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说明范本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说明范本



第一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说明范本

福建省XX县XX镇XX村等3个村农发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说明

1、工程位置

该项目区位于福建省XX县XX镇XX村等3个村,其中:

项目A区范围:东经118°39′25″-118°41′12″北纬27°25′45″-27°28′01″。

项目B、C区范围:东经118°40′30″-118°42′41″北纬27°28′58″-27°30′51″。

2、工程规模

本项目涉及土地整理总面积5000亩,整理后新增耕地达到600.80亩。

1)农田水利工程

本项目灌溉渠系,以灌排分开方式布置排灌沟渠,并且全部实现自流灌溉,渠道配水方式按续灌方式进行。

(1)灌溉渠道

斗、农渠采用混凝土现浇的型式,新建斗渠1条,长度817m;新建农渠46条,长度为20512m。

(2)排水沟

项目区对原有斗沟B01进行衬砌,长度为617m。

项目区共新建砼农沟5443m,新建干砌农沟1888m(排渍沟),新建土农沟6291m,以承担项目区农田的排水任务。

项目区还结合实际地形,新建灌排渠3条,长度为2732m(其中Ⅰ型灌排渠605m,Ⅱ型灌排渠2127m)。

2)田间道路工程

布置原则为:田间道至少通达田块,生产路通达格田,田间道单独成网,并对外相通,生产路依赖田间道形成网络,使项目区交通不便的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1)田间道

 道路宽度。田间道通行农用汽车和农业作业机械,路面宽3.0m,路基宽度(含路肩)为3.6m。

 路面高程。路面高程一般高出高田面0.5m。

 道路纵坡。田间道大部分路段沿着原地面修筑,路面纵坡设计最大不超过8%。

 路面结构。田间道路面结构设计为砂砾路面厚10cm、碎石垫层厚20cm、压实路基20cm,路肩顶宽25cm,采用C15现浇埋石混凝土。

 整修道路部分仅整修路面,部分需要整修路面及路肩。

新建田间道10349m,整修田间道2236m。

(2)生产路

生产路路面宽2.0m,高出地面0.3m,山土夯筑,砂砾石路面。新建路面2.0m宽,新建生产路6928m。

3、施工条件分析

1)工程条件。本项目位于XX县XX镇XX村等3个村,主要施工项目有:土地平整、灌溉渠道、排水沟及田间道路等其他灌排建筑物的修建。

2)交通条件。项目区对外交通较为方便,施工材料运输较为方便。

3)材料供应。道路所需的土方可由项目区土地平整解决,砂、碎石、水泥等材料必须从外地购进。

4)供水供电。施工用水就近从溪沟中取水。本项目区内无电力设施,虽然附近村庄有电源,但项目区施工分散,因此施工用电要由施工单位自备电源。

4、施工技术说明

1)施工布置

项目经理部可设在附近村庄内租赁民房。水泥钢材集中存放,临时搭盖仓库或租赁民房。砂石料堆放在施工工程附近。场内交通可根据规划的田间道和生产路,先进行路基下部填筑,作为场内施工道路。

2)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先进行田间道路的路基下部填筑,随道路的进展进行田块土地平整,同时进行排水沟及渠道和建筑物修建。之后进行路面路肩施工。

3)土地平整

土方平整用推土机推运,运距一般在40-50m左右。田块内高处土方,推向低处逐台下移。挖填厚度超过10cm的区域应进行表土层剥离,剥离厚度10cm,用推土机将表土推运至田块边堆放。待田块平整完成后,再用推土机将表土推运至田块表层并整形成耕地。

4)灌溉渠道及排水沟施工

土方开挖。用人工开挖,人工修边,开挖弃土,就近填入低洼田块。土方回填由挖掘机开采土料,自卸汽车(或拖拉机)运至工作面填筑。砂垫层采用人工铺设。砼管由汽车吊运,人工对齐安装。混凝土从最近的水泥场购入,自卸汽车运至工作面人工砌筑。

在现浇沟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衬砌混凝土的标号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b)混凝土浇筑前,地基洒水湿润,打边桩,挂坡线,立模板。

5)道路施工

田间路和生产路土方开挖用人工开挖,就近堆放。土方填筑所需土方从取土处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至现场填筑,采用推土机推平,压路机碾压密实。碎石面层、砂砾石路面均用压路机碾压密实。路肩由混凝土现浇。

第二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合同范本精选

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合同范本,欢迎查阅。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合同范本一

发包人(全称):

承包人(全称):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项目;

工程地点: ;

建设规模:公顷(亩);

项目性质: ;

项目立项批准文号:;

资金来源: 财政项目预算资金批复文。

二、工程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土地平整工程、水利设施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和供配电设施以及其他工程

三、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20年月 日(具体时间以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报告为准)竣工日期:20年月 日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 天。

四、工程数量和质量标准以及项目功能:

工程质量合格,并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工程数量要按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建设内容、规模总量完成。项目竣工后各单项工程能发挥作用,得到项目区大多数受益群众的好评。

五、合同价款

金额(大写):万元(人民币),¥ 元

六、下列文件应视为构成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

(1)本协议书及各种合同附件(含评标期间和合同谈判过程中的澄清文件和补充资料);

(2)中标通知书;

(3)补遗书;

(4)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

(5)项目专用合同条款;

(6)专用合同条款;

(7)通用合同条款;

(8)技术规范;

(9)图纸;

(10)已标价工程量清单;

(11)承包人有关人员、设备投入的承诺及投标文件中的施工组织设计;

(12)其他合同文件。

七、上述文件互相补充和解释,如有不明确或不一致之处,以合同约定次序在先者为准。

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八、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中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九、承包人向发包人交付履约保证金,承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竣工,并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十、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

十一、合同生效

合同订立时间: 年 月 日

合同订立地点:

本合同双方约定 经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或其授权代理人签字盖章并加盖单位公章 后生效。

发 包 人:(公章)承 包 人:(公章)

住所: 住所: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电话: 电 话:

传真: 传 真: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

账 号: 账 号: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合同范本二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确保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甲方将 镇 村土地整理占补项目发包给乙方承建。为不误农时,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经与乙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内容

甲方根据荆土资批[] 号文件立项批复,建设规模总面积为 公顷(折 亩)。工程内容由土地平整、田间道路、部分配套工程组成(具体详见工程量表)。

二、双方责任

甲方负责项目资金投入、工程施工检查和新增耕地用于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乙方负责按甲方的规划设计图施工。工程质量必须符合《湖北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验收办法及标准》规定的要求。

三、工程价款与付款方式

甲方对乙方实行包干投入,工程款总额人民币大写:(小写: 元)。资金以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拨付,乙方在资金的使用上必须做到规范、安全、有效。

付款方式:首期:乙方工程施工队进场施工,甲方支付乙方合同价款总额的50%,作为项目实施的启动资金,由乙方专款用于该项目的土地开发整理。

二期:工程项目施工完工,经甲方初验后,付工程合同价款总额的40%,余款10%待上级部门验收后一次性付清。

四、其他事项

1、排水费实行包干,甲方付给乙方排水费元,乙方负责本项目全程排水。

2、乙方负责安全生产,承担一切安全责任。

五、工期

总日历工期 天。自年 月日起至年月 日止。

六、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共同遵守。

甲方: 乙方: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2010年12月5日

第三篇:园林项目主要设计说明

园林项目主要设计说明

1、平面布局:

按墓葬仪式的办事流程,分别设置停车场、业务接待区、骨灰安置区、墓地、墓道等功能性区域

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以现代简约为理念。运用简单明了、大胆独特的设计手法,以最少的建筑语言表达最深刻明确的寓意。

建筑注重体现生态与节能的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构思:依托地域特点,传承历史文化;注重文化特质,丰富建筑内涵;强调环境的融合和肌理的延续。在整体设计中利用环境优势,营造生态景观,建筑群体布局强调与环境的连体与融合,充分利用景观价值,强调与自然的共生,建筑与环境共同营造富有特色的整体空间。

色彩与肌理:整体建筑外观色彩以粉墙黛瓦的古建筑外观为基调,局部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及新型材料,达到新与旧的融合3、对本工程设计重点和难点的认识及对策

产品定位:该项目为公益性墓地,主要体现政府对殡葬事业公益性部分的关怀,解决部分民众的墓地的需求。所以必须从设计上做好建设成本控制工作。

设计原则:在做好建设成本控制的同时,还需做好墓园文化,使其融入市场,得到民众的人可。

尊重: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文化:家园文化-陵园是家的延伸;殡葬文化—尊重逝者,安慰生者;观念文化—多文化结合;当地文化—德山文化提炼与延续。

建筑设计:因后期投入运营的成本一部分来自运营团队对建筑内外生活环境的需求。所以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绿色节能设计。

建筑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和工作空间封闭的同时,尽量利用自然通风设计,保证室内优良空气。

墙体采用外墙内保温,强化各节点的保温做法。适当采用PC构件。

强化雨水回收和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植物采用当地乡土树种,并保证植物成活率>95%。

智慧智能:在各地墓园的管理中,已经将智能化管理列入墓园节约成本,提高工效的管理手段,所以智能化的骨灰寄存,“互联网+殡葬服务”与殡葬环节“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是必须的。

因地制宜,节约经济:本项目选址为自然丘陵区域,建设陵园时,竖向直接影响到土方工程的成本投入,所以必须尽量顺山体等高线进行墓地建设。山体坡度为地表排水提供了自然条件,但墓地建设后,山体形成了梯坎形式,每坎中又有绿地,所以容易造成墓位内积水,为避免损失,必须做好每一梯坎的排水设计。

第四篇:项目方案设计说明

陕西科技大学职工住宅建设(二期)项目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总说明

● 建筑设计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陕西科技大学职工住宅建设(二期)设计,项目地块位于西安市未央

大学园区,西安火车站北客站以东,陕西科技大学生活区西北角与西南角,规划建筑

面积为13万平方米。该地段景观开敞、交通便利,并有幼儿园、商业、车库等服务

配套设施。

二、总平面布局:

为适应项目近似长方形的地块形状,同时满足本项目地块建筑32层层高3米的要求,及西安地区日照间距的要求,我们在总平面布局的设计中充分挖掘地段的价值

潜力,将每一个功能要求的建筑个体进行充分适应性的布局。

项目区位开敞景观带布置了由29层至27层的五栋一梯四房住宅和一栋一梯六户

29层住宅楼呈错落式布置;在地段南部布置由16层至18层的三栋一梯四户住宅和

二栋18层一梯六户住宅北高南低的住宅群体呈缓弧形向中心围合的态式,富有动感;将商业布置在临路的地段一侧,布置在地下车库的上部,商业人流由室外大台阶

引入;将会所布鞋置在小区中心位置,一部分由地面进入,一部分由地下车库之上;将幼儿园布置在地段西南角,拥有独立的室外浮动场地,和独立的出入口。

三、环境设计:

由于在地段的北部设计了高出地面1.2米的半地下车库,并结合半地下车库设 计了商业和幼儿园,固而在环境设计上结合标高变化进行了富有空间层次、序列变化的台地花园设计。

在临星火路一侧的小区入口广场结合商场的建筑形成了半围合态式的圆形 小广场由弧形的林荫道将住户引导至社区花园内,并结合有花坛、小水池的设计;将

半地下车库的屋面设计成屋顶花园,布置健身慢跑、儿童活动场等室外适动设施。

四、建筑造型设计:

为了突出整体建筑群的动感和天际线的错落感,将住宅的顶部进行了特色设计,体现“现代建筑”的轻灵飘之感;建筑色彩考虑住宅主体样本身以白色为主,在电梯

机房,阳台栏板,局部墙体鲜艳的色块处理,塑造靓丽、清新的城市风景线。

● 结构设计

本工程为多塔楼大底盘建筑物,包括6栋27-29层住宅楼,5栋16-18层住宅楼,在6栋27-29层住宅楼下部设一层地下室车库。

一、设计条件:

1、抗震设防裂度:8度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建筑物重要性类别:丙类

4、基本风压:西安地区基本风压0.45KN/m2

高层部分设计取值0.45×1.1=0.5KN/m25、基础设计要满足埋深要求。

二、结构选型:

1、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体系,并设置一定数量的伸缩后浇带及沉降后 浇带等措施,以解决施工期间的裂缝及变形。

2、地下室上部高层住宅拟采用剪力墙结构,T1-T5住宅楼在地下室顶板转换,T6住宅楼在二层转换,转换采用梁式转换。

3、每栋高层住宅之间均设抗震缝划分为相互独立的抗震单元。

4、楼屋盖体系拟采用现浇钢筋砼梁板体系。

5、本工程高层部分基础拟采用桩基础或CFG复合地基筏板基础,其余多层部 分考虑采用天然地基,并在设计中控制高低层的沉降差,将根据地质报告确定基础形式。

6、本工程平面基本上有一个对称轴,竖向抗侧力构件局部不连续,初设阶段 建筑结构应进一步调整,使其更合理,符合抗震要求。

● 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5年版)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7、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

二、设计范围

1、室内外给水系统

2、消防系统

⑴ 消火栓给水系统⑵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⑶ 气体灭火系统

3、室内外排水系统

4、室内外雨水系统

三、给水系统

1、水源

生活给水从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二路给水管,每路引入管管径为DN250。

2、用水量

生活最高日用水量为1051m3/d,汽车库地面冲洗最高日用水量为85m3/d,绿化最高日用水量15m3/d,冷却塔补充水量为13m3/d,总用水量为1164m3/d。考虑10%的未预见水量,生活总用水量为1280m3/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04m3/h。

3、给水方式

采用地下室生活水池与变量恒压变频生活泵供水系统供水。其中,一至三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四层以上分三个区,分别采用生活变频给水泵组供水。地下生活水池生活储水量为250M3。

4、给水管材⑴室内给水管

水泵房内水泵出水管及室内给水立管、给水管均采用钢塑管,法兰连接;卫生间、厨房内给水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⑵ 室外给水管

管材采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接口。

四、消防系统

市政给水管网两路进水,引入管管径为DN250。室内消火栓系 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系统,由屋顶水箱提供10分钟消防水量。

1、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防用水量为4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 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消防给水系统采用地下水池、水泵与屋顶水箱联合供水。其中屋顶水箱消防储水量为18m3。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在水平及竖向上布置成环状,以利于安全供水。竖向考虑两个分区。管材采用镀锌钢管。

2、自动喷淋系统

半地下车库及一二层商场设自动喷淋系统.自动喷淋系统采用闭式自动喷淋系统。按中Ⅱ危险等级设计,其用水量为30 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喷头公称动作温度为68℃。自动喷淋系统设置在地下车库。报警阀设在水泵房内,每个报警阀控制喷头数量不超过800个。自动喷淋系统的稳压采用从屋顶消防水箱引DN100的稳压管接在报警阀前。管材采用热镀锌钢管。

3、消防储水量

地下消防水池消防总储水量为396m3。

4、气体灭火系统

发电机房等不能用水灭的部位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气体灭火系统由专业消防公司进行设计.施工。

五、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1、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量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90%考虑。生活污水排水系统采用专用通气立管,生活污水立管管径为DN100,专用通气立管管径为DN100。生活污水经管道系统汇集后,排入化粪池,在化粪池内停留12小时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排水管

材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粘接。生活最高日污水量为853m3/d。

2、地下室排水系统

地下室排水系统由地面排水沟汇集后排入集水井,由潜污泵提升至室外雨水管网。排水管材采用钢管。

2、室外排水管材

●空调设计

1、本建筑商业用房采用分散空调设计。

2、住宅予留空调用电量,凝结水集中排放。

供暖设计

1、住宅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方式。供暖系统分户计量。

2、幼儿园、会所及商业用房设计采暖系统;半地下车库设计值班采暖系统。

3、供暖热源由市政供暖管网供给,本建筑设计热交换站,制备供暖系统所用的低温热水,供给住宅采暖系统;幼儿园、会所及商业用房直接使用市政供暖管网热媒。通风设计

1、半地下车库按6次换气/小时设排风系统,按5次换气/小时设送风系统。

2、商场设计排风系统。

3、变、配电间设送、排风系统;水泵房设送、排风系统。

4、住户厨房排风除各厨房自有的抽油烟机外,设计集中排风系统。

5、所有电梯机房均设排风系统。防火排烟及正压送风设计

1、半地下车库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

2、商场设计机械排烟系统。

3、变配电室设排风兼排灭火气体系统。

4、T1~T5消防电梯前室设计正压送风系统;T6剪刀楼梯间设计正压送风系统;T7~T9消防电梯前室设计正压送风系统;T10楼梯间设计正压送风系统。其余均为自然排烟。

燃气供应系统设计

本建筑燃气调压站及供气管路由市政燃气公司设计。

●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58-92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045-95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B/T50312-2000

10、《中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安全防范行业系统标准》GA/T70-94

11、《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01-86

12、《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13、《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

二、供电电源

本工程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考虑,客梯、生活水泵等重要负荷按二级负荷考虑,其它按三级负荷考虑。10KV电源一用一备,高压采用单母线不分段供电方式,高压开关柜为直流操作系统,采用真空断路器手车柜,设有集中信号控制显示屏,低压采用单母线分段供电方式,功率因数在低压侧补偿,补偿后高压侧功率因数COSφ≥0.9。

三、负荷计算

负荷统计采用单位密度法,商场为100W/m2,办公为60W/m2,地下车库为20W/m2,住宅6KW/户,幼儿园为40W/m2 ,安装容量为Pe=7538.8KW,计算容量为Pj=2936.8KW。选用2×1000KVA+2×1250KVA变压器,平均负荷率为η=0.73,本大厦不设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变配电室设在地下一层(或地下二层)考虑,重要用电负荷采用放射式供

电,住宅和酒店式公寓采用分区树干式供电方式,消防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并且在末端自动切换。总计量在低压侧设表。

四、照明设计

1、光源:

地下室、商业、住宅等采用荧光灯,酒店式公寓采用装饰性白炽灯,楼梯间、电梯间、走廊及公共场所采用一般白炽灯。

2、事故照明:

变配电室、水泵房、消防中心按正常照明照度考虑,门厅、走道、商业服务、地下车库等根据具体情况按正常照明10-30%照度设计,疏散口均设指示标志灯。

五、防雷接地

该建筑防雷按二类防雷设计,在屋顶设避雷带,利用建筑结构柱内钢筋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桩基等作引下线和接地体构成为防雷装置,为防侧击雷十层以上每隔三层在建筑物四周圈梁内设置均压环。

六、消防报警系统

设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装置一套,在商场、走道、地下室等设自动报警探头,并与消防泵、喷淋泵等联动控制;设有线及扩声系统一套,在火灾时切换为火灾应急广播。

七、楼宇控制系统

1、建筑设备控制自动化,围绕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节能等要求,对各类设备进行实时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

2、系统对温度、湿度、流量、液位、电能、照度等物理量实行过程控制。

3、系统具有分布式计算机监测与管理功能,应用局域通讯网络技术为基本模型。系统采用分级、分布式系统结构。

八、宽频网系统

设置宽频网系统,为大厦提供宽频上网功能,该系统利用综合布线网络来实现,线路采用光纤和六类双绞线相结合布线方式,设有总网络交换机和层网络交换机。

九、电话、电视系统

由市电话、电视光缆进入地下一层,在地下一层设光节点一处,面积约为15~20平方,电话总门数为2391门,住宅每户按2门,商场为1门/50m2。电视终端住宅每户2个,室内主干采用SYV-75-9射频电缆。

十、可视对讲及三表自动抄送系统

住宅设有可视对讲系统,住宅大堂设有对讲主机和访问面板,用户设有对讲分机,每栋对讲主机通过RS485与管理中心相连。

大厦设有三表自动抄表系统,分别对水、电、气进行集中抄表和统一管理收费,计费中心设在消防控制室或弱电控制中心。

十一、接地系统

本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弱电系统接地采用一点式形式,所有子系统电源均采用过电压保护和防雷电入侵措施。接地电阻控制在0.4欧左右。

第五篇:土地整治项目施工资料目录[最终版]

目录

一、开工资料

1、中标通知书

2、施工合同

3、企业资质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5、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6、开工报告

7、施工设备(材料)进场报验单

二、施工资料

1、分部工程验收签证表

2、报验申请表

3、施工测量报验表

4、工程计量报验表

5、现场签证单

6、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三、竣工资料

1、工程竣工验收申请

2、工程竣工自检报告

3、工程竣工预检报验单

4、竣工验收证明书

5、竣工报告

6、工程款支付证书

7、工程款支付申请

8、竣工结算

9、竣工总结

10、竣工图

四、其他资料

1、影像资料

2、施工日记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