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关于开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篇:关于开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 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 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县委提出的“强工兴农、重镇活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战略主题,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县经济发展环境,推动 县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结合我队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 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全县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的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加大统计调查工作力度,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构建“和谐!”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一)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确立组织领导,形成队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各负其责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针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制约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一系列专项调查,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切实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三)标本兼治,务求实效。通过自查自纠、纠建并举,完善制度、惩防并重,切实促进全队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切实强化作风建设。重点解决202_年“政风建设年”提出的“八个突出问题”,大力整治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服务不优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开展自检自查,重点查找党员干部在加强学习、履行职责、制度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疏理,深刻总结,避免流于形式,真正把推进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全面加强监督调查。以专项调查工作为抓手,围绕县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及时传达社情民意,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为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贡献力量。

四、工作重点

(一)开展#####抽样调查,全面了解县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等情况。

(二)开展#####民意测评,深入了解县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三)开展#####责任测评,推进全县各项目标的深入落实。

(四)开展####满意度调查,全面了解我县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程度。

五、方法步骤

(一)组织准备阶段(6月下旬)

1、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明确领导小组及各人员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制定《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二)学习整改阶段(7月上旬)

1、进一步强化“人人代表党和国家政府形象”、“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意识,大力倡导“八种风气”,坚决杜绝“办事拖拉、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服务不优”等现象。

2、积极开展以“转变作风,做群众的贴心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大讨论,进一步转变全体队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3、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切实抓好日常性的教育工作,全面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

(三)整章建制阶段(8月上旬)

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重点围绕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和业务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规定,并要严格贯彻执行。

(四)推进落实阶段(8月至年末)

分别开展@@@@@抽样调查、@@@@@民意测评、#####目标责任测评、#####满意度调查等四项专项调查工作,深入调研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具体成效,为县委县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

六、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建立健全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调查人员绩效考评办法,突出履行职责、工作效果、廉洁从政,坚持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

3、严格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100%兑现服务承诺,坚决杜绝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现象。

#######队

202_年8月6日

第二篇:202_年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202_年改善经济

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按照按照《哈尔滨市阿城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通知精神及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党政干部大会和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的工作部署,以发展为根本,围绕发展抓环境,抓好环境促发展,服务于单位发展和绿化大项目建设,为我区经济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活动,加强园林领导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及学风建设,自觉改善服务态度,提高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全心全意为民政对象服务,树立“为民、务实、廉洁、奉献”的园林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把园林工作融入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园林工作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中的积极作用。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制度环境建设,解决不作为问题。一是巩固和完善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

备制、无偿代办制等“六项制度”成果。二是根据工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工作标准。以“便民服务”为工作宗旨,细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并通过公示栏向社会予以公示。

(二)加强服务环境建设,解决慢作为问题。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办事公开、主动热情、快捷高效、服务周到,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寓管理与服务之中。二是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办就办好的原则,既注重过程,更注重实际效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解决乱作为问题。一是创新管理方式,强化服务功能,规范施政行为,着力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率。二是深入贯彻《哈尔滨城市绿化条例》,建立并严格执法许可公示,实行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把行政执法责任制和依法行政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切实加强执法的监督,严格执法资格,提高执法水平。

(四)加强信用环境建设,解决诚信问题。深入开展道德诚心教育,大力普及信用知识,弘扬诚信文化,增强诚信意识,坚决反对“言而无信”。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提倡和保护遵守信义行为,揭露和失信行为。

四、推进计划

(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哈尔滨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设定和实施,对原有的许可

事项进行全面的清理,凡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予以取消,坚决杜绝违法设定和实施许可的行为。依法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制度,认真履行对许可对象实施有效监督的责任。

(二)实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型单位。研究制定建立健全公示制和承诺制,将工作职能、行政审批统一向社会公示承诺,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实现办公建档规范,工作流程理顺,软、硬件等条件优化的办公效果。

(三)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型单位。要求园林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观念,切实优化工作作风,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勇于发扬“孺子牛”精神,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尤其是对特困群体、弱势群体、优抚群体,更要在感情上贴近,服务上热情,办事上负责。凡事都能从群众切身利益处着想,树立群众的事无小事,群众的事都是大事的理念;凡是在职责范围内该办的事必须快办,凡是群众遇到的一些难事,必须主动协调办;凡是群众不清楚不理解的事情,必须给予明确合理地解释和说明,在服务中体现出民政人的价值,展示出民政人的形象。

五、组织领导

组长:

组员: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环境建设工作责任制,制定方案,有计划、按步骤、高质量地进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

(二)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干扰、影响积极发展环境的问题,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整改,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百姓排忧解难,确保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第三篇: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实现“规模推进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协调组织人大内司委、市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走访市直有关部门,深入县区,对我市经济建设的政策、法制、服务等环境建设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年初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推进和整治,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了落实,“三乱”问题得到了

有效遏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市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层次高,推进力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经济南市展环境工作。年初发绥发[]3号文件下发了《全市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时间步骤,保证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二月份,市委市政府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市集中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此外市人大、政协召开的“两会”上、市纪委四次全会和市本级规模推进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上,市级几大班子都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做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都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主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推进办公室。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

规章制度。形成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宣传教育工作抓得实,舆论氛围浓。一是全市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全社会参与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提高了领导者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三是强化了对公务员、企业厂长wto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加强了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从基础、源头上预防了犯罪,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法制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

上半年,全市共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64件,处分89人。法院加大了执法和审判工作力度,对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做到了从快从速处理。全市法院系统共受理各类案件29,256件,审结28,508件,结案标的额达亿元。两年来全市法院为企业减缓免诉讼费20多万元,减负3亿元。检察院加大了对各类犯罪的查处力度,加强了对经济案件的诉讼监督,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共办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6件,提起抗拆100多件,查办经济犯罪120件,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公安部门加大了“扫黑除恶”和对经济案件的侦破力度,有效地震慑了犯罪,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维护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工商、税务、环保、交通、城建等其它行政执法部门也都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了多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受到群众好评。

4、服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全市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双评活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和行业形象。各地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规范了审批行为,减少了审批环节,普遍实行了“一站式”办公。各县区还强化了对服务中心的投资建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庆安县实行了行政机关审批事项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市在各行业开展了治乱减负工作,对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域外企业实行零干扰、免打扰。,市本级仅为三精药业、银娃乳业、客运枢纽工程减免基础建设配套费400万元,减免排污费38万元。各地还深入开展了对行政执法的评议监督工作。庆安县的季度评议,肇东市的全行业评议,都是成功的范例。通过评议,对执法部门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5、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对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助推作用。全市结合实际制

定有利于企业和外商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文件148份1340多条;共清理文件3000余份,废止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60多份。肇东市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六项制度》、《肇东市创建优良发展环境“十条禁令”》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庆安县先后出台了《庆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庆安县鼓励房地产开发优惠政策》等,极大地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对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放宽,特别是对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在办理手续、土地使用、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上半年,全市共引进项目226个,到位资金亿元,同比增长%。宽松的投资环境,为实现规模推进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服务意识不强,执法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地方存在说功好、做功差,喊的多、干的少,上热下冷现象。有些行政职能部门轻管理、轻服务,存有较严重的以罚代管,只罚不帮的现象,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处罚,服务就是收费,导致管理职能弱化和执法目的扭曲。有的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文明执法意识不强。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行粗鲁,态度冷、横、硬、冲,勒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较为严重,该办的事顶着不办,可办可不办的事拖着不办,可这么办可那么办的事卡着不办。有的部门队伍建设抓得不力,对职工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差,不懂政策,不熟业务,甚至违法违纪。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不理顺,给部门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也导致“三乱”加剧,加重了企业负担。如审计部门,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对地方政府和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受到了很大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还有一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问题。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比例过高。据调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的3763人,自收自支的3097人,差额拨款的2730人。这些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了保开支,想方设法加重收费。还有的个别单位自行制定收费标准,确定收费项目,使“三乱”现象久禁不止,企业负担减而不轻。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地方参与竞争,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规则应当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便我们有些政府部门还不适应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工作方法,不能为企业搭台唱戏,造成

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不平等竞争,违背了市场规律。

四是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不够。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这些层级监督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还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这些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

五是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建设投入不足,硬环境建设滞后。据调查,市本级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3000万元,占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总收入亿元的15%。全市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204元,在全省排第8位,处于下游。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的开发区已经实现了“九通一平”,可我们现在只达到“六通一平”,个别县“三通一平”也没有达到,而且标准

较低。全市现有城市绿地面积仅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学校、医院、公园、商店、宾馆、饭店等公共环境建设与发达城市比,明显落后。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因而导致政府某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部门利益至上。有些有行政执法执罚权的职能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为了小集团或个人利益,在行政执法中,违规执法、越权执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乱收乱罚,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

位。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该下放的没有下放,该精简的没有精简,对保留的审批项目缺乏严格规范,审批环节过多,审批程序过于繁杂。一些过时的政策,没有及时清理、修订,个别地方还存在用已经明令废止的政策文件收费的现象。四是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有权力监督政府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对策建议

针对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立足市情,狠抓当前,着眼长远,摆正局部和整体、管理和服务、监督和扶持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1、抓领导,确保政令畅通。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如何,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检

查,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条条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放宽经济发展环1 2 下一页

第四篇: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总结

香坊区司法局202_年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度作总结

按时哈香办发[202_]17号文件要求,对照责任状中签订的各项工作任务,香坊区司法局以服务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政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一年来,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稳定的职能作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中坚持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实现了重点工作有突破、单项工作有亮点、各项工作有创新,为助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维护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围绕社会民生,积极开展法律服务

一是深入推进了法律服务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强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在服务窗口推出了缩短工作流程、降低收费标准、预约上门服务等八项优惠措施。树立了队伍良好形象,全面提升了服务质量,为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和百姓需求提供了法律保障。今年以来,公证处共办理各

类公证10300件,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各类诉讼案件2110件,免费解答法律咨询5.3万余人次。围绕棚改和路改项目,积极组织公证人员现场办理公证。先后参与了司徒街、联草街、长江路、化工路、电碳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办理公证571件,为23处违章建筑进行了证据保全公证,减免公证费22万余元,确保了我区棚户区改造和路桥建设的顺利推进。围绕民生需求,我们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措施,让法律服务更加贴近百姓。今年共为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主动登门办理公证460件,减收公证费近10万元。

二是有效发挥了法律顾问的参谋助手作用。通过加大自身宣传,加强跟踪问效,为政府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保障。区法律顾问团成员在招商引资洽谈、重大项目合同把关、参与研究处理涉法涉诉案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共起草各类经济、民事、行政合同21份,代理诉讼案件11件,参与处理信访案件7件,为区棚改办等单位签订合同进行把关4次,出具法律意见书7份,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参与处理了教育局、城建局、朝阳镇、向阳乡等部门的涉法事务。

三是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在区妇联、区残联、区老龄委、区检察院、区法院、金现代农民工培训中心等部门和行业设立了法律援助站14个,在全区各街道、乡镇设立了法律援助站24个,目前我区的法律援助站已达到38个。通过不断完善沟通、协作、联动机制,实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应援尽援。今年共解答电话咨询573人次,接待来访群众36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211份,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9件,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202_张。

二、围绕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手段

一是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我们立足于人民调解最广泛、最直接、最灵活、最便利的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工作网络,目前全区内已建立了各级调解组织186个。同时在全区所有社区设立了专职人民调解员,并解决了办公场所和工作补贴,为百姓搭建了合理表达诉求的平台。今年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436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0%。在拓展人民调解领域上,我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诉调衔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化解矛盾中,坚持依法、依理、依情调解相结合,采取爱

心、耐心、恒心、公心的“四心”工作方法,全力化解矛盾纠纷。截止目前,香坊区诉调衔接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工作室,驻朝阳、幸福、成高子、黎明法庭人民调解工作室共受理各类案件1817件,调解成功720件,调解成功率40%,自动履行调解协议标的额千余万元。诉前调解不但减轻了法院的诉讼压力和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而且有效缓解了当事人的对立情绪,使纠纷得以在平和的气氛中加以解决。结合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今年我们又把人民调解引入治安案件、交通肇事工作领域,已在建筑办事处设立了治安案件赔偿调解室进行先行试点,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工作基础。

二是切实加强了对特殊人群的监督管理。首先,我们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现实表现,实行了分级管理,采取“四包”、“四定”工作措施,进行重点监控。在社区矫正内容和形式上,加强了岗位技能、公益劳动、思想教育三个基地建设,建立了非监禁刑矫正对象心理矫治中心和疑难案件法律问题研究中心。在创新社区矫正管理手段上,实行了数字代码登记管理办法,将社区服刑人员的姓名、罪错和刑期用数字和字母替代,保护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隐私,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目前全区有社区服刑人员142人,无一例重新违法犯罪。今年为35名矫正对象进行了劳动技能培训,为15名矫正对象介绍就业,举办5次矫正心理知识讲座,为78 名矫正对象提供了心理咨询,协调有关部门为5名矫正对象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其次,针对刑释解教人员居住地不固定、就业困难、流动性大的特点,我们建立了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帮教组织156个,帮教队伍达到316人。对回

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做到情况反馈、造册建档、调解走访、落实帮教责任“四个及时”,避免了脱管漏管,衔接率和帮教率均达到100%。通过自主择业与介绍就业相结合,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拓宽安置渠道。今年接收释解人员143人,就业率达到80%;建立过渡性安置企业2个,安置释解人员24人。

三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围绕“管理上水平”,坚持普治并举,以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切入点,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集中开展了依法治理封建祭扫、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一号行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等专项行动,重点解决卫生环境、交通环境以及市民不文明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平安香坊”、“和谐香坊”建设。

四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围绕“市民提素质”,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与服务大局相结合。针对重点普法对象,着重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者和农民等五个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法律广场”、“法律大集”等活动,增强了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民的依法维权意识和依法表达诉求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三、围绕执法为民,增强队伍履职能力

我局以“加强三个建设,提高五种能力”为实践载体(即通过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提高思维能力、业务能力、文字能力、协调能力、服务能力),通过抓好主题的结合点,抓好学习的切入点,抓好实践的落脚点,全区司法行政队伍的精神境界、思想水平、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

提升。

一是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明确了责任所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明确了为执法、为谁掌权,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三是通过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百姓诉求联络员、保障民生服务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零距离为社区居民、村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目前已发放服务宣传手册1000册,法律服务联系卡3500张,入户走访174户,调解各类民间纠纷836件,为困难农户资助资金5000元。

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我局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有4个基层司法所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有28人次获得省市区先进个人。

香坊区司法局202_年10月31日

第五篇: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市农委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双城市农业委员会 202_年12月23日

年初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整治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制定出台了《市农委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对本系统的改善环境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一年来,农委系统从强化自身职能入手,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认真落实各项治本措施,着力解决农村信访纠纷、加重农民负担以及农资市场监管等 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发展和跨越,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改善环境、服务三农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立足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每年都集中组织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坑农害农行为。今年以来,共承办农资案件122起,涉及经营业户122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今年主要采取巡回检查和集中联查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加大了农资市场检查力度。春节过后,就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全部深

入到经销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清理整顿农资市场。备春耕农资销售旺季,又与工商部门联合,对肥料销售企业进行了集中检查,先后抽检肥料品种110个,检测出质量不合格品种33个,收缴罚金11万元,并对个别态度恶劣的经销业户在电视上公开曝光,严重的吊销工商执照,取消经营资格。在种子市场监管上,主要采取分片、包线的形式,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奖罚分明的责任追究制,确保每个责任人负责管辖范围内不出现违规违法经销行为。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查获伪劣种子500公斤,清除未审定品种40多个,处罚档案不全、标签残缺等经营业户63户,收缴罚金14.4万元,使种子市场得到初步净化。在农药市场监管上,主要采取逐户巡回检查的办法,重点对农药标签套冒、适用作物超范围、登记及保质过期等问题进行认真检查,并重点查处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高毒农药。共处理45家业户,收缴罚金0.8万元。通过严格检查,严厉打击,目前我市农资市场已步入秩序化、规范化轨道。

(二)严格治理农村“三乱”,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年初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及损害农民利益专项治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为农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今年,共查处农民负担案件6起,涉及金额2万元,逐步构建

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认真落实政策,抓好转移支付和一免两补兑现工作。近年,国家先后取消了提留统筹费、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两工,并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惠农强农政策,逐年加大对农民的支持与扶持力度。为此,我产把贯彻落实各级惠农政策作为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省“一免两补”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大各类补贴资金发放的监督力度,确保补贴资金一分不少、一户不落及时足额兑现到户。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做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一事一议是在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匮乏的情况下,兴办农村公益事业、调动农民投入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严格执行《黑龙江省筹资筹劳管理办法》,不断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筹资筹劳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把握议事程序关、筹资筹劳上限控制关和检查验收关三个关键环节,组织负担办、财政局抽调专人对各村申报的筹资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了逐一检查,对虚报人数、工程量不实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纠正,对个别村没有认真履行民主程序问题的要求重议,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杜绝了以“一事一议”为名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发生,即使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进入规范管理轨道,又确保了村级各项公益事业建设的顺利实施。今年,全市共申报并完成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238个,筹集资金685万元,省补贴资金343万元。三是强化专项治理,有效遏制加重农民负担案件发生。根据上

级有关文件精神,协调市物价局下发了涉农收费标准公示表,对各涉农收费项目、标准、额度都做了明确规定,每个村都张贴在醒目的位置进行公示,对公示表以外的收费项目,农民有权拒绝交纳。同时,还不断加大对涉农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筹问题的监管力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办法,实行跟随踪问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从而使农村三乱、搭车收费、强行服务等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得到遏制,各项涉农收费都严格执行减负政策法规规定,已取消的收费项目不再恢复。

(三)妥善处理农民来信来访,维护农村社会安定稳定。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效益逐年提高以及国家和省市不断加大补贴力度,农村又出现了新一轮“土地热”,农民对土地倍加珍惜,由此引发的土地纠纷案件也不断增加。农民来信来访投诉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村干部重复签订承包合同,各种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应该补给农民土地,但村里无地可补,机动地承包不履行民主程序,承包期过长价格不合理,还有粮食补贴、树影地等问题。对此,我们从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保持农村社会安定稳定的大局出发,不断强化措施,积极热情接待、依法妥善处理农民的来信来访,使农村信访量有所减少,结案率显著提高,重访和越级访明显下降。全年共接待农民来信来访560(件)次,结案率达到了100%,农民均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保持了社会安

定稳定。

(四)加强指导,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采取集中办班培训、现场技术指导、农技热线答疑等多种办法,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年初以来,全市百余名技术人员全部深入到乡村一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00余期,发放技术资料2万份,培训农民达15万人次;农技110服务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待农民来电咨询5000余次;农业技术部门配备的3辆送技术便民服务车,直接将生产技术送到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

(五)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民生。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各级试点村建设。全市投入道路建设资金4360万元,硬化路面121.08公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资737.6万元,共清理出垃圾和粪便共40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1.5万个,清理私搭乱建2335处。新上自来水建设项目13个,新建村卫生所15个,建设三位一体综合活动室19个,村屯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年来,我们农业系统虽然在“改善环境,服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下步,我们将重点做到以下几点:一

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及时遏制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严厉打击农村“三乱”现象和各种变向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取缔一切面向农民的不合理收费项目,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是认真接待农民来信来访,积极主动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四是以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两化”为核心,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9/27372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