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述职报告 > 村干部述职报告

社区双联调研报告

社区双联调研报告



第一篇:社区双联调研报告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调研报告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我社区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推广典型。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确实实落到实处,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结合起来,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下功夫帮助所联系的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通过深入开展联系帮扶对象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家庭成员结构情况。

2、固定资产及设备情况。

3、收入主要来源。

二、具体做法。

1、领导带头调研。自双联活动开展以来,社区领导人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深入片区,与各小组多次进行衔接。通过实地走访详细了解,确定联系对象,并与群众一道研究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

2、深入片区摸底。自行动开展以来,包片干部积极下片区入户一看:进户掌握基本情况。二听:召开座谈会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三问:通过征求意见,进一步掌握重点情况。四析:通过深入走访,准确、客观、规范填写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贫困户联系卡,方便了群众联系干部。

三、造成家庭贫困的因素。

按照胡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城市居民在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年龄问题又是制约收入来源的一大难题,像贫困户容奎郁家庭,夫妻双方常年患病,又不能外出务工,城市低保成了家庭收入的唯一希望,住房问题又是生活中另一大难题。

四、下一步措施,帮扶计划。

1、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好城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报销比例等政策,切实解决因病带来的家庭负担。宣传好关于城市低保人群政策信息,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

2、以点带面,帮扶子女教育就业问题。经入户调查,因家庭教育经费负担较为严重,而抑制了子女的求学之路,造成了就业的潜在问题,在以后帮扶过程中鼓励、关注子女教育问题,争取学得一技之长,为以后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3、立足长远,重在增收致富。这次联村联户行动要立足长远,切实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争取为联系户找准一个脱贫致富的路子,制定帮扶计划,特别是尽可能的为群众提供知识、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他们改变思路

下一步,相关包片干部将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认真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人心,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确保这次行动取得实效,确确实实使群众脱贫致富。

第二篇:社区双联调研报告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调研报告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我社区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推广典型。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确实实落到实处,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结合起来,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下功夫帮助所联系的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通过深入开展联系帮扶对象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家庭成员结构情况。

2、固定资产及设备情况。

3、收入主要来源。

二、具体做法。

1、领导带头调研。自双联活动开展以来,社区领导人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深入片区,与各小组多次进行衔接。通过实地走访详细了解,确定联系对象,并与群众一道研究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

2、深入片区摸底。自行动开展以来,包片干部积极下片区入户一看:进户掌握基本情况。二听:召开座谈会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三问:通过征求意见,进一步掌握重点情况。四析:通过深入走访,准确、客观、规范填写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贫困户联系卡,方便了群众联系干部。

三、造成家庭贫困的因素。

按照胡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城市居民在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年龄问题又是制约收入来源的一大难题,像贫困户容奎郁家庭,夫妻双方常年患病,又不能外出务工,城市低保成了家庭收入的唯一希望,住房问题又是生活中另一大难题。

四、下一步措施,帮扶计划。

1、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好城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报销比例等政策,切实解决因病带来的家庭负担。宣传好关于城市低保人群政策信息,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

2、以点带面,帮扶子女教育就业问题。经入户调查,因家庭教育经费负担较为严重,而抑制了子女的求学之路,造成了就业的潜在问题,在以后帮扶过程中鼓励、关注子女教育问题,争取学得一技之长,为以后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3、立足长远,重在增收致富。这次联村联户行动要立足长远,切实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争取为联系户找准一个脱贫致富的路子,制定帮扶计划,特别是尽可能的为群众提供知识、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他们改变思路

下一步,相关包片干部将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认真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人心,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确保这次行动取得实效,确确实实使群众脱贫致富。

第三篇:社区双联调研报告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调研报告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我社区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推广典型。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确实实落到实处,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结合起来,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下功夫帮助所联系的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通过深入开展联系帮扶对象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家庭成员结构情况。

2、固定资产及设备情况。

3、收入主要来源。

二、具体做法。

1、领导带头调研。自双联活动开展以来,社区领导人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深入片区,与各小组多次进行衔接。通过实地走访详细了解,确定联系对象,并与群众一道研究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

2、深入片区摸底。自行动开展以来,包片干部积极下片区入户一看:进户掌握基本情况。二听:召开座谈会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三问:通过征求意见,进一步掌握重点情况。四析:通过深入走访,准确、客观、规范填写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贫困户联系卡,方便了群众联系干部。

三、造成家庭贫困的因素。

按照胡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城市居民在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年龄问题又是制约收入来源的一大难题,像贫困户容奎郁家庭,夫妻双方常年患病,又不能外出务工,城市低保成了家庭收入的唯一希望,住房问题又是生活中另一大难题。

四、下一步措施,帮扶计划。

1、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好城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报销比例等政策,切实解决因病带来的家庭负担。宣传好关于城市低保人群政策信息,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

2、以点带面,帮扶子女教育就业问题。经入户调查,因家庭教育经费负担较为严重,而抑制了子女的求学之路,造成了就业的潜在问题,在以后帮扶过程中鼓励、关注子女教育问题,争取学得一技之长,为以后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3、立足长远,重在增收致富。这次联村联户行动要立足长远,切实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争取为联系户找准一个脱贫致富的路子,制定帮扶计划,特别是尽可能的为群众提供知识、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他们改变思路

下一步,相关包片干部将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认真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人心,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确保这次行动取得实效,确确实实使群众脱贫致富。

第四篇:双联调研报告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调研报告

定西工贸中专

张敬元 张兆武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是省委实现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一项重大决策,县委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行动起来,竭尽全力,联系群众,为民富民,保持稳定,立足长远,促发展,建和谐。根据县委安排,我们带领学校部分联户干部,先后四次深入联系点首阳镇石家磨村,调查了解农户情况,现将了解到的情况形成报告。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咨询乡镇村组干部、走访农户、实地查看、发放宣传资料,翻阅村组档案等形式进行。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学校联系的60户双联户。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内容共有九项。即石家磨村基本情况;农户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的看法;不满意的问题;最关心的事;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最希望村里发展的产业;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要求;对村干部的要求;对自己脱贫致富的打算。

四、调查的情况

1、石家磨村基本情况

首阳镇石家磨村位于陇西县南部,距离镇政府约5公里,陇西县城25公里。毗邻渭源县莲峰镇。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7.7℃,年降雨量450毫米,无霜期160天。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属南部二阴区。适宜种植马铃薯、玉米、党参、红芪、板蓝根等经济作物。现有耕地面积4286亩,人均1.57亩,其中旱地2286亩,水浇地2000亩,有效灌溉面积1700亩。

全村共4个社,572户,2730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309人,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660人左右,2011年人均纯收人2790元。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该村有贫困户82户244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村村庄分散,交通不便,农田水利设施落后,资源相对匮乏,产业开发不足,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没有形成,尤其是村内道路和田间道路路面狭窄,土壤疏松,雨季道路长期泥泞不堪,车辆无法通行,给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带来了极大不便,严重影响了全村经济发展。

2、农户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的看法 中央、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好,特别是实行“新农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以人为本、发展的结果与人民共享”的理念。

3、不满意的问题

有些农产品“卖难”问题比较严重,如去年的洋芋。小额贷款困难。

4、最关心的事

惠农政策和子女上学问题。

5、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发展规模养殖缺乏资金和技术。

6、最希望村里发展的产业

规模养殖和种植高效经济作物。

7、对自己脱贫致富的打算

多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以增加经济收入。

8、对村干部的要求

结合当地实际,调查研究,谋划一条带动村民实实在在早日发家致富脱贫的道路

9、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要求

要用真心换真情,立足长远,切切实实为联系村户增收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及早帮助谋划联系村帮扶户发展路子,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归纳农户致困的主要因素为两大类:一是人多地少,二是缺少劳力和技术。

六、解决问题的措施

针对不同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实施办法,采取技术引领、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形式,从实际出发,坚持“输血式”帮扶和“造血式”帮扶并重,注重“造血式”帮扶。实行物质帮助与观念转化相结合,解决临时性问题与健全完善长期性机制相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进村入户,政策法规宣讲,实地调研,座谈讨论等方式,结合生产,帮助双联户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计划,从调整种植结构、转换经营方式、扩大规模种植养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促进增收。

2、送温暖办事实。在农忙季节和重大节假日进行物质帮扶。送化肥、筹集建筑物资等农户必须的生产生活品。

3、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服务。为贫困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带去致富信息项目,助农增收,脱贫致富。

4、做好帮扶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贫困户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贫困户收入。

5、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志结合,引导贫困户转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变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克服过去养成的“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政策引领、能人带动、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理想信念

第五篇:双联调研报告

关于帮扶户郭**家庭情况调查

报告

3月5日,由局长亲自带我局全体干部职工来到联系帮扶村**镇**村,每名干部职工深入到各自联系户,宣传政策、讲明意义。同时开展调查,摸清底子,掌握情况,初谈帮扶计划,确立帮扶项目。现将帮扶户***家庭调查情况报告予后。

一、基本情况:

1、家庭成员结构情况:联系帮扶户郭**,家住**村**湾合作社,全家6口人,4男2女,劳力2个,主要成员郭**,现年68岁,初中文化程度,老伴**,现年68岁,小学文化程度,3儿子***,现年40岁,高中文化程度,务农,其妻**现年39岁,初中文化程度,务农,大孙***(现年14岁)、二孙***(现年6岁),分别在初三和学前班读书。

2、土地占有、种植结构情况:全家耕地面积12亩(一等塬地5.2亩,二等4.3亩,三等2.5亩),其中粮田6.5亩,果园(苹果)5.5亩,2009年后季定植。平均每年种植小麦5亩,占总粮田面积77%,玉米1.5亩,占23%。

3、固定资产及设备情况:占有房屋9间,其中平房3间,砖混结构尖顶房6间,小型面包车1辆,架子车2辆,电视机2台。

4、其它主要产业情况:从事养殖和运输业。年均养殖

奶牛2头,母猪3头,育肥仔猪8头。

二、经济收支现状:

全年家庭总收入50725元,其中:农业收入5385元,养殖业收入17000元,运输业收入26500元,馈赠收入1000元,其它收入840元。总支出39060元,其中:农业支出1690元,养殖业支出10950元,运输业支出14000元,家庭生活费支出4320元,医疗费5000元,学杂费1600元,其它支出1500元。当年纯收入11665元,人均1944.17元,历年结余存款2.2万元,人均3660元。

三、制约家庭经济收入增长的因素

通过对该家庭基本情况和经济收支现状了解分析,制约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现有粮田6.5亩,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亩,占总粮田面积77%,玉米种植面积1.5亩,只占总粮田面积的23%,小麦亩产量580斤,而玉米亩产量达1200斤,是小麦亩产的2倍多,从市场价格相比基本平衡,据此每亩小麦比每亩玉米少收入600多元。

2、养殖业发展规模太小。现养殖奶牛2头,母猪3头,仔猪5头,养殖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9.2%,比农业高出11.2%,是该家庭发展的主导产业。但养殖数量较少,发展规模太小,效益不高。

3、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主要是缺乏技术指导和科

学管理经验,在肥料投资,田间管理人力、技术投资方面资金不足。导致果树发育不良,生长期过长,影响挂果期及苹果质量。

四、帮扶计划:

1、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可调整为3:3.5。

2、扩大规模,增加奶牛(母)2头,母猪3头,育肥仔猪6头,扩建圈舍,科学饲养,需帮助规划建设用地0.2亩。

3、帮助聘请果树管理技术员现场培训指导,掌握科学管理技术知识,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帮助解决化肥投资等问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shuzhi/4/21527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