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管理制度制定

管理制度制定



第一篇:管理制度制定

管理制度制定

关于公司管理理论方面的文章有很多,各家有各家的理解。作为管理者,首先需要制定一个符合公司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章程。硬件环境包括生产设备,运输设备,厂房建设等等。软件环境包括公司人事构成,工作环境(包括人员关系,工作适应度)等等。

第二篇:如何制定采购管理制度

www.feisuxs

如何制定采购管理制度

课程描述:

你所在的采购部门是否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

如果你是采购总监或采购经理,你是否遇到采购业务不规范带来的种种麻烦?

你是否对采购人员的腐败深恶痛绝,却找不到好的办法杜绝这些现象。

面对供应商的涨价要求,你是否觉得很难处理? ……

本课选取实际工作案例,为你详解如何制定采购管理制度。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制定采购管理制度时,都有不同的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借鉴!

好的。从整体来看,采购管理制度包含作业流程规范、采购人员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价格管理、采购合同管理和采购商品管理六大内容。

www.feisuxs

作业流程规范是指对采购业务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采购员按照正规的程序开展业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出采购申请。采购申请由生产、销售、技术等需求部门提出,并经相关领导批准。

二、市场调查。采购部收到申请以后,对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进行价格对比,然后向供应商询价,或者进行采购招标。

三、报价审批。获得报价以后,要上报相应级别的领导审批,如果审批未通过,就要重新进行市场调查。

四、确定供应商。报价审批通过以后就等于确定了供应商。

五、签订采购合同。合同中要明确规定价格、品质、数量、付款

www.feisuxs

和到货等重要内容的具体要求。

六、到货处理。主要指供应商的物料要经过出厂检验和入库检验。

七、付款。收到货物检验合格以后就可以给供应商付款。

采购人员管理涉及人员职责分工和行为准则规定两方面。人员职责分工是指对采购总监、采购经理和采购员的职责要做出明确的规定,督促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尽自己的责任。行为准则规定主要涉及采购员的工作准则和日常准则,工作准则要求采购员积极上进、善于学习并不断积累经验;日常准则要求采购员廉洁自律、诚实守信。

www.feisuxs

供应商管理在另外的课程中有详细分析,这里只做简要提示。这项工作分成供应商引入和供应商管理两部分。

供应商引入的第一步是供应商初选,由采购部提出候选供应商的名单;

第二步是评定供应商资质,主要考察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一般纳税人识别号等。

第三步是考核供应商能力,主要考核其生产能力、技术能力、资产运营和信誉口碑等;考核评估得到满意结果后就可以和供应商进行业务洽谈。

供应商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考核供应商的质量、价格、交货和服务等情况;评估其态度、能力和交货及时性。

www.feisuxs

采购价格管理主要应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调价机制并使价格落实。定价机制涉及价格预估和成本控制两方面。首先通过分析成本和价格对比预估价格;其次通过调整采购批量、控制物料成本和管理费用实现成本控制。

调价机制是指由于原料价格的变化、人工成本的变化或新技术的运用,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或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调整采购价格。

价格落实一方面是指价格确定以后要坚决执行,另一方面是指价格调整以后要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并由财务部门核准;而且在新价格的条件下,生产部门要调整物料使用量。

www.feisuxs

采购合同管理分为合同签订以前和合同签订以后两个阶段。

合同签订以前,要审查供应商证件、确认合同内容、和供应商讨论合同修改范围以及实施合同的审批;

合同签订以后,要由档案部进行合同归档,采购部对复印件留档。采购合同管理对负责人的要求是:不能泄露合同内容、不能更改合同条款、妥善保管合同、不能损害企业利益。

采购商品管理主要包括到货之前、到货之后的管理以及库存管理。到货之前,要严密追踪供应商的交货时间、交货数量和交货地点等;到货之后,要进行货物验收和库存盘点。库存管理涉及的工作有:

www.feisuxs

确定库存检查间隔期、确定最低库存量、根据库存做采购计划,确定合适的货物存储方式等。

最后,我们把上述几点串起来,就可以获得制定采购管理制度的完整方法与流程了。

或许文字的话大家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看下面的思维导图,能让你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明白该如何制定采购管理制度。

www.feisuxs

www.feisuxs

相关课程:

如何与供应商询价议价 如何对采购合同进行规范化管理 如何通过宏观政策分析供求市场 如何选择供应商

如何进行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变更

想学习以上课程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里面有详细内容及课程

第三篇:如何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

www.feisuxs

如何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

课程描述:

供应商管理是采购部的永恒话题。没有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选择、考核、评估供应商无法实施到位,与供应商达成合作双赢的目标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一个标语。

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到底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控制把握呢? 具体的程序是怎样的?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特别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

本课程从实际案例出发,为你详细分析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时,都有不同的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借鉴!

www.feisuxs

在拟定制度之前,要进行供应商前期评估和筛选工作。

从评估内容来看:

一是要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包括生产、技术、财务、服务等方面的资质和水平以及供应商的性价比。

二是要评估供应商的积极性,主要指供应商对询盘的反应速度,对特殊要求的态度以及发货的及时性。其次从评估部门来看,或者由采购部组织派遣相关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或者聘请专门评估机构实施专业评估。

供应商管理制度的拟定有两个重要方面: 第一,要拟定考核内容;

www.feisuxs

第二,要遵照审批程序开展工作。

考核内容包括:

一、质量水平。主要涉及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优良品率、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问题处理能力等等。

二、技术能力。即供应商的工艺先进程度、后期研发能力、技术问题处理能力等。

三、交货能力。包括交货及时性、交货的数量、增减订单应对能力等;

四、价格水平。主要指供应商的价格优惠程度、消化涨价的能力以及成本下降空间等。

五、服务水平。包括供应商的服务态度、配合售后服务能力等。在筛选供应商或对供应商进行评级的时候,要根据上述内容形成一个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的权重,作为对供应商打分的标准。

审批程序一般先由采购部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评级,然后由技术部细化评级标准,品管部完善评级要求,最后要上报管理层审批通过以后,方能实施供应商管理制度。

www.feisuxs

制度实施以后,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供应商管理制度的修订。

首先要收集反馈信息,包括采购部门的操作记录,使用部门的反馈信息,质量抽检结果的汇总,在行业内获取的信息以及在供应商内部获取的信息。

其次根据这些反馈信息修订相关内容,例如修订考核项、修订权重、修订合同内容等。

最后是要遵照程序修订供应商管理制度。

第一步是修订讨论,一般供应商在采购部内部讨论;重要供应商由采购部和生产、技术、评估、财务等部门一起讨论,综合分析各部门反馈信息,形成修订意见;

第二步是将讨论信息和修订意见上报给公司管理层;

最后由公司管理层对制度修订内容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修订制

www.feisuxs

度才能实施。

最后,我们把上述几点串起来,就可以获得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的完整方法与流程了。

或许文字的话大家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看下面的思维导图,能让你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明白该如何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

www.feisuxs

相关课程:

如何进行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变更 如何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采购定价策略 如何进行招标采购 如何制定采购质量控制流程

想学习以上课程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里面有详细内容及课程

www.feisuxs

第四篇:如何制定培训管理制度

如何制订公司培训管理制度?202_-01-15清华领导力培训网易博客

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原则上要求必须参加,除了出差、生病、特殊紧急事情不能参加的,事假者必须有书面《培训请假审批表》,所有经理级人员须经总经理批准,其他人员须经综合部批准,病假者必须出示医院的证明及书面请假条......1、培训管理制度目的为了适应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员工的素质,促进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特制订本制度。

2、培训管理制度适用范围

公司有在职(含试用期)人员。

3、培训管理制度主控部门

公司综合部为培训管理的主控部门。

4、培训管理制度职责分工

4.1综合部负责公司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及效果评估,并对各部室、公司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4.2各职能部室负责各职能专项培训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4.3各部门可根据公司的培训制度制定适合本部门的培训管理制度,并报综合部备案。

5、培训管理制度内容

5.1 培训类别:

5.1.1在职员工培训:岗前培训、部门培训、班组培训

5.1.2 公共性培训: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制定并组织实施的针对全体员工的共同培训内容。

5.1.3 专业性培训:根据各部门计划实施的培训,旨在提高员工专业水平。

5.2培训实施

5.2.1培训时间

5.2.1.1由组织部门按当月培训计划设定时间进行提前组织培训管理制度工作,包括通知培训师和受训员工,排除各项不确定因素。

5.2.1.2公司内训的时间安排原则上在周六或晚上。

5.2.2培训纪律

5.2.2.1凡是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各参训人员必须提前到达培训地点,依次签到,不能代签,未签到或签到潦草不能辨认的一律视为未到。无故不参加培训的,第一次点名批评,第二次全公司通报,第三次罚款,罚款额度参照部门经理(含主持工作的副经理)200元,部门副经理(含主持工作的主管)150元;其他员工100元/次进行处罚;无故迟到、早退人员处以50元/次的罚款。

5.2.2.2公司级培训原则上要求必须参加,除了出差、生病、特殊紧急事情不能参加的,事假者必须有书面《培训请假审批表》,所有经理级人员须经总经理批准,其他人员须经综合部批准,病假者必须出示医院的证明及书面请假条,然后交培训组织部门方能休假,否则按无故不参加培训管理制度处理。附《培训请假审批表》

5.2.2.3培训期间,手机保持关机或静音,不能有声响,违反者罚款100元/次。

5.2.3培训资料管理

5.2.3.1培训师的资料准备要求制作powrepoint动画形式,形成标准的演示材料,内容要求新颖、生动。

5.2.3.2培训资料主要分内训资料和外训资料,包括课件、培训记录、协议书等。公司级内训资料由综合部负责归档保存,各部门资料由各部门自行负责。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在结束后都要将培训资料报送综合部,由综合部统一分类归档。

5.2.3.3培训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由综合部负责,各部门配合。公司内训的培训师资料在培训结束后即报送综合部,参加外训的员工在培训结束后三日内将资料报送综合部,参

加取证类培训的员工须向综合部报备考试时间、发证时间,并将获得证件交付综合部保管。

5.2.4培训师的选择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所辖员工的技能培训。

公司内部培训师的选择由组织部门和综合部共同指定,如须外聘培训师,由综合部负责选择。

5.3委外培训管理

委外培训的类型:委外培训简称外训,主要类型分为学习型和应试型,主要方式包括个人申请和公司委派以及集体参与。

5.3.1委外培训的审批程序

5.3.1.1员工个人提出申请或综合部根据工作需要委外培训,由学员填写委外培训审批表,依次由部门主管、综合部、总经理签字确认。

5.3.1.2参加外训的员工需在培训前与员工签订委外培训协议书,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3.1.3各种形式的委外培训必须有受训员工的签字确认方可执行。

5.3.1.4受训员工凭借款条到财务部支取费用,按时参加培训。

5.3.2费用管理

5.3.2.1委外培训费用包括课时费、资料费、考试费、差旅费等项目,其中差旅费不列入以下管理内容中。

5.3.2.2参加委外培训的员工在培训费用核销期内如主动辞职或违纪违法被辞退,必须将未核销培训费用退还给公司。

5.3.2.3对参加应试型或取证型委外培训的员工,如未能按要求取得合格成绩或证书,所产生的培训费用由个人承担。

5.3.2.4因不可抗力导致员工退职(如重大疾病、重大意外伤害),受训员工不承担培

训费用。

5.3.2.8经公司批准的委外培训,培训时间按正常出勤计算。

5.3.3公司大力倡导员工业余自学成才,员工业余学习期间,所在单位应在不影响工

作的情况下,尽量提供其参加面授和考试的时间。

5.4培训评估管理

5.4.1对制度类、岗位技能提高类培训的评估,采取定期考试或提交个人总结的办法。

制度类培训每次培训后半月内由培训师出题(主要为笔试形式),综合部实施;对知识类及部分技能类培训的评估,采用培训后三天之内提交总结的形式。

5.4.2对外训的应试类、取证类培训,以能否通过相关考试为评估依据。

5.4.3对内部培训师的评估,通过对资料、学员反馈调查、现场测评等形式进行,由管

理部组织。

5.4.4培训评估工作的责任

5.4.4.1各部门主管对本部门员工的各项培训效果评估负主要责任,包括当时测评以

及效果跟踪,并按要求时间向综合部提交各项评估表格和成绩。

5.4.4.2综合部负责对各项评估结果的汇总,应用,并配合各部门主管的评估工作。

5.5评估结果的应用

5.5.1绩效考核:对培训师的考核纳入当期绩效考核成绩中;对受训员工的考核以季度

为周期,成绩纳入季度最后一个月的绩效考核中。

5.5.2培训工作改进:通过对员工反馈、培训效果评估以及培训情景评估等方法,由管

理部对公司整体的培训工作进行不断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保障整体培训

工作的良性循环。

5.5.3员工职业规划:作为规划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员工培训结果与绩效考核结

果同样重要。培训评估结果可应用于员工的岗位调整、职务升迁、奖励等方面。

5.6 其它

本制度的解释和修改由综合部负责。

6、培训管理制度附表:

1.内训流程图

2.委外培训流程图

第五篇:如何制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檔案管理主要包括兩部分:檔案管理和檔案利用。

檔案管理包括五個部分:歸檔、核查、保衛、統計、轉遞。歸檔包括文本資料和電子資料存入,核查和保衛是對檔案進行保管和整理,統計是製作人力資源報表的重要依據,轉遞記錄是統計的重要內容。五個部分構成了檔案管理的主體部分。

檔案利用包括三個部分:查閱、外借和出具證明。人事檔案的利用要遵循一定的程式。查閱是在指定的場所內進行,外借必須是因特殊需要必須借用人事檔案,要求出具材料的原因一般是入黨、入團、提升、招工、出國等。

制定人事檔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上兩部分內容。具體在制定的時候,可以依據企業自身情況進行整理。

以下是一個典型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範本。

人事檔案管理制度

總則

第一條 目的:爲使公司人事檔案管理與利用有章可循,特制定本規則。

人事檔案保管制度

第二條 內容:

(1)歸檔制度

(2)核查制度

(3)保衛制度

(4)統計制度

(5)轉遞制度

第三條 歸檔制度

資料歸檔程式如下:

(1)對資料進行鑒別,看其是否符合歸檔要求。

(2)按照資料屬性、內容,確定其歸檔的具體位置。

(3)將資料放入檔案,並輸入資料庫。

第四條 核查制度

檢查核對一般定期進行。但在下列情況下,也要進行檢查核對:

(1)突發事件之後。

(2)對有些檔案發生疑問之後。

(3)發現某些損害之後。

第五條 保衛制度

(1)指定專人負責檔案保管。

(2)備齊必要的存檔設備。

(3)資料庫每三天備份一次。

(4)檔案櫃保持清潔,不准存放無關物品。

(5)不得擅自將人事檔案材料帶到公共場合。

第六條 統計制度

人事檔案統計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項:

(1)人事檔案的數量。

(2)人事檔案材料收集補充情況。

(3)檔案整理和保管情況。

(4)檔案及設備利用情況。

第七條 轉遞制度

檔案轉遞一般由工作調動等原因引起,程式如下:

(1)取出應轉走的檔案;

(2)在資料庫中登出檔案;

(3)填寫人事檔案轉遞記錄;

(4)按發文要求包裝、密封。

人事檔案利用程式

第八條 查閱程式

(1)由申請查閱者提交查檔報告。

(2)查閱部門蓋章,負責人簽字。

(3)由人力資源部審核批准。

(4)申請查閱者在指定的地方進行查閱。

第九條 外借程式

(1)借檔部門寫出借檔報告,內容與查檔報告相似。

(2)借檔部門蓋章,負責人簽字。

(3)由人力資源部審核批准。

(4)進行借檔登記,並由借檔人員簽字。

(5)歸還時,及時在外借登記上登出。

第十條 出具證明材料程式

(1)由有關單位部門開具介紹信,說明要求出具證明材料的理由,並加蓋公章。

(2)其次,人事檔案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結合利用者的要求,提供證明材料;

(3)證明材料由人事檔案部門有關領導審閱,加蓋公章,然後登記、發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9/259624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