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往事已随风而去
往事已随风而去
很喜欢坐在田野里感受风的气息。
广阔无垠的田野,漫山遍野都是鲜花与绿草这对最佳拍档。蒲公英游荡在天地间。我喜欢亲切地称呼它为风的孩子,风的孩子。总是几近溺爱地一遍遍读,仿佛一个暧昧的微笑,一个玩耍的伙伴。
每次我都坐在最高处,看着前面农田正在耕种的妇女,没有淡妆浓抹,只有一张张瘦黄的脸,用略带娇嗔的神情说着一些儿家常。虽然她们每天都在辛苦地在地里耕种,但那丰满的身材,显现出农村妇女特有的魅力和美满,因为心里的幸福已经装满了已经装不下了,便让多来的幸福被风吹散至全身,撑满了整个身体。
田野里的阳光因为天气而换了方向,照亮了那些正在追逐嬉戏的孩童,他们的嘴角高度弯曲,怀着无限的快乐,声音高亢地喊着话,稚嫩的声音在田野间回荡,打破了田野的寂静,风把这稚嫩的声音吹至各个山林,让人们都体会到童年的欢乐。
夕阳西下,风把太阳的金辉吹散了,吹给了浮云,让人们感受着美好而又安静的时刻。顿时,田野里安静地如同一幅美丽的画,人们都纷纷放下农活欣赏美景。老人们也不禁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深了,我靠着月光,吹着风,回家了!
我们被风当成了享受者,如同我们的心,被炎热笼罩着,只有风才能把它吹散。
人就是这样脆弱,坐在田野里,向远处眺望,过了好久,才终于融入眼前的美景。只想用心体会,不愿错过每一处风景,不希望回忆这段旅程时,只是一直装换底片和按快门,于是就闭上眼倘徉着。
虽然很难找到,但只要相信,天地之大,总有一处风景等待着我的光临,也就足够了。
也许我们应该站起来,整理整理包,把陈年往事抛在风里,让它随风而去。坐在田野,寻着风的气息,仔细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处风景。
城南完小六年级:张荣婷
第二篇:往事随风
往事随风,岁月静好
流逝的岁月,曾经的过往,让我们渐渐懂得:对于一些无法放下的人和事,我们必须要学会坦然,学会释怀。人生之路毕竟还很长,我们该做的,是好好把握今天,让生命中的美好,从此别再错过!
活着、经历着、坚持着,本就是多么的可喜。人生就是一场艰难的跋涉,我们总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苦痛折磨,没必要将苦处放大,也没必要怨天尤人,放下心中负累,生活从没有拖欠过我们任何东西,不用总哭丧着脸。世界很大,风景很多。喝杯咖啡不加糖,品品苦滋味。
人世间有些事,有些人会永远留在脑海,不会忘记,不会褪色。可惜这个世界总有很多无奈,而这些无奈你却无法改变。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眼泪中开始,在别人的眼泪中结束。却无奈素年中纯纯的脸,已成为尘封往事拨动的弦。
年华一度,似梦非梦。一些东西,一些人,一些往事,一些情,如果注定与你无缘,只能擦肩而过,那么刻意的挽留,只会心力交瘁。而记忆就像是倒在掌中的水,无论你是摊开还是握紧,终究会从指缝中一滴滴流淌干净。既是如此,何必怀抱着忧伤不放,要知道,与孤单冷漠作伴久了,快乐温暖就会远离。
当往事成了更远的往事,你曾经的恨消散在什么方向?当明天的故事发生时,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忘掉的准备?
我们一路走来,告别一段往事,走入下一段风景。路在延伸,风景在变幻,人生没有不变的永恒。走远了再回头看,很多事已经模糊,很多人已经淡忘,只有很少的人与事与我们有关,牵连着我们的幸福与快乐,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珍惜的地方。
生命只是沧海一粟,坦然面对那些所有。滔滔江水向东流,往事回首恍如梦。让那些风风雨雨的往事成为斜挂在天空的彩虹,让那七彩的虹光映照着我们静静的心海。人生好比一趟列车,往事就如那一张用过的车票。虽能勾起我们的回忆,实则却毫无用处。只能被岁月的尘埃所掩埋。往事如烟,就让他随风飘散吧!
也许曾经的期待已成空幻,也许曾经的美好已然凋零,痴迷让人昏睡在往事里不肯醒来,贪著让人遗失在过去中难以清醒。可红尘如梦,纵然此时或悲或喜,或爱或恨,都难以避免会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渐渐淡去。到头来不过都是一捧尘土掩尽兴衰。
学会忘记,是一种福气。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倘若都挂在心头,那还了得。心如秋水,从每天的安然入睡做起,从每一个豁然开朗做起,你就是一位很好的修行人了。梦里不想醒,醒了怕入梦,梦里有万千繁华,醒了两手空空,活一天欢声笑语,全做梦里人间。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谁都不知道,谁会与谁相遇。那些路过的风景,只是眼前掠过的一道光。转眼,即逝。每一天,在等待与期望中而过,每一天,都与陌生人擦肩而过。我们不断地遇见,彼此的脸庞在那段路上开始熟稔,我们不断地错过,熟悉的脸庞开始遗忘„„谁不是谁的陌生人?
一切都如过眼烟云,如果不能拥有,那么忘记就是最好的选择。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脆弱的生命,不能承载太多的负荷,要学会忘记,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东西,忘记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无论风景有多美,我们只能做短暂的欣赏,人生不可能完美,有遗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一生短暂,瞬息万变,世事如浮云,皆如梦中人,皇天后土,一会儿天亮,一会儿天黑,说不得天下人一半昏迷,一半清醒。多少故事都如浮云一片,多少岁月都是空手抛却,不要把生活看得复杂、看得沉重。说好话,存好念,做一个简单的人,不是坏主意。
有句俗话说得好,“烦恼如浮云。”追什么也不追流云,恨什么也不恨虚无,念什么也不念失望。我们曾虚荣过,幻想过,为狭隘的目标奋斗过。待到重新回头看时,觉得很多事情都云淡风轻了。
第三篇:往事随风飘散
往事随风飘散
早上六点半起来,七点半出工,下午三点回来,真的感觉有些累。回到熟悉的电脑旁边,电脑传来熟悉的歌声:今夜微风轻送把我的心吹动,多少尘封的往日情重回到我心中……
想想心烦之事,孤独的行者,往事何方,或许注定孤独。往事随风送,心中只有刺痛,美梦已经飘散,或许根本就没有美梦,也没有记忆。纵然百转千回,也是被遗忘的幽灵,早就忘记自己的名字;纵然千山万水,也是独行莽莽荒原,背影消失于天际。
没有金岳霖的勇气,没有徐志摩的才气,没有庄子的豪气,余只是世俗囚笼中,早已经迷失的灵魂的囚徒。非常喜欢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扣动心弦的文字,但何为来者,迷途何为未远,何为是非。口诵归去来兮,却不知归路。误入尘网中,何止三十年春秋,或许宿命如此,旧林、故渊消失已远。
为何等到错过多年以后,才明白自己最真的梦,是否还记得我,还是已忘了我。或许以开始就已经错过,开始就已经忘记,现在已经将自己忘记。流放不知是痛苦的开始,还是痛苦的结束,也许流放就是流放,山东、重庆、四川抑或福建都是一样,不知心为何役。想起,年少时看过的鲁迅文章,真想捧心自食,不知何味。
想起一句广告词: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余之心情或许是苦涩的,或许是平
静的,或许没有。被遗忘的幽灵,自己都忘记自己了,寒夜孤灯之下知是谁将余记起……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红尘之中,早已经迷失于五音、五色,何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明镜已失,何见菩提,余只是世俗中满身铜臭,满眼势力的市井,心中何来有梦,浑浑噩噩而已。
常恨此生欢娱少,岂爱千金轻一笑。千金博笑,世之潇洒,余只有扛起长剑,行吟莽苍荒原,消失于天际……
第四篇:让往事随风去
让往事随风去
一个人走在初冬的街上,身边是匆匆而过的行人,望着那些陌生的面孔,心中各种感触 油然而生。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去了近400多个日日夜夜,400多个白昼和黑夜,孤单地一个人,忘记了家人,忘记了朋友,甚至忘记了自己和年幼的儿子,茫然地沉浸在哀伤里,任寂寞和忧伤爬满心田,每一天,脑海里不断地重复着记忆,痛苦的记忆纠结在我的梦里,无数个梦魇让我身心疲惫,让我忽略了我的挚爱,双亲。秋风乍起,黄叶飘零,又一个冬天来了,时光好像在提醒我,该走了,该放手了,不能让自己再淹没在过去里,让一切的苦难和不幸随风而去。从此与过去挥手,永别.很多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女生男儿生,坚韧,有担当。既然如此,我想倒不如像男儿一样,不再逃避,不再躲闪,勇敢地承担起一切。没有什么能打倒我,做回自己,那个阳光,自信,风华绝代的自己,重新起航。如果过往的一切都是对我的考验,我坦然接受上天的安排,这些只能是我日后的东山再起的精神动力,我想即使面对再大的风暴,我依然会在风雨中前行,不再彷徨,不再迷茫。
第五篇:青春的年华随风而去散文
在我的书柜顶端,珍藏着一本书——《飘》,是由傅东华大师翻译,黄云松大师配图,老牌文学社出版的。这本书是一九八八年的老版,封面设计风雅考究,红色背景里一个穿着蓝裙子的女人在静静的沉思。我很喜欢这本书,喜欢她远远超出了当下图书的封面设计,更重要的是,她代表着一代人的怀旧情结,现在买本新书很容易,而买一个过去的醇净古朴的感觉却很难!傅东华大师于1940年翻译此书,当时叫做《随风而去》,全书格调典雅,语境富丽,黄云松大师的钢笔画插图个性鲜明,使得该书极具魅力,在后来诸多版本中独占鳌头。
我喜欢这本书,有时把她从书柜上拿下来,放在手里仔细的端详,因为这其中包含着我一段青春的记忆。
那是一九九二年初秋的下午,灰云笼罩,微雨濛濛,我和她撑着一柄小红伞,偎依着漫步在那曲折的青石小路上。金水河畔秋风徐来,吹皱了那蜿蜒的碧波,空气里夹杂着润湿的土香和草香。两岸褐色的土岗上,点缀着些许斑驳而颇有古意的石凳,三三两两的情侣拥坐在那里,彼此浅吟着温柔的心曲。虽然听不见他们在说些什么,可从那惬意的表情上可以猜出他们的幸福和满足。我和她,踏着潮湿虚软的尘泥,踩过片片静卧的零叶,体味着身边温馨的氛围,可是我们的心里却无端泛起了丝丝惆怅。是的,她就要到别的城市上学去了,一想到要分别四年的光阴,我的心仿佛要承受几个世纪的压力,而几百公里的路程,也宛似一道天河,将把彼此的温情隔断在那无边的臆想之中。仅是几天之后,我们就要人各天涯,我的心里不由茫然无助。那天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时刻,心头的千言万语,当面对她那木兰花般白皙的脸庞和那双有着细密长睫的清眸时,我却一句话再也说不出了。
“那里只有一部电话,还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太不方便了。”她的话语里透出遗憾和期待。
“没关系,我会写信,字写在纸上能保存,你什么时候想我了就拿出来看看。”我略带调侃的安慰着她。
“你会天天给我写信吗?”她微蹙着眉宇,轻轻的问我。
“一定会的,每天一封。”我努力使自己的语调坚强起来,而内心却是一种淡淡的不安。
“你呢?也天天给我回信吗?”我祈求的问她。
“我会给你寄一本书,你想我了就看看它。”她含蓄的说。
“什么书呀?”我好奇的问。
她笑而不答。
暮色悄悄的降临了,给秋天的傍晚送来了几丝寒意,石凳上缠绵的情侣们,也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雨渐渐大了起来,噼噼啪啪的打在我们头顶的小红伞上,鸟儿箭似的掠过银丝回巢去了,远处的点点华灯泛起了亲切的诱人的微黄,为河岸的人们指引着家的方向。此时的我,多想和她也有个家啊,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当累了的时候,可以感受那片温馨,让孤独的时候,才不会害怕。可是,我知道我和她就要分别了,家的梦想毕竟还是遥远,留给我们的,或许只有人各一方的惆怅。我们在那秋雨潺潺的金水河边,掷去了那把精巧的红伞,我拥着她,吻她性感的红唇,她搂着我的脖项,温柔的回应着我的热烈,雨水顺着她乌黑的秀发,滴落在地上的那把小红伞上,再流向我坚毅伫立的脚边。
“你会爱我一生吗?”
“是的,爱你一生。”
“你会等我吗?”
“一定,等你回来。”
两个月后,我收到了她寄来的包裹,里面有一条手织的围巾,还有一部书——傅东华翻译的《飘》。她的留言里说,这部书是她,也是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最喜欢的一部书,她不知读了多少遍,这次特地买来一部新的送给我,希望我寂寞的时候就读读它。
……
时间过得真快,二十多年转瞬流走,不留一点痕迹,只在人们的容颜上刻下了无声的沧桑。我和她后来没有结婚,虽然当时彼此都是真心的,但是后来生活的现实让我们各自成了家,再后来,联系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彻底的中断。或许,这种中断,也是为了彼此的幸福吧。是啊,看看现在,手机,电脑,微信,世界好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小,这么便捷,可是人与人的心呢?在这联系方式日益方便以后却渐渐的疏远了,冷淡了,信件更已经成了古董和交际的奢侈品。至于把书当礼物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而这部书,我一直留到现在,其实我收到以后就一直未曾舍得好好看,我把她放在透明的的袋子里,有时候独处,就放在手里摸摸看看,重温一下当年那种感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不再有什么东西能持久的打动我们那颗浮躁的心,而我,却像个没有见过世面的草根,把这部书小心的保存,使它至今无有任何瑕疵,连出厂合格证也完好的留着。
有一次妻子问我:“你是不是很爱怀旧?”
我说:“你怎么知道呢?”
妻子指了指书柜里那本二十多年的老书说:“这本书为什么那么新呀?”
我笑了笑。我知道,青春的年华早已随风而去,但青春的记忆,是永远纯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