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述职报告 > 村干部述职报告

公园路社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制度

公园路社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制度



第一篇:公园路社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制度

公园路社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制度

一、为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增进了解,加深感情,真正使干部能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联系走访范围:社区全体居民,包括病残户、特困户、“三老”人员、孤寡老人、“两劳”释放人员、重点帮教对象、宗教人士。

三、具体内容:

群众对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在工作作风、民主管理、维稳措施、发展思路、增收办法及科学决策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落实“三老”人员政治生活待遇事宜等内容为主。

四、方法及要求:

1、将社区党员分成两个组,社区党支部书记带一个组,每组至少2人,其他委员、后备干部和“设岗定责”党员要积极参与,坚持每月一次分片进行入户走访,确保每个社区居民全部走到。

2、每走访完一个住户,干部都要及时对谈话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向群众做出答复或承诺,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社区“两委”班子汇报。

3、每次走访群众工作结束后,社区“两委”班子要对干部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就每一个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明确整改的责任人和时限。

4、对本社区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以书面的形式向镇党委、政府反映,并向群众进行解释说明。在月底前,社区“两委”班子要组织开展一次“回头看”互动,对社区两委班子及干部落实整改的情况进行小结和点评,确保群众的诉讼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第二篇:社区走访居民制度

社区走访居民制度

为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努力做到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做群众的贴心人,实现社情民意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的有效对接,使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特制定如下居民走访制度:

一、根据社区管辖的户数或楼院数,将社区居民划分成片,通过分片包楼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入户走访居民。

二、入户走访人员必须主动热情,任劳任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时记录入户走访情况;建立居民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重大事件早上报,矛盾问题早解决。

三、社区对走访中收集的舆情认真研究分析,归纳梳理问题,帮助解决困难,并将解决情况及时反馈给居民。

四、入户走访主要内容为及时了解和收集居民需求和困难,排查调处人民内容矛盾,征求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对于居民的需求、困难和意见等重要事项应及时提交给社区,由社居委协调相关部门给予解决或答复。

六、入户走访中要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为全面构建和谐社区,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第三篇:村干部联系走访群众制度

村干部联系走访群众制度

1、村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民主日”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村的群众进行走访,并建立自己的联系户。

2、结合乡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下访活动,村干部要积极参与联系走访群众,同乡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一起了解、关心、帮助群众之间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乡党委、政府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村干部在群众工作中,要坚持全面、认真、负责的态度,每名村干部每月要保证联系走访5-8户不同类型的农户(贫困户、富裕户、宗教人士、五保户),重点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4、村干部联系走访群众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

(1)走访了解农村在党员、“三老”人员、宗教人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好的经验和办法;

(2)走访了解村党支部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好的经验和做法;

(3)走访了解村党支部在村务、财务、“一事一议”以及全村其他各项事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好的经验和作法,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走访了解村干部、党员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方面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5、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联系走访群众情况分析会,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集体进行研究解决,并制定具体 的整改方案要,明确责任人,认真落实整改措施,严格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对村里无法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村党支部、村委会,并由村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研究确定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解决,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上报乡党委和政府,以便在全乡推广和应用。

6、将村干部联系走访群众工作列入对村干部考核范围,对联系群众工作好、解决群众问题及时,群众满意的单位和个人,在年底考评中,对评优工作优先考虑,并报乡党委结合“三级干部会议”进行表彰奖励,对联系群众工作落实不力,群众不满意的单位和个人,取消年底评优资格,并在全村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第四篇:党员定期走访群众制度

党员定期走访群众制度

一、走访群众的内容:

(一)积极宣传并带领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

(二)妥善处理群众中的矛盾,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搞好同志间的团结;

(三)经常听取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党员的意见和要求;

(四)引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思想,帮助群众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入三者利益的关系;

(五)关心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走访群众的范围:

一是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是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考察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二是一般的群众。主要是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与他们结对子,幵展帮扶活动。

三、走访群众的途径:

(一)党支部每半年召幵一次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对党支部、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民主评议,听取群众对本党组织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二)领导干部应坚持深入基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党员联系群众可采取个别走访、谈心和召幵座谈会等形式, 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关心并尽可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坚持汇报、检查和指导:

(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每季度应将联系群众的情况和群众的反映向党委或所属党支部汇报。党支部应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尽量解决或向党委反映;

(二)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党员联系群众要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定期检查。

第五篇: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一、党员领导干部应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和联系村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特别要注意深入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困难多的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

二、在中心党员中广泛开展以“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心党员每年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三、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户活动。中心全体党员应与联系村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困难群众结成联系户,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联系对象,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并树立信心,提高技能,自强自立。

四、实行党承诺制度。党员应结合工作实际,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本着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原则,以承诺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承诺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各级党组织应进一步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实行政务公

开、党务公开,大力推行民主听证制度,通过“百姓心声倾听会”、“民情日记”等方式,充分反映民意;采取民情恳谈、交心谈心、领导接待日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情;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广泛集中民智。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应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反馈意见。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纳入工作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分析。党支部应加强对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的督促检查。应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断创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总结、推广经验,不断完善新形势下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措施。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shuzhi/4/191446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