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5篇)

《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5篇)



第一篇:《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

《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

2011年12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3.96亿,用户增长放缓。

网民网页搜索使用惯性已经养成百度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仍旧占据极为领先的市场地位,2011年市场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百度对六大群体——少年用户群、大学生用户群、白领用户群、蓝领用户群、老年用户群、农村用户群的渗透率都很高,没有明显的用户渗透短板。与此同时,其他搜索引擎公司正在崛起,但是在传统网页搜索上,超过百度较为不易。

垂直搜索引擎正在兴起

随着中国网民的日益成熟,网民在仍旧是综合搜索引擎用户的同时,更多细分化的需求开始通过垂直搜索引擎满足,2011

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在争夺垂直产品搜索用户上,三股力量在角力:综合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提供产品服务的网站站内搜索。目前综合搜索引擎的用户量非常大,但另外垂直搜索引擎以及网络应用站内搜索用户量增长迅速。

从产品搜索看,各有15%左右的用户使用专业垂直搜索引擎和使用购物网站站内搜索;从视频搜索看,则是视频网站站内搜索较强,比例达到23.2%,使用专业垂直搜索引擎和视频网站站内搜索的比例分别是9.9%和23.2%;音乐搜索亦是如此,在音乐网站站内搜索的比例达到28.3%,已超过通过综合搜索引擎提供的音乐搜索功能搜索的21.7%。

新搜索入口正在形成网民使用较多的仍旧是直接上专业搜索网站的首页搜索,有81%的用户有这一习惯。其次是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关键词搜索,用户比例达39.6%。网民进入搜索引擎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以上这两种外,导航网站、浏览器搜索框、聊天工具等都是网民进入搜索引擎的重要入口,使用比例分别达到34.2%、31.4%、28.1%。

分用户群看,老年用户更习惯使用直接登录首页,使用网站首页的比例在六大群体中最高,达到84.8%。活跃度较高的大学

生用户和少年用户更喜欢浏览器搜索框和聊天工具提供的搜索引擎入口,大学生用户使用浏览器搜索框的比例为42.4%,少年用户使用聊天工具提供搜索框的比例是39.1%。这预示着搜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闻、视频和音乐是用户最常搜索的三大内容

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的前三大类内容是:新闻、视频和音乐,用户比例分别是47.7%、45.2%、41.6%。大部分综合搜索引擎都已经提供这三种内容的垂直搜索功能。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用户搜索率为23.7%,用户量已经达到9400万,搜索引擎仍旧是文学网站的重要流量导入口。分用户群看,老年用户对搜索引擎新闻的依赖度较高,有60%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新闻;大学生和少年用户搜索视频和音乐比例更高。

第二篇:CNNIC:2012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CNNIC:2012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 2012年以来,国内搜索市场变化较大。随着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人数增多,网民在搜索方面的决策和使用行为都在不断改变,再加上新的公司进入搜索市场,使得搜索引擎行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12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以了解最新搜索引擎市场格局、企业状况和网民使用情况。2012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时期,手机搜索蓬勃发展。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搜索网民规模达4.51亿,同比增长10.7%。由于用户基数已经很大,且普及率较高(80%),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进入了平稳增长时期,近两年来增长速度在10%左右,与整体互联网网民增长速度一致。

在整体搜索网民增长相对平稳的同时,手机搜索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国手机搜索用户数达2.91亿,较2011年增长了32.0%,比整体搜索网民增速快21.3个百分点。手机搜索已经成为搜索引擎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用户主动更换首选搜索网站的意愿较低,其它工具导流是提升搜索份额的主要方式。

虽然70%以上的用户都同时使用两个及以上搜索引擎,但几乎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首选搜索引擎,一旦形成了忠诚度,很少主动更换,2012年下半年用户更换首选搜索引擎的比例仅为2.6%。

但随着浏览器、安全卫士、输入法等工具的发展壮大,并提供搜索引擎快捷入口,使得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渠道和路径更加多元化,并且有可能为此更换搜索引擎。更换首选搜索引擎的用户中,大部分是因为导入搜索引擎的应用发生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改变,比如浏览器更换导致默认搜索引擎的改变,导航网站的更换导致搜索引擎的改变等等。

三.决定手机搜索份额的因素更加复杂,搜索前端入口的布局是重要方式之一。

相对于PC电脑搜索,决定手机搜索份额的因素更多,手机搜索入口与渠道更加复杂,使得手机搜索竞争更加开放。从用户首选手机搜索引擎来看,虽然部分选择来自于电脑上搜索习惯的延伸,但手机预装搜索引擎、浏览器默认也是用户选择手机搜索引擎的重要来源。当前搜索引擎APP和浏览器是手机搜索引擎最主要的直接入口,而决定这些入口的前端入口——手机助手、应用商店/市场、手机品牌、手机系统、手机输入法等对手机搜索引擎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互联网企业如果能在上述一部分入口中取得较大的优势,在手机搜索引擎竞争中就会有较大的机会。

第三篇: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新格局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新格局

去年8月份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受到投资者的疯狂追捧,演绎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一个新神话。在此之前的5月,Google为了逐鹿中国市场,不惜与微软反目,挖了微软的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来主持新开张的Google 中国。在这之后,雅虎与阿里巴巴达成10亿美元的交易,雅虎中国交由马云当家,也以搜索为主攻方向。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一时烽烟四起,万众期待着一场激烈的竞赛拉开序幕,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轰轰烈烈上演。

也是在去年8月,我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持了一次搜索引擎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是,百度已经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都以巨大优势超过Google成为中国最多用户使用的搜索引擎,百度在北京和广州的搜索引擎用户中差不多占了半壁江山,市场份额领先Google高达18个百分点左右。雅虎旗下的3721市场份额则大幅度缩水,在2005年8月前的半年时间中,它在北京的用户基数就下挫了65%,整个雅虎系搜索的市场份额仅3.7%,远低于百度和Google在北京分别高达51.5%和32.9%的市场份额。

这是一年前,也就是Google正式进入中国前的状况。这一年来,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经常会被记者、互联网分析师和国外投资者问到的一个问题。于是,今年8月,我又

重新做了一次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搜索引擎用户市场调查。这次的调查由我新成立的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为了便于与去年CNNIC的同类调查比较,这次的调查方法继续沿用去年的逻辑设计思路,只是在问题的基本面及其他统计学层面上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优化。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一场原本期待着的激烈竞赛事实上几乎没有发生,百度携带着前几年高速发展的动量和惯性,继续大幅拉开与其他竞争对手的距离。与去年相比,百度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用户数场份额分别攀升了13~16个百分点,而同期Google在三地的市场份额跌幅分别有8~12个百分点。目前百度在三地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2%,而Google则跌落至24%。

雅虎是除百度外唯一一个在三地的总体用户市场份额上升的一个搜索引擎,去年展现出上升势头的搜狐搜狗,今年在三地的市场份额都呈下降趋势。

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仍然是一个动态和充满潜力的市场。在过去的一年中,百度的“加三岁”(把百度用户的平均年龄提高3岁)的战略显然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尽管百度用户的平均年龄仍然低于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总体的平均年龄,但百度不仅在自己一贯占尽优势的学生用户中,而且在非学生用户中、尤其是大学本科

以上学历的非学生用户中的市场份额,双双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之所以会出现几乎是百度一枝独秀的局面,我们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Google中国与Google总部之间前期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Google中国没有一个完整的独立决策权,以及包括Gmail在内的Google服务器经常受到封堵而使中国大陆境内的用户无法正常访问,从而给百度继续创造了一个没有太多实质性竞争的发展环境。我们的调查发现,Google在北京失去的超过12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有10个百分点是在2005年8月后的半年中发生的,而在2006年8月前的半年中失去的市场份额,仅2.2个百分点。

雅虎中国也是在进入2006年才真正开始发力,在此之前,雅虎中国致力于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整合,战略发展方针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雅虎中国的用户市场份额与百度和Google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距离。但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我们认为未来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角力,将主要发生在百度、Google和雅虎之间。腾讯和网易由于使用Google的搜索技术,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全功能搜索引擎尚有待时日。

第四篇:关于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调查报告

XX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

xx科技在今天公布了一份XX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对北京、上海和广州地用户进行计算机辅助随机抽样电话访问调查后作出的。从调查报告结果可以看出,百度依然是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老大,市场占有率领先google 40多个百分点。跟去年相比,google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下滑了12.3个百分点,特别是可见很多google的用户已经“投靠”了百度。值得注意的是,google的下滑趋势在最近半年(XX年月~8月)有所减缓。无论是学生用户市场还是非学生用户市场,百度的市场占有率都领先于google。排在google后面的分别是雅虎搜索,搜狗和新浪搜索。

搜索引擎 一年前的市场份额 当前的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变动

百度 51.5% 64.5% +13%

google 32.9% 20.6%-12.3%

雅虎搜索* 3.7% 5.4% +1.7%

搜狐 4.6% 3.4%-1.2%

新浪 4.0% 3.5%-0.5%

对于搜索引擎用户群的调查可知,google的使用者仍然比百度用户有着更早的上网经历、更丰富的搜索引擎使用经验、更强的搜索引擎依赖性、更多地搜索与工作或职业相关的内容等重要行为特征。有趣的是,在非学生用户中,google使用者的平均年龄和月收入都比百度用户要高。在学生用户中,除了百度,其他几个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均低于它们在非学生用户中的市场份额。

第五篇: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

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

今年似乎可以称作中国互联网的“搜索年”。除了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之外,世界搜索引擎巨擘Google高调进入中国,雅虎与阿里巴巴达成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微软MSN又即将推出它的中国搜索版本,它们的主要目标,瞄准的都是中国互

联网搜索市场。

为了使中国互联网用户更清晰了解与使用搜索引擎,同时也让相关公司了解所处竞争环境和市场位 置,进而改善服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5年8月电话抽样调查互联网应用活跃的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的互联网网民。互 联网中心高级研究顾问、著名的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先生主持本次搜索引擎调查问卷的总体设计并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依据这次调查获得的关于中国搜索市场的大量用户数据而编写的《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客观地揭示中国搜索引擎用户的真实面貌,包括各搜索引擎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内的市场格局,以及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未来的竞争态势。

报告显示,中国搜索市场目前是两强多极竞争格局,百度和Google市场份额大大高于其他公 司,二者合计在北京和上海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在广州合计占有率也接近达到75%,百度在北京的市场份额为52%,Google为33%,搜狐、新 浪和雅虎系市场份额分别是4.6%、4%和3.7%,其他公司占3.3%。在前半年中,百度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很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都上升超过10个百 分点,Google的用户数基本保持不变,但市场份额在下降。搜狐的新用户获得率排名第二,为34.7%,仅次于百度的34.8%。

在搜索内容上,百度用户搜索音乐(mp3)等娱乐内容的使用率相对较高,Google用户相对来说更经常搜索网页、企业产品、商情、交通旅游等内容。

报告显示学生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在北京、广州和上海,学生用户占全部用户数的比例分别达到40%、37%和30%。百度最大的用户群是学生,学生用户占了百度各地用户数的40~50%。

非学生用户根据年龄、学历和个人月收入分段,在年龄超过25岁、学历超过大学本科以上、月收入 超过1500~2000元的三个非学生用户市场中,Google的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度。非学生用户的年龄集中在25~40岁这个年龄段,在广州这个年龄段 的非学生用户超过一半,在上海和北京接近三分之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北京非学生用户超过一半,在上海和广州的比例则要相对低一些。三个城市非学生用户 的个人月收入的中间值,都在2500~3000元这个区间;也就是说,个人月收入超过2500元的非学生用户都超过非学生用户总数的一半。

来自机关(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事业单位)的个人用户在三地分别占全部用户数的7~12%。在 来自机关的用户市场中,Google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来自企业的用户数在北京和广州仅次于学生用户数,占全部用户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百度和 Google在这个用户市场中基本平分秋色,Google略微胜出一点。在上海,来自企业的用户数高于学生用户数,达到了全部用户数的43%,Google以差不多高百度6个百分点胜出。相对说来,百度在中小私营企业中表现较好,但在国有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中,Google表现较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还就各搜索引擎公司用户数的 变动情况、新用户的获得与流失情况、搜索引擎用户的主要上网特征、主要的搜索内容、用户的搜索引擎组合使用情况、用户的使用经验与习惯、对竞价排名的认知 与态度,以及中国网民最常访问的门户网站的用户特征等,作了系统的分析描述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