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炭行业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
纵观XX年上半年煤炭市场行情的资源异常紧张,煤炭资源供需难以维持平衡的状况,我对这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年初,由于冬季各地保障电煤需求加大,加之3-5月份国内旱情持续加重,水利发电受到严重影响,火力发电加剧了煤炭市场的紧张,并且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钢铁相关政策、焦炭相关政策以及煤炭市场需求旺盛,导致煤炭市场资源量供不应求,原煤价格大幅度上涨。此外,现各煤矿企业对市场的变化较以前也做出了快速的反应,且煤矿企业之间也进行信息沟通,共同采取措施。一旦价格有所下跌,就采取限产保价措施,行情上涨时,很快的做出反应,上调煤价。这就给我们的控制成本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炼焦煤的市场行情则随着焦炭、钢铁同步在变化,呈现出不断振荡的行情状况。
面对如此激烈而复杂多变的煤炭市场环境,我部门在公司领导及部门领导的正确带领下,紧紧围绕公司和部门的供应方针、目标,全体供应部人员上下齐心、团结一致、沉着应战、发扬着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与生产部、化验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精心安排、科学的组织,较好的满足了公司生产所需用煤,较好的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做好降成本工作。现将这半年来的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一:克服原煤资源紧张及汽运运输困难等不利因素
原煤资源的紧张和汽运运输不畅,一直是我们在供应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上半年原煤市场的紧张,原煤供应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汽运在油价攀升的情况下运输费用一提再提,但在公司领导及部门领导的正确带领下,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通过精心组织和安排,确保了煤炭的供应。
(1)加强同各煤炭供应商交流和沟通,加大对各矿的公关力度,同时也在加强各矿供应商的催发力度,尽可能多的争取到煤炭资源量。同时也在积极同汽运车队协商尽可能低的运输费用,以及同煤炭供应商、汽运车队协调发运工作。
(2)积极的多方位、多渠道的寻找资源,并在第一时间内抢运回来。加大水运、铁运调进的力度,以此来弥补汽运运输的不足,以保证供应。
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燃料采购成本
由于原煤价格今年内有几次持续大幅上涨,公司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在完成供应的基础上,降本就成了我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以下降本措施:
(1)加强同各矿业、代发商进行沟通、协商以承兑汇票支付,变相达到降成本的目的。
(2)推迟涨价的时间,或减少涨价的幅度,达到变相降本目的。
(3)配合生产部做好优化配比工作,尽可能的按优化后的结构调进原煤,以达到降本目的。
三: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采取了一系列质量措施来严把原煤供应质量关,确保了进厂原煤质量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上。
(1)积极与生产部配合把关,随时掌握质量状况,并加强了同各矿供应商有关质量方面的信息沟通、反馈,共同做好质量把关工作。
(2)在发运原煤中勤淘样,淘准样。如有大块矸石、中煤等杂质的挑拣。
四:1至6月份原煤的供应工作
(1)1至2月因是年关各矿安全整顿力度持续加强,生产力减小,原煤供应困难,但在领导正确带领下依然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任务。3月考察当地周围各类水冲煤,发现冲出来的煤颗粒度小、质量不稳定、销售不保水、成本高、产量低。4月至6月由于田陈矿成本提高以及暂停对外销售原煤,导致5月初停产两天,但在公司的领导指导带领下我们采取应急方案通过努力寻找到以**矿、**矿、**矿以及**煤场等新的供应商增加了调进力度。
[page]
维持与重点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强了与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大客户(如**矿、**矿、**矿、**矿、**矿)的联系,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在公司、部门领导的带领下,经常到这些重点客户那里进行走访,并盛情邀请和接待他们到金宝的来访。在双方的友好交流当中,掌握相关的燃料资源信息。同这些供货量大、质量稳定、信誉好、发运能力强的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紧贴市场,积极跟进,及时调整原煤价格。在煤炭资源紧张时期,重点客户能保证原煤供应;当煤炭行情出现缓和、价格下跌时,也是他们首先开始降低价格,形成双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从而确保了供货渠道的畅通,保证原煤的稳定供给、尽可能做到均衡到货,真正做到变被动为主动。
继续拓宽采购渠道,开辟新资源。原煤供应渠道单一,一旦出现市场行情紧张等情况,供应量肯定不能完全跟上,就会造成供应量不足,生产工作受到影响。因此,我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后,走向市场,一直在积极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在分析当前市场形势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信息,扩大供应商的数量,同时更注重其原煤的质量、供货能力、以及其发运能力等情况。
金宝1至6月(截止6月26日)各矿进厂原煤单位t
合计:00000000t金桥1至6月(截止6月26日)各矿进厂原煤单位t
合计:0000000t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1、做好下半年原煤供应量的调运工作,确保原煤供应任务的完成。
2、进一步抓好质量工作,严把质量关。
3、积极寻找质优价廉的煤炭资源,为金宝、金桥生产做好资源战略保障的相关工作。
4、配合生产部门做好配煤优化。
5、进一步做好煤炭供应的降本工作。
六:广泛收集信息,掌握煤炭市场动态
在仔细、全面的回顾、思考之后,我认为还存在以下一些需改进的不足之处:
1、对后期煤炭市场判断的准确性、及时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控制成本工作的力度还需继续加强。
3、采购优化、到货均衡还需进一步加强。
4、础管理工
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如各项台账等一些贯标需要,及自身管理质量提升所需的工作还需继续夯实。
以上就是供应部孙文凯XX上半年的工作小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以确保供应部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孙文凯
XX年6月27日
第二篇:煤炭行业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
煤炭行业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
纵观2011年上半年煤炭市场行情的资源异常紧张,煤炭资源供需难以维持平衡的状况,我对这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年初,由于冬季各地保障电煤需求加大,加之3-5月份国内旱情持续加重,水利发电受到严重影响,火力发电加剧了煤炭市场的紧张,并且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钢铁相关政策、焦炭相关政策以及煤炭市场需求旺盛,导致煤炭市场资源量供不应求,原煤价格大幅度上涨。此外,现各煤矿企业对市场的变化较以前也做出了快速的反应,且煤矿企业之间也进行信息沟通,共同采取措施。一旦价格有所下跌,就采取限产保价措施,行情上涨时,很快的做出反应,上调煤价。这就给我们的控制成本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炼焦煤的市场行情则随着焦炭、钢铁同步在变化,呈现出不断振荡的行情状况。
面对如此激烈而复杂多变的煤炭市场环境,我部门在公司领导及部门领导的正确带领下,紧紧围绕公司和部门的供应方针、目标,全体供应部人员上下齐心、团结一致、沉着应战、发扬着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与生产部、化验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精心安排、科学的组织,较好的满足了公司生产所需用煤,较好的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做好降成本工作。现将这半年来的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一:克服原煤资源紧张及汽运运输困难等不利因素
原煤资源的紧张和汽运运输不畅,一直是我们在供应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上半年原煤市场的紧张,原煤供应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汽运在油价攀升的情况下运输费用一提再提,但在公司领导及部门领导的正确带领下,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通过精心组织和安排,确保了煤炭的供应。
(1)加强同各煤炭供应商交流和沟通,加大对各矿的公关力度,同时也在加强各矿供应商的催发力度,尽可能多的争取到煤炭资源量。同时也在积极同汽运车队协商尽可能低的运输费用,以及同煤炭供应商、汽运车队协调发运工作。
(2)积极的多方位、多渠道的寻找资源,并在第一时间内抢运回来。加大水运、铁运调进的力度,以此来弥补汽运运输的不足,以保证供应。
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燃料采购成本
由于原煤价格今年内有几次持续大幅上涨,公司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在完成供应的基础上,降本就成了我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以下降本措施:
(1)加强同各矿业、代发商进行沟通、协商以承兑汇票支付,变相达到降成本的目的。
(2)推迟涨价的时间,或减少涨价的幅度,达到变相降本目的。
(3)配合生产部做好优化配比工作,尽可能的按优化后的结构调进原煤,以达到降本目的。
三: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采取了一系列质量措施来严把原煤供应质量关,确保了进厂原煤质量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上。
(1)积极与生产部配合把关,随时掌握质量状况,并加强了同各矿供应商有关质量方面的信息沟通、反馈,共同做好质量把关工作。
(2)在发运原煤中勤淘样,淘准样。如有大块矸石、中煤等杂质的挑拣。
四:1至6月份原煤的供应工作
(1)1至2月因是年关各矿安全整顿力度持续加强,生产力减小,原煤供应困难,但在领导正确带领下依然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任务。3月考察当地周围各类水冲煤,发现冲出来的煤颗粒度小、质量不稳定、销售不保水、成本高、产量低。4月至6月由于田陈矿成本提高以及暂停对外销售原煤,导致5月初停产两天,但在公司的领导指导带领下我们采取应急方案通过努力寻找到以**矿、**矿、**矿以及**煤场等新的供应商增加了调进力度。
维持与重点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强了与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大客户(如**矿、**矿、**矿、**矿、**矿)的联系,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在公司、部门领导的带领下,经常到这些重点客户那里进行走访,并盛情邀请和接待他们到金宝的来访。在双方的友好交流当中,掌握相关的燃料资源信息。同这些供货量大、质量稳定、信誉好、发运能力强的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紧贴市场,积极跟进,及时调整原煤价格。在煤炭资源紧张时期,重点客户能保证原煤供应;当煤炭行情出现缓和、价格下跌时,也是他们首先开始降低价格,形成双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从而确保了供货渠道的畅通,保证原煤的稳定供给、尽可能做到均衡到货,真正做到变被动为主动。
继续拓宽采购渠道,开辟新资源。原煤供应渠道单一,一旦出现市场行情紧张等情况,供应量肯定不能完全跟上,就会造成供应量不足,生产工作受到影响。因此,我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后,走向市场,一直在积极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在分析当前市场形势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信息,扩大供应商的数量,同时更注重其原煤的质量、供货能力、以及其发运能力等情况。
金宝1至6月(截止6月26日)各矿进厂原煤单位T
合计:00000000T金桥1至6月(截止6月26日)各矿进厂原煤单位T
合计:0000000T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1、做好下半年原煤供应量的调运工作,确保原煤供应任务的完成。
2、进一步抓好质量工作,严把质量关。
3、积极寻找质优价廉的煤炭资源,为金宝、金桥生产做好资源战略保障的相关工作。
4、配合生产部门做好配煤优化。
5、进一步做好煤炭供应的降本工作。
六:广泛收集信息,掌握煤炭市场动态
在仔细、全面的回顾、思考之后,我认为还存在以下一些需改进的不足之处:
1、对后期煤炭市场判断的准确性、及时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控制成本工作的力度还需继续加强。
3、采购优化、到货均衡还需进一步加强。
第三篇:中国煤炭行业公司100强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123839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5067763山西煤炭运销总公司 3490495山东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2642030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80628 6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84700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816967 8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631709 9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622836 10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92547 11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28160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68540 13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02577 14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59814 15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84546河南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65397 17 河北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89413 18 江苏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1082968 19 陕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08001辽宁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63731 21 河北金牛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51819 22 山东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50201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745262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42023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18072 26 河南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97919 27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 545688河北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544422福建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16371 30 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11812
河南鹤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481678 32 重庆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74414 33 辽宁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71207
河南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54179 35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41030 36 江西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40121
河南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421377 3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403000
河南省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02173 40 山东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385996
辽宁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80860 42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63147 43 中电投霍林河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42335 44 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00021
山东临沂矿务局 284953
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公司 26623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243421
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7902 49 云南东源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232293
山东省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230170 51 甘肃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4173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18489 53 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9341 54 吉林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87558 55 河南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9993 56 江苏天能集团公司 137923
内蒙古庆华集团 133890
内蒙古西蒙科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3574 59 甘肃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23120
内蒙古满世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 120774 61 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 119450
陕西省榆林市榆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111252 63 内蒙古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08795 64 浙江长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5727 65 湖南涟邵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100286
河北井径矿务局 100023
湖南省白沙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5921 68 贵州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5068 69 甘肃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87250 70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85553 71 宁夏西北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85449 72 山东省宏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84044
吉林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3690 74 内蒙古中煤蒙发运销有限责任公司 78480 75 内蒙古大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77357 76 山东省丰源煤电股份公司 76446
山东省裕隆矿业集团公司 75798
江西中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73624 79 山东省王晁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72180
内蒙古特弘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0755 81 河北省磁县六合工业有限公司 69898 82 湖南资兴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68089 83 山西汾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 67474 84 陕西省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67055 85 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66529 86 河南安阳矿务局 62324
云南小龙潭矿务局 6170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蒙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59017
山西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58886 90 湖南省长沙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8600 91 江苏宏安集团有限公司 57156
广西合山矿务局 56254
新疆哈密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6135 94 山西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 55300 95 河北邯郸紫山特钢集团公司 55054 96 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4467 97 河南省郑州新登企业集团 49606 98 河北省磁县申家庄煤矿 487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煤炭工业公司 41238 100 江苏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32311
第四篇:煤炭行业初探
煤炭行业初探
(2012-07-16 11:11:59)转载▼标签: 股票 分类: 行业
作者:高勇
近日媒体多有报道,整个煤炭行业饱受高库存之苦,A股二级市场的股价也在羸弱的大盘下也一路直下。
“秦皇岛港码头煤炭库存直线上升,始于今年5月初,当时的库存量还只有560万吨,但过去两个月内,这里的库存激增到近900万吨。而在去年同期,港口煤炭的库存量仅在600万吨左右。
在煤炭积压的同时,煤炭价格也在一路看跌,两个多月来,同比下降了两成。去年还赚得盆满钵满的煤炭经销商们,如今无不在感叹日子难过。除了秦皇岛港外,北方七大港口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压港”现象,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下游市场需求的减少。此外,国际煤炭的流入,也是因素之一。专家指出,国内煤炭价格,主要还得依靠工业用电量的回暖。从近期经济走势来看,未来,价格短期内还将弱势运行。
煤炭市场的跌跌不休,吸引了多方关注,部分省份开始出台或变相出台限产报价措施,交通部也有意研究提出控制煤炭进口非正常增加的政策建议。比如,山东省应对煤价下跌,采取特殊时期实行临时性限产压库保市场等措施,平抑省内煤炭价格。而煤企也积极南下寻找出路。21世纪网也报道称山西、内蒙古、河南、等省已变相出台限产措施。”
从趋势理论的角度出发,目前整个煤炭行业的行情非常不容乐观,但是本文更想就长期走势谈谈煤炭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分析方法。
一 总体框架
研究煤炭行业之前,我们在信息收集环节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着这个行业,哪些是长期因素,哪些是短期的,否则研究将会陷入到一种空洞的随市场大流的泛泛而谈中。
回到价值链上来讨论这个问题,首先煤炭行业大框架上隶属于能源行业,所以总体上的思路与研究整个能源行业是类似的。能源行业的发展质量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密不可分,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初期、中期以及后工业化时代对于能源的需求各有自身的特点。
同时煤炭行业相对于油气资源又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在运输方面,显然煤炭难度更大,运输成本也更加高昂;总体上中国是一个贫油短气富煤的国家,所以在价格的国际联动上,煤价的反应相对要稍微迟钝一些;另外一个重大的转变时中国近两年已经正式成为了煤炭净
进口国。
总体上把握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离不开这样几个因素:经济的长期表现、煤炭种类和储量以及资源税收政策,而税收政策又不能简单的作为自变量去分析,前三者的变化很有可能导致政府立法改变税收政策。
二 行业发展
在行业的发展上,我们通过煤炭需求、煤炭供给、煤炭运输(合作伙伴)、潜在替代(新能源)、政府政策架构煤炭行业分析的框架。煤炭需求
煤炭下游三大行业,火电、钢铁、水泥加在一起占了2010年中国煤炭消费的82%。其中火电行业煤炭需求最大,约占了51%,钢铁占了18%,水泥占了14%。搞懂这三大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也就掌握了煤炭行业长期需求的脉络。
1)需求增长。火电煤炭需求增长和GDP高度挂钩,钢铁的下游是汽车、房地产,水泥的下游是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拿2007年至2010年这几个行业的煤炭需求增长数据和其下游行业的经济状况比照,一致性挺高。朝前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否还能高速增长、保障房是否能如中央政府所愿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是否还能继续借钱完成新的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煤炭下游需求增长的平均速度在未来是否会大幅下降、若经济继续形势恶化水泥行业是否会像2008年那样出现超过20%的需求负增长,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需求集中度。需求集中度越高,下游客户议价能力越强。火电行业被大型电力集团瓜分完毕、未来行业集中度变化不会太大,但钢铁和水泥行业未来都有较强的整合压力。
3)下游盈利能力。下游盈利能力越强,则越容易消化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涨。电价受到国家严格管制,煤炭是火电行业的主要可变成本,发电企业目前艰难盈亏平衡。综合这三点事实,得出的结论会是:电价不改革、国家不补贴、煤价很难涨。就算宏观经济周期向上,火电煤炭需求激增,国家也会通过合同煤限价、强调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等方式,减少火电行业面临的价格压力。煤炭供给
1)行业生命周期。想要长期投资行业,肯定得弄明白行业现在的生命周期,至少得了解清楚行业未来的成长速度和成长潜力,别把一个有增长前景的行业判断成夕阳行业。储量和年消费量是决定煤炭行业生命周期的关键数据。截至2010 年底,全国煤炭资源储量1.3万亿吨,就算以2010年煤炭产量32亿吨为基准,目前的煤炭储量也够整个国家用上百年有余。同时,煤化工和煤层气开发也在这几年迅速发展,这两个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总而言之,煤炭行业未来肯定还有成长空间。
2)行业整合与行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决定行业内企业对下游的议价能力。2009年开始的煤改是影响煤炭行业供给的一件大事。获中央支持,山西、内蒙、陕西、河南等省陆续开始
了各省的煤炭资源整合。煤改的核心是关小放大、兼并重组,宗旨是提高国家对能煤炭行业的控制力,影响分为量和价这两层。随着煤炭行业的整合逐步完成,生产能力在亿吨和千万吨级的国有煤炭企业会成为市场的供给主体,煤炭厂商的数量会显著下降,大型煤企对行业产量的控制能力会一定程度的提升。市场走弱,大型煤炭企业可能会通过减产来影响煤价。
3)国际联动。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澳大利亚、印尼、蒙古和俄罗斯等国的煤炭供应能力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均计划增加煤炭出口。美国页岩气的广泛使用迫使该国煤炭出口量大增,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应过剩。低价褐煤进口量大增,造成国内外煤价存在巨大差距。2011年,全国煤炭进口量为1.88亿吨,同比增长1%,其中褐煤进口量为3979.7万吨,增幅高达98.1%。今年1月至5月,全国煤炭进口量为11283万吨,同比增长67.7%,其中褐煤进口量为2193.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13.8%。近年来,国内国际煤价联动日益明显,总体上,进口取决于主要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印尼、蒙古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海运价格(波罗的海指数、昆士兰-日本海运费等)。煤炭运输
1)供需地理失衡。中国煤炭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内蒙、山西、陕西三省占了全国煤炭总产量的六成,算上新增的煤炭生产基地新疆,煤炭未来的生产重心还会继续向西北转移。中国经济中心位于东南沿海,煤炭生产和需求的地理失衡决定了运输在煤炭行业的重要地位。
2)煤炭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是当前煤炭西煤东送、南煤北运的最经济的选择:内蒙、山西、陕西三省产煤炭先用铁路送至京杭大运河或环渤海七港,再通过水路一路运送南下送至中东部地区。当前主要煤炭运输铁路(大秦、朔黄、侯月、太焦)的运力已经接近饱和,新增铁路运力也只能在2015年前后才能陆续得到释放。若煤炭需求在未来2-3年走高,北方四省的新增产量只能通过公路运输得到释放、高昂的煤炭公路运输价格会进一步推升煤炭价格。另外,进口渠道的海运也越到也值得重视了,因为煤炭的国际联动越发加强,尤其是在海运较为便捷的南方诸省。潜在替代
当前中东部水电开发已接近饱和,西南水电开发环保压力骤增。风电、太阳能成本过高、且适宜发展的地区均在西北。受福岛核电站影响,核电建设迅速降温,目前核电审批尚未重新开闸,同时国家核电规划的整体容量趋于保守。即使按照可再生能源最为乐观的发展情况估计,2020年火电也依然会占据中国电力能源的七成市场份额。可再生能源对火电还不能构成致命威胁。政府政策
煤炭是诸多工业行业的上游行业,是我国经济当之无愧的命脉,因而煤炭产业受政府的控制将会持续增强。中央政府的动机主要有三条脉络,保证国有经济的绝对控制地位、防止行业产能过剩、增加政府收入;地方政府的动机有两层,增加地方煤炭企业资源储备、借煤炭充实地方财政。
前面说到的煤改就是中央政府为保证国有经济对煤炭行业的绝对控制所采取的措施。《煤炭
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降低了煤炭新增产能的预期。尽管资源税在2011年已经改革了一轮,但0.3-5元/吨的动力煤以及8-20元/吨的焦煤税率仍然偏低,煤炭资源税的进一步改革仍然势在必行。
从2009年煤改来看,地方政府会优先安排地方企业对中小煤矿进行整合;煤炭企业进行跨省扩张,也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以兖州煤业为例,兖州煤业在2006年与陕西省政府签订协议,收购榆树湾煤矿41%的股权,但地方企业认为资产处置价格过低而不予配合,时至今日榆树湾煤矿都未能为兖州煤业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同时贵州、山西、内蒙、山东等多个省份都对煤炭征收了不等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财政收入越疲弱,地方政府征收价格基金的动机越强。
总结以上五点,可再生能源对煤炭行业影响不大,煤炭行业未来仍大有发展。供需关系对比是煤炭价格景气程度分析的基础,下游需求带动煤价;长期煤炭企业产量调节能力逐步增强,供需增长速度对比决定价格走势。若想搞懂煤炭行业长期发展方向,不仅需要研究清楚现有政策对煤炭企业发展的影响,更要揣摩上层政策调节方向,提前做出预期修改估值目标。
三 经济表现行业周期性
煤炭行业强周期,短期经济表现及股市流动性与煤炭行业的超额收益高度相关。这里借用一下申万的研究成果,股市流动性泛滥有两种可能:一是经济过热,煤炭下游需求旺盛,煤价上涨带动煤炭股的优异表现;另一种可能则是政府主动刺激经济,此时下游经济尚未复苏,煤价仍保持在低位,股票市场会因经济复苏、煤价上涨的预期而做出反应,拉动煤炭股票价格大幅上扬。前一种情况,可以通过观测煤炭行业重要指标加以判断;后一种情况,则需对宏观经济调控走向形成敏锐的预期。煤炭行业主要指标
煤炭行业指标繁杂,但可分为量、价、库存三大类。不同指标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方便了煤炭行业研究。对于动力煤,火电发电量、水泥产量、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昆士兰-日本海运费是第一层面的信号,煤炭进出口量、库存变化(秦皇岛和最下游)是第二层面的信号,山西大同坑口含税价和秦皇岛大同优混平仓价是煤炭企业盈利能力的最终驱动力。对于焦煤,山西古交2号车板价是盈利驱动力,生铁产量(钢铁行业耗煤)、焦炭出口量和炼焦煤净出口量是第一层面信号,重点钢厂煤炭库存是第二层面信号。研究煤炭行业的短期板块表现,需要对上述指标保持高度的关注。尽管部分指标不具有领先意义,但指标的方向一旦与预期发生较大偏差,则意味着经济逆转的可能性的加大。
四 企业禀赋企业价值核心
不同种类动力煤、焦煤间的价格关联性较高,行业的不同煤炭企业在面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时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能源公司的价值一方面由当前产出(流量)和潜在产能(存
量)共同决定;另一方面部分能源也在积极拓展下游业务,如铁路运输、港口、发电以及煤化工等等,通过对于产业链的协调控制,有利于增强企业面对单方面价格冲击的能力。因而在分析煤炭企业有多少资源储备、有多少扩张潜能的同时,分析每个企业自身的战略也同等重要。资源储备
企业煤炭资源储备增长存在三种可能:获得探矿权探明新增储量;母公司资产注入;外部兼并收购。
三种方式中母公司资产注入的性价比最高,也最为简单。外部兼并收购分为国内、国外两种模式。国内收购由于历史沿革问题,大多数情况下煤矿资源归属于地方政府,所以以整合地方小型煤矿企业为主,省内煤炭企业获益最高,省外煤炭企业难以介入。直接受中央领导的煤炭巨头只有中煤能源和中国神华两家,央企在扩张中相对容易一些。另外在煤电项目上,中央政府也在大力鼓励电企参与新增煤炭资源的整合,以减缓电企受煤价上涨而导致的高成本压力。国外收购的价格较高,对企业的后期整合和经营能力要求较高,企业盈利也将受汇率和国际煤炭市场表现的双重影响,结合兖州煤业和五矿的案例,这里要特别注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对于当地法规、游戏规则的掌握程度,有些甚至还存在可变的政治风险。分析现存储量,则需理解清楚现有煤矿每层类型、煤炭开采水平及煤炭加工能力,这些都牵着到对煤炭行业基本面的深入理解。地理位置
煤矿地理位置对动力煤企业的盈利性具有双重影响(焦煤价格高,运输半径长)。首先产煤地越靠近东南沿海,则运输费用越低。同时根据现有的煤炭运输体系,煤炭企业获得的铁路运输份额与其合同煤协议量紧密挂钩。位于西北的煤炭企业为获得铁路运力,则必须更多的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电力企业供煤。这里还需要注意比如中国神华已经控制了部分铁路、港口,甚至目前的电力装机容量已经接近中电投,一定意义上打通了下游的供应渠道,未来铁道部能否开闸,让更多的煤企参与到煤炭运输通道的建设中来,这样内地的企业的供应触角实际是上已经伸向东南沿海。投资策略
综上所述,研究煤炭企业的估值,第一步先要明白公司当前产出(流量)和潜在产能(存量),这方面是所有煤炭企业估值的基础。然后进一步研究,我们还需要理解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就目前国家鼓励行业整合、推进结构调整的大环境看,显然在大企业的稳定性、议价能力更强,同时若是煤价上涨过猛,央企可能要背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说需要提供更多的计划煤。对于中小煤企的的估值,重组预期是必须研究的,买家的出价预期,重组的价值定位都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每个煤炭企业还有自身的发展战略,长期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于公司价值的提升也不可或缺。比如煤企通过向铁路港口渗透可以增强交通的话语权,并且一定程度上抚平运费波动的风险;通过向发电领域渗透可以弱化公司的周期性,更加有利于财务的稳健和战略的实施;下游的煤化工业务运作则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上述几个步骤均有利于企业降低对于客户的依赖,增加企业在价格博弈中的谈判筹码。
五 总结
总体上煤炭价格的决定机制大概有这样几个脉络:首先,宏观影响房地产、基础设施、工业生产,然后传导到电力、水泥、钢铁,最后又对煤炭价格产生重大的作用;其二,供给层面未来新的煤炭资源的探明和开采技术的提高和成本控制会影响煤炭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能源企业的战略决策;其三,在国际联动方面,海运几个与外部市场的供给成本也会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其四,煤变气、煤变油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导致煤炭石油价格的相关性日益加强,当然这依赖于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程度。
第五篇:煤炭行业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与对策
平煤集团企管部吉耀飞
内容提要 针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又面临着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许多问题,提出了探讨性的解决方向与思路。
关键词煤炭企业 循环经济 问题 对策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1)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滞后,导致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低及废弃物综合利用不经济。我国目前在某些煤炭洁净化领域已经具有很成熟的煤炭加工技术,如洗选、动力配煤、型煤及水煤浆等。煤炭通过加工可以显著提高煤炭质量,降低煤炭使用过程中的负外部性,提高利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减少检修时间和降低煤炭运输费用等,但在煤炭电化、液化、气化和废弃物资源化方面,我国对资源的低成本、高效利用方面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以达到国家在排放方面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并保证煤炭企业在延伸产业链时有足够的赢利空间。如对废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处理技术滞后,使得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的再生成本比购买新资源的价格相对更高,由此增加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难度。
(2)煤炭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指标中缺失循环经济成分。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掌舵人,企业向何处去以及如何去是由经营者策划和落实的。有一定实力的国有煤炭企业,将是未来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力军。目前,以企业利润、资产保值增值、上缴税金等指标构成了国有煤炭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这些指标完全可以
借助近年来煤价高涨机遇,非常容易的实现上述目标,毕竟进行大规模煤炭产业链延伸需要为将来投资,即期是无法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煤炭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指标中没有循环经济的成分,无助于优势企业进行煤炭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不利于煤炭企业经营者将投入用到煤矸石、废水、瓦斯等废弃物的资源化上来。
(3)现行经济制度安排不利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安排中有许多地方制约优势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之路。如,我国的煤炭资源税普遍较低,造成资源获取价格偏低,导致许多生产方式落后的小煤矿屡禁不止,不利于激励煤炭企业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增值税偏重抑制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4.98%,而应交增值税同比增长58.94%,比全国税收增速高出一倍;电煤价格非完全市场化问题。2003年1~11月份,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为178.61元/t,而电煤平均售价仅为145.25元/t,相差33.36元。2004年煤炭订货会出台了电煤每吨上调12元的政策,但电煤价格与市场价相比整体仍偏低。这种制度性问题抑制了煤炭企业自身的积累能力和投资扩展煤炭产业链能力。
(4)数量庞大的小型煤炭企业无序开采扰乱了煤炭资源的分布,使得优势企业走循环经济之路无法获得规模优势。2004年,全国煤矿仍有2.8万处,其中小煤矿2.4万处,行业前4位煤炭企业产销量仅占国内煤炭市场的15%,众多小煤矿技术装备落后差、开采效率低、乱采烂挖、拣肥弃瘦,导致很多完整的适宜大型矿井开采的矿区被肢
解,甚至恶意抢注探矿权和抢占煤炭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扰乱了优势煤炭企业采区的煤种和煤层分布,使优势煤炭企业赖以发展循环经济的后备资源储量受到威胁,在进行煤电转化、洗选、煤化工等产业链延伸时无法实现必要的规模化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挫伤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5)庞大的投资需求限制了煤炭企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近年来,煤炭行业形势产销两旺,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企业虽然盈利情况有所好转,但不少煤炭企业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生产技术落后、安全投入不足、职工渴望提高收入等现实困难,因此,这些企业将许多赢利部分用于解决上述现实问题。这也是面向未来竞争的明智之举。但煤炭企业要真正将煤炭就地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突破目前绝大多数煤炭企业销售煤炭初级产品的困局,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需要投入庞大的资本,来完成面向未来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条调整。这种投资需求单单依靠煤炭企业自身的积累无法完成煤炭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布局,直接抑制了许多煤炭企业非常好的项目上马。
2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1)走渐进性技术创新与原创性技术创新之路,突破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原创性技术创新是指将原来没有的技术,自主将它创造出来,是一种原创性的创新。渐进性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大量渐进的改良性创新附着其上或和它互补最终实现根本性的技术突破。对大多数煤炭企业而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破除在煤炭电化、液化、气化和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技术约束,是不现实的,靠引进受到引进成本、适应性制约也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现实可行的办法是在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短期、中期和长期有重点地走渐进性技术创新与原创性技术创新之路,在体制、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上下功夫,实现技术突破。
(2)建立和完善统计、评价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业绩指标体系,鼓励和引导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之路。一方面,在我国建立起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研究建立起综合反映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指标体系,并纳入对政府干部政绩的考核,以扭转一些地方和行业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错误做法,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在煤炭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循环经济的成分,例如,煤炭产业链延伸情况、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等循环利用率、单位产值的废弃物排放指标等,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从深层次上扭转只注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指标、效率指标的不良倾向。
(3)应该尽快建立起煤炭行业配套的政策与法律体系。一方面,政府应该从基本税收制度体系改革切入,确立合理的煤炭企业税赋水平,切实改革传统的国家集中组织煤炭订货分配方式,推动电煤价格的真正市场化,实现由供需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协商定价,倡导和鼓励煤矿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合同。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填补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法律真空问题,借助法律和政策手段强行改变杜绝短期行为和合理引导企业的行为。这方面的法律和
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 废弃物再生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支持政策;关于区域环境保护补偿政策等等。
(4)加大优势煤炭企业基地内小煤矿的整治力度,使后备煤炭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小煤矿屡禁不止的现象既有管理上的漏洞,也有各种制度的不完善,针对这种现状,短期内可以对基地内小煤矿可以采取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并结合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关掉一批质量低劣、技术落后、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的小煤矿。长期内可以通过将探矿权和采矿权以招标、拍卖等市场竞争方式确立勘察、开采主体,杜绝违法乱纪现象滋生,同时,加速推进煤炭资源税按煤炭资源储量计征办法的实施,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从深层次抬高该行业进入门槛,使煤炭资源向强势企业集中。
(5)通过利用政策引导和企业项目规范运作,解决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迫切的投资需求。在政策方面,首先是投资政策,国家可针对煤炭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税收上减税、财政上采取贴息等优惠政策,吸引资本向煤炭行业流入。鼓励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进入优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项目,其次,在消费政策上,政府采购应起表率作用,在同样的条件下,优先使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项目产品,例如废弃物资源化产品、煤炭液化产品、煤炭化工产品等,以此来增加煤炭循环经济项目的吸引力,使得投资政策与消费政策相互促进,引导更多的资本向煤炭行业流入。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企业
观念的转变和发展思路的调整,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多层次上支持,只有如此,循环经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煤炭企业才能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