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

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



第一篇: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

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

本报讯(王书臣 孙景新)近期,八五五农场辖区内的8个粮食处理中心,开足马力,日夜接收新粮。农场工业园区内的盛鑫粮贸公司,仅需一个电话,付20元车费,公司就派车直接到地里收粮。

近年来,这个农场按照“扩玉米、强经特、提品质、增效益”原则,打造绿色玉米生产基地,玉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耕地总面积的66%。今年,这个农场玉米平均亩产可达550公斤以上,亩均增产150公斤,亩增收300余元。但由于秋季雨水多,玉米水份含量大,不易储存,农场调集160多台收割机昼夜抢收,引资兴建的8个粮食处理中心全天候开工运行,日烘干玉米2400余吨,基本满足了全场30万亩玉米的烘干需求,确保职工丰收的粮食丰产增效。

第二篇:阳光工程助农增收

阳光工程助农增收

公主岭市响水镇通过蔬菜种业合作社建立了1000多栋蔬菜大棚,春节前后,正直春菜大棚上市,由于连续的低温大雪天气,即将上市的果菜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技术包保响水镇600栋大棚的赵玉国同志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吃住在棚区,不计任何报酬,给农户讲解棚膜技术要领,仅一栋柿子大棚就增收了202_多元钱。通过园区阳光工程技术员看守式服务,尽管今年发生连续极寒大雪式天气,1600多栋温室没有出现压塌,减产。为群众带领了更高效益。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两家村农民王锁柱,自202_年前,原本在城里开出租车,年收入2万元。202_年8月,他参加了大岭镇举办的阳光工程培训班后转包了出租车,凑钱包了两栋大棚,自己的技术不过硬,阳光工程的技术员随叫随到。通过农业技术专家的后续指导和服务,去年一茬柿子就净赚4万多元,五茬果菜效益达20万元。

第三篇:金安农网助农增收(模版)

《金安农网》助农增收

马头镇是农业大镇,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该镇因地制宜,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在岗区积极发展优质粮油生产,在湾区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该镇于202_年在黄台村建成了占地近10亩的蔬菜交易市场,在当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金安农网》这个平台,以黄台为中心的蔬菜基地逐渐形成,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双突破。202_年,单季毛豆种植达4000亩,实现产值480万元。

黄台蔬菜生产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全得力于《金安农网》这个平台,202_年春季,大田毛豆上市不久,由于数量大、信息闭塞,豆价一下从每斤1元下降到0.5元,当地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及时将当地蔬菜信息通过金安农网发布,第三天,基地就迎来了大批的外地客商,豆价一下又回升到1元每斤,仅202_年一季毛豆,就使群众增收近100万元。从此,菜农们的蔬菜一上市,供销信息马上就从农网上发布出去,菜农们蔬菜都能卖上好价钱。我们粗略算了一下,从202_年春季到202_年底,马头镇蔬菜这一块通过《金安农网》平台就实现菜农增收280万元,难怪蔬菜基地的菜农们一提到《金安农网》都要竖起大拇指。

马头镇党政办公室赵箭平

202_年1月9日

第四篇:科技引领助农增收

科技引领助农增收

“今年我利用冬闲地种了各类蔬菜85亩,县农技人员经常给我传经送宝。现在正是菜心、大肉芥菜、茄子大红时节,给我换了不少银子。我种下的20多亩马铃薯长势良好,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40多亩的紫色花心薯,落种迟了些,但目前生长情况也达到预期效果......”12月20日,镇隆镇马旦村隆家塘屯莫天初乐呵呵地向我们如数家珍。

为了帮助农民顺利开展秋冬种,平南县根据各乡镇的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秋冬农业生产工作的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采取举办专题讲座、科技下乡、发放资料等形式,推广良种良法,引导农户掌握生产技术要领,加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类农技培训505期,培训农民3.4万人次,向农民免费发放秋冬种管理技术资料1万多份,现场解答农民咨询近3000人次。

在秋冬菜开发中,平南县除积极做好优良品种推广外,重点推广“三免三避”、“冬种马铃薯集成技术和防霜技术”、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提高秋冬菜的技术含量。在马铃薯种植中引进费乌瑞它、大西洋等优质马铃薯品种,开展马铃薯超高产技术、冬种马铃薯脱毒种应用技术、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实施马铃薯品比试验、马铃薯施用硼、镁、锌微肥等试验,每个示范点指定2名技术人员,由技术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带物资到点到田搞高产创建示范,增强带动效果;蔬菜种植广泛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植保新技术。全县建立“万家灯火”项目示范区4个,示范面积1000亩,示范区亩增产53.5公斤,节约施药成本60元,每亩农田增收200元。全年在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上推广频振式诱虫灯310盏,使用果蝇诱捕器8000个,防控面积1万多亩。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机防队40个,统防统治面积达35万亩次,全县农作物长势良好,促进了秋冬种生产的发展。(唐华穗)

第五篇:六大产业助农增收

“六大产业”撑起增收一片天

创先争优活动力促富民增收

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全镇“两线三区”农村经济总体规划,坚持把设施农业、肉鸡产业、扁杏产业、规模养殖、高效种植以及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力做大做强。

一是设施农业促增收。坚持以规模经营、科技支撑、五个统一为原则,通过政府扶持、村组补助、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新建占地面积1500亩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小区一处,已建日光温室大棚141栋。截止目前,全镇已建日光温室大棚221栋、1850亩,建有塑料大棚25栋、50亩。经测算,每百米日光温室大棚年产量7000斤以上,可获纯利

1.5万元左右;每百米塑料大棚年产量6000斤以上,可获纯利5000左右;单栋大棚年收益最高的可达4万元。

二是肉鸡产业促增收。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鼓励农户与公司签订饲养收购合同,实行订单饲养、零风险饲养。目前,我镇5个村已建设年产25万只的肉鸡养殖小区6处、53幢,年可养殖肉鸡150万只以上,仅此一项全镇农牧民年增收在500万元以上。

三是扁杏产业促增收。以扁杏嫁接为主,大力发展扁杏产业。-1-

通过能人带动、大户示范、建点带面,全镇已累计完成山杏嫁接改造面积1.6万亩,栽植大扁杏4530亩,成活率均达90%以上。嫁接后的扁杏3年左右进入初果期,亩产果核80公斤,亩效益在500元左右;5年以后进入盛果期,亩效益可达1000元左右。

四是规模养殖促增收。突出品种引进、小区建设、规模养殖三项重点,大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草畜产业。全镇累计引进品种牛200多头,建成养牛小区一处,入驻养殖户22户,养殖肉牛近500头。在其示范带动下,全镇肉牛饲养量达到了8900头。

五是高效种植促增收。以推广绿色无公害谷子种植为主,全镇种植面积达到7.8万亩,亩效益在1500元左右,可实现农牧民年纯增收6000万元以上。

六是劳务经济促增收。依托中介服务机构,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截止目前,全镇培训劳动力389人次,转移劳动力74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3700万元以上。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9/26584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