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困佛协议
协议
甲方:前锋区观阁镇砂石村三组
乙方:前锋区观阁镇小石村三组
观阁卧佛寺位于观阁镇砂石三组和小石村三组结合部,土地属于砂石村三组和小石村三组所有,在佛教信男善女的捐资下,经过2005年至2010年的重建、扩建、维修,形成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占在面积达500平方米的寺庙,在观阁片区佛教信徒中有较高影响力。后因产权不明,管理不善,特别是香油钱的使用和分配上无制度规范,存在较大漏洞,引起个别村民为利益争夺管理权,多次发生纠纷甚至打架,在群众中形成极坏的影响。为了加强管理,规范香油钱的分配和使用,经甲乙双方协商并广泛争求意见,达成如下协议:
一、信男善女到寺庙烧香、礼佛,捐与不捐香油钱或捐多少由其自愿,管理人员不得强迫其捐香油钱或规定捐香油钱的多少。
二、寺庙内不得从事迷信活动,不得高价出售香蜡纸烛牟取暴利,不得烧高香。
三、管理人员由甲方和乙方各推荐三名群众代表,代表必须是德高望重,心地善良,热心佛教事业的人担任。如果发现管理人员出现违法行为,可立即组织重新推荐代表。
四、管理方式:由甲方和乙方各管一年,管理人员是由该组群众代表担任,不参与管理的群众代表有权对寺庙的管理进行监督。如有问题该组组长应立即查实整改。
五、资金管理:寺庙所得捐款及香油钱应做到每月公布一次,并将钱存入指定帐户,存折和印鉴分开保管,开支应本着节约出发,并做好帐务。
六、分配方式:每年12月30日两组代表对全年帐务进行审核,对结余资金,按结余资金的40%作为寺庙维修和对外捐助基金。甲方和乙方各占30%,由群众代表保管,主要用于甲方和乙方公益事业,经群众代表同意也可用于其它公益事业。
七、特约事项:卧佛寺如果因故损毁或拆除后,正殿一排土地以正殿中线为界,左边归砂甲方所有,右边归乙方所有,梯子及下面地坝归甲方所有。
八、违约责任:此协议是由甲方和乙方协商,并经广泛酝酿达成的一致意见,如有群众代表在管理过程中违法违规,组上知道后不立即纠正禁止的,或者累纠不改的,当年该组分配比例由30%降至25%。剩余资金作为寺庙基金。
九、本合同一式陆份,砂石村三组、小石村三组、砂石村、小石村各执一份,寺庙存贰份,从签订之日起生效,砂石村三组小石村三组
群众代表群众代表
二0一三年十月三十日
第二篇:佛
《佛学思想》2008年03月29日 星期六 10:46
一,佛学人生观。
因果通於三世;“欲问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问未来果,现在受者是”。
人有身、口、意三业,可为亦善亦恶。
阿赖耶识是生命根本,万法本源,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含有净染两面。在无始以来,它在六道中生灭相续,永无止境,但若净化,亦可超登圣域。人肉体躯壳虽然短暂渺小,幻化不实,生命本体则是永恒存在。
每个人所具备的本性,原是万德万能,与佛无异,只因一念无明,为烦恼习气所缠缚,才轮回六道,沉沦苦海,但是对我们的佛性并无损灭,人人皆可成佛。佛经上说;“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的众生”。
佛学的大乘和小乘都为运载之意小乘者是自度,大乘者是自度、度人、自利利人。曹孟德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寿几何?”还有;“朝露去日苦多”也都说明了,人生如朝露,生灭无常。杜子美诗云;“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也说明了人生骨肉流离,聚散无常。又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似雪”。也说明了人的青春无常,人事无常。
二,无我。
世间法,自时间上看是;生住异灭刹那不息,找不出永恒常往。自时间上看,因缘所生法,无真实之我。我们的身体是实中有虚,经不住大自然的磨损,从生开始就走向灭。所谓我就是佛学中讲的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和合体”。从科学上讲人体是由;“碳、氮、氢、氧、硫等十五种元素抅成的。人生一世,就象是一幕电影,放映机中的胶片不停的转,银幕上的影子不停的动,前影即逝,后影即显,银幕上一旦出现空白,表示做事告终。释迦牟尼的根本思想观就是;以空为根,而有的则是;“缘生观”。
三,参禅日记。
著名禅学大师,南怀瑾给弟子金满慈的问答摘录如下;
1,无形无象是用之则有,舍之即空。
2,另一个我,存在于肉体身之我,皆如月亮影子,并非真月。月本无光,反映日光而有
明。性本无我,反映识心而有用。于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类众生万类生。若能心空一念,则万里无云万里天。此性本自圆明清净,即今我尚不可得,何况另一幻我,甚至千百万亿幻我耶!。
3,浮云世事一身轻,成佛登仙也外行。纸上谈兵原梦语,不然何计追今生。
一枕沉酣梦未成,灯前握管过三更。慈云遍洒杨枝露,尽八层楼化雨声。
4,中阴身,是指现有之色身(肉身)已舍,尚未再得新生命而言。灵魂出窍者,指现有
之色身即陷在离魂症状态,即神经肢体有大半停止感觉功能现象。
阴神,只属于自己看得见自己知道,听得到。能接触到外界与自身以外,物质世界
之种种事物与人事。
阳神,便是此色身,别人可见,可听得到。聚而成形,散而为炁之变化身。
涅槃;并非死亡之沉寂,涅槃乃充满灵明活泼、凝静、极寂静,生机未动之初的寂寞
大乐。
练功时自觉人越长越小,是色身在转化中,道家叫返老之象也。
童真不泯,容易入道。
业力不同,色身的果报与心、理、思想都不同。
清净即境界,是境即无常,那个能清净,能不清净才是你的。
若能忆想而不着,知过去、未来,一切有,一切空,皆如幻梦,事来则应,过了不留,则可了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何时何处非佛国净境耶i
有心即错,用心即乖。
这个世界,何尝不是被我们这些大人、老人、白人、黄人、黑人贴满了鬼画符和玩具吗?
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再深入,证知心,能转物之效果,则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二空;指人空(我空)法空。
认清;静、虚灵为安乐,不知不垢不净、非动非静、即垢即净、即动即静之大机 大用也。
夜半子时,乃地球与天体相接,正阳之气发动,自身内外与之互相感应,甚好。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人的生命,无始无终。凡夫现有之生死,只是无始无终分段而已。故意长生或分身它类往生它方,大抵属变易生死,只有大成就、大澈悟、了了生死一切自 在。人生烦恼,都是庸人自扰之。人生要看得开,放得下。
梦中非中阴身,中阴又名中有,是死此生彼,中间所受之阴形也。人死了才叫中阴,未死前叫灵魂或叫识神。空气动而生风,风相何在?如不见树上叶子摇动或吹到人身上,谁知道有风呢?这就是虚空借物而显其用。而灵明自性,亦无名无相,它是借人而显其用,而人又借之以灵,互为因果。无佛处莫留恋,有佛处急走过。一切不住,一切住,住即不住,方为解脱也。宋代诗人苏东坡说;世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印度人永远是躺着度过生死的,佛也要高唱智觉也!白黄之光,均是祥瑞之征,目乃心之机。
雪能变水,水能结冰,冰复变水,转来转去水性不变,这就叫随缘不变。变者是相,不变是性。
佛菩萨已无男无女相。观音是过去无数劫前之古佛,化身千百万亿,为悲念女人,才在此世化身为女相。清朝一女诗人,“金云门”诗;神仙坠落为名士,菩萨慈悲现女身。
人死后,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因为业是无影无形的可以随身,有形有相的东西一样也带不走。
古德说;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是阴魔,道起不起是烦恼魔。
元神是体,识神是用。识神象聪明、顽皮的孩子,作祟的是它,瞬息万变,它作起乱来,元神也要退位。我们练功就是训练识神,不让它兴风作浪,它就成了元神之用了。识神妄念之府在脑,心则无所不在,不在内外中间亦含内外中间。修道人未达心脑虚之境,故千般苦不得证见。
意想身体某部位有火就象火,有江河象江河之原因,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人与人有感情,分别时难受为何啊”
答;“菩萨有情终有累,如来无相亦无心。情与无情之际,诚难也”。
问;“人死后,灵魂从那出去”
答;“人死时,灵魂出路在头顶,百会穴”。庄子说;“明生死无常之理也,不可执着生与死“。
真正修道人,没有昼夜之分别,只要心存在“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烦恼,并非痛苦之意,烦——惑也,恼——乱也。
修炼空了,不是活着没意思,是真空含妙有,视生死如涅槃,皆如昨梦。万法本闲,唯人自闹,虚含万有,生灭去来,本无动摇,本非生灭,寂然不动,感而随通,又有何动何定之别,心无所住,即佛、魔不到处。
如果说清净心是万里晴空,妄念就是朵朵白云,实际上是不相干的。
肉团心只是这部机器一个重要零件,而真心虽无形无相、无方所、空灵如虚空、它是这部机器的主宰。肉团心随人体这部机器共存亡,真心却永远不朽的,它另找一部机器 以显其用。经修练者把它练成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来去自如,那么它就可独立存在了。
神是法身起用,法身是神的本体,神是法身之用。
无业禅师,皇上屡召不去,却从别道走了,多么自由自在。隐山(龙山)和尚两首偈其
一,“三间茅屋从来往,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辩我,浮生穿凿不相干。
问;未开顶的人死后,识神会从九窍之中的任何一窍出去,不但转入轮回,甚至会流入畜牲道,所以从顶门梵穴出去,才能上升,那么识神就在体内了,可是元神是不在内外中间的,识神即是元神之用,何以又分开呢?
答;“然真彻悟者,顶门梵穴必通。顶门乃中脉,直经之正门也。未经道体之空者,识为识神,亦可谓之为阴神。证悟元空者,方为元神,亦可称谓阳神”。
问;心无所住,算不算心体离念?无心是否是真空?
答;“无无所住,即心体离念。念本无住,何须你离,既云真空何有无心?凡情无心 实乃大昏沉,大失念也,心即无心,心乃真心,真亦不住,何处觅心?”
“ 空即有之空,有为即空之有”。其意是;空中含有,有中含空,有自空起,空自有立。事理无碍者,空是理,有是事。
大觉法庆禅师谓侍者曰;“吾化后,汝可唤之,若能回是有道力也”他不但予知 报谢,而且能唤回,真正成道者。
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阅世五千年,求术者众,求道者寡。
修行三大劫,感德者少,报怨者多。善恶到头都不着,方知此是本来人。
僧曰;如何离生老病死?
师曰;青山元不动,浮云飞去来,白云与我共无心。
因人施教,并无定法。
问;我有意找本来人,结果它虽无形无相,却并不是无影无踪。我认为它就是一点灵 知。那点妙用,无论应事接物的见闻知觉上或语默静动上,都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在不应事物时不知它去何处?
答;周流六虚,变动不居,隐现无常,鬼神莫测。
缘会则聚,缘散则灭,生而无生。成天吃饭,抓不到一粒米,成天穿衣,带不走一根线,一切无非是因缘的凑合。
在做功中或睡醒,似醒非醒时,不知什么东西在我眼前一恍,立刻与我合而为一 了,吓了一大跳,都是神气凝聚之,“行阴境界”既心既物,并非外来,只是人具“受阴”习气之惯性,妄自作种种解,种种着相而已。
人的虚灵心,想找找不到。它不在上下左右内外,遇缘即显,无缘不现。它无所住无意中又到处碰到,它与觉性有关,只可体会,不可言传。
修道人当他要坠崖之际,在一瞬间,他应能用定慧力,一念从顶门抛出,身心立即 分开,灵之觉性独立存在,借此脱壳,岂不妙哉!。
缘生法的道理是,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念上起念,法中生法所形成,最后一切皆 幻,归于空寂。所以说;空能生有,有复归空,用过去事物可证到。无明四相,既生、住、异、灭是妄念四想。妄念由心起,空是体,妄念是用,如水之与波,波平即水,妄灭归空。
佛在灵山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在灵山塔下修。
时间它无形无相,却能使人衰老死亡。一年四季,花开花谢,时间无始无终。年月日 是人划分的。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之别,它是幻化的、生灭的。
欲坚道力,凭魔力。心即性,性即心。心性即法身,因它有不变,随缘二义,犹如水性,能随方就圆,去了规矩仍然是水。它遇冷缘即凝为冰,遇暖缘复化为水,冰水无 二,心性亦然。所谓迷时凝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所以说心性不二。
人住房子如住笼,鸡笼今天提到那里,明天又放到那里,这批被宰了,下批鸡又来住,谁来住就是谁的家。所以说;人生如寄。诗曰;水中明月镜中花,把捉劳心乱似麻,飞出红尘脱俗网,大千世界住为家。这才是真正的家。
一个人如果到了日落半山时,还不能如倦鸟知还,是很可怕的。一定要等阎王下请贴 的时候,就不自由了。别说普通人,很多大师不是也没逃过此关吗?。
性格造成命运,性格为因,外境为缘,因缘相会,一拍即合,于是注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我不是宿命论者,从不算命和看相,但我却相信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它的道理。我不迷信,我却相信鬼神之说,宇宙之大,无奇不有。
第三篇:学优学困
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优生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主要措施: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部分学生智力好,学习积极性高,各有所长,各有发展。针对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的爱好变为特长,抓基础知识,所学知识必须全部掌握,在单元测试中均达到良好水平。对于学习偏科的学生,应利用课作余时间进行补课,使他们达到良好水平。让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让他们进行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经常了解训练情况,尽量少批评,多表扬。使其德、智、体、美均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培养目标:
1、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①学习动机。在这方面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习改变命运”为载体,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引导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②磨炼意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学生可能有一次成绩优异而沾沾自喜,也可能有一次成绩的降低二情绪低落。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安排适度的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要从思想上加以指导、提高他们抵抗压力的意志。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③良好的习惯: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听课,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记忆等,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书写解题步骤,规范解题过程。
2、能力培养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及表达能力。方法是分层教学。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沟通,利用课外时间,对他们进行有效地指导。
2、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我。
3、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潜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加强交
4、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5、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6、坚持辅潜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7、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8.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小学四年级学困生转化计划
双庙明德学校白立华
一、指导思想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后进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本学期,根据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的特点制定如下计划:
二、学生名单 常永强 谢文野 王志伟 李申 张玉卓 宋新妮等。
三、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1、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
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2、后进生形成的学校原因
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成绩。对后进生辅导不及时。
3、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原因
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4、非智力因素
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四、转化学困生措施
转化后进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3、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4、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5、作为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具有坚强的意志。
6、老师的辅导要及时。
7、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将绚丽多彩。
第四篇:平困证明
附件1:
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解读
一、什么是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下简称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委托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统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发放的,由学生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以借款人信用作担保的助学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一起承担还款责任。
二、哪些在校学生可以申请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指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含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统称“学生”)。资助对象及其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组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同借款人。资助对象父母均已故,可在其直系亲属、同学、老师或近邻中选择一名60岁以下、无不良行为纪录、且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本地居民作为共同借款人。
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3)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并由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新生,或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4)学生入学前户籍与其家长户籍均在江苏省内;(5)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对孤儿、烈士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特困家庭、重病户子女优先资助。
各市、县(市、区)、各普通高校在进行贷款资格审核时,应区别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按资助优先顺序依次为:(1)孤儿(2)烈士子女(含因公牺牲军人子女)
(3)无收入(指父母均丧失劳动能力)(4)重病户(指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5)低保户(6)双下岗(指父母均下岗)(7)纯农户(指农村除农业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家庭)(8)低收入(指其他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就学基本费用的情况)。
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有哪些具体政策规定?
(1)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申请、审批和发放。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确定贷款额度,每生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贷款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2)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但最长不超过14年。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后2年为“不还本金、只付利息”的宽限期;学制超过4年或应届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延长宽限期,但贷款期限不变。
(3)贷款利率执行人民币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不上浮。学生在校期间不支付利息,毕业当年9月1日起全额自付利息;毕业后第3年起按“等额本金法”归还贷款本金。本息一年结算一次,提前还款的除应付本息外不加收其他费用。
四、宿迁学院2012年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如何办理?
1、学生在5月20日前至所在系辅导员老师处报名,填写《2012年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信息采集表》,接受资格审核和信息核对;
2、审核通过的学生6月底前至辅导员处开具高校贷款证明,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准备相关材料,至户籍所在地资助中心申请办理贷款(7月20日后开始办理)。具体材料包括(1)生源地贷款证明;(2)填写清楚的贷款申请表;(3)以下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学生和1名家长(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学生证(在校生)或录取通知书(新生);(4)学生在代理行开设的金融卡或存折账号(或支付宝,具体可咨询地方资助中心)。
五、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有哪些注意事项?
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应注意以下事项:(1)借款人应认真阅读《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文本,告知情况变化、切实履行还本付息等相关义务;(2)如遇国家或省有关政策调整,则按借款合同约定和调整后的政策执行;(3)对不按期还本付息的借款人,有关部门按规定予以公告催收;(4)借款学生个人信息和借还款记录将录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违约人的个人资信及个人信贷业务将受到影响和限制;(5)借款人还本付息后,应及时向经办网点查询和核对账务变动信息。
第五篇:培优扶困
一、指导思想
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力、智能,培养人才。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根据教育理论中“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理论”,采用“感化——转化——优化”是培优补差工作中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实施分层教学,在班级中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拔尖补差工作。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从而让优生更优,差生不差,共享成功。
二、总体工作目标
为提高我校生物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各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品德,真正使教师动起来,使学生活起来。
三、具体工作目标
加强对培优补差的常规管理.2、认真组织相关的学生参与活动中去,使50%的学生参与到培优补差活动中去。
3、通过培优补差,使9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参加学生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补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三次。
四、基本实施措施 首先制定教师培优补差责任目标,让辅导教师通过培优补差明确目标。
2、辅导教师认真制订各科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定培训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
3、重点做高考、会考、统一考试等备考的培优补差工作。
4.定期举行成绩提高快的学生学习交流会,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
4、定期对培训的学生进行考试和检测,及时了解培训情况。
5、科组长定期对辅导情况实施督查。
五、考评办法 对此项活动实行,在学期末,结合期末考试,对培训教师进行量化考评,对完成任务表现特别突出的,给予公开表扬。
2、对于在此项活动中敷衍了事,不认真的教师,在学校会议中给予公开批评,并限期进行改正。
我科要长期坚持下去培优补差的工作,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不能不学,量性而学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