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测图 本科生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
测量学
实验名称
大比例尺测图
学生姓名
丁伟
学生学号
202011315404
所在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
所在班级
土管1204
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管理学院
小组成员基本信息
组员
职务
分工
组长评分
组内互评
陈建辉
组员
数据记录、数据校核、内业计算、立水准尺、立对中杆
陈立星
组员
立水准尺、立对中杆、整理数据
陈胜烨
组员
绘制草图、数据校核、内业计算、立水准尺、立对中杆
段懿宸
组长
数据记录、立水准尺、立对中杆、整理数据
陈璐标
组员
观测、整理数据、收放仪器、绘制成果图
陈智华
组员
立水准尺、立对中杆、绘制成果图
丁伟
组员
立水准尺、立对中杆、绘制成果图
胡俊涛
组员
立水准尺、立对中杆、绘制成果图
测区范围:第17测区
实习安排:
第一天:首先绘制草图,完成了从G8坐标开始的一段个别高差点。
第二天:在四饭门口开始从G8坐标高差点开始,完成了支水准路线测量和所有点的距离测量。
第三天:完成了闭合水准测量双面尺法水准测量。
第四天:完成了附合支水准测量,换仪器。完成了个别点的水平测回角度,个别点坐标和方位角。
第五天:重测个别点的水平测回角度,完成了一段路点的水平测回角度,坐标和方位角。
第六天:重测个别点的坐标和方位角,完成了三条道路的点坐标和方位角以及水平测回角度。
第七天:台风下雨。
第八天:完成了所有路段的水平测回角度。发现点坐标出现错误。
第九天:检验个别路段的水平测回角度,缩小误差,第十天:完成了四栋建筑物的碎部测量,完成了篮球场和排球场的碎部测量。
第十一天:绘制大比例尺测图。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测量第十七测区的各地物的坐标,距离,高程以及道路之间的角度,完成对第十七测区的测绘
2、实验内容:(1)绘制图幅为60×60cm²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一张。
(2)完成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工作,掌握其过程。
(3)了解水准仪,全站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实验理论依据或知识背景(自行查阅参考书及相关资料):1.踏勘选点 2.水平角观测 3.边长测量 4.连接测量 5.导线内业计算 6.水准测量 7.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8.高程计算 9.地形测图 10.测站点的加密
4、测区草图(包括设置的导线点信息)
二、实验记录与结果分析
(记录主要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测量范围:____ 至____ 观测者:_________ 记录者:_________
仪器型号:____________ 观测日期:__________ 天气:_______
测站编号
点号
后尺
下丝
前尺
下丝
方向及尺号
标尺读数
K+黑-红
高差中数
备注
上丝
上丝
后距(m)
前距(m)
黑面
红面
视距差(m)
累积差(m)
校核计算
测回法观测手簿
仪器型号:___________ 观测日期:__________ 天气:_______
组号:___________ 观测者: __________ 记录者:_________
测 站(测回)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角平均值
备注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图根控制测量内业计算表
日期:________ 班组号:__________ 计算者:__________
点 号
距离(Km)
平均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点之高差(m)
备注
距离测量计算表
日 期:________ 班组号:__________ 司尺员:__________
尺子号码:__________ 尺 长: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
测线
往测(m)
返测(m)
往—返
相对误差
平均长度(m)
起点
终点
(m)
(往-返)/距离平均值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班组号:__________ 观测者:_________________ 计算着:__________
点号
观测角(内角)
改正数
坐标方位角
距离D(m)
坐标增量
改正后的增量值
坐标
点号
△x(m)
△y(m)
△x(m)
△y(m)
x(m)
y(m)
辅助计算
三、思考与练习
四、实验小结
1、实验中出现过的问题(或错误)、原因分析
(1)实验数据出现多次误差。原因:测量时不够认真,验算数据时不够仔细,中点没有对准中丝就开始测量。
(2)
(3)
2、本实验的收获与感受。
(1)掌握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
(2)掌握了内业计算的基本方法
(3)通过这次的测绘实习,增强了测定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用图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的问题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