奋进的话语总是让人思潮涌动,豪气干云的事业总是让人心潮澎湃!我默默地听着思索着,是呀,我们这群人不是在北上广,就是在省会中心城市,求学的正在攻读博士、经商的也有了自己的公司、从军的刚刚晋升少校,做的都是所谓的大事业!
可我的心里仍有一阵阵的不平静,一丝丝的不甘心,难道只有在大城市才有大事业,难道广袤的基层没有大事业?带着不平静、忍下不甘心,我把自己一直深埋于心底的想法说了出来:我要去基层!顿时,周围疑惑的眼光开始灼热:你在河南的培训圈子、互联网圈子摸爬滚打快三年了吧?你半天的课时费也有两三千了吧?你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培训讲师了吧?为什么想到去基层?我只是一笑,自问自答道,去基层需要理由吗?不需要!
朋友们的笑声尚未从我耳边消失,我已经从河南转战到了京山县宋河镇。经历了党政办半年的锻炼培养,今年四月我调整到农办,成了一名光荣的农业干部。
来了农业战线,我才发现,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全能政府。山林被烧了,老百姓要找政府;评不上低保,老百姓要找政府;邻居偷了堰塘里的水,老百姓要找政府;两口子闹离婚,老百姓要找政府;老子不给儿子盖房子,还是要找政府。开春了,要根据雨情水情合理安排庄稼结构,入夏了,要督促下秧补秧蓄水保水,入秋了,要抓好秋收布置秋冬农业生产,冬天里还要考评结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基层工作头绪万千,农业工作更是纷繁复杂。基层的一针一线都是老百姓的心声,基层的一砖一瓦都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不仅要求我们熟悉农业、熟悉农村,要求我们掌握技能、掌握方法,更要求我们拿出扎根基层勇于担当的豪气。
什么是担当?我不知道词典上如何去定义,但有些人有些事我却看得到。
我看得到,堆积如山的文件材料前,一个有些柔弱的身影,夙兴夜寐,宵衣旰食,一力担起宋河镇农业战线文字材料工作,为服务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好思路好办法,把宋河镇农业农村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向全省传播。
我看得到,村组湾冲里,田间地头上,一个日渐黑瘦的身影,谈笑着家长里短,让一个个尖锐的矛盾化解于无形,融洽了邻里感情,和谐了村组关系。
我看得到,高关渠道边,一位老干部,顶着四十度的高温,走遍了每一节渠道,为放水调水献策出力,汗水浸透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我看得到,王家山、烟墩岭两个村交界处,几辆沾满尘土的车,几个疲惫不堪的身影,彻夜不眠、苦口婆心,劝说着争水抢水的老百姓们,终于把几近爆发的群体冲突变成了全力抗旱的动人场面。
太多太多的典型就在我们身边,太多太多的事迹无法用言语尽情表述,但我知道,所看到的这些人这些事,也仅仅是全县干部奋勇争先、迎难而上的冰山一角。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什么是担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就是一种担当,无愧于干部的身份就是一种担当!
勇于担当才能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和关心,才能不辜负群众对我们的尊重和厚爱,才能不辜负鄂中绿宝石这方山水对我们的滋养!
我不知道京山有多少河流,但我相信每一涓细流都涤荡着我的心灵;我不知道京山有多少土地,但我相信每一寸沃土都哺育着我成长。基层干部这条山水路上,有些清苦,有些平淡,但没有犹豫,没有迷茫,因为我们心中永远铭刻着这句话:扎根基层勇于担当!
第五篇:勇于担当心得体会
勇于担当心得体会
勇于担当心得体会勇于担当精神从古至今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每个老百姓都要有担当精神的伟大思想家,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政治家,无论是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英雄,还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伟大领袖,无不传承着勇于担当精神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正是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先锋,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时候。
遥想西汉时的苏武,独守汉朝旗帜,在匈奴腹地坚守十九载而志向不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毅力与执着,如果没有一种国家使者的担当情怀,他又怎能做到?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面对着实力弱小,内部矛盾重重的现实,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六出祁山而最终病逝于前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这种担当精神想必才是孔明名垂千古的真谛吧!南宋时的丞相文天祥,面对着南宋朝廷即将倾覆的关头,毅然决然的担当起了拯救南宋百姓于水火的责任,即使被俘后面对着高官厚禄的诱惑仍然坚守着自己对南宋朝廷与百姓的担当,真正做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明朝时的大学士于谦,面对着皇帝被俘,北京城被围的危急关头,同样毅然担当起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职责,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大明王朝与百姓于水火之中,真正做到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崇高理想。
我们的国家历经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而不倒,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多次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之所以能够坚持过来,就是因为每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总会有勇于担当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既倒。
现在,我们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只有更多的党员干部勇于担当起自己的职责,我们的美好蓝图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