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研修随笔(定稿)
暑期远程研修随笔
参加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是一扇窗,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
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的通道。我可以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我耳目一新,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在工作中,让我能够在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问题时,学会思考和处理方式。
其次,远程研修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前专家传经送宝,或教师学习交流要“走出去,请进来”颇费一番周折,也难于满足到各地学习的强烈需求。如今却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图”!网上研修,一下子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我们农村教师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网上学习、交流。
远程研修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想不断的向上攀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到有那么多的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远程研修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又像一剂强心剂,启动了自身不断攀登的动力源泉。
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了解到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认识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们,让我从你们精彩评论和提交的一份份的班级作业和班级交流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人生,无限的风景!
乳山市畅园学校
宫波 2013-7-7
第二篇:暑期研修随笔(6)(最终版)
雨后荷花分外娇——2013暑期培训有感
裴德焕
刚刚在酷暑难耐的盛夏里感觉到一丝丝凉意,暑期培训再次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学习评价”这位佳人也由幕后走上台前,让我们一睹她那绝世而独立般的美丽。设计精美的学习园地、课程简报;丰富而专业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视频;及时有针对性的专家指导;认真而新颖的学员作业;真诚具体的作业评论都如佳人的各个侧影美不胜收,让人为之心醉。我们每天忙着看视频,写作业,发评论,从早到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系统学习并掌握了评价时间线、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策略、评价量规等学习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认真完成了培训的任务。学习评价由终结性评价转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合作、信息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元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21世纪的技能。这正是千千万万个老师日思夜想渴盼的(辗转反侧,苦不能得)一种教学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以新课程标准和21技能的培养为目标,运用学习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大胆实践,我们必定会提高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水平,真正成为21世纪的老师。
感谢研修,它给了我一次专业提升的机会;感谢研修,它使我在专业化的成长道路上拥有更多的自信!拥有更多的收获!
第三篇:研修随笔
倾听,是心灵的舞蹈;交流,是快乐的分享倾听,是心灵的舞蹈;交流,是快乐的分享
---------谈与专家在线研讨交流
今天,是我感到很快乐的日子。
几天的远程培训学习,第一次近距离的倾听到到那么多新鲜而真实的故事。
我这人很内向,平时喜欢坐在一边,静静的倾听别人的话。可今天,我在倾听的陶醉中也不由自主的参与其中。真的,在潜意识里,我并没有积极发言的习惯。专家老师的一个话题“造成习作说谎、套话、空话等现象的原因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应对?” 打开了学友们的心扉。既真实而又鲜活的话语吐露中表达出每个人的真诚。这个话题其实我深有所感。《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叶老也反复强调学生作文要“理真、情切、意达”、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真实地反映自己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因此,作文应反对虚构。作文如允许虚构,其结果必然使他们不去观察、思考,只会闭门造车,凭空捏造。强调生活中有什么记什么;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就录下什么;生活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这很像美术中的白描写生,见到眼前的事物,便用线条如实描绘下来,而无需进行刻意的艺术处理。或许被众位学友的真实而真诚的发言所感染,或许想把自己的新声吐露出来。我勇敢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让我想不到是,我的发言居然被推为“精彩发言”,这让我感到惊喜和意外。
倾听,是心灵的舞蹈。交流,是快乐的分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研修路上,我们工作着并快乐着。
第四篇:研修随笔
说实话,研修真的很累,但几天学习下来,我却发现,累得值,累的开心。因为从研修中,我获得了平时所不能获得的、大量的有助于我们教学工作的知识。从专家视频到课例学习和研讨,研修一点一点的把我的思维打开。学习中,无论是专题、简报还是园地,我都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仔细观看每一段视频,有的视频、文字我反复看好几遍,直到自己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每一个专题的作业,我都细心思考,谨慎的组织自己的思维,仔细搜寻自己教学中的每一个实例,看看自己哪些做得好,还有哪些做得不好,以后要怎样才能做好。在学校集体学完,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回到家打开电脑,进入工作室,点击鼠标,敲击键盘......:看到我在学习儿子也不和我挣电脑了。
感谢研修,您是我的良师益友,给我指导,给我帮助,拓宽我的眼界,开拓我的思维。感谢研修,您是一片海,我是海中的鱼儿,在你的的怀抱里遨游,吸取着她的营养,丰富着我的智慧。
感谢研修,您使认识的、不认识的你、我、他聚集在这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思想的共
第五篇:研修随笔
研修随笔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昨夜雨骤风疾,驱散了连日的酷暑。打开窗户,邀清风沐浴,纳清气入心,绿肥红瘦,在满眼的深绿、浅绿里,我们又开始了暑期研修。
专家的讲解,有针对性,具体、明晰;有操作性,内容、流程;有“诱惑性”,关注学生,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启发和引导我们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课例研究,能够不浅尝辄止于临渊羡鱼,把一堂优质课作为标杆和榜样,目的在于更能退而结网——通过专家课程,理论引领,我们学会分析、描述问题;通过磨课案例,行动导向,我们学会关注学生,关注过程;通过协作磨课,实践参与,我们学会群策群力,分享智慧和经验;通过三备两磨的磨课活动,我们实现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它帮助教师学习获得从专业思考到专业行动的认识飞跃和行动提升过程,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行为和研究行为的同步改善,老师在规范的课例研究、自主参与、群体协作中获得进步和满足,从而喜欢网上磨课,用这个流程去研究教学,去改变教学过程,学会在工作中学习或者说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这次的研修跟以往的有很大差别!——双对接,混合式远程研修。混合式课例研究,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的观摩,而要贯穿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让老师不局限于获悉教学之术,而要研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具有深跟进,全覆盖,无盲点的优势特点,相比以往的学习,她综合了教育教学理论、思想的学习,又结合新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在于它立足于教师教学行为本身,构建于教师研究提升本身,服务于教师教学活动本身,对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有更好的指导性和适切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混合式课例研究是老师基于现实起点的常态课研究,是老师自己愿做能做的研究,是促进老师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和自我超越的研究。唯有真实教学场景的研究才能有真正的教师自己研究和研究自己。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节课因问题而真实,因问题而具有研究价值,因问题而具有上升空间。问题已然存在,课例研究不回避问题,而要将问题揭示出来,通过多种角色现场和远程会诊,帮助老师追踪研究和解决问题。课程大师德鲁克说过:“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这注定一事无成。”她是协同规范的过程研究。问题解决和教学提高都有无法省略的研究过程,只有研究过程,才能改变过程,进而改变结果。规范研究是对规律的尊重,克服无规律的随意性,才有好的研究效果。
混合式课例研究,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的观摩,而要贯穿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让老师不局限于获悉教学之术,而要研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她重在教师教学问题解决和教师研究品质提升。
这次的研修真正地理解和尊重了教师,尊重我们的工作现况,尊重我们的矛盾问题现状,尊重我们教学本真的状态,相信通过这次研修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提高、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酷暑依旧,研修依旧,热情依旧,在研修的路上,我们且行且看,反思、收获、提升,充实而快乐!最后让我用山东省副厅长张志勇厅长的话作结——“基于教师自身的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