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莎乐美读后感

莎乐美读后感



第一篇:莎乐美读后感

奥斯卡·王尔德是著名文豪,在十九世纪是最富盛名的剧作家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童话作家等,是当时能过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

也许后人熟知他的经典童话诸如《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石榴屋》等等,当时最能表现王尔德的才华的却并不是那些童话,而是他的长篇小说与戏剧作品。在我眼里,尤其是他的戏剧作品,和莎翁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假期里我阅读了唯美主义英国才子王尔德一生中唯一一部悲剧也是最后一部的戏剧作品《莎乐美》感受颇深,特此分享。

《莎乐美》的剧情取自于圣经当中莎乐美,这位年轻的以色列公主向叔父兼继父希律王献舞,讨得父王欢心,便要求砍下她所爱的施洗者圣约翰的头作为奖赏,如愿以偿的情节。莎乐美是以色列希律王的女儿,希律王是她的的继父,美丽绝伦的莎乐美公主对先知约翰一见钟情,向他表达了爱慕,想得到他的一个吻,但是先知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她。在希律王宴会上,希律王答应只要莎乐美公主跳一支七面纱舞就满足她的所有愿望。莎乐美献罢舞,开口要的是约翰的头。希律王虽万般不愿,奈何金口玉言难以收回,只得命人奉上了约翰的头。莎乐美捧起先知的头,终于如愿以偿,将自己的红唇印在了先知冰冷的唇上。在最后,莎乐美捧着先知的头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爱的神秘比死亡的神秘更伟大。”

《莎乐美》只是一出两三万字的独幕剧,也是英国第一个象征主义悲剧,剧中的莎乐美是一个象征形象:她为了能够吻到施洗者约翰的唇不顾一切,舍弃一切。这个人物对王尔德尤其有象征意义,他对唯美主义的执着追求有如莎乐美对约翰的追求,而莎乐美作为犹太的公主却惨遭盾击而死的结局似乎也预兆着王尔德大悲大喜的悲剧命运。《莎乐美》虽然短小,但可算得上是王尔德戏剧中最具张力且最完美的作品。

第二篇:浅析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和成因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 EducationVague Language and Its Pragmatic Functions in Diplomatic Language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An Analysis of Beauty and Uglines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f Oscar Wilde浅析《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负载成语的翻译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Chinglish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哥特式特征分析论《红字》中珠儿的象征意蕴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开题报告+论)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Dalloway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英语中的女性歧视从Salsa舞解析墨西哥人的性格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论中美商务谈判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冲突及对策浅析中文商标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欧•亨利作品中的人生的价值探索爵士时代下的狂欢化精神——解析豪华宴会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写作手法以及作用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从文化角度简要分析词语的意义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因素

爱恨共辉煌——浅析《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的叙事技巧

浅析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占有》中维多利亚时代女权主义者的爱情观分析

解析《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委婉语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On John Galsworthy’s Realism in The Apple Tree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从电影《功夫熊猫》看中国英语的发展 歧义视角下的英语言语幽默研究 从合作原则违反角度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幽默话语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英汉饮食习语对比研究 “白+动词”的语义及其英译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从“老人与海”译本比较研究看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人格探析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A Comparison of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 以仪式理论阐释《宠儿》中的“宠儿”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东西方爱情比较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 论疯女人形象对小说简爱所作贡献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试论英语学习中的动机 《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版本的比较研究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glish Songs 控制学对英语家教影响的实证分析 论增加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战争观 次贷危机对广东珠三角出口贸易的影响 透过好莱坞校园电影解析美国青少年的特点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飘》两个中译本人名地名翻译对比研究

《白雪公主》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技巧

《青春》中的孤独主题分析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the “never lost” qualities on Hemingway and his Sun Also Rises

浅析《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善”与“恶”的转变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English Classes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论电影《芝加哥》中的格雷马斯叙事模式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中西社交礼仪的比较与融合102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网络英语中的新词探究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

英汉被动意义表达比较研究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麦当劳的制胜之道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会议交替传译中习语的翻译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从文化角度看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

从苔丝的悲剧到托马斯•哈代的宿命论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英语广告语篇中名物化的研究

中美人际关系分析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

The Process of Anna’s Spiritual Integration in Doris Lessing’s The Golden Notebook 131 《威尼斯商人》中的种族及宗教冲突

《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

成功智力理论对英语素质教育的启示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地位问题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商标翻译的本土化研究

论《达芬奇密码》中的基督教元素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43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

浅析澳洲英语词汇文化的特色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

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与腐朽的宗教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

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51 The Struggle of Women—On the Image of Mary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152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扮演

153 文化语境下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运用

154 论《最危险的游戏》中的生态伦理混乱

155违反合作原则所表达的会话含义—以《越狱》中Theodore Bagwell话语为例 156 浅析英语无灵句中的汉英认知思维方式差异

157 商务信函中的语气结构分析

158 论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的互动

159 从关联理论看电影字幕的翻译

160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161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数字习语的不同

162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 Religious Complex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63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

164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

165 从功能理论看汉英广告翻译

166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

167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

168 英文商标的汉译

169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170 On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tzgerald and Dick Diver

171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谈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

172 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ream---On Tragic Image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73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

174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175 论象征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176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好莱坞电影为例

177 合作原则与关联理论比较

178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语研究

179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180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纯真的失去

181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182 分析《简爱》和《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

183 试析英语委婉语中的隐喻

184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185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声声慢》英译研究

186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187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88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189 《通天铁路》中超验主义与清教思想救赎观冲突之探析

190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191

192 语用预设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

193 如何降低初中生英语课堂焦虑

194 从奈达翻译理论初探英汉新闻导语翻译策略

195 浅析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和成因

196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

197 企业资料的翻译原则

198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199 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康普生的悲剧

200 《三国演义》中带数字的词语翻译研究

第三篇:袁昌英作《关于〈莎乐美〉》

袁昌英作《关于〈莎乐美〉》

○陈建军

袁昌英,字兰子、兰紫,笔名杨袁昌英、昌英、袁美等,湖南醴陵人。据武汉大学档案馆所藏“袁昌英档案”,其生平事迹大致如下:

1894年10月11日(农历甲午年九月十三日)出生。1902-1905年,在醴陵乡下私塾读书

。1905-1909年,在江西萍乡正本女校读书。1911-1912年,在长沙遵道女校读书,兼任培德小学教员。1912-1914年,随父亲袁家普到北京、云南,居家延师学英文。1914-1916年,就读于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1916年留学英国,初进伦敦Black Heath High School,次年升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192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返回中国,与长其十岁的杨端六结婚。1922年,由王世杰、周鲠生介绍,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英国小说及散文。1924年,转至上海澄衷中学教英文。192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两年后,经刘秉麟介绍,在胡适主校的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讲授莎士比亚及散文。1929年,开始执教于武汉大学,主讲希腊悲剧、希腊及罗马神话、戏剧入门、法文、现代欧美戏剧、法国戏剧、中英翻译等课程。1945年,在顾如的引荐下,被聘为三青团一届中央评议员。1948年,被武汉大学推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后,曾三次参加武汉市文代会。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6年,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右派帽子被摘除。1970年,被当作“五类分子”遣送原籍。1973年4月28日,离开人世。1979年,被平反昭雪。1984年,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对其右派问题重新复查后,去掉原改正结论中所留的“尾巴”。

袁昌英集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于一身,有《法国文学》(专著)、《山居散墨》(散文集)、《行年四十》(散文集)、《孔雀东南飞及其他》(剧作集)、《饮马长城窟》(五幕剧)、《玛婷:痛苦的灵魂》(译剧)等行世。尽管其著译量不大,但她在法国文学研究、戏剧理论、散文创作、戏剧创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却是令人瞩目的。王哲甫说:“她的戏剧虽然就只有这一集(按:指《孔雀东南飞及其他》),已使她在文坛上占了一个相当的地位。”(《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书局1933年9月版)沈从文称袁昌英是“湖南留法女作家最露面的一位”,也是“目前治西洋文学女教授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湘人对于新文学运动的贡献》,上海《大公报·文艺》1946年7月30日第43期)无论是文学史还是学术史,都不应该忽视袁昌英的文学地位和学术成就。

《峨眉丛刊》系武汉大学峨眉剧社主编,1943年元旦创刊。编纂委员会由丁景云、宋培荣、李守极、李靖亚、殷国俊、熊汇萱和郑德信等7人组成,其中熊汇萱为编辑负责人。发行负责人是范国瑛,发行者为峨眉剧社、乐山武汉大学,中国文化服务社(嘉定分社)总经售。创刊号目次如下:

关于莎乐美 袁昌英

阿尔刻提斯引言 泽拉谟著,罗念生译

谈演戏 朱光潜

华克坦戈夫与邓琴科 路星译

白色的旅程(一幕三场剧)田年

编后记

《编后记》正文题名《编后三记》。其“一”云:“本期虽说是创刊号,但我们并没有写下什么献言,与其说是我们的疏忽,不如让我们坦白的释明:这乃是我们过于谨慎而已。在戏剧理论的探讨上,我们正以热烈而处□(按:原刊此字不清)的心追求着她的真理,我们所以出版丛刊,亦无非藉以得先进者的指导并获学习上的激励罢了。在我们尚很幼稚的今天,我们不应也不敢说些辉煌的话。因此,本刊没有创刊词,虽然我们也有自己的梦。”这一段说明何以没有创刊词的文字,或许可以视作《峨眉丛刊》的“发刊词”。《峨眉丛刊》有出版第二期的计划,据创刊号内页“下期预告”,第二期除拟刊载罗念生的《希腊悲剧》、袁昌英的《〈群鬼〉及易卜生的哲学与思想》和田年的《跳跃的海》(三幕悲剧)外,另有凌叔华、冼德岫等文稿数篇。定于1943年2月底出版的《峨眉丛刊》第二期,我一直无缘得见。查《1833—1949年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8月版),在“峨眉丛刊”条目下,也只著录创刊号信息。因此,我怀疑《峨眉丛刊》的创刊号就是它的“终刊号”。值得一提的是,创刊号中的《谈演戏》未见收入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潜全集》,当属朱光潜的一篇佚文。

峨眉剧社是武汉大学的学生于1940年左右组建的一个业余剧团,曾上演过《塞上风云》、《雷雨》、《原野》、《日出》、《北京人》等不少中外名剧,在校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948年,峨眉剧社演完夏衍根据托尔斯泰小说改编的《复活》之后,与另一学生团体——丛丛剧社合并为峨丛剧联。

1942年12月1日,峨眉剧社开始排练《莎乐美》,聘请袁昌英、苏雪林、朱君允三位老师当顾问。关于峨眉剧社排演《莎乐美》以及袁昌英等人指导的情况,从时为武汉大学外文系学生、袁昌英的女儿杨静远的《让庐日记》(武汉大学出版社202_年11月版)中可以得知一二:

1942年12月14日

峨眉剧社要演《莎乐美》和《群鬼》(王尔德和易卜生的剧),出了很引人注目的预告。(P101)

1942年12月17日

今晚女生宿舍开座谈会,讨论《莎乐美》和王尔德。请了苏先生、妈妈、朱君允先生讲。开始由陈玉美讲《圣经》里莎乐美的故事,然后丁景云(女主角)讲剧情。然后妈妈讲王尔德研究,像活图书馆一样,她把每个剧本请同学介绍内容,如《少奶奶的扇子》、《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est》(名叫《欧内斯特的重要性》)、《不相干的女人》等,她才开始讲王尔德的生平、教育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唯美派的主张。讲完以后,朱先生也讲了她的意见。相形之下,她讲得显得拉杂、不充实、没有系统。回来后,心里很满意。(P101)

1943年1月1日至4日,《莎乐美》在乐山浸礼会连续公演了几场,效果非常好。杨静远是1月2日观看的,她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晚上看话剧《莎乐美》。到浸礼会,我们的座位在第四排中央,最好的位置。看后觉得不错。我喜欢莎乐美(丁景云饰),跳舞好看极了。灯光、服装、音乐合成很美的情调。在战时看到这种软性的舞蹈当然很不容易,也就不再苛求了。”(P106)

《关于〈莎乐美〉》作于1942年11月27日,是袁昌英应峨眉剧社的请求而写的。“峨眉剧社诸同学欲出一种刊物,请我写文章。我听得他们不久将公演《莎乐美》,故写此数语以供参考。”《峨眉丛刊》在编发这篇文章时,特加了一段按语:

用不着编者介绍,读者诸君一定非常熟悉袁昌英先生的大名和作品的。先生的《孔雀东南飞》一剧不是曾风动全国而且感动过诸君纯良的性灵么?

但最近几年,先生除偶或写点杂文外,很少有剧作问世。此次能以本文赐登于本刊,至少在我们是认为非常珍贵的。

先生是中国有名的法文专家,这篇评述用法文所写之世界名剧的文字,不仅有卓越而独到的见解,实在也含有不少的启示。我们除以刊登本文为荣外,并向热诚和蔼的作者致无限敬意。

比对《关于〈莎乐美〉》和杨静远的日记,不难看出,袁昌英在12月17日座谈会上所讲的“王尔德的生平、教育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唯美派的主张”等,正是其文章中所谈的主要内容。《莎乐美》(Salomé)是英国戏剧家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1893年根据《圣经》中的故事用法文改编的独幕剧,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唯美主义思想的经典之作。据统计,民国时期共出版有7种《莎乐美》中文译本,其中田汉的译本最为著名,峨眉剧社即是以他的译本为底本来排演的。这部剧作的大意是:希罗底的女儿莎乐美痴情于先知约翰,要和他接吻,却遭到拒绝。其继父希律王爱上了她,请她跳舞,并发誓可以满足她的任何要求。跳完“七袭面纱之舞”后,莎乐美要求用大银盘端来约翰的头。莎乐美如愿亲吻约翰的头颅,最终也在希律王的命令下被处死。《莎乐美》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样一部美丽的悲剧呢?袁昌英认为,从艺术方面来看,《莎乐美》音乐凄婉、结构整洁、意象奇幻、词句凄丽,是“一节完整美妙的音乐”、“一块美玉无瑕的玛瑙”,是唯美主义的杰作。但是,从内容方面来看,《莎乐美》则是颓废主义的结晶,“如果不是形式之美将内容伪装起来,掩饰起来,使这污秽不堪入目的内容,放在远远的梦幻的虚浮的意境内,则《莎乐美》只是无数废纸堆里的几页废文而已”。因此,她提醒年轻人应当特别注意:“别为美的艺术所诱而误认为其内容为健全”,“这种病态的颓废的作品披上优美动人的形式最是易引人入歧途”。

《关于〈莎乐美〉》后收入散文集《行年四十》(商务印书馆1945年4月重庆初版),文末仅署写作时间“十一月二十七夜”,未注明原载何处。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第四篇:美伊莎公司202_年年终工作总结

秘鲁矿业202_年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根据新华联矿业关于二〇一三年全年绩效考核的精神,结合美伊莎矿业有限公司《202_年平衡计分卡》,公司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矿山控制

1、签订矿区地表租用合同

202_年4月26日下午1点,在阿雷基帕省土地局正式签署了《矿区土地租用合同》。此项工作由原美伊莎公司从202_年6月1日开始申请,用时达1年零10个月。

2、获得取消非法采矿正规化资格法律文件,提交检察院、法院

202_年6月18日,阿雷基帕能矿局向51名非法开采者(包括MARIA、MARGARITA、MACHACA等主要非法采矿者)发出文件,正式取消他们的正规化资格。202_年7月1日,阿雷基帕能矿局向阿雷基帕环境检察院发出文件,正式取消上述51名非法采矿者正规化资格。

3、非法采矿案件,法院作出驱逐判决

案件正在进行中。阿卡力检察院、法院判决非法采矿严重盗窃我们的矿石,允许美伊莎公司以民事受害者身份参与案件。因此,公司可以提出没收非法采矿设备、封闭坑道、要求赔偿的法律诉求。

4、矿山完全控制

由于矿山存在大量非法采矿势力,驱逐官司仍然在进行中,矿山没有完全控制。

(二)、勘探工程

1、联合贝亚投入1200万元人民币用于勘查和开发的前期工作

全年年没有勘查工作。进行了一些开发前期工作,例如,开采环评等。

2、提交矿山开发预可研报告

由于按国内领导指示,美伊莎公司工作移交江西资源公司,因此未编制矿山开发预可研报告。

(三)、完成矿山开采环评的审批

202_年3月2日,经过艰苦的努力。联合贝亚铜矿《开采环评》报告获得阿雷基帕省环保局批准。

(四)、全年300万人民币考核费用

截止到202_年10月24移交日,全年公司管理费用为181.23万元人民币,占全年考核费用的60.41%。

(五)、无安全事故

由于公司经营班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措施,全年公司无安全事故。

(六)、班子综合评价

公司班子以股东利益为最高原则,齐心协力开展工作,自我评价达到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

二、公司半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202_年中,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美伊莎公司取得很大成绩,基本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1、公司管理费用控制较好,尤其是对差旅费、招待费、小费、顾

问费等费用严格审核支出。这样节省费用,降低了亏损。

2、地处海外,公司经营班子高度重视安全问题,落实各项安全措

施,全年没有出现安全事故。

3、公司经营班子按照国内领导指示及《平衡计分卡》开展工作,符合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

4、特别是经过艰苦、耐心、细致的工作,顶着非法采矿者的大量

干扰,在上半年里完成了《矿区土地租赁合同》,并为股东节省33万美元;另外,合同签订后,阿雷基帕省政府要告诉交纳租金的18%后才开具发票。面对这一情况,公司走访了秘鲁税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据理力争,在未多付一分钱情况下,拿到土地租金发票,按当时汇率,为公司节省约5.8万美元。

5、联合贝亚铜矿《矿山开采环评》获得阿雷基帕省环评局批准,为下步矿山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6、阿雷基帕能矿局取消了51名非法采矿者的正规化资格(包括

MARIA、MARGARITA、MACHACA等主要非法采矿者)并提交给检察院;在《严重盗窃矿石》案件中,检察院、法院做出对我们非常有利的判决。在法律层面站到了制高点,并给予非法采矿者严重打击,为与非法采矿者的谈判创造了大量有利条件。

7、202_年11月29日,阿雷基帕环境检察院给警察局、环保局和

环保部发文件,要求警察去矿山检查非法采矿的人数和设备等情况,环保局检查破坏矿山环境情况。预计202_年底可发出驱

逐令。

8、另外,配合矿业总公司财务部会计集中处理中心对自控股以来的财务账目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改。

9、按国内领导指示,与非法采矿者开展谈判,看能否以用时间换

空间的方式解决矿山的控制权。

10、按国内领导安排,202_年10月24日开始向必达公司移交工作。

11、不足的方面是未能进入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三、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正反典型

公司对外联络部部长罗慧敏在上半年工作中,不顾身体不适,全力以赴忘我努力工作,为公司完成全年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办公室助理主任、出纳陈博键除完成正常工作外,经常加班加点,配合总公司财务部会计集中处理中心,对美伊莎公司自控股以来的账务进行了彻底清理。

四、公司明年工作重点和采取的工作措施

尽管美伊莎公司的日常工作已经移交,但新华联仍然控股,故对美伊莎公司明年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做到能安全自由进入矿区,能开展地质钻探、勘查等工作;能

按期收回矿租;

2、完成联合贝亚铜矿山的地质勘查和开发的前期工作,提交矿山

地质普查报告;

3、保留律法诉讼,积极推进《严重盗窃矿石》、《强行驱逐非法采

矿》案件。整顿矿山环境,对未签合同的非法采矿进行驱逐,起到对签合同的非法采矿者警示作用;

4、继续抓紧办理公司小型矿业证的续期,降低矿权使用费用;

5、办理联合贝亚铜矿的开采手续,其中包括开采方案、炸药使用

许可、炸药库许可、炸药使用记录、开采用水许可等;

6、地质勘查完成后,若有合适地块,公司可组织力量进行开发,早日使公司有效益。

秘鲁美伊莎矿业有限公司

沙明

202_年12月5日

第五篇:特蕾莎读后感

《德蘭修女傳》讀後感

這世上,唯有愛,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暑假期間,我看了由華姿著寫,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德蘭修女傳》。德蘭修女,阿爾巴尼亞人,一生都在印度的加爾各答爲窮人服務,被譽爲窮人的聖母。雖然他爲窮人服務,卻沒有人比他更窮,他死的時候,身上的全部財產是一雙涼鞋,三件破舊的衣服。雖然他很窮,卻沒有人比他更富有,他博大的胸懷和愛,為他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他得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

德蘭修女生於一個戰亂的時代,那時候的阿爾巴尼亞,處於土耳其的統治之下,他的父親是一名激進的民族主義者,但是卻在政府的迫害下死去了,那時德蘭修女僅僅九歲,德蘭修女在父親死後,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他燃燒的心關愛,妻兒和國家,如絢麗的玫瑰,墜落於襤褸衣衫。後來,他這樣解釋這首詩:“這首詩的意思是要人相信愛,不論你看到的是仇恨,還是毀滅,都要相信愛。”是的,德蘭修女在以後的時間裏認認真真的踐行了他這一理念,他在加爾各答,這座印度污染最嚴重,最貧窮的城市,照顧著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因戰亂飽受摧殘的難民。

德蘭修女的母親對他後來的性格形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的母親莊達也是一個善良的人,有一天,莊達在街上遇見一位生了腫瘤的女人。但比身體的病痛更使她痛苦的是,她的家人沒有一個願意幫助她,他們甚至把她趕了出來,使她無處棲身。莊達並不認識這個女人,但看見她這個樣子。就深深地憐恤她,同情她。莊達對她說:“那麼,請到我家裏去吧,讓我來照顧你。” 說著,就真的把這個素不相識的女人帶回了家。“孩子們,我們有客人來了。”進門的時候莊達喊道。這句聽起來平平常常的話,卻給了這個女人很大很大的安慰,使她感到,自己雖然如此不堪,卻還是被尊重的。

母親的言行就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使他成為德蘭修女後,懂得在為窮人服務的時候,尊重是不可或缺的,愛是最重要的。窮人沒有錢,沒有社會地位,但並不是沒有尊嚴。所以當你為窮人做一點事情的時候,首先應該讓他感覺到,你並不是在施捨,而是在愛。德蘭修女對待窮人,沒有種族和民族的偏見,沒有因貧窮和富貴而產生的歧視。有的只是他悲天憫人的情懷,和他對他人無限的愛。而他這種對他人的愛,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發揚的,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所以,不要吝嗇我們的愛心,用真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世界上充滿愛的力量,盡我們的可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