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前做好县乡换届考察识别干部工作心得体会大全
提前 做好 县乡换届考察识别干部工作 心得体会
2021 年是新一轮县乡换届之年,也是建党 100 周年。提前做好干部综合研判分析,精准常态立体考察识别干部,为换届考察做足准备非常关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用人得当,首在知事识人。通过开展综合研判分析,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识别出来,切实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
综合研判,知人有道。以了解掌握领导班子和干部个人情况,为配强班子和用好干部提供科学依据为目的,将“常规研判、专项研判、季度研判”糅合一起,形成综合立体式研判,为干部调配奠定良好基础。把政治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党风廉政建设等八个方面作为常规研判重点,定期启动全覆盖的地域性常规研判,形成常规台账。密切关注干部在应对风险挑战、处理复杂矛盾、完成重大任务等关键时刻的表现,围绕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以及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猪瘟管控等重大突发事件,开展专项研判。纵向比较看发展变化,把一时与一
贯结合起来,围绕工作落实、项目推进、任务进展,以季度为节点,开展季度研判。
纵横相比,识人有法。用“大数据”思维抓好全方位分析,对同一个班子的领导干部之间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了解等方式,量化研判结果,拉通排位,推动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通过交换、比较、反复“大数据”,对区域性负责同一项工作、同一项业务、同一项职务的干部进行拉通排位,推动“同岗找差距、同责学经验”,助推干部能力不断提升。运用结构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条件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将干部个人研判等次、评价结果与脱贫攻坚、信访稳定、经济建设、项目推进等重大专项工作表现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摸清干部的真实底子,精准、科学、动态掌握干部表现。
奖惩结合,用人有 据。综合分析研判是途径和方法,落脚点在配强班子、选好干部、推动发展。通过综合分析研判把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争先创优、勇猛精进的干部识别出来、选拔上来、使用起来,为明年县乡换届选人用人各环节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对综合表现优秀的干部,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时
优先考虑、重点使用。对综合表现不好或人岗相适度不高的领导干部,适时开展提醒谈话。对研判中发现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从严从实用好综合研判结果,根据情况作出调岗、降职、降级等处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真正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
第二篇:2020年干部科精准考察识别干部心得体会
2173 2020年干部科精准考察识别干部心得体会理论文章课题论文
“知人之道,圣贤所难”。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既看关键时刻处理大事的能力表现,又注重了解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近距离接触干部,加大平时的了解,才能识深识准干部。
拓展考察广度,变“期末考试”为“平时测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考察识别干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要克服不考察不去了解干部、不调整很少与干部谈话的问题,经常性同干部零距离沟通、心贴心交流,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状态和存在问题,做到对每名干部的优势特长、缺点不足如数家珍。要完善经常性考察方式方法,发挥考核、届期考核、提任考察等各种考核的“叠加效应”,综合个别谈话、征求意见、民主测评、专项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参加民主生活会等途径,横纵对比、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形成精准的“成绩单”。在关键时刻政治立场中辨“德”,在落实急难险重任务中识“能”,在一贯工作态度中看“勤”,在长远工作成效中考“绩”,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中察“廉”,避免以“单次分数”论英雄、造成考察干部的片面,让考察评价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增加考察深度,由“室内考察”转向“室外走访”。“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在干部任用考察时,可适当开展“隐藏式”考察,隐蔽考察意图,深入“八小时外”及“社交圈”“生活圈”,实地走访、征求意见、听取与干部生活交集较多人群的意见。到左邻右舍、街头巷尾听听闲谈议论,多层面了解干部的人品个性;到基层一线、服务对象中听听口碑绰号,多方位检验干部的德才政绩;到父母、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中听听生活琐事,多角度映射干部的生活作风,掌握在常规考察中难以深入的情况。
强化考察精度,从“大数据库”中“精选深挖”。干部政治品德和素质能力的体现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不太容易捕捉,但在重大场合、重要事项、关键时段中往往会露出“庐山真面目”。在考察领导干部时,除了按照常规流程完善考核数据外,还要精选一些干部“显绩”,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深挖”,看心思是否花在谋改革上,看精力是否用在促发展上,着重关注其决策行为是利在当下、还是功在春秋,甄别考察对象是否“真干事”“会干事”“干净干事”,为客观准确地研判干部的政治品格、领导水平和发展潜力提供重要依据。
精准考察识别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亟须精准考察识别干部,推动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局面,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突出政治标准。遴选、使用干部,政治标准是硬杠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一场阻击战,是对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一次检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讲政治的标准和要求只能提高不能降低。突出政治标准,精准考察识别干部,必须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执行力上见忠诚度。要重点考察干部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记在心中,能否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
优化考察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精准考察识别干部,要用事实说话、靠实绩度量。一方面,坚持全程考、随机考、专项考相结合,综合运用个别谈话、征求意见、民主测评等方法,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切实提升干部考察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坚持群众公论、社会舆论、组织定论相结合,多到街头巷尾、多从群众口碑、多去左邻右舍考察干部,深入了解干部能否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把研究人和研究事结合起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有机统一,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让挑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坚持能上能下。“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用好一个激励一大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因表现突出被火线提拔。精准考察识别干部,需要运用好考察结果,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严肃问责,建立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让有为者有位。用好正向激励机制,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开进贤之路,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把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中经受住考验,政治上过得硬、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具体化,准确把握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性质和影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全身心投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
第三篇:如何实事求是做好干部考察工作
如何实事求是做好干部考察工作
干部考察工作是一件复杂、慎重、严肃的工作,要走三个环节,即考察前准备、考察中操作、考察后任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工作,本人提出几点看法。
一是考察要符合实际,要真正按照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考察内容。干部是干工作的,因此,考察干部前必须首先考察这个单位的需要、这项工作的特点、这个岗位的特征。从这一具体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人的条件、标准和具体考察内容,将“工作需求”具体化为一系列可以衡量的具体条件、指标,据此描绘出这个岗位的本质特征。
二是通过考察,要真正把握住一个干部的本质特点。考察一个人、一个干部,要看他的什么,这不是一个主观随意确定的东西,而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界定和明确的标准。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将干部标准定为四化方针、德才兼备、群众公认三大方面,但在具体的掌握中,我们往往又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来具体衡量,把考察对象的本质特点如实反映出来。
三是考察人是个“独立人”,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考察对象。考察人要具有“独立性”,既不要是被考察者的亲密朋友,也不要是被考察者的对头仇人。考察人要用宽阔胸襟去考察考察对象。
四是对考察对象信息的了解了全面,要准确,要进行延伸考察。拓宽考察范围,对考察对象不仅要考察目前岗位上的情况,还要了解当前的社会、工作圈子中的人对他的看法,不仅要了解考察对象本身,还要了解与他紧密相关的人。当然,这个延伸要明确和规范,做到合理延伸,不能无限拓宽。
五是考察材料应当形成于考察之后,而不是诞生于考察之前,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考察对象。经过实际考察,深入分析,出于公心,出于事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撰写考察材料,为工作的需要尽可能找到最适合的人选。
第四篇:学习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做好考察识别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学习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 做好考察识别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思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2020 年 10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蕴含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了让人十分“解渴”、茅塞顿开。对于新时代组工干部来说,唯有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真正做到用哲学观点考察识别干部,深入认识现象与本质,克服看人识人的主观性、片面性和狭隘性,方能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善用哲学观点考察识别干部,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选人用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去伪求真,拨开迷雾,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考察识别干部。然而现实中,个别同志不能够透过访谈对象的语言表象准确地发掘事物的本质,要么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要么大而化之、一了百了,从而导致访谈中经常出现“一人说了听、二人说了信、三人说了定”的现象。俗话说: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组工干部考察识别干部就是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擦亮火眼金睛,识破金玉其外、虚有其表的“假把式”“花架子”,让喜欢“装”的干部“丑态毕露”,无立锥之地。除
此之外,还得注重看干部表现出来的实绩和能力,注意分析干部潜在的能力和水平。既要看总体跟细节,又要看表面跟内在;既要注重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又不能唯数字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干部的真面目,才能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不至于被表象所迷惑。
善用哲学观点考察识别干部,就是要防止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人们在观察、评价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感受,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对组工干部而言,以偏概全乃选人用人之大忌。组工干部作为选人用人工作的直接把关者,能否在识人用人时,跳出片面、偏执的怪圈,不被所处的位置、特定的情绪所左右,不仅决定着选人用人导向,更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组工干部只有避免以偏概全、剑走偏锋,才能获得全面、理性的认识,才会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因此,组工干部要练就一双慧眼,看问题要力求全面,在提出建议人选时要准确识别、正确评价,不独处一隅、不以偏概全、不主观臆断,不先入为主。要全面地了解干部、公正地评价干部,对干部的过失进行客观分析而不求全责备,公正看待而不以偏概全,莫让干部被一个缺点影响、被一个错误困住、被一个污点束缚,切实站在党的事业的大局角度去思考,育好人、选好人、管好人、用好人,真正给为民办事的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选人用人、考察识别干部发表了多次讲话。通过学习这些讲话,我们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用哲学的观点践行选人用人的方法。新时代组工干部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基本内容出发,提炼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维方式,并将所掌握的哲学知识转化为工作方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选人用人新机制,以丰富的哲学观点,为党和国家事业源源不断培养人才。
第五篇:做好换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做好换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作者:xiangzihanchu 于 2011-12-29 08:34:07 发表只看该作者
2011年自上而下换届选举工作已经结束,一批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干部被选拔到领导岗位,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环境,新任领导干部需要一段的适应、调整时间,如何加快新任干部的适应进程,缩短他们心态调整的时间,促使他们尽快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组织部门加强对换届后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扎实做好换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认真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新任干部的教育培训,要分批分层次进行,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当前,某些地方为“形式性”的完成新任干部培训任务,在规定时间,统一组织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干部集中培训,声势浩大,但收效甚微。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只能是使培训流于形式,无法使广大干部真正受益。
第二,培训要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可千篇一律,照本宣科。许多新任干部来自基层一线,有着非常丰富的基层经验,但缺乏理论修养,加强对这些干部的理论修养培训非常有必要,但是在某些地方,授课老师只是念课本、读段落,许多培训内容都是今年念完明年念,年年复年年。对新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要选取那些有着丰富基层经验的老师上课,结合实际阐述理论,寓理论于实践,方能将枯燥的理论妙趣横生化。
第三,培训形式要注重多样化。长久以来,我们的干部培训工作都是采用上大课的形式,虽然课程中有实地参观、调查研究之类的安排,但大多最终都是因时间、经费等问题流于形式,培训时间经常是被最大化压缩。现场授课对于干部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现场授课可以和讲师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但是现场授课并非唯一的培训形式,多媒体发展到今天,通过电视、广播、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方式能够最大化的传递信息,开拓视界;通过实地参观图片展、历史博物馆、红色旅游展览等活动,能够让广大干部更加直观的接受教育,对于历史有一种触及心底的认同感;通过组织新任干部进行实地调研,能够培养新任干部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方式,促使他们关心基层、关心群众,加强干群关系。
第四,对新任干部的培训要突出注重反腐倡廉教育。新任干部大多较以前更上一个台阶,受到的现实诱惑更多、更大,不免有些干部思想道德意识开始松懈,价值观出现多样化趋势。通过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座谈会、参观反复倡廉图片展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选择主题,扩大新任干部的受教育面,保持宣传教育的连续性,既要做正面先进性教育,又要做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弘扬正气、彰显先进,保证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