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冷静客观反思甲午战败引发日本媒体关注
中国冷静客观反思甲午战败引发日本媒体关注
2014年07月24日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中国海军史学会会长陈悦发言。陈悦会长来自山东威海。山东半岛同样是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陈悦致力于甲午战争史和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
陈悦:大家好!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今天能在这个场合参加这样一个120周年的研讨会,内心是非常激动的,老实说准备了一个讲稿,但是我看时间可能比较紧张了,我就尽量不去说我研究的那些船、大炮这些事情,这些说起来可能会非常繁琐、非常长,可能也有点枯燥。
今天想说的是,我昨天下午一个特殊的感受,对于甲午战争120周年的一个想法。我在做甲午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从2000年威海有一个传统,每逢甲午战争遇到逢
5、逢10的年份都会举行一种国际学术探讨会,我参加了2004年的,包括后来2008年的,但是我觉得没有一个年份对于甲午纪念会像今年这么热闹。今年各种各样的,包括各位媒体朋友们会来关注甲午,我们还看到今年除了很多报纸的、很多书籍、很多纪录片在做甲午之外,我们社会上也有很多活动、学术研讨会。
甚至于在甲午海战的主战场辽宁省的东港,可能是某种姻缘注定甲午海战沉船在这个时候冒出来,当时在那里沉了4艘军舰。现在有一艘叫超勇号,整个舰体都在,就在那个海底下,这些事情好像都为了120年而凑到了一起。当我们发现那个超勇舰的时候,我们内心有一种非常说不出的痛,当我们找到超勇的时候,在泥底下8米深的地方,而且船上有一个痕迹,现在想起来可能是日本人干的。有一艘舰没有了,超勇还存在,但是日本人可能觉得这艘船一千多吨没有打捞价值,结果他们在这艘船上整整齐齐的压了一堆石头,这是为什么呢?我当时请教过一些,包括国外的专家,包括一些日本的学者,他们最后总结出来的原因超乎想象,他们说这可能是日本崇尚神道的国家,他们在朝鲜干过,在中国东北也干过,是一种破风水的做法,在我们北洋的一个沉舰上也干了这样的事情。这样一艘船我们已经定为A级的文物发现,将来可能会被打捞出来,120周年被我们发现了。
我个人对120周年的感受是,大家这么热闹的在说甲午,其实我们的目的就一个,就是思考当时为什么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尤其是在今年可能我们遇到了走向海洋强国,面对海洋,而且我们越来越面对的世界,拥抱世界的时候。我们想象一下当年在一个封建王朝、李鸿章这样的洋务派领袖,他们通过海洋对中国实行现代化,最后不幸的是被日本击败了,这是很惨痛的。
在所有关于甲午的报道和纪念里,我觉得今年参考消息的标题非常非常特别,前面30篇是军事专家,后面30篇是学者做的事情。我昨天下午很意外,接到了一个日本媒体的采访,日本影响很大的媒体。他们居然拿着复印好的60篇文章的稿子拿过来,他们注意到了一些事实我觉得也很有意思。
他说你们这些文章跟你们以前的传统不一样,60篇文章并不是一个观点,各有各的观点,甚至于有一些观点是辩论的、矛盾的。日本人还发现一个东西,这是日本这个媒体说的,他们还发现一些东西,你们这些文章没有骂人,几乎60篇全在反思自己,而不是说在喊口号骂日本人。最后他说就日本媒体自己的认识来看,现在的日本人是不怕被中国人骂的,说我们脸皮厚,就当没听见,你们怎么骂我们都无所谓,我们挺高兴的。
我们日本人怕的不是你们骂我们,是你们突然冷静了,突然屠杀了或者扔原子弹。你们不说这样的话,你们突然回过头来反思你们自己的道路上曾经摔倒过的错误,那个伤痛是怎么造成的,他们觉得这个是可怕的,觉得因为甲午战争老是说改变了中国此后一个多世纪的命运,这个里面其实就埋藏着我们今天跟未来崛起的密码。
如果我们把这场战争只看作是腐朽的军队、腐朽的政府的失败我们全部错误,我个人认为,120年前的这个失败是举国、举民族文化性的彻底的失败,那个时候的东亚跟现在的东
亚其实有某种相似性,北方是一个巨大的强国,熊一样的强国,东方美国、西南英国、法国,甚至菲律宾都有欧洲列强来了,那个时候留给东亚国家,留给还愿意自立,而不愿意臣服于某一个东亚国家的平台生存空间和他的机会只有中、日、韩三个区。随着欧洲列强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强,东亚国家如果不想被他们影响、不想被他们左右,要保有自立的话,就有一个方法就是自救。结果古老的中国,因为我们上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就是霸主,我们选择的模式就是建立一支新的军队保护我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固有的价值观、固有的社会传统,什么都不改,就改一支军队。
而日本他很明白自己没有资源,他要崛起,在他当时看,虽然我们现在说起来的话我们的情感可能很受不了,在他当时看,他所能参考借鉴的老师,英国人怎么崛起的,法国人怎么崛起的,全是踩着落后国家民族的血泪崛起的。牺牲别人崛起,对于日本他是一个匮乏资源,资源匮乏的国家。他看到了,他被俄罗斯遏制,向南遇到法国、英国,他如果再晚十年,我想日本这样的举动再晚十年,他会落入非常悲惨的境地,所以那时对我们下手了,是踩着中国人的血泪登起来的。
我上个月去日本的时候,遇到一个日本的专家,他说现在为止日本人提到甲午战争,普通的日本人如果熟悉这段历史的话,他们普遍的认识是,甲午战争使日本实现了从一个落后的东亚小国成长为一个西方式的国家的一个奠基石,一个台阶。这之后日俄战争把俄罗斯打败了,进一步崛起,但是日本人也意识到,在这个崛起过程中,他们有一个可以说原罪,他的崛起模式是通过侵略别人来实现的。通过侵略一步一步,他的侵略模式越来越膨胀,他的军队影响力越来越膨胀,当他打败俄罗斯到了一个顶点之后他已经收不住了,他必然迎来昭和时代的一个战败国。
到了甲午战争120周年之后,抗战几十年之后,东亚的局势我们自己环顾一下的话,实际又到了某一种关口,又到了某一种崛起的关口,我们正在崛起,日本从他现在一系列的举动来看,他也不愿意被美国锁住,他也想要崛起,也是通过各种方式崛起,这个年份我们来关注甲午,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教育、更多的想法。
我最后想说的一个事情是,看了这么多甲午的报道,看了这么多甲午的活动,我脑子里有两个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是我几年之前翁飞老师他们的,在安徽巢湖一个偏僻的山上,把荆棘拔开之后,我发现北洋海军战死士兵的墓,妻子得到丈夫战死消息之后的一个月左右都是一个时间自杀的,埋在那里,但是这个墓是没有人去看的荒的,墓碑是被掩埋了半截,我当时无法想象21世纪还能看到19世纪看到中国军人的墓。我上个月去了一次日本,在日本海军墓地,我看到清清楚楚的所有在9月17日黄海海战战死的日本,无论是军官还是水兵,50多人的墓碑,齐齐整整的、干干净净的在那里摆着,每个墓前面都有鲜花、都有水,都有人敬他们。
我最后想说的是,甲午战争虽然在甲午那年爆发的,但是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决不只限于那个甲午跟这个甲午,是一个我们值得不断探索的事情,就是希望对于甲午的纪念不要只局限于甲午,突然间明年我们就没有甲午的声音了,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了,我觉得甲午就是我们一个民族必备的参考书,没有他,如果不反思甲午,不彻底的找出甲午失败之因的话,我们可能崛起之路上我们内心里还会有一个小地方是不太自信的。
(新浪军事)
第二篇:中国教育报:新绛中学教改为何引发关注
取消填鸭式教学,代之以各半天的自主课和展示课;学生不必做繁重的作业,只需完成课前学习报告——
新绛中学教改为何引发关注
“新华视点”记者 刘云伶 张晓晶 郑天虹
《中国教育报》2011年7月11日第1版第6版
睡眠不足、视力下降、身体素质滑坡„„这是我国中小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原因是课业负担过重。几年前,位于山西南部的新绛中学实施了颠覆性教学改革:学生半天上课、没有作业。
随着这项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校高考达线人数却逐年攀升;今年高考应届生达线人数更多达课改前的1.5倍。这一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界人士纷纷前往新绛中学了解情况。
教育界人士认为,新绛中学教改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对优良教学传统的一种回归,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大胆尝试。
从灌输到互动,让学习更自主
已经顺利通过高考的新绛中学学生宁乐,提起她参与的一堂展示课,至今仍印象深刻:学习辛弃疾一篇作品时,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在自主课上查看了辛弃疾的生平背景。次日上午的展示课上,一位同学抑扬顿挫地描述壮年时期的辛弃疾时,用了“愤青”一词。他一讲完,同学们议论纷纷,认为这个词过于主观、偏激。激烈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立志报国”更能描述辛弃疾当时的状态。
从2008年开始,新绛中学的课堂结构被完全打破:教师不再滔滔不绝地授课,而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引导和指导;学生也由被动变为主动,预习、展示、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
取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代之以各自半天的自主课和展示课。下午为自主课,学生们根据老师编制的学案自主学习,将不懂的部分写在互动卡上,交给老师。次日上午四节课为展示课,在6到8名学生组成的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展示前一天下午学习的收获,并与同学讨论,老师在旁指点。
事实上,新绛中学的教改始自2005年推行“学案制”。与以往讲课按教案展开不同,教师编写的学案,只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目标、读书指导以及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
学生不必再做练习册、参加大量的模拟考试,包括面临高考升学的高三年级,所有学生不必完成繁重的课后作业,只有课前的学习报告,即学习某一模块知识时,对某一类题目、某些解题方法的探析和总结,或对错题的反思。
新绛中学校长宁致义说:“传统教学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无限制地占用学生时间,不利于自主学习,学生容易成为被动的旁观者。”
多次考察新绛中学的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说,这里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规律,而非教师讲课的规律,教师由单向的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流程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由被灌输者,逐步变成探究知识的自主学习者。
想让学生更轻松,教师必须更“给力”
“要讲的课少了,对教师要求高了。”新绛中学教师韩志进说,以往上课时,教师只要备够45分钟上课内容,再按备课内容,从头到尾地背书、念书即可。课改之后,教师们发现,自己必须具备更专业的素质,才能解答同学们有备而来的提问。
“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更‘给力’,才能让学生在较少时间里掌握同样多甚至更多的知识。”宁致义说,课改一开始,学校就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对教师进行每周一次的动态培训,每个寒暑假定期培训,为教师讲解中外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
“教师们需要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新绛中学地理教师韩志进说,课改之初,学生回答问题一出现错误,她就急着打断说正确答案,结果,学生信心受挫,她再让学生展示,竟没人接话。
在培训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儒德告诉教师,“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耐性对待学生。“此后,我听到学生的错误回答,会先肯定对的地方,再以引导性的语言提示学生,以鼓励性的语气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答案。”韩志进如是说。
有备而来的学生,不断挑战和更新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无数次被学生“难倒”之后,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宁致义告诉记者,教改开始后,学校要求教师将所思所想写成业务文章,在校刊上刊载,起初几乎没人写,如今来稿络绎不绝,校刊登载不完,只好出增刊。
“新绛中学的教学改革,使教师们面临很大的挑战,但也是提高他们素质的一种好办法。”曾到新绛中学考察的辽宁省锦州中学校长王柱华说,这是教师们很惧怕的教学模式,因为不确定性太多,教师似乎讲的内容不多,却要恰到好处,没有深厚的功底,就必须付出大量的学习和准备,才能在课改中生存下来,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被动到灵活,让学习更有效
教改显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教师讲课少了,课堂睡觉、开小差的现象没了;学校课时减少了,教学进度加快了;学生负担减轻了,学习成绩提高了。一名高一入学时倒数第一的学生,高考后顺利达到了一本分数线。
“减少被动的学习环节,学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增强了。”教师李金萍说,学生自主看教材,八成都能懂,通过小组讨论又解决部分困惑,真正需要老师指点的内容很少。令教师们意外的是,同学们对问题的认识、解答能力明显提高。
新绛中学科研处主任安黛告诉记者,以往做题时,老师只告知参考答案;现在同学们自主学习,在展示课做题时,不看参考答案,争先恐后地解答,方法更多样,解答速度更快。
据了解,新绛中学的教改理念,缘自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为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帕夫雷什中学建立了半日学习、半日自由活动的作息制度。新绛中学也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理念的推行,同样收效显著。
教育专家指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才能把学生们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使孩子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个人爱好,如此教育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第三篇:反思雅安地震媒体表现:冷静是最好的救援
[导读]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有人在Twitter发表过这样的评论:“一场灾难发生后5分钟内,Twitter做出的贡献最大,12小时后就开始帮倒忙。”
腾讯科技 穆楠 4月21日报道
4月20日早8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这是继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又一次降临在四川大地上的灾难。与五年前不同的是,随着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有关灾难的讨论瞬间成了最热点话题,人们抱着不同的心态参与其中。
不可否认,各大新闻机构及商业网站利用微信、微博在地震消息的传播中起了极大的作用,对于无法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受众,这无疑是最快掌握资讯的方式。
在地震现场,当部分通信设备受损,电话与短信无法即时接通,微信等移动应用成了重要的通讯工具,不少人利用上述工具联系到了震区的亲朋好友,一段报平安的语音或是几行简短问候,让不少人放下了悬在半空的心。
4月20日下午,微信就推出“雅安地震救助”公众账号,此帐号系地震救助信息集散平台,主要用于发布四川雅安震区最新情况、实用救援信息,收集网友寻人和报平安资讯。
转播到腾讯微博
微博的官方新闻帐号,也成为今天报道地震消息重点渠道,与传统电视报纸不同,微博集合新闻专题的形式,兼顾了快速全面的特点,把消息第一时间推送给用户。
转播到腾讯微博
而中国地震台网的官方微博,也从更为权威的视角发布灾情。
转播到腾讯微博
社交网络时代,几乎让信息没有障碍的实时传播。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流,身在屏幕后面的我们应保持冷静,保持清醒,甚至有些时候,沉默成了对悲剧事件最好的回应。
不过,社交网络的双面性也在此时凸显,传播有价值信息与正能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我们不希望看的的东西,先来来看看微博上的几个例子:
1、神人降临 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1年日本海啸,再到今日雅安地震,几乎每次灾难发生后,都会出现了所谓的“神人”,他们无能不能:事前在微博、贴吧等社交媒体上发出天灾预警,而当灾难发生后,一些“有心”的网友总能迅速发现“神人”的预测,随后便引发大量好奇网民的热烈追捧。
此次地震,“神人”再度降临。一微博网友”在4月18日晚发出了这了一条微博:“刚才出门,抬头看见西方天空出现了强震云,立刻返回拿取照相机,拍了一组照片。从云的心态、结构、颜色等特征看,似是6强的强震云与快震云,能量的最大值可达7。如果快,是24小时内动作,一般是36小时之内,最长不过72小时。在卫星云图上搜索,他们应该是来自西方丝绸之路国内部分,陕、甘、青、疆。”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今早地震消息传出后,该用户的这几条微博被大量转发,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神人降临”,截至20日午间,该微博转发量已经接近3.5万。似乎,我们又回到了一个被讨论无数次的话题,地震真的能被预测吗? BBC为此曾拍摄过专题记录片《我们为何不能预测地震 》,片中明确表示,以当前的科技力量,人类尚无法准确的提前预测地震,甚至有可能“一直关注某些错误的东西”。
“每逢地震,总有众多民科出来跳大神。现在再次单独把这个科普视频发出来。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地震相关知识。也希望造谣传谣预言家跳大神者自重。”—— 类似此类质疑微博,也获得了不少网友的赞同。
总结:灾难发生后,我们是否应该过多的关注“大神”们?是该先补习些相关知识还是永远抱着猎奇的心理跟风转发,值得思考。
2、真假寻亲
地震发生后,微博上迅速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雅安寻人”活动,在带来便捷的救灾寻人方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借此炒作甚至欺骗信息。
一网友今日中午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帮忙转发一下,一位叫徐敬的女孩,21岁,请速回水城县人民医院,妈妈伤的很严重,想见她最后一面,爸爸号码:1519338XXXX(注:腾讯科技已隐去后四位号码),爱心接力,好人有好报。父母的爱,只有自己子女懂。女孩,快回去!”
随后,网友纷纷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献爱心”帮忙寻人,直到在2个小时后——该消息转发数超过了1万条,曝光度更是不可估量之时,官方帐号“微博辟谣”证实,此为虚假消息,其号码归属也地为甘肃平凉,且2012年12月时既已证实为不实信息,与雅安地震无关。
微博辟谣称,“雅安地震灾害发生后,网友为雅安祈福的同时却仍出现了一些不实信息,如:用较早时期的灾害图片冒充此次地震的现场图片;发布虚假爱心接力活动,并提供虚假的联系方式,呼吁网友寻找家属等。”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虚假寻亲甚至恶意报复、炒作消息仍在微博流传。总结:灾害当前,时间宝贵资源有限,应该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无法判断时,请不要传播,碰到救助、寻人等公益话题,更应该多一个心眼,拿不准注意,不妨先等官方确认后再说。
3、高楼跳伞
四川人一向以乐观向上著称,从地震到洪灾,不少灾民苦中作乐,帐篷中吃火锅,大水里搓麻将,无不向民众传播着一种正能量。
然后,每到灾难发生,总会出现写不合时宜的段子甚至事件营销被当作新闻来大肆传播。
上午10点,一微博帐号发布了这样一张高楼跳伞的照片,并称其“逃跑帝诞生了”,该照片同样引起了大量网民围观转发。不少人称“这种逃生的办法碉堡了!“
转播到腾讯微博
除了大量追捧调侃的声音,也有了解跳伞的网友回复称,“低空跳伞的最低高度世界纪录是50米,再低根本打不开伞。这位家里是装了弹射装置吗?”
随后不久,知名足球评论人董路发布了这张照片的原图——跳伞者的下方还有一同伴,这显然并不是紧急避难。他质疑三点,1)下落最多30米,伞包能充分打开吗?2)左下角有同伴,组队从楼上跳的?3)不扯蛋能死吗?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我可以负责任地辟谣,看楼盘明显就在我家附近,这是一个展销会的宣传手段,最近每天都在飞,根本不是躲避地震。”一位网友在董路的微博下如此回复。
总结:无论这是不是一场有预谋话题营销,一个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商业组织已经开始动用各种事件来提高曝光,我们不知不觉的就成了“被消费者”。一些看似幽默的段子、图片,请不要在灾难时变种再生,我们需要的真实的正能量,而不是博人眼球的营销信息。
社交媒体的噪声中应保持冷静 再在看看美国,在几日前刚刚发生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中,Twitter也发生了深刻反映社交网络两面性的的案例。
Twitter几乎第一时间发布了爆炸消息,并迅速成为波士顿警方和马拉松比赛组织者的通信工具,不过在更快地得到信息的同时,Twitter也被指大量煽动的负面情绪与谣言。
爆炸发生后不久,Twitter曾迅速传播了一份报道,称警方关闭了波士顿的移动服务,以防止犯罪份子远程遥控爆炸,但网络运营商最终证明这个消息是不准确的。
随后,Twitter上出现受害者的图片,包括血迹斑斑的人行道和街上严重受伤人的图片。有人强烈要求用户关注如何提供帮助而不是发布受害者照片。
其他一些信息则带邪恶目的,一冒充大赛官方帐号的ID称,其推文每被转发一次,就向爆炸受害者捐1美元。用户很快就发现这是虚假信息。这种自行修正的能力,也被认为是是社交媒体最强大的资产。
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有人在Twitter发表过这样的评论:“一场灾难发生后5分钟内,Twitter做出的贡献最大,12小时后就开始帮倒忙。”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事实,社交媒体确实具有它的双面性:可以在灾难面前传递正能量,也可以传递并不和谐的声音。
每当灾难来临,恐慌心理、纷杂信息,都会给谣言带来生长空间。各种借机炒作和干扰灾民生活的“援助”措施亦成为“杂音”。社交媒体如何更好发挥正向价值,显然还有值得探讨的空间。
第四篇: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新闻报道数 得分 1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3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4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5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6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7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8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9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11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12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13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14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15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16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17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18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19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20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21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2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23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24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25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26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27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29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30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31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32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33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湖北 5,600 浙江 2,030 湖北 2,000 江苏 1,240 广东 1,160 湖北 983 广东 979 上海 891 海南 837 湖北 790 湖北 782 湖北 774 湖北 764 湖北 732 四川 703 云南 699 四川 698 广东 674 湖北 614 四川 609 北京 578 浙江 520 福建 515 广东 493 天津 476 重庆 464 云南 461 江苏 454 广东 450 北京 430 北京 406 湖北 405 云南
398
36.25 35.71 22.14 20.71 17.55 17.48 15.91 14.95 14.11 13.96 13.82 13.64 13.07 12.55 12.48 12.46 12.04 10.96 10.88 10.32 9.29 9.2 8.8 8.5 8.29 8.23 8.11 8.04 7.68 7.25 7.23 7.11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35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36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37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38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39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40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41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42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43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44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45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46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47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48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49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50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51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52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53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54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55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56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57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5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59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60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61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62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63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64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65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66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67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68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69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7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湖北 393 江苏 389 四川 378 四川 375 江苏 359 河北 357 辽宁 355 福建 354 吉林 351 四川 345 山东 338 河北 336 山东 323 浙江 322 江西 308 江苏 302 北京 283 广东 279 广东 278 江苏 277 山西 275 四川 272 山东 265 吉林 256 河北 251 陕西 251 浙江 239 河南 237 湖南 236 重庆 232 河北 229 湖北 215 广东 214 广西 208 江西 207 江苏 203 湖北
202
7.02 6.95 6.75 6.7 6.41 6.38 6.34 6.32 6.27 6.16 6.04 6 5.77 5.75 5.5 5.39 5.05 4.98 4.96 4.95 4.91 4.86 4.73 4.57 4.48 4.48 4.27 4.23 4.21 4.14 4.09 3.84 3.82 3.71 3.7 3.63 3.61 71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东 72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 73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河南 74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75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天津 76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湖南 77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甘肃 78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湖南 79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山东 80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 81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 8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 84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湖南 85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86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天津 87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重庆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 89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甘肃 90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福建 91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湖南 92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 93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贵州 94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江苏 95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江苏 96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97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浙江 98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 99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河北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 黑龙江
197 3.52 194 3.46 183 3.27 182 3.25 176 3.14 175 3.13 173 3.09 171 3.05 170 3.04 170 3.04 159 2.84 158 2.82 156 2.79 150 2.68 150 2.68 143 2.55 132 2.36 120 2.14 118 2.11 111 1.98 104 1.86 103 1.84 101 1.8 95 1.7 92 1.64 84 1.5 78 1.39 73 1.3 67
1.2 65
1.16
第五篇:媒体称中国农产品药物残留标准为日本百分之一
媒体称中国农产品药物残留标准为日本百分之一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通过食源性疾病增长反映出来。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计,全球由食品安全事件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将会达到10亿例,其中因为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达到180万人。我国每年向国务院卫生部门上报的数千件食物中毒事件中,大部分都是因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
四分之一的食源性疾病由环境污染所致
经济学博士、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综合业务处处长徐明焕在《论质量安全型经济》一书中指出,食品安全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环境污染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
据报道,在我国1200条河流中,有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个湖中有50多个处于富营养状态,我国海域的“赤潮”现象不断发生。
工业污染物中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最为严重。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用于农田灌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农用化学品造成的污染已司空见惯。为了农业高产,我国耕地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国际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1.93倍,耕地农药残留率达60%—70%。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药,违法使用瘦肉精等饲料添加剂,不仅造成农产品残留超标,产生食品直接污染,还可能导致人畜共患疾病增加,甚至通过食物链逐级浓缩和聚集在人体组织中,出现中毒反应,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通过食源性疾病增长反映出来。环境污染是引起食源性疾病前五大风险因
2我国农产品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数仅为日本的百分之一
徐明焕认为,引起食源性疾病前五大风险因素分别是不正确存放(27%)、受污染的设备和环境(25%)、较差的个人卫生(24%)、煮熟不彻底(11%)和不安全来源(4%)。
环保组织报告称,美国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现象普遍。美国疾病和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报告称,美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因为进食了被污染的食品而染病,这相当于每6个美国人中约有一人受被污染食物之害。
我国每年向卫生部上报的数千件食物中毒中,大部分都是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
我国无论是食品生产技术水平,还是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对食品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标准的制定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例如,日本列表规定了62410个食品农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香港即将实施的食物中残留除害剂标准中规定了6186个食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而中国内地限行的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仅为667个,分别只占日本和香港的百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我国自然环境污染和化学物质污染食品还很严重,但是食品检测技术水平还不高。据报道,我国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还有近60%无法检测。
日本过去进口我国蔬菜仅仅检测6项指标,而据2006年5月29日正式生效的“肯定列表制度”,农药、兽药和添加剂受限制的种类从原来的63种突然提高到797种;并对这些化学品设置了51392个暂定标准,之前只有2470个;对于还没来得及设定暂定标准的,则全部采取一律标准,即每公斤食品残留的化学品不超过0.01毫克。
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到日本的产品几乎不能残留任何化学品。此项制度的实施,将影响到中国6200多家企业的生计,近1/3的农产品出口,以及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国家环保部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第一份经过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报告———《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2004》表明,由于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3.05%,加入治理环境污染应该投入的虚拟成本,当年的GDP要再增加消耗1.8%。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的研究报告表明,江苏省的GDP比传统GDP降低8个百分点,考虑到GDP因素,每年的GDP要往下调8个百分点之多,2002年仅大气污染给全省居民造成的损失就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素之一,大致占到25%的比例。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计,全球由食品安全事件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将会达到10亿例,其中因为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达到180万人。
对话徐明焕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预防食源性疾病爆发
记者:食源性疾病与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有没有逻辑上的联系?
徐明焕:食品安全问题表现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由于摄入了有毒有害物质而导致感染、中毒。因为食品生产链条越来越长,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食品产业的延伸,供应链不断丰富,食品安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长。人类的生产能力、创新能力是无穷无尽的,表现在食品生产方面就是不断变换生产方式。除了生产技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道德层面,社会道德
失范是现代影响食品安全的一大因素,有时候甚至成主要原因。
环境污染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问题,导致了食源性疾病,使其更加复杂和多样,是我们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现在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危害,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时逐渐进入到这个层面。
这与人们的认识规律有关,人们往往是最先了解最直接的现象,进而逐渐延伸至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防治环境污染成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记者:在我国,由环境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徐明焕:我认为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过去积累的问题迟早要爆露,这是自然而然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过去高速发展过程中污染环境而积累的问题也会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爆发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型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一个爆发期。从这个角度分析,环境污染对于食源性疾病的影响将会是十分严重的。
这种风险还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特征,有些风险能够预测,有些则无法预测。重视环境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有重要意义的。
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想要深入下去,必须从技术层面突破。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内在联系是今后食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问题暴露后如何解决?主要是从技术着手。
现在有些部委已经开始着手开始行动,比如国土资源部开始大面积的监测土壤质量,说明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这就有可能从顶层设计上采取措施刹住由于土壤污染造成粮食污染的趋势,不会使这个风险继续蔓延。
至于过去积累的环境问题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爆发会达到什么程度,目前还难以预计。
记者:发达国家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我国解决食源性疾病的危害能从中汲取什么经验?
目前,各国食品安全监管普遍从过去的多头监管向集中统一监管转变,从重点环节监管向食物链的全过程监管转变,从单一的政府监管向食物链的全过程监管转变,从单一的政府监管向倡导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消费者共同保障食品安全的新模式转变。
在欧洲,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危机,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于2002年1月正式成立,作为科学咨询意见和通报食品链相关风险的独立来源。
美国非常注重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确保其适应不断变化的食品安全监管需求。如2011年颁布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等。记者:除此之外,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食源性疾病带来的危害?
徐明焕:这需要在实践中更多地借助技术手段加以解决。环境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的趋势是可以预测的,具体会达到什么程度,需要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
现在要有一个评估机制,现在已经建立了监测机制,环境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已经纳入了监测网。在监测的基础上,要把监测数据进行整合,组成专门的专家组对此进行评估、研究。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估、权威的发布,就不会引起广泛的关注。
记者:据您了解,相关部门有没有计划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进行风险评估?
徐明焕:应该会慢慢延伸到这个领域。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有几方面内容:微生物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其中对化学性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可以引申到环境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领域,并进一步深化。
任何国家的监管、管理都是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当一个领域被广泛重视的时候,政府会相应地调整监管机制,包括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重点的转移。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进出口监测,每年都针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动态调整,来确定监测重点。
记者:由环境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风险评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徐明焕:关键的问题是激活我们现有的监测机制。这就需要依靠外部的力量,比如说评估结果要及时做出。这对监管部门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监管部门的监管更多地立足实际,针对目前急迫的问题予以解决。
科研必须具有前瞻性。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监管工作中,又具有时滞性。必须减少科研成果应用的环节,要有激活创新的内在机制。因为风险评估不单纯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科研。
这也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政府应该抓大事,抓防范风险的事,而不是单纯事后的救助。食品安全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消除风险,而是防范风险。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食品安全领域也是如此。食品安全必须围绕着防范、化解风险来展开。食品安全工作不能够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如果有一种超前的眼光,腾出手来,从救火、灭火的模式转向防火的模式,才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根本之策。
小资料
食源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摄入受微生物或化学品污染的食品,可引起这种疾病。从粮食生产到消费(“从农场到餐桌”),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发生食品污染,也有可能是环境污染的结果,包括水、土壤或空气污染。
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然而,此种疾病还可能有神经科、妇科、免疫等其他症状。摄入受污染食品,也可能造成全身多器官衰竭,甚至引发癌症,从而造成极大的残疾和死亡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