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企业文化 > 章程规章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总则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1.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是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与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

2.管理职责

2.1安全生产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公司内部风险评价标准,考核、验收并指导各服务部的风险评价、控制效果。

2.2各服务部安全员负责组织本部门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建立、更新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档案,负责本部门风险的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2.3各级岗位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工作。

3.管理内容

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活动的实施步骤

3.1.1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3.1.2收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3.1.3全员以岗位为部门对作业活动进行分解。

3.1.4以岗位为部门收集整理辨识危害因素、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讨论签字后,提交本部门评价组织。

3.1.5评价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3.1.6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评价组织成员必须实施现场检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

3.1.7评价组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评价等级。

3.1.8安全生产部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根据管理等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与管理。

3.2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3.2.1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2.2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3.2.3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3.3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

3.3.1工程技术的措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

3.3.2管理措施。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

3.3.3教育措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

3.3.4个人防护措施,根据岗位职业卫生需要配备的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3.4风险等级的分级管理

3.4.1确认为重大和较大风险等级的,由公司进行管理。各服务部逐级设置风险控制设施,由公司领导最终签字确认。安全生产部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定期监督检查,确保重大和较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3.4.2确认为中等风险等级的,由部门进行管理。部门逐级设置风险控制措施,由部门领导最终签字确认。部门主管人员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定期监督检查,确保中等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3.4.3确定为可接受风险等级的,由班组进行管理。班组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并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可接受风险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3.5风险评价时机与频次

3.5.1安全生产部不间断的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每年至少对风险控制结果检查、评审一次,确认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5.2风险评价一般于每年9至10月份由安全生产部组织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3.5.2.1有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出台时;

3.5.2.2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时;如: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3.5.2.3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常进行时;

3.5.2.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产生新的认识时;

3.5.2.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时。

3.6风险管理的培训

定期对职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及其他要求;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的技能。

4.附则

4.1本制度由安委办负责解释。

4.2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