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王稼祥纪念园和导游词

王稼祥纪念园和导游词



第一篇:王稼祥纪念园和导游词

王稼祥纪念园导游词

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芜湖市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它西临长江,东望赭山。以其精巧细致、秀丽天成的建筑,丰富的馆藏文物,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先后被国家有关单位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王稼祥纪念园始建于1986年,王稼祥同志诞辰80周年之际,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亲临,为王稼祥半身铜像揭幕,并同时对外开放。1980年胡耀邦为纪念王稼祥题字。202_年,时逢王稼祥同志诞辰百年之际,为表达对王稼祥同志的崇敬和缅怀之情,芜湖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王稼祥纪念园实施改扩建工程。江泽民同志亲自为王稼祥纪念园题写了园名。扩建后的王稼祥纪念园占地面积1.24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生平陈列馆、综合馆、藏馆等组成。纪念广场面积202_平方米,由铜像、浮雕墙组成。

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王稼祥纪念园,走进这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接触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的领导人王稼祥。

来到入口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4米,基座高2.8米,共6.8米王稼祥全身铜像,展示着一代伟人的飒爽英姿。紧接着我们往左走就看到了一面浮点长廊,纪念园的浮雕墙由四部分组成:求学芜湖,寻求真理,反帝斗争,踏上征程。反映了王稼祥同志从芜湖走上革命道路的轨迹。

继续往里走来到王稼祥生平陈列馆。“王稼祥生平陈列馆”设有六个展厅,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分别展示了王稼祥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展区反映了王稼祥从1906年到1930年的成长学习过程,重点反映了王稼祥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1906年王稼祥出生在安徽泾县后岸村,王稼祥原名王家墙,5岁开蒙,16岁在南陵县乐育学校就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8岁那年被保送到芜湖圣雅各中学。在校时进步刊物《狮声》杂志的撰稿人。王稼祥芜湖圣雅各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投了毛泽东“关键的一票”,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军事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王稼祥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作为中共中央指挥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又称三人团)。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及时的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又一次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政治领导地位。1943年,王稼祥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他也是阐述“毛泽东思想”基本涵义的第一人,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担任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和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他对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馆内收集并陈列了王稼祥同志珍贵遗物110余件,重要信件文章130件,照片200余幅;

从生平纪念馆出来我们就来到王稼祥半身铜像广场,1986年为了纪念王稼祥诞辰80周年,当时国家副主席王震和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亲临芜湖在王稼祥纪念园为王稼祥半身铜像揭幕。

再往前我们就来到“综合馆”,综合馆设有贵宾室和可容纳80人的影像厅及临时展厅、贵宾接待室、以及装裱精美的“王稼祥在圣雅各中学写给其堂弟王柳华信中的话”等。

在综合馆的左面便是“王稼祥生平藏馆”再现了王稼祥同志办公室及卧室,珍藏了王稼祥生前藏书共1200余册,及生前使用的各类遗物,作为驻苏联大使,他坚决的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利益,工作卓有成效,并同苏联党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前苏联领导人伏洛希洛夫赠给王稼祥同志的吉姆轿车亦珍藏于此。

王稼祥同志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诞生在安徽这块土地,并在芜湖受到革命进步思想的熏陶,勇敢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的洪流中,这是安徽人民的骄傲,更是芜湖人民的骄傲。

第二篇:王稼祥纪念园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啊!很高兴见到各位,首先我代表我们公司安徽旅行社对大家来到庄严肃穆的王稼祥纪念馆表示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小王。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李师傅驾车技术娴熟,请大家放心尽情游玩!我们的车牌号是皖123456,小王我的手机号是1831234567,记住了吧。在游览之前呢,大家一定要记住在欢乐地旅程中注意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哦。

下面就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王稼祥纪念园的概况,王稼祥纪念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以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革命精神代代传”少先队教育基地。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十一中校园内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西临长江,东望赭山。纪念园始建于1986年,由王稼祥铜像、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室等组成,其中王稼祥生平事迹陈列室分为6个展区,详细介绍了她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要贡献和丰功伟绩。好了,现说到这里我们的第一展区就到了,请大家有序下车,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皖123456,我的手机号1831234567,并务必将自己的贵重物品带好哦。第一展区重点反映王稼祥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1906年王稼祥出生在安徽省泾县,很小就接受了近代教育,由于成绩优秀被保送到芜湖圣雅阁中学即现在的十一中。后来因为领导并组织了“反奴化教育,夺回教育权”的爱国运动被校方宣布除名,回到泾县老家。但这却是他的革命心意更加坚定,之后,他更加努力学习,终于在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接下来看到的是第二展区,它主要介绍的是1931年到1934年期间,王稼祥在中央苏区活动的一些情况,重点反映王稼祥对红军政治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大家请看这边展框里还陈列着王稼祥同朱德、周恩来联名签署的任命书,以及由于王稼祥亲自签署的训令,命令和通知等重要文献。下面我们到了第三展区,它重点反映王稼祥在遵义会议期间发挥的关键作用。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得航船开始驶向正确的方向。这里陈列着的就是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在一起议事的照片,以及陈云传达遵义会议内容的手稿等重要文献资料。而第四展区展示的是抗日战争开始到建国前夕,王稼祥对确立“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重大贡献。他从苏联回到国内先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上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在会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维护了党的正确指导思想,对全党的思想认识,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起了重要作用。大家请随我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第五展区,这里介绍的是王稼祥在新中国成立后为新中国外交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出使苏联期间,王稼祥参加了毛泽东的访苏的准备接待工作,以及中苏会谈全过程,并为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作出努力。作为大使,他坚决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利益,工作卓有成效并同苏联党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为此苏联特赠王稼祥同志一部黑色吉姆牌轿车。1991年6月,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又将轿车转车赠给王稼祥纪念园。现在陈列在园中,大家刚刚应该看到了吧。王稼祥同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现在他逝世多少年了,但他却让全世界人民记住了,这里,在第六展区介绍的都是全国各地开展纪念活动的情况。让我们一起闭目沉思,悼念这位伟人!各位游客朋友们,时间飞逝,相聚短暂,了解完这位伟人的一生,我们的旅途就结束了,如果旅途中我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你们一定要指出来啊!同时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时光飞逝,相聚短暂,但我已经与大家成为了好朋友了,无论茶水是浓是淡,让清香永驻心间;无论距离是近是远,让记忆彼此相连;无论联系是多是少,让祝福永远不变!朋友们!真心的祝福你们!

第三篇:王稼祥纪念园欢迎词和导游词

导游词之王稼祥纪念馆

导游欢迎词

大家好,我是导游王稀,我应该比大家都大,所以大家可以叫我稀哥,又听说大家是安师大的学生,我是师大毕业的,所以大家也可以叫我学长.首先我代表师大梦之旅全体员工真诚的感谢各位选择师大梦之旅,在我代表司机刘师傅欢迎大家,大家肯定有疑问,司机明明是位美女,怎么叫师傅呢?因为刘师傅技艺精湛,业内人士称之为刘师傅,纯属敬仰之情啊!各位学弟学妹们,在旅游途中如果我有什么地方讲解的不清楚,请大家指出,学长我会尽力为大家提供最完善的服务,希望我们可以有一个愉快的旅途.下面就有稀哥简单介绍一下王稼祥纪念园,它坐落在芜湖市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它西临长江,东望赭山。以其精巧细致、秀丽天成的建筑,丰富的馆藏文物,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先后被国家有关单位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王稼祥纪念园始建于1986年,王稼祥同诞辰80周年之际,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亲临,为王稼祥半身铜像揭幕,并同时对外开放。1980年胡耀邦为纪念王稼祥题字。202_年,时逢王稼祥同志诞辰百年之际,为表达对王稼祥同志的崇敬和缅怀之情,芜湖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王稼祥纪念园实施改扩建工程。江泽民同志亲自为王稼祥纪念园题写了园名。扩建后的王稼祥纪念园由生平陈列馆、综合馆、藏馆等组成。纪念广场由铜像、浮雕墙组成。

王稼祥纪念园导游词

听完稀哥的介绍,想必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伟人一生的风雨历程和光辉岁月了吧!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王稼祥纪念园,走进这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的领导人王稼祥。

下车伊始,我们便站在了纪念广场之下,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4米,基座高2.8米,共6.8米王稼祥全身铜像,虽着朴素的军装,但依然不能掩盖一代伟人的飒爽英姿。看着铜像,不禁使我想起毛主席的一句诗——问苍茫大地,谁谁主沉浮?在平凡中展现伟人的气魄。紧接着我们往左走就看到了一面浮点长廊,纪念园的浮雕墙由四部分组成:求学芜湖,寻求真理,反帝斗争,踏上征程。反映了王稼祥同志从芜湖走上革命道路的人生轨迹。

继续往里走,穿过林荫小道,我们来到王稼祥生平陈列馆。“王稼祥生平陈列馆”设有六个展厅,主要图片,实物和蜡像等形式分别展示了王稼祥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第一展区反映了王稼祥从1906年到1930年的成长学习过程,重点反映了王稼祥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1906年王稼祥出生在安徽泾县后岸村,王稼祥原名王家墙,5岁开蒙,16岁在南陵县乐育学校就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8岁那年被保送到芜湖圣雅各中学。在校时进步刊物《狮声》杂志的撰稿人。王稼祥芜湖圣雅各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幅图就是19岁的王稼祥在芜湖领导并组织的“反奴化教育,夺回教育权”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展现了王稼祥很强的组织才能和卓越的领导风范,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第二展区主要介绍的是1931年到1934年期间,重点反映王稼祥对红军政治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同时也陈列着王稼祥同朱德,周恩来联名签署的任命书,以及由王稼祥亲自签署的训令,命令和通知等重要文献。第三展区,主要反映的是1934年到1936年期间,最重要的是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投了毛泽东“关键的一票”,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军事领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王稼祥身负重伤,大家请看这里,这是遵义会议后,王稼祥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作为中共中央指挥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又称三人团)。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王稼祥身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王稼祥身上始终有一个热水袋,他是忍着身体的剧痛在坚持革命啊!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及时的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又一次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政治领导地位。第四展区是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到1949年建国前夕,大家请往这边看,这是1939年3月5日,正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王稼祥和朱仲丽在延安结为革命同伴,留下的珍贵合影。在1943年,王稼祥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他也是阐述“毛泽东思想”基本涵义的第一人。第五展区是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担任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和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他对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馆内收集并陈列了王稼祥同志珍贵遗物110余件,重要信件文章130件,照片200余幅;第六展区便是介绍王稼祥同志逝世,以及全国各地开展的纪念活动的情况。

从生平纪念馆出来我们就来到王稼祥半身铜像广场,1986年为了纪念王稼祥诞辰80周年,当时国家副主席王震和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亲临芜湖在王稼祥纪念园为王稼祥半身铜像揭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讲解,同学们先休息一下,十分钟后在这里集合,再进行下面更加精彩的讲解.再往前我们就来到“综合馆”,综合馆设有贵宾室和可容纳80人的影像厅及临时展厅、贵宾接待室、以及装裱精美的“王稼祥在圣雅各中学写给其堂弟王柳华信中的话”等。

在综合馆的左面便是“王稼祥生平藏馆”再现了王稼祥同志办公室及卧室,珍藏了王稼祥生前藏书共1200余册,及生前使用的各类遗物,作为驻苏联大使,他坚决的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利益,工作卓有成效,并同苏联党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前苏联领导人伏洛希洛夫赠给王稼祥同志的吉姆轿车亦珍藏于此。

王稼祥同志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诞生在安徽这块土地,并在芜湖受到革命进步思想的熏陶,勇敢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的洪流中,这是安徽人民的骄傲,更是芜湖人民的骄傲。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第四篇:王稼祥纪念园导游词

王稼祥纪念园

各位学生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由安徽旅行社举行的爱国红色之旅五日游中的芜湖站,我是本站活动的地陪王平,大家叫我小王或王导都行。我旁边这位酷似梁朝伟的呢是我们亲切的司机杨师傅,开车经验丰富的他会给我们带来一段舒适的车上旅程的,大家请放心乘坐。世界如此博大,天地如此广阔,我们相聚在美丽的芜湖是一种缘分,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热忱服务。同时预祝大家的参观顺游览顺利而愉快。

我们此站主要参观的是王稼祥纪念园。现在我们离目的地还有半小时的路程。现在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王稼祥纪念园吧。王稼祥纪念园建于1986年,也就是王稼祥同志诞辰80周年之际,并于202_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纪念园占地面积1.24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生平陈列室、综合馆、藏馆等组成。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安徽省“革命精神代代传”少先队教育基地。相信大家此次红色之旅绝不会枉行的。

好的,同学们,我们已经到了,大家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下车吧,我们的参观即将开始。大家请随我来,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纪念广场,它占地面积202_平方米,有王稼祥全身铜像、浮雕墙等。大家随我走近看一下。这座铜像展示的就是王稼祥同志了,旁边的纪念碑是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的。那么王稼祥同志到底是一个怎样优秀的人物呢?就请大家随我到展厅去了解一下吧!

生平陈列室总共有六个展区,它主要是通过一些图片、实物、影像资料及声光电等综合手段,来展现这位无产阶级杰出革命家和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第一个展区,它反映了王稼祥同志从1906到1930年的成长学习过程,重点反映其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大家请看这幅图片,照片中的小村庄就是王稼祥的故乡,大家知道是哪里吗?对,是泾县厚岸村,1906年8月15他就出生在那里。是不是有同学有点疑惑了:诶,既然宣城泾县是他的故乡,芜湖怎么会有他的纪念园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小时候的王稼祥成绩非常的优秀,后来他被保送到芜湖市圣雅阁中学,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第十一中学,从此也就与芜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学时候的王稼祥更是勤奋好学,他还为当时的进步刊物《狮声》撰稿,大家看这边的展柜,它陈列着王稼祥同志曾经的投稿。1925年19岁的王稼祥在学校组织了一场“反奴化教育,夺回教育权”的爱国运动,在这次活动中他展示了很强的组织才能和领导风范,但也因为这件事,他被学校开除,于是他回到了老家。受革命浪潮的影响呢,1925年8月他去了上海,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期间他还被派往苏联学习回国后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请大家跟我上楼到第二个展区,楼梯较窄,请注意脚下。第二个展区介绍了1931年到1934年王稼祥同志在中共苏区活动的一些情况,反映了王稼祥同志对军政工作的突出贡献。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是在1934年十月,王稼祥同志也参加了这次长征,并起到了很大作用。第三个展区讲的就是红军长征时的故事。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上,王稼祥同志极力支持毛泽东,投出了关键性的一票,从而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大家请看这边的蜡像,描述的就是长征期间王稼祥、毛泽东、周恩来三人讨论问题时的情景。这边展出的草鞋也是他红军时穿过的,可见红军长征时的条件是多么艰苦。好 大家请跟我来,这里是第四个展区,主要介绍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到1949年建国前王稼祥同志的一些活动情况。1937年王稼祥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前往苏联疗伤,并负责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次年回国,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维护了党的正确指导思想,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我相信大家都已留意到这张照片了,对 这张就是王稼祥同志与夫人朱仲丽女士结婚时留下的珍贵合影。大家请随我到第五个展区来,第五个展区介绍的是王稼祥从新中国成立后到逝世前的有关情况,重点反映了他对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贡献。在此期间他曾担任驻苏大使,国务院外交副部长。对中苏两国的关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好了 我们即将来到今天所要参观的最后的一个展区了,最后一个展区介绍的是王稼祥同志的逝世和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1974年1月25日,王稼祥同志带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忠诚离开了,享年68岁。党和国家领导人和首都各界群众参加了追悼大会,为他送行,他的骨灰也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好的,今天我们主要参观了革命教育基地——王稼祥纪念馆。王家祥同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卓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诞生在安徽这片土地上,并在芜湖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勇敢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的洪流中,这是芜湖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希望此次红色之旅能让大家受益匪浅,谢谢大家的配合与参与!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

第五篇: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焦裕禄纪念园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兰考县是河南省的省直管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东平原西部,西邻开封,东连商丘,北临菏泽,是河南通往鲁西南的重要门户。兰考素称“孔子过化”之地、文荟之乡、文化积淀深厚。并且历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且素有讲学之风。远在春秋之季,就有孔子周游列国,由鲁适卫至南鄙仪邑村人请见的故事被载入史册。

游客朋友们,我们马上就要达到焦裕禄纪念园了。焦裕禄纪念园,位于兰考县城明末清初黄河故堤的沙丘上,始建于1966年2月,占地面积91.7亩,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园内主要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和焦裕禄纪念馆。

话说间焦裕禄纪念园已经到了。我们的大巴将停靠在焦裕禄纪念园的停车场C区,请大家在下午3点在此集合。下面请随我一起下车参观游览!

进入园内,大家首先看到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它建成于1993年5月,占地400平方米,碑高19.64米,寓意纪念焦裕禄同志1964年逝世。纪念碑由碑体和碑座两部分组成。碑体正面刻有毛主席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正面三块浮雕分别刻有“解放兰考”、“访贫问苦”和“查三害”的画面,背面为碑文。浮雕“解放兰考”反映了人民解放军战士为解放兰考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精神;浮雕“访贫问苦”记录了焦裕禄风雪夜下乡访贫问苦,为贫苦农民送温暖的感人情景,表现了焦书记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公仆精神;浮雕“查三害”反映了焦书记带领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群众一起查三害、战三害的斗争精神。碑体与碑座连接处是一双手捧着泡桐花与松柏枝叶编织的花环的造型,寓意焦裕禄精神像松柏一样常青,像泡桐花一样永远开在兰考人民心中。整个纪念碑在四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显得洁净无暇。

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参观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虽然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但他却带病带领兰考人民根治了风沙、盐碱、内涝三大自然灾害。终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64年5月14日在郑州病故,时年仅四十二岁。由于当时天气炎热,最初将焦裕禄的遗体安葬在郑州市烈士陵园。196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焦裕禄生前的“活着我没有把沙丘治民的迫切要求,于2月 26日用专列将焦裕禄的遗体从郑州运回兰考安葬在县城北的一个大沙丘上,现在陵墓经过两次重修已经初具规模。

焦裕禄烈士墓汉白玉结构,占地200平方米,有墓碑、墓周护栏和墓后屏风墙三部分组成。墓碑高2.75米,正面镌刻着“焦裕禄烈士之墓”,碑阴为烈士生平简介,墓后屏风墙上镶嵌有毛主席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墓区广场202_平方米,平整开阔。墓前两侧树立着两座题词牌,分别刻有董必武和郭沫若撰写的歌颂焦裕禄的长诗,整个墓区松柏参天,庄严肃穆。

最后,请大家再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焦裕禄纪念园自兴建以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1993年,为了迎接“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兰考县委、县政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修建了焦裕禄纪念馆新馆。该纪念馆是一座现代化建筑,也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个人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主体高21米,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馆正面三层,大门正上方镶嵌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为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馆内由序厅、展览厅、贵宾室和放映厅组成。纪念馆内陈列焦裕禄的遗物八十九件,版面、照片二百余幅,生动地展示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纪念馆落成于1994年5月14日(焦裕禄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胡锦涛同志曾为纪念馆开馆剪彩及焦裕禄铜像揭幕。焦裕禄铜像为铜铅合金,铜像高1.5米、宽 1.2米、重约600公斤。像座上的“焦裕禄”三个字,是邓小平1990年为大型纪实文学《焦裕禄》题写的书名。铜像后面红色幕布上镶嵌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目前,纪念园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焦裕禄纪念园红色景区在新时期、新阶段正在发挥着更大的育人作用,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好了,朋友们,我们的讲解先暂停到这里,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配合。现在给大家留出三十分钟的时间自由参观,拍照留念。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要走散。半小时后还在此集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