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协议书

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协议书



第一篇: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协议书

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协议书

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经(甲方)与(乙方)协商一致,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甲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组织生产,不断提高其产品质量,对其产品有检验需求时应主动与乙方联系,可自行送样或委托乙方抽样,以便完成对甲方产品的检验、鉴定等活动。

2、甲方委托乙方检验的产品应真实、有代表性。成批产品应按国家标准要求抽取样品。

3、按协议要求及时缴纳服务费。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乙方在接到甲方样品或对甲方的产品进行委托抽取样品后应及时进行委托检验、鉴定等活动。

2、乙方应科学、公正、准确、及时地出具检验报告。

3、乙方接受甲方对其检察人员的培训委托。

三、对甲方提供的产品乙方无法检测的,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后可送上一级部门进行检测,检测费用由甲方承担。

四、甲方自愿向乙方一次性支付服务费。

五、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六、协议期限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第二篇:产品质量检验策划书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产品质量的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下面是关于产品质量检验策划书,希望对您有帮助~

产品质量检验策划书

产品名称:气缸套

产品代号:XXXXXXXXX

根据潍坊柴油机有限公司xxxx年3月5日下达的《样品试制协议书》要求,按照质量体系文件中质量策划控制程序规定,对样品试制进行产品总体质量策划。以确保满足产品特性要求。

一、策划依据;

《样品试制协议书》(xxxx年3月5日)

XXXXXXXXXX

二、质量目标:

根据协议书及产品特性要求,产品质量应达到如下要求:

a、材质:Cu-B珠光体合金铸铁,按N05107执行。

b、内孔;气缸套内径直径尺寸φ126,外径尺寸φ130.01;

c、台阶;气缸套安装台阶处R0.4,尺寸φ134.5,其对基准A的同轴度φ0.04,安装面对基准A的跳动0.02,上下面平行度0.01,台阶高度4.78;

d、平台珩磨,微观不平度Rt=(1-2)μm基本长度上无光滑部分,当切削深度在5μm以下时,沟槽数目(在4.8mm长度上测出)至少6个,珩磨表面不得有撕裂和挤出的材料(包括外表面);

e、其它:按产品图要求及有关标准执行。

三、试制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样品试制大致流程:由铸造车间进行毛坯离心浇铸→由机工车间进行样品加工→成品。

1、毛坯铸造;由铸造车间实施铸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a、根据产品特性要求制订出合理的铸造工艺;

b、根据工艺要求采购合格的原材料,确保投入生产的原材料符合工艺要求;

c、为满足产品特性要求,在熔炼工艺上采用高温出炉,低温浇铸进行离心浇铸,炉温控制由红外温度仪进行监测。

d、为保证毛坯材质符合产品特性要求,炉前化验室和金相室必须配合进行,炉前化学成份分析,可采用C、S分析仪和光谱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测。

浇铸后的毛坯必须进行机械性能,金相组织检验,合格后方可往后流转投入机加工生产。

e、操作工要求:炉前操作工必须是由炉前操作经验丰富,有5年以上工龄的操作工进行操作。

2、机加工;由机加工车间实施机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a、样品毛坯在投入机加工前必须进行一次去铸造应力退火,完成退火后方可加工。

b、样品的机加工分为三个阶段;粗加工→消应力退火→中加工→精加工。

粗加工后再进行一次消应力退火,以消除机加工应力。

c、中加工阶段:利用进口高精度数控车床、立式金刚镗等设备来完成,为保证样品各部位机加工尺寸及特性要求,必须保证工装夹具的精度,在样品机加工前对各工序的工装进行精度检验以符合工艺要求,同时对试制工艺进行验证。

d、精加工阶段;最终特性要求完成阶段

外圆直径利用进口数控无芯磨床进行尺寸精度保证,4.78台阶利用进口高精度数控车床及进口液压涨胎夹具来完成和保证尺寸形位精度,缸套内孔直径和内孔平台网纹利用进口数控珩磨机床来完成。在样品试制前要求对各工序工装进行检验,同时验证试制工艺,以确保各特性尺寸符合产品要求。

e、操作人员的要求;对参加样品试制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试制前的工艺培训,由操作技能和技术素质比较高的员工参加。

f、在样品试制过程中,为确保对生产过程的有效监控和产品质量控制,对试制过程实行过程专检和成品终检。

对样品缸套的内外圆要求采用内外径气动量仪进行全检,为了保证平台网纹符合要求,在珩磨拉网之前应对所用砂条进行效果验证,符合工艺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平台网纹的检测采用我厂进口的网纹检测仪,进行内孔网纹检测。台阶圆弧和形位要求,除利用进口的数控车床及工装保证外,还须利用万能工具显微镜及形位检测工装对台阶的特性要求进行全面检测。

四、进度时间安排

成立由张鹏武负责的样品试制小组,具体安排如下:

1)样品试制

时间要求:xxxx年3月8日——3月28日;

实施单位:缸套厂;

责任人;张鹏武

2)毛坯浇铸,提供合格毛坯:

时间要求;xxxx年3月8日——3月20日;

实施单位:铸造车间;

责任人;梁晖

3)机加工生产,加工出合格的样品:

时间要求:xxxx年3月18日——3月28日;

实施单位:机加工车间

责任人;王留柱

4)检验和监控:

时间要求:xxxx年3月8日——3月28日;

实施单位:科技质量处;

责任人:顾君

5)样品评审和鉴定:

时间要求:xxxx年3月29日;

实施单位:评审小组

组长:王开一

样品完成后由样品鉴定评审小组对样品进行评审和鉴定,决定最后送样。

xxxx年3月6日

试制鉴定意见书

鉴定项目


6***气缸套样品试制


时间


xxxx年


地点


缸套专业厂会议室


会议依据,我厂与潍坊柴油机厂签订的样品试制协议书和潍坊柴油机厂提供的图纸要求,对615.00.01.0319气缸套样品试制结果进行鉴定。


1、样品试制中的实施内容均已按期完成;


2、样品金黄色相、理化检验报告齐全,结果符合图纸要求;


3、样品的各部分尺寸检测记录齐全,结果符合图纸要求。


鉴定结论;


根据以上样品试制过程的检验记录和样品实物的检验记录,质量指标满足产品特性要求,样品试制结果有效。同意样品送潍坊柴油机厂,接受用户检验。待潍坊柴油机厂样品检验信息反馈后,依据其意见,进行改进,然后批量生产、供货。


参加鉴定人员名单

姓名


单位(职务、职称)


签字


王开一




























第三篇: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对我司外购件、外协加工件和自制件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测量,确保不合格品不投入使用,不转入下道工序,验证成品是否符合客户使用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外购件、外协加工件、过程产品以及最终成品的检验。

三、管理制度

1.质检员属于特定人员,应具有规定的资格,要经过足够的岗位培训和考核,办公室要备案审批。不具备资格、未经过足够培训,不准在检验记录上签章确认。

2.质检员应热爱本职工作,认真执行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坚持质量第一,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保证质量视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

3.质检人员应以维护企业利益为原则,坚持按图纸、按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检验,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外购配套件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的把关职能。

4.质检人员在巡检时,有教育操作人员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的责任和义务,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对影响质量的不规范操作有权制止。

5.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和测试方法。

6.坚持“三检制”制度,健全检验原始记录,为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四、产品检验

1.自制件的质量检验

1.1自制件指我司通过生产车间制作完工或通过部分需加工后直接可以按图纸进行安装的产品。

1.2生产车间在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车间质检员对自制产品或需部分加工的自制品,应逐一检验,不得遗漏,并做好检验记录,填写《零部件检验单》并报质检部门复检。

1.3质检员按照客户制定的《检验和试验计划》和图纸对车间报检的产品进行复检,对关键工序如油漆和焊接,质检部按《油漆检验规范》、《焊接检验规范》对每个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1.4 对检验合格后的自制品,应在技术部门提供的专用图纸上做详细记录以示负责。

2.外协加工件的质量检验

2.1外协加工件是指有关生产企业直接为我司提供的半成品或成品。

2.2外协加工件(指机加工件)入库时,外协加工单位应提供外协加工单、送货单、技术图纸,并由仓库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后,通知质检部进行检验。质检员应再次逐一核对,防止缺件。

2.3检验(指机加工件)时,质检部按客户图纸和《采购订单》进行检验或验证,并把结果记录在《材料检验报告》上,并在《送货单》上签名确认。仓库根据检验或验证结果,合格则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则马上通知采购员,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2.4 对于外协加工后直接发货的产品,质检员应定期或长期到外协加工单位检查质量。完工产品,由外协单位填写《零部件交验单》,复检后签字;如达不到图纸要求,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2.5对即将完工的大件机加工件,质检员应在下机床前进行检验。3.外购件的质量检验

3.1 外购件是指我司通过有关专业厂家直接订购的产品。

3.2 在外购件入库时,根据供货方提供的送货单、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进行质量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办理《零部件交验单》,质检员应妥善保管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如发现质量问题或对方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有问题,质检员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3.3 原材料入库时,供货方应提供磅码单和材质书,由仓库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后,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能办理入库手续。如不提供材质书,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4.当一个项目的所有部件和最终成品都经过质检员和监理检验合格,质检员把检验报告扫描,电子文档发给监理,纸质报告由质检部存档。一个合同或订单的所有项目检查合格,产品出厂后,质检部把《检验报告》、《检查清单》、《检查申请》装订存档。质检部保存电子文档20年,纸质文档保存三年。

五、不合格品的控制

1.过程检验不合格品 1.1外购件和外协加工件

由质检员通知采购员,采购员通知相关供应商进行返工或者报废重做。1.2自制件

若质检员确认需要返工的,则由车间主管通知操作员返工,返工后需质检员重新检验,合格后才能与合格品一起流转至下道工序;

若质检员确认必须报废重做的,则由车间主管通知操作员对该批产品做好相应记录和措施,以防止与其它合格品的混淆。2.成品检验不合格品

质检员确认不可返工需要报废重做的,则对该零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标识,由质检员通知操作工进行零件更换。当该零件需要返工时,由质检员填写《产品不一致处理单》,经生产部经理确认后,操作工对该零件加工,再由质检员重新对零件检验直至合格。若涉及数额较大的报废件,则需要质检员填写《产品不一致处理单》报主管审批后提交评审会评审。评审会议参加者包括:技术部、采购部、生产部、质检部等负责人和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对评审结果由参加评审会议人员在《产品不一致处理单》上签名确认,副总经理或总经理签名批准。

六、检测设备

1.质检部根据公司产品检验需要申购对应的检测设备,经总经理审批之后交予采购人员进行采购。

2.检测设备需供应商提供校验合格证明方能入库。入库的同时,仓库管理人员通知质检部领出并填写《检验、测量设备一览表》,统一进行管理。

3.质检部按检测设备使用情况及对品质的影响程度,填写《检测设备允收标准》,并报总经理批准。

4.质检部每年年底制定《检验、测量设备一览表》并注明每个设备的校验周期及校验方式,报总经理批准。以后质检部在检测仪器到期之前,必须将其收回安排校验,同时使用者应预先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5.校验后的测量仪器设备应在《检验、测量设备一览表》上予以记录,并按校验结果在仪器设备上贴上“校验合格”或“停用”标签。质检部要妥善保存外部校验单位的校验证书以备查验和追溯。“校验合格”标签上要注明检验单位和下次校验日期。

6.校验设备在使用、搬运和贮存期间应注意维护和保养。一旦发现校验设备偏离校验合格状态或超过校验有效期,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其重新检查。

7.经校验证明仪器设备性能不合格者,应由专门人员或送专门单位维修,维修后的设备应重新校验,已无法维修的由使用部门申请报废。

七、建议考核办法

1.质检员每月薪资中应设有绩效考核部分,由人事部规定绩效考核占薪资的比例。2.注:

1、工作业绩按所得分的两倍计入总分;

2、考核所需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考核过程由人事部协助进行;

4、如本月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则将该质检员所得绩效工资减半发放。

3.考核细则说明 3.1工作业绩

3.1.1第一条根据每周上报给质检部领导的质量反馈问题给分;

3.1.2第二条由该车间的车间主任给予打分,标准:不压活,不影响生产进度;3.1.3第三条随机抽查,出现错报、漏报、瞒报情况一次扣1分;

3.1.4第四条由人事部监督,质检部领导每周六去车间随机抽查十件产品,每月汇总,每出现2件扣一分; 3.1.5每个车间工作量、检验项目、检验难易程度不同,由质检部领导自行给分。3.2工作态度

3.2.1第一条由本车间同事相互打分; 3.2.2第二条由车间工人打分; 3.2.3第三条由质检部领导打分;

3.2.4第四条由车间工人和质检部领导按1:1的比例打分。3.3工作质量

3.3.1第一条由质检部领导与人事部共同每周随机抽查一次; 3.3.2第二条同上,发现一次扣一分; 3.3.3第三条由财务部与生产部联合提供 3.4出勤率

3.4.1该数据由人事部提供。

注:以上数据由质检部门负责每周采集一次,每月将汇总结果上交人事部。

第四篇: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24.1质量责任制度

24.1.1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质量正确性和错检、漏检负责;

24.1.2首件合格,由于检验员错判为不合格,操作者按其错误意见加工此所成的不合格件,由检验员负责;

24.1.3首件不合格,检验员未发现,成批加工时所造成的不合格件由检验员负责; 24.1.4首件合格,成批加工时不合格,在巡回检查时被发现由操作者负责。若巡回检时未发现,在本工序和下道工序(直至装配)检验时被发现,由操作者和检验员共同负责;

24.1.5首件合格,成批加工时产生的个别不合格件在本工序或下道工序,由操作者负责;

24.1.6首件不交检,成批加工时所造成的不合格件由操作者负责; 24.2质量三检问题; 24.2.1首件工人三检; 24.2.1.1首件通知检验员检查; 24.2.1.2班组上下道工序互检; 24.2.1.3专职检验员抽检; 24.2.2专职检验员三检; 24.2.2.1首件检验: 24.2.1.1.1生产工人对每批零件加工出来的首件(包括换人、换量具、换设备及调整设备、工装后的首件),操作者必须在自检合格后,交专职检验员进行检验,合格方能继续生产,若报废,检验员扣留,并做废品标记;

24.2.1.1.2对不交首件连续生产者,专检人员有权阻止,若造成质量问题,对责任者要严加处理;

24.2.2.2中间巡回检查:专检人员应做好中间抽检工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成批报废;

24.2.2.3 入库检验(终检): 零件完工后进行最终检验,应核对工序的完整情况(包括去毛刺、倒角等),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由车间解决。不合格产品,填写检验合格单,能返修的通知返修,废品应打上标记,隔离堆放。

第五篇: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JG-001 XXXXC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检验管理办法

一、总则

1、目的

为严格执行公司产品质量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国家产品质量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公司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2、责任

公司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由公司品管部门负全责,生产部、技术部门协助配合。并由品管部门负责最终给产品张贴质量合格标识,负责向顾客提供有关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凡因产品质量问题出现的客户退货、产品召回、纠纷等问题时,均由检验人员按规定承担全部责任。

3、质量检验主要环节

质量检验主要环节分为:原材料检验(依据相关购买合同条款进行检验)、产品生产过程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三个方面。

4、检验方法

直观检查与仪器检查相结合、抽检和普检相结合。

5、检验人员权限

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拥有一票否决权,凡被检验认定为不合

JG-001 格的产品(或原材料),不得进行生产和销售。

6、检验记录

每次检验都要有检验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后进行存档保管,产品原始检验记录至少保存二年以上。

二、原材进厂检验

1、时机

原材料入厂办理入库前,由采购部门通知品管部门对来料进行检验,未经过品管部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来料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2、查验内容

主要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是否齐全,查验产品外包装是否破损,是否受潮,雨淋。

3、质量抽检

依据公司标准和与供应商签订的相关合同标准,对不同批次产品进行抽检,如两项以上指标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品,并通知采购部门进行退货处理。合格品填写来《来料产品质量检验单》签字后交付采购部门办理入库手续。

三、生产过程检验

1、生产过程检验原则

(1)原材料批次更换时必须取样检验。

JG-001(2)原纸、纱线换卷时必须取样检验

(3)生产线因故障停机,再开机后生产产品必须取样检验。(4)每卷纸下线后必须取样检验。

(5)每卷纸生产过程中必须有3-5次取样检验。

2、主要检验内容

(1)生产过程取样检验主要检测“定量(克重)、抗张力、撕裂度,耐破度”四项批标。

(2)产品下线及每卷纸生产中间应按照公司产品规定的检测内容,进行不少于19个项目的内容检验(详见《产品标准检测表》)

3、产品质量判定。

根据检验情况,填写检验报表,作出合格与否的决定。每卷产品下线后最终检验项目数据与中间抽检记录数据,一并进行存档保存。

三、产品出厂检验

1、出厂检验的时机

产品出厂检验一般在产品复卷、分切后预包装前进行。刚下线的产品直接进行复卷、分切的可结合每卷产品下线后检验合并进行。已包装好的产品出库发货,只对产品外包装合格标识和外包装情况进行检查。

2、检验的内容

(1)外观检查:主要检查有无分层、跑线、起皱、起泡、浆块、树皮现象;检查产品颜色是否均匀无色差。对有上述现象的

JG-001 产品,如果超过产品总量的10%以上可判定不合格品,对未超过10%以上的,可责成相关人员进行人工分检。

(2)技术指标测定:按照检验标准进行不少于19项技术指标的测,并与原始检验记录进行核对,无出入的以最终检验结果为标准,对记录进行存档保存,并给单位包装发放张贴合格标识。如与原始记录差异较大的,可进行重新复检,以复检结果做为最终结果记录备案。

(3)对3项以上技术指标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可确定为二级品,并张贴二级品标识,存放指定位置不予发货。

四、检验仪器管理

1、检验人员职责

(1)检验设备管理由品管部统一管理、操作和维护保养。(2)检验设备由品管部指定专人进行使用,维护管理,建立设备台账,设备资料明细表,校检记录,校检计划等。(3)爱护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

(4)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四懂”“二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

2、设备操作要求:

(1)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线路是否连接正确。(2)严格按规程进行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

(3)严格控制操作规范要求操作,做到不超温,不超压,不超速,不超负荷。

JG-001(4)严格执行日常检查制度,认真进行检查记录,使设备经常保持清洁、润滑和良好的技术态。

(5)使用完毕后,立即清理试验设备,并做好日常维护。(6)关闭电源。

3、正常维护与保养

(1)检验计量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3)按规定进行及时加油,润滑。(4)定期检查校验,保持清洁,无尘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