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指南,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内容。编写教案要注意教学环节的紧密衔接,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可以为教师提供借鉴和启发。
大班幼儿数学活动教案篇一
1、能根据标记为种子分类,知道队伍的长短和种子的大小有关。
2、活动中能自己探索寻找答案,体验活动的快乐。
1、教具:图谱。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卡。
(1)看看,桌上有什么?
(2)小种子齐心协力造了间三层小楼,你猜猜第一层谁住?住几颗?
(3)第二、三层呢?住了几颗?
(4)教师小结。
第一次操作:
看看从那里起排队?
从红旗处开始排,一个跟着一个,整整齐齐的排在线上。
你来讲讲有什么新发现?谁地队伍长,谁的队伍短?
讨论:一样长的队伍,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教师:因为花生最大,所以队伍最长: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队伍不长也不短;红豆最小,所以队伍最短。
房间太大了,变小一点。
请你猜猜如果在一样大的房间里来队,哪个种子用的多?哪个种子变的小?
请你自己动作操作,寻找答案。
脚跟对脚尖,一起从起点走到终点,看看谁用的步子多?谁用的步子少?为什么?
大班幼儿数学活动教案篇二
1、让幼儿在看看、动动、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顺序,并能正确应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1、多媒体教具、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星期娃娃头饰。
1、创设情境来认识一周日及排列的顺序--创设星期妈妈和星期宝宝角色:
(1)星期妈妈教师导语:星期妈妈有几个宝宝,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2)星期宝宝"星期宝宝们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星期宝宝?"。
2、通过情境来学习正确排列一周日:
师:星期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老是排错队。小朋友,你们谁会帮他们排队呢?谁排第一个?
幼儿之间进行讨论老师讲故事一周日的由来,讲完故事老师问幼儿:你们知道哪一天应该排在第一天了吗?接下来怎么安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几天?(幼儿讲述)。
小结: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二,第四天是星期三,......
3、其余幼儿为星期宝宝来正确排队进行游戏,游戏"开火车"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请星期日宝宝当火车头,然后去邀请其他的星期宝宝,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顺序排好成一列"火车"。
4、认识今天、昨天和明天。
师: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星期几?(幼儿讲述)按顺序排好的星期宝宝们"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多媒体演示--相应的星期宝宝会向前走出来)。
小结:今天在中间,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5、游戏"找朋友"玩法:幼儿带上"星期"头饰,先选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宝宝,请他来找出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昨天和明天。
大班幼儿数学活动教案篇三
教师:
难点:知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特点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2.搜集生活中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
3.能熟悉长方体何圆柱体的形状特点
4.能知道长方体有两种形状
5.学会区分圆柱体与长方体
1.搜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体,圆柱体若干
3.一张圆柱体和一张长方体的图片
4.问卷表格两张
5.音乐
一、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组织幼儿分类
二、用游戏“谁的眼睛最雪亮的游戏”方法导入活动
三、教师提问
1.请小朋友们比较一下这些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2. 他们能滚动吗?
3.你们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吗?可以分几种呢?哪两种呢?
四、让幼儿观察物体特征
1.游戏“谁的脑袋转的快”让幼儿思考并欣赏能滚动的玩具的什么样子,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并能找到能滚动与不能滚动的区别。
2.让幼儿自己选择一个玩具并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和玩具的特征
3.完成表格
4.让幼儿观察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
五、用游戏“搭房子”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长方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手上的玩具搭一个房子并说出你们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状搭出来的。
六、 活动延伸
2.布置家庭作业
课堂作业
圆柱体
长方体
两边一样不一样一样不一样
高矮
粗细
家庭作业
小朋友找一找自己家里有几个圆柱体的物品,有几个长方体的物品请把数字写在后面。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大班幼儿数学活动教案篇四
1、学习9的减法。
2、体验减法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