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改变现实
面对现实,改变现实
历时一年的艰苦奋斗,今天所有的辛勤终于得到了结果。
今天中午,当我颤抖着双手按下“确定”,令我惊喜的成绩映入眼帘,此时,那彻夜未熄的台灯,那布满血丝的双眼,那濒临崩溃的泪水...都幻化成一杯苦涩而又香醇的咖啡以及品味过后那一抹欣慰的微笑。
高考前100天我来到精华学校,由于专业课的需要,我荒废了近一年文化课,此时再拿起笔,写字都变得很僵硬,更别说捡起那些本来就漏洞百出的文化知识。我数学入学测试竟然得零分,连简单的集合运算我都忘得一干二净。看着数字越来越小的“高考计时牌”和校考合格证,我一时很迷茫,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能改变我的现状。可事实就摆在眼前,无论我接受与否。此时的现实我改变不了,那我只有面对现实。
我开始抛开其他杂念专心从头学习文化课。我发现老师会为我们提供一些“非常规”的学习方法针对我们基础欠缺或没有基础可言的艺考生,这些可以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事半功倍”。好的学习方法有了,就需要课下落实。对于文科生而言,大篇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使我很头疼,而我又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反复巩固。在这一方面,无论是谁都没有技巧可言,只能按部就班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脑中。
100天转瞬即逝,高考如期而至。即使坐在考场上,我也没有像其它普通学生一样把知识点运用的如鱼得水,而我能做的,就是在我能力范围内,发挥我的最好水平。
最后我的数学成绩是110分,它相对于刚入学的零,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进步,见证了一个质的飞跃,也见证了我在改变现实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汗水。
面对现实,面对初始的零,然后从零开始,一步一步改变现实,实现高考梦想!
第二篇:改变现实
改变现实——心灵修炼之十八
海阳市教学研究室 车言勇
当前许多人认为,现实就是这样,仅凭我一人之力怎能改变,既然无力改变,就只能适应。在交谈时,他们常会对现实环境没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而抱怨,也会因长时间的碌碌无为而感叹,好像工作无起色、个人无成绩,都最终归因于现实环境条件太差。由此,我想,在不尽人意的条件下,我们是否能正视现实?我们是否能积极行动?我们是否能竭尽所能?我们是否能做出一番事业来?我们是否能够改变现实?
那么,想改变现实,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改变现实需要端正心态。人人都想改变世界,却没有人想到要改变自己。当面对不如意的现实环境时,我们要端正心态,从改变自己的思想开始,不抱怨、不消沉、不退缩、不逃避,而是直面现实,敢向困难较劲,能静下心来分析现状、研究对策、寻找出路。何况,有时候我们面对的现实环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差。有人说,你改变了思想,就改变了你的世界。而我说,心态决定一切,困境能成就英雄,也能造就懦夫。
其二,改变现实需要积极行动。如果你不改变,就无法超越你的现状。唯有改变,积极主动地改变,才能渐入佳境。愚者等待机遇,智者创造未来。面对不如意的现实,我们与其抱怨,不如有计划地采取行动,一步步地加以落实,在行动中改变自己,在落实中完善实践,从而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以成绩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其三,改变现实需要尽我所能。做每一件事情,你都竭尽所能了吗?未能!我想,对很多人来说是这样的。也许正是不尽我所能,所以事情才不完美,一件件的事情都有缺陷,那么你所面对的现实也就不尽人意了。为此,我们应该这样:虽然能力有限,但我倾尽全力;虽然不是最好,但我尽最大努力;虽然收效甚微,但我决不后悔。只要竭尽所能,我们就会笑对一切。
其四,改变现实需要长久坚持。成功源于执著。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在现实不如人意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成功”的来临。只要不懈地寻求改变,始终坚持着正确的方向,默默地积蓄着力量,我们就会每天进步一点点。当拥有了足够的实力,你迟早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已步入成功的殿堂,世界也因你而改变。
其五,改变现实需要齐心协力。安尔文·萨达特说:在改变你自身的力量中,就有你改变周围世界的力量。只要每个人都积极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那一份份微小的力量汇集一起,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进着现实的变革。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人人贡献出一份力量,不仅现实会改变,而且“世界也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其六,改变现实需要传播思想。古今中外,多少智者贤人用思想影响着人们,指引着人们改变现实,甚至有的思想引发了社会的深刻变革。可以说,思想就是力量,其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因此,我们需要拥有科学前瞻的思想,用思想影响人、引领人、感化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现实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从而让更多的人步入圆融通达的人生新境界。
第三篇:辩论赛:接受现实比改变现实更需要勇气
接受现实更需要勇气
今天我们讨论的现实是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在这个最好也最坏的时代里,前方的世界等待着风华正茂的我们去改变;但另一方面,当我们看不清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而感到无奈时,当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冲突时,当我们坚信的东西被别人践踏的一无是处时,我们会感到失落和不满,时时刻刻面临着接受或改变的选择。接受是从不满到坦然面对的心理过程,改变是从不满到决心反击的心理过程。勇气是内心产生的积极的自我力量。我方认为接受现实更需要勇气。
首先,接受现实是一个重建自我的过程。回想一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曾遇到过某个人或者某件事颠覆了我们原本的认知,比如最好的朋友出卖了你,日夜苦读高数却仍然不及格,应得的机会被空降兵抢走等等,面对如此种种无奈和颠覆的现实,不论是改变或接受人们都会进行一定的自我审视和怀疑。不同的是,改变现实是要顺应原本的期许与欲望对现实进行反击,这并不是多艰难的心理活动。而接受现实意味着要勇敢的摒弃固有的认知,把自己逼到死角,艰难的拷问自己,反复的进行自我拉扯之后,才会重建自我的认知和价值观,完成真正的自我超越。放下心中的不满和忿忿,明白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下回再遇到这种事情,可以不变本心,从容淡定。这种成长与内化的过程是不是更需要勇气呢?
其次,勇气对于改变现实,可能只是锦上添花,而对于接受现实,却是雪中送炭。当落差赤裸裸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选择改变现实,新的憧憬和希冀会引导着我们往前走,而自己的勇气只是起到了一个助推的力量。反观接受现实,残酷的落差使得我们原先的目标被完全抽离,当拉动力消失时,勇气变成了接受现实的核心力量。对于一个失恋的人来说,那些关于曾经爱情和两人生活的美好憧憬足以激励他努力的改变现实挽回爱人的心;而接受现实,就意味着他必须直面那个说愿意为自己穿上婚纱永远走下去的女孩不会再和他牵手漫步,当他站在充满回忆的地方时,会感受到巨大的无助与恐惧。他要接受、要放下,需要大大的勇气来帮助。
其实对于在座的我们来说,可能从来都不会畏惧去挑战整个世界,但却常常缺乏勇气来面对自己,接受自己其实是和芸芸众生一样的平凡存在的现实。只有真正敢于接受现实,面对自己的人,才能够一次次的突破自我,在倒塌的信念的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成为人生中真正的赢家和勇者,惊艳自己的人生。
第四篇:知识改变命运,行动改变现实
知识改变命运,行动改变现实
——翟鸿燊教授《大智慧》观后感
在本次培训班上终于有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了中国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的《大智慧》讲座,一些观点和故事直指人心,清晰而有力。听这个讲座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精通,精通是为了应用,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凝聚中华古典智慧的讲座使我感受到中国式管理智慧的根就存在于中国传世典籍里了,从这里生长出来的才是个人、企业及国家的大智慧,学习感悟如下:
首先对于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习目的又有了两个新的认识: 一是学到知识,顿悟智慧,回去以道御术,干事业;二是交到朋友,整合资源,祖国处处有亲人。
其次更加明确了知识的作用,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补充说,分享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知识,只有当他能应用于实践,改变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翟鸿燊教授说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是对知识作用的更全面的一次认识,知识就是力量,使用知识才具力量,而我喜欢力量。
第三古老的智慧却能让人迸发出激情。翟鸿燊教授是在用心得、用体会、用感受、用热情在讲国学,使我对孔子、孟子、老子还有鬼谷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翟鸿燊教授深入浅出地解读、理解看似极其深奥的国学思想,让曾经生硬而疏远的国学,开始变得亲切,听过课的人开始更加关心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满怀激情,并从中抵达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
第四听过讲座后对领导者的格局、企业发展、传统文化这三者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格局,就是大局意识、思想境界。思考的格局越大、范围越广、时间越长远,思想的境界越高,成大事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事业需要这样的人,决策者需要这样的人。企业发展最大的局限,就是企业领导人思考方式的刻板化、局限化、模式化,打破了才能进步、才能成长、才能突破、才能腾飞。有的人学历很高,但是思考层次很低、格局很窄。这样的人可能优秀,但他难以卓越。有的人书越念格局越小,书越念境界越低,书越念心态越小。企业一定要不断打破格局。为什么要读老子庄子?这些人格局太大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领导就是领袖和导师,要有激励能力、指引能力,要去描绘远景、指引方向。领导者的格局宽广,多读一些经典,懂得用人的道理才能组建完美的团队。
第五对“孝”文化的教育的传承,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教育孩子更要注重孝文化的传承一个对父母都不负责任的人,很难对公司负责任,对客户负责任。中国文化的传承:首孝弟,次见闻。非常科学。把这种孝顺文化放大到兄弟姐妹,放大到团队,放大到众人,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让我最受震撼并将牢记去做的一句话是:孝敬父母是最不能等的一件事。
第六他反复强调了“口乃心之门户”“相随心生”“境由心造”,从五个方面强调了要有“喜悦心”:一要改变不良的心态,达到“正见”;二要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达到“正思维”;三要改变不良的表达方式,达到“正语”;四要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达到“正精进”;五要改变不良的信念,达到“正念”。他认为,角色就是人格,人要“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所谓与时消息,就是要及时的掌握信息,做好计划。行动之前要做好计划,做计划之前要有所行动。许多事情的失败,不是缺少行动前的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不做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
第七要会高品质沟通,沟通要注意三大因素:场景、气氛和情绪,永远不要做情绪和气氛的污染者,不要做破场的事。所谓“涣然冰释”,涣然若冰之将释,善于沟通的人,走到哪里,就象春风吹到哪里一样,能使坚冰消融。这样才能带领团队走的更远。
精彩之处比比皆是,值得认真反复研读,然后用于实践。因为,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能量,是修出来的,智慧,是觉悟出来的!
第五篇:改变现实比接受现实需要更多的勇气辩论质询稿
一、请问对方辩友,改变现实是否会让现实变得不如以前?比如变法失败,反而加剧了国家的灭亡。
答:是。那好,请问接受现实是否会对现实造成危害?否。
从对方辩友的回答能看出,改变现实需要接受更多未知的风险,从而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勇气,这不就证明了改变现实比接受现实更需要勇气吗?是。
答:否。那对方辩友的回答显然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接受现实最差只不过维持原状,而改变现实需要我们面对未知的风险,不可知的阻力。我们都知道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所以打破本能,改变我们的潜意识不是更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勇气吗?由此可知,改变现实比接受现实更需要勇气!
二、请问对方辩友,我今天看不惯贪官腐败,想改变这个现状是不是有很多束缚?
三、是,那么我改变这个现实是不是一定程度上要打破束缚,挣脱限定呢?是不是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呢?是,那既然要遭受更多风险,就代表着我们要拿出更多的勇气,也就表明改变现实更需要勇气。(如果回答为否)那很显然对方辩友对贪污腐败这个现象没有做过深入的了解,既然要“打老虎,拍苍蝇!”,就说明一些不良风气,“潜规则”已经侵入党内。所以要打破这些“潜规则”,“不成文的条令”不就是需要我们打破束缚,挣脱限定吗?不就是需要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威胁与风险吗?不就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勇气吗?由此看来,改变现实更需要勇气!
四、否。那很显然对方辩友对贪污腐败这个现象没有做过深入的了解,既然要“打老虎,拍苍蝇!”,就说明一些不良风气,“潜规则”已经侵入党内。所以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改变这个现状,不就需要我们直面这些潜规则,直面这些束缚吗?再问对方辩友,如果我想要改变这个现实是不是一定程度上要打破束缚,挣脱限定呢?否。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改变现状需要面对这些潜规则,所以打破这些“潜规则”,“不成文的条令”。不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者。不就是需要我们打破束缚,挣脱限定吗?不就是需要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吗?不久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勇气吗?由此看来,改变现实需要拿出更多勇气!
五、70多年前,在纳粹恐怖统治下的巴黎,选择反抗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所以很多民众选择了“消极抵抗”不合作也不反对,对方辩友您觉得这样对吗?
六、对。是的,您也认为逃避危险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的权利,但是顺从本能又需要多少的勇气呢?与那些敢于拿起武器反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民众相比,他们的做法需要勇气吗?从此看来,改变现实更需要勇气。
七、不对。那很显然对方也认为选择抵抗更为正确,很显然对方也默认了选择抵抗需要冒着更多的风险,那不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拿出更多的勇气吗?不就意味着改变现实更需要勇气吗?
八、结合以上观点来看,我方坚信:改变现实比接受现实需要更多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