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统计学总结
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这学期要结束了,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学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我对生物统计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是我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对生物统计学简单的总结。
1.收获
生物统计学是在生物的基础上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运用的过程中,公式较多,应用性强,需要多记多用,才能充分的发挥其功能。生物统计学的内容包括试验设计、资料整理与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这门课程,让我学会了怎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设计(制定试验方案、实施试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学会了怎样从一堆无规则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整理数据和分析,进行相应的假设从而得出结论。
2.体会
2.1生物统计学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为人们提供了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提供了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判断实验效应的真实性和分析现象间的关系;提供了设计试验的原则和方法。它是一种方法论,在生物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实验过程中各种疑难杂症的方法,有了生物统计,再复杂的数据也不攻自破。
2.2怎样学好生物统计学
当我刚接触到生物统计学时,感觉它是一门很揪心的科目,部分理论非常抽象,学起来很困难。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慢慢的觉得,其实它也没那么难。学习生物统计时不要老想去完全明白那些理论的每一个字,只要在老师的讲述下理解了那些理论的含义,然后通过例题将这些理论带到实践中去,基本上就可以学会了。所以想要学好生物统计,就要先学会理解。最基本的就是熟悉概念,这样在审题的时候就能立刻明白题目的主干意思,有利于进一步寻找解题方案。明白了题目意思后,搜索脑海中所学的试验方法,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案,就是什么类型的题目,对应什么类型的解题方案,这样才能解决一道困难的题目。为了更深入的学习生物统计,除了要求平时上课仔细听课,课后的作业也要认真完成,还要学会总结分类,这样对书本的知识点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巩固了对生物统计学
内容的掌握。生物统计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学好。不管是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还是对于我们的生活,它都有很大的帮助。
3.总结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科学,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
通过学习生物统计学,就个人而言,我收获了很多。生物统计学是贯穿生物学科的一门重要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学好生物统计,以便于以后的研究发展。同时,对于还有一年就毕业了的我们,专业知识储备的还并不够,所以我们应该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不断的提高自己,并好好珍惜眼前学习的机会。
第二篇:生物统计学总结心得
《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记得开学的前几周,老师说过一句话:每天都是向既定目标迈进的一步。是啊,我们每天都会经历不同的事情,每天都要学习新的知识。而我们每周二晚上都要学习生物统计学,我觉得这不仅是周二那天的收获,更是那一周的收获。因为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科目,逻辑性比较强,如果认真学了,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比较有成就感,所以如果哪一周突然不上生物统计学的话就会感觉一周过得都不充实。
大一的时候听学长学姐们说生物统计学挺难的,跟数学差不多,逻辑性很强。他们还告诫我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听,抱佛脚是抱不来的。我觉得还是要谢谢他们的忠告,很有用,让我们有个心理准备,也坚定了要认真学的决心,可以计划着这一学期要怎么学好这门课。这本书一发下来的时候,我就打开略看了一下,果然跟数学差不多,不过是在建立在生物研究的基础之上的,针对性更强,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实用性很强,非学不可,而且得好好学。所以我就下定决心,要认真学,要细心,耐心,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上课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认真整理复习并认真完成作业。
转眼一学期就要过去了,经过一学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收获很多。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和相关分析、实验设计等。我觉得这些都非常有用。实验能力再强,如果不懂得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就无法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如第一章讲的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我们如何整理和描述数据,如何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如何由样本推断总体,还有样本的几个特征数;而第二章是概率问题,虽然中学学过概率,不过是停留在比较表层的学习,并未深入,而且比较泛,没有针对性。而生物统计学将统计与概率联系在一起,共同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如动物的出生重存在差异性,但是如果大量测定动物的出生重,就会发现动物出生重的差异是有规律的。第三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概率与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还有很重要的中心极限定理,它是用于研究随机变量和的极限分布的,是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生物统计学的最基本问题是研究总体与样本间的关系,而抽样分布就是指由一个总体中独立随机地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研究所得样本的各种统计量的概率分布。所以统计学的每种统计方法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个章节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前面几章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是后面几章学习的基础。如第五章的统计推断,讲的是如何通过样本去推断总体,就是以各种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为基础的。从这一章我们学到了统计推断的一般原理,包括单个样本的统计假设检验,两个样本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而这里面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如怎样确定零假设和备择假设,怎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检验统计量,并且要注意自由度的确定。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五章的学习,因为前面所学的中学有接触了一点点,而这一章开始,就是一些新的东西,而且是很重要的东西,内容比较多逻辑性也比较强。所以在开始学这一章的时候,我花了比前面更多的时间。课前先把书看一遍,所以上课基本不用看课本了,看老师的课件,听老师的讲解,课后再理顺一下所学到的东西,然后认真地做题目。我觉得很好的一个地方就是,老师在讲解的过程,都会穿插一些例题进去,加深我们对统计方法的理解。第六章的参数估计是由样本推断总体的另外一条途径,即由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第七章拟合优度检验是用来检验实际观测数与依照某种假设或模型计算出来的理论数之间的一致性。从第八章到第十一章,讲的是两种特定类型的统计推断方法,即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最后一章是很重要的实验设计内容。看起来是独立的,但是和生物统计学联系密切。如果不懂得正确地设计实验,实验结果分析就不可靠了。上次老师让我们找一篇研究性的论文,并分析作者是怎样进行实验设计的,我认真地看了实验设计这一章的内容,学到挺多的,但是思维还是挺乱的。后来老师上到这一章,听了老师的讲解,我对实验设计的了解更进一步了。知道实验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懂得编制实验计划书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两因素实验设计,还有正交设计。不同的设计方法里面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多,但是我觉得只要有认真看书,上课认真听老师讲,把这些方法区别了,理顺了,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都说课堂的互动很重要,特别是大学的课堂,很多老师都会通过视频影片之类的帮助学生学习,但是我觉得课堂的纪律也很重要,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课堂气氛该紧张的时候紧张,该活跃的时候活跃。我觉得黄老师的课堂就做到了这一点,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讲,气氛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而每次上新课前老师会叫同学上去讲作业,这时就需要大家活跃一点,积极一点了。我觉得这样子非常好,不仅让大家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
如果我是《生物统计学》这一门课的任课老师,首先我会像老师一样,注重两个字,严格。我觉得生物统计学本来就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如果老师不严的话,学生就比较随便了,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可能会像学其他很多科目一样,想着抱佛脚。而生物统计学是类似数学的,需要的是理解,平时的积累。所以一开始我就会严格要求学生。其次是注重教学方法,有的老师喜欢自己讲评作业,而没让学生上去讲。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像黄老师那样,在自己讲评之前先让学生讲,这样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鞭策学生更加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也可以增强学生上台表现自己的能力,这对今后答辩,工作应聘都非常有帮助。还有就是给学生起模范作用。印象很深的是老师上课从来不会迟到,并且都是提前了十几分钟到教室,比一部分学生还早。无形中就会给学生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渐渐地,那些爱迟到的同学也越来越早到教室了,可以调整下心态,以便后面认真听课。所以如果我是这门课的老师,我也会这样做。
第三篇: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胡文翠 2009343008 济宁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系2009级生物工程3班
摘要:通过这一学期的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一些统计理论知识,还学习了如何设计试验,如何利用百度获取资料。本文主要概括了在生物统计的学习中的收获及一点认识和对课程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
认识
收获
建议
BIOLOGICAL STATISTICAL LEARNING EXPERIENCES
Hu Wencui
2009343008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Jining University biological
engineering 3 class 2009 level
Abstract:Through this semester biometric course of study, I not only learned some statistical theory knowledge, but also learn how to design tests, how to use baidu for material.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statistics in biological in the study of harvest and a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rse and some advice.Key word:biostatistics cognition experience suggest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通过设计、分析手段,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性语句以表达自己想法的一门学问。学好生物统计对我们以后设计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科学而精简的结论有很大帮助。仅仅一个学期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学会这一逻辑性强,应用性强的课程实在很难,在以后的试验中做到灵活运用更难。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一学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多思考,多实践。生物统计学的认识
经过这一学期的生物统计理论学习,我对这一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
1.1 生物统计的概念
生物统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需要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做科学依据,又需要数理统计知识做分析工具。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整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推断总体特征,然后用生物学的语言加以描述的工具。我们不难看出,生物统计是要我们根据部分所反映出来的性质,推断总体的性质,在推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出错概率,我们只是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将这一概率降到最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设计试验,获取资料的方法,还提供了整理资料,最后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1.2 学习生物统计的重要性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统计学被广泛应用,并显得日益重要。生物统计学是生物领域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整个生态系统,小到核苷酸序列,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物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收获
在这一学期的生物统计学学习中,按照试验安排,我们先后学习了如何设计试验,对试验数据资料的整理与描述,统计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在学习试验设计环节,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法以应对不同的情况,但在试验设计中我们都遵循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的原则。后面的学习多是教我们对数理公式的应用以解决生物学问题,这一阶段更体现了生物统计学逻辑性强的特点,就像有些同学中途有过缺课,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相当吃力了。
此外,我觉得这短短一个学期的课程还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只是生物学的学习和研究,我都会用统计的思维去处理。建议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主次分明,理论知识与具体事例的结合都做的很好,让我们能掌握重点,知道如何应用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但是,就我而言,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资料整理与分析,统计假设和方差分析时,尽管老师讲的精细,同学听的明白,但是,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即便课上听的很明白,不加以练习,用不几天就要忘了,更不用提以后的应用了。生物统计是我们的专业基础课,开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教会我们如何利用生物统计学的知识解决以后试验中的问题,只有多练我们才会使用。3.2加强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学习
生物统计学概念多,公式多,统计计算过程繁琐,而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中也多是利用统计分析软件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我们仍不会处理问题,只是懂些理论知识,那我们就失去了开这一课程的意义了。
另外,如果增设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学习课,可能会更加带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原本乏味的理论学习变得更灵活。
还有一点就是制定合适的教材,生物统计学本是工具科,但当我们需要时,我们却找不到合适的书籍查阅,图书馆的书虽多,但大多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几十年前的书了,本人认为不是很合适,所以建议制定合适的教材。
第四篇: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一、《生物统计学》这一门课。你学到什么?谈谈你学习这一门课的心得体会。
(一)、《生物统计学》这门课,首先,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生物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应用,还学习了如何设计试验。
在第一章,我学了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首先学习的是总体与样本的概念,统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样本推断总体,因此,总体与样本是生物统计学中的两个最基本概念。总体是我们研究的全部对象。构成总体的一个研究单位称为个体。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样本内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含量。接着学习了数据类型及频数分布。生物统计学中经常遇到的数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连续型数据,指与某种标准做比较所得到的数据,采用变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另一种是离散型数据,指由记录不同类别的个体的数目所得到的数据,采用属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学习了样本的几个特征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在第二章,我学了概率和概率分布。概率是事件所固有的,且不随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总体分布是建立在概率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研究总体分布之前首先应对概率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试验的每一最基本的结果称为基本事件,指不能再分的事件。复合事件指由若干个基本事件组合而成的事件。概率的基本运算法则包括概率加法法则、条件概率、概率乘法法则、独立事件。概率分布包括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
在第三章,我学了几种常见的概率分布律。首先学了二项分布,二项分布的基本情况是:设有一随机试验,每次试验都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如成功的(事件A)和失败的(事件A’);生男孩(事件A)和生女孩(事件A’)。显然这两种可能的结果是互不相容的,独立地将此试验重复做n次,求在n次试验中,一种结果出现y次的概率。接着学了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负二项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
在第四章,我学了抽样分布。首先学了从一个正态总体中抽取的样本统计量的分布,学了一些基本概念,如标准误差、样本标准误差、自由度、查表。然后学了从两个正态总体中抽取的样本统计量的分布,包括标准差已知时两个平均数的和与差的分布、标准未知但相等时两个平均数的和与差的分布、两个样本方差比的分布----F分布。
在第五章,我学了统计推断。对总体做统计推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首先对所估计的总体提出一个假设,称为统计假设检验,二是通过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称为总体参数估计。首先学习单个样本的统计假设检验,检验的基本步骤:1.提出假设。2.构造并计算检验统计量:利用原假设所提供的信息,而且抽样分布已知。3.确定否定域(临界值):根据小概率事件原理,比较检验统计量和临界值的关系,确定其落在否定域还是接受域。主要学了t检验,u检验、x2检验。接着学了两个样本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包括两个方差的检验----F检验,标准差已知时两个平均数间差异显著性的检验,标准差未知但相等时,两平均数之间差异显著性的检验,标准差未知且可能不等时两平均数之间差异显著性的检验,配对数据的显著性检验-----配对数据的t检验,二项分布数据的显著性检验。
在第六章,我学了参数估计,即由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估计量是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一个好的估计量应该满足三个条件:无偏性、有效性、相容性。对总体参数的估计,可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指在一定概率保证下指出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所给出的可能范围叫置信区间,本章我学习了μ的置信区间、σ的置信区间、平均数差的置信区间、配对数据的置信区间、标准差比的置信区间二项分布总体的置信区间。
在第七章,我学了拟合优度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是用来检验实际观测数与依照某种假设或模型计算出来的理论数之间的一致性,以便判断该假设或模型是否与观测数相配合。做拟合优度检验一般需一下各步:1.对数据进行分组。2.计算理论数Ti。3分别合并两个尾区的理论数。4.零假设。5.计算出x2与x2临界值(查附表6)做比较。在第八章,我学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可以同时判断多组数据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总平方和,处理平方和,误差平方和,误差均方。方差分析应具备三个条件:可加性、正态性、方差齐性。若对一个固定效应模型经过方差分析之后,结论是拒绝Ho,即处理之间存在差异。为了弄清究竟在哪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哪对之间无显著差异,必须在各处理平均数之间一对一对地做比较,统计上把多个平均数两两间的相互比较称为多重比较。本章学了最小显著差数检验和Duncan检验。最小显著差数检验的步骤:1.列出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平均数从大到小自上而下排列。2.计算最小显著差数和LSD0.05和LSD0.01.3.将平均数多重比较表中两两平均数的差数的绝对值与LSD0.05和LSD0.01比较,作出统计推断。
在第九章,我学了两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对于两因素交叉分组设计的实验应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当两个因素都是固定因素时为固定模型,当两因素均为随机因素时为随机模型,两个因素一个是固定因素,另一个是随机因素为混合模型。两因素实验的典型设计是:假定A因素有a个水平,B因素有b个水平,则每一次重复都包括ab次实验,并设实验重复n次,则实验总次数为abn次。多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的典型设计是:A因素有a个水平,B因素有b个水平,C因素有c个水平等。假设每一处理都有n 次重复(n大于2),那么总观测次数为abcn次。
在第十章和第十一章,我学一元回归及简单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及复相关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包括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相关关系包括因果关系和平行关系。因果关系指一个变量受另一个变量影响,研究一因一果称为一元回归分析,研究多因一果称为多元回归分析。平行关系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互为因果,研究两个变量的为简单相关分析,研究多个变量的为复相关分析,研究其余变量不变的两个变量间的为偏相关分析。
在第十二章,我学了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学有密切的联系,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是重复、随机化和局部控制。实验设计的要点:
1、为什么要做?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意义和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准备怎么做?研究内容、研究国标、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技术路线、研究工作安排及进度、预期研究成果。
3、条件具备吗?可行性分析,想想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手段行不行?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4、结果怎么评价?发表文章、申请专利、专家评审鉴定。实验所采用的设计方法是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的。简单实验设计包括成组比较实验设计和配对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包括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和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两因素实验设计包括两因素交叉分组实验设计、两因素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裂区实验设计和套设计。反转设计也称交叉设计,指每个受试者随机地在两个或多个不同实验阶段分别接受指定的处理。正交设计是多因素分析的有力工具。
(二)、我学习这门课的心得体会:
有人认为生物统计学很难学,我认为只要肯下工夫,其实并不是那么难。首先我觉得要想课堂上更好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进度,预习很重要,生物统计学是一门理科思维很强的学科,有些内容可能没那么容易理解,这时就需要我们做好预习准备,先对知识点有个了解,能理解最好,这样课堂上的听课效率会更高。然后我觉得为了更好的巩固知识内容,多做练习很有必要。我每次都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而我发现有时有些内容之前认为自己已经懂了,但一旦做起相关的练习题,我又短路了,这时我会返过去看书,再加深理解,直到习题做对为止。通过做题我们会知道我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其次我觉得应用Excel操作习题具有方便、准确等优点。每次做练习的时候,只要点一下数据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操作,马上好多数据表格都出来了。我每次都先按照书上的做法做题,然后和用Excel的操作对比,看一下有没有出入,以确定我做出答案的准确性。做题的时候一定要严谨,容不得半点疏忽。我记得有一次做数据分析题的时候,我把一个数据弄错了,导致结果结论都和正确答案差很多。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不仅认真的学习了课本知识,还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老师不仅深入浅出的讲授书本内容,有时还教会我们一些道理,比如以后出社会得注意的问题、做实验写论文需要严谨等等。现在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了,本来生物统计学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学科,而我复习起来就反而没那么吃力,多亏了老师平时严格的要求,我平时在这门课上比较用功,预习、上课认真听、课后做作业、电脑Excel操作等等。所以平时就该好好读书、好好听课,期末才不会那么迷茫。
二、假如你是《生物统计学》这一门课的任课老师,你将怎么讲授?
首次课,我将讲讲有关生物统计学的信息,比如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这门课大概在讲什么、这门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然后叫同学们看看目录,对这门课学习的内容和范围有个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每堂课开始,我将以概括性的语言对学习过的旧知识进行总结和对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介绍,架好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比如,开始讲授两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时,可以这样讲“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那么当因素出现两个或多个又会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将找寻其奥妙,学习两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在教师教授知识的同时,学生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信息加工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以有限的速度学习有限的信息。因此,在授课中,我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加工时间,我将把握呈现的新信息的速度、节奏以满足学生对信息加工的时间需要,让他们去思考新信息与他们已有知识的联系、自己生成新概念的实例、理解所学材料的实际含义。教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我将不止呈现一次,而是几次,每次用不同的话说出基本相同的意思。比如,我先陈述一个知识点,然后举例子去证明,再重述一次这个知识点。
我将控制一次连续讲授的时间,比如,讲授10分钟后,有一两分钟的间歇,在这段间歇时间里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比较他们的笔记、相互问问题、分享他们的看法。这样他们将会做出更有用的课堂笔记、更长久地记住有关信息。讲课过程中我将不定时的提问题,且把握问题的难度水平。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不只举手的几个学生。我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并对学生的问题给以回答或引导学生自己回答。
在讲授结束时,给学生提供总结,串讲、巩固所讲授内容,有时也可叫学生起来总结。并提出课后思考题,适当布置课后练习作业。还有,讲一下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方向,让学生做好预习准备。
第五篇: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李昱静 2009343014 济宁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系2009级生物工程3班
摘要:经过一学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我对生物统计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本文主要讲述了本学期学习生物统计之后,我对生物统计学的收获和体会,并对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
收获
体会
建议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科学,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学习这门学科,我有很多收获和体会。1.收获
生物统计学是在生物的基础上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运用的过程中,公式较多,应用性强,需要多记多用,才能充分的发挥其功能。生物统计学的内容包括试验设计、资料整理与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这门课程,让我学会了怎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设计(制定试验方案、实施试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学会了怎样从一堆无规则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整理数据和分析,进行相应的假设从而得出结论。2.体会
2.1生物统计学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为人们提供了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提供了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判断实验效应的真实性和分析现象间的关系;提供了设计试验的原则和方法。它是一种方法论,在生物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实验过程中各种疑难杂症的方法,有了生物统计,再复杂的数据也不攻自破。2.2怎样学好生物统计学
当我刚接触到生物统计学时,感觉它是一门很揪心的科目,部分理论非常抽象,学起来很困难,所以刚开始上课很不喜欢听。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慢慢的觉得,其实它也没那么难。学习生物统计时不要老想去完全明白那些理论的每一个字,只要在老师的讲述下理解了那些理论的含义,然后通过例题将这些理论带到实践中去,基本上就可以学会了。所以想要学好生物统计,就要先学会理解。最基本的就是熟悉概念,这样在审题的时候就能立刻明白题目的主干意思,有利于进一步寻找解题方案。明白了题目意思后,搜索脑海中所学的试验方法,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案,就是什么类型的题目,对应什么类型的解题方案,这样才能解决一道困难的题目。为了更深入的学习生物统计,除了要求平时上课仔细听课,课后的作业也要认真完成。做完作业习题,还要学会总结分类,这样对书本的知识点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巩固了对生物统计学内容的掌握。生物统计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学好。不管是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还是对于我们的生活,它都有很大的帮助。3.建议
经过一学期生物统计学的学习,就个人而言,提出一些建议:
(1)虽说这是一门选修课,但是也要重视,图书馆的资源有限,尽量统一发课本。(2)讲课时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考。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例增加其趣味性。可开设同学们感兴趣的实验,通过实例解决生物统计问题,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强,利于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生物统计学是贯穿生物学科的一门重要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老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的学好生物统计,以便于以后的研究发展。BIOLOGICAL STATISTICAL LEARNING EXPERIENCES
Li Yujing
2009343014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Jining University biological
engineering 3 class 2009 level
Abstract:After a semester of biostatistics learning, I of biostatistics, further understanding.This paper mainly about this semester study biological statistics after, I of biostatistics harvest and the experience, and of biostatistics teaching are proposed.Key word:biostatistics harvest experience sug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