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心得
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心得体会
现代文理学院物理0901班学号:0990120145姓名:毛青琴 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这门课而言,大三第一学期学到很多知识。我们老师严格按照教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部分教我们,在康桂珍老师教导下知道: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及教学中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这是理论知识所学到的。单从这个概念就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在现在的重要性,现在我谈谈在这个学期学这门课我的感想以及对将来运用这方面的畅想。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自己的感想)
第一,以个人的角度来谈:
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是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将渊博的知识传播给自己的学生,更在于育人,即教学育人。他们将每一名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因此教师常常称作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当一名教师很难,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更难。在现代教育的社会中,教师不在单单只是会备课,三尺讲台,语言与书面几种形式而已;有了教育技术,当今社会就变成一个“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的开设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知道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运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如果我想实现我人生第一份工作就要和社会的进步密切联系,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了解这方面知识是必须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至关重要,在这一学期我受益匪浅。
第二,以国家角度来谈: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称之为电化教育。较其他国家稍微落后一点,但我国正在努力缩短这个差距,进入21世纪的教学设备正在发生诸多变化。
例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教学大都进入教室,现代教育技术更生动,无论在教学中起很大作用,而且从观念上,模式上使得教学深层次变革。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传统方式有很大差别,准确是跨越了一个档次。中国的教育设备得到了更大完善。我们在大二时学习《光学》时,光学老师杨虎上课时总是说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相对来说学生就是观众。但他希望我们能够自主学习,提高我们的自己动手能力。前面所提及“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体现的,这样说是因为多数学生就没有自己的明确观点,只是跟着老师走,效率不高而且使得学生逐渐变成书呆子,没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贫富不在于现在这个国家有多富而在于这个国家现在的人民有没有创新与奋斗精神。但现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老师不仅仅是传授者,更是一名学者;学生不再一味记笔记,开始接
触新的事物,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学习;还有教学媒体只是老师教学工具开始向学生求知工具转变,教学过程变得多样化。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高其专业深度和其他各方面广度,有利于提高自己各方面修养,使得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在我学现代教育技术时觉得知识不仅仅由老师来教更在于自己来自主学习,查相关的知识度更多对自己的修养有帮助的书籍,以此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综合国家与我个人方面,因此有必要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现代教育技术使我更加了解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一门技术对自己有利无害。
二、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优越(网上查阅资料)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的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即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积极吸收各方面知识,发展成为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技术学层次的应用学科。现在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对教育事业产生深远影响。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取决于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状况,还有取决于教育的实践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有很大不同。只是多了“现代”二字,现代有多种解释,由于对“现代”这个词的理解不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
解也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指现在新出现的教育技术,与之对应的是传统教育技术,这种理解强调对传统的革新;另一种指现在正在使用的教育技术,它包括传统教育技术和新出现的教育技术。从网络了解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五类区别:
专家指出:1.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3)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即教学设计。
2.教育技术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几乎包括教育系统的所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仅涉及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有关的内容。
3.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学相比较,现代教育技术学更注重探讨那些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关联的课题。具体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学习资源是最近一二十年问世的信息、传递、处理手段和认识工具,如先进的电声、电视、电脑系统及其教学软件,而这些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又是与现代化的科学方法——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指导分不开的。
4.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
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
5.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总结上述5个解释,尽管表述不同,但它们都强调利用新技术来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比教育技术优越性。第1、2种解释对现代教育媒体的理解一般基于电化教育概念中的解释,即现代教育媒体指电子技术媒体,可见它们是从狭义角度解释“现代”的;第3、4种解释明确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关注的是近几十年新出现的技术;第5 种解释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提出的,并未给现代信息技术作更多的说明,但1998年李克东教授指出:(1)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2)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观点。现代可以有多种体现。
第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的特点:(1)从教学规律看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2)从教学模式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
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不论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还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3)从教学内容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占有的时空不断扩大。而传统教学方式则依靠文字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讲课,强调教学过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4)从教学手段看: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
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我的憧憬)
上述说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与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技术的优越性,中国的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多媒体体现出来。现在我总结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学会的知识以及将来会如何更好的运用这门课来融入自己的教学方式中。
这个学期我每一节课都认真做笔记,在所上的四节实践课中制作本校管理制度课件PPT;下载flash、MV以及其他图文并茂的各种文件;制作相册并配音乐;格式工厂转换自己所要的格式以及对大纲板式设计的知识等等。这些大多数都是上了现代教育技术课才学会的,我相信这对我将来有很大帮助。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心得
精选范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心得(共2篇)经过几天的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培训,倾听专家的经验传授,也能够跟众位老师在一起学习、交流,对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
第一天,经过老师的指导,我申请了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我发了一条邮件,还收到了两条,我真高兴,我又学到了一种和好友联系的方式。通过网络和朋友联系比经过邮局通道快多了,这真是一条快捷而又经济的通讯方式。
1、压力大,高密度的培训任务又迫使我们拿出十分的精力来学习这门适应未来教育的必须掌握的技术,并且从中受益非浅。
2、从学习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我在教学思想上的转变。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但学习让我们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上,只有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他们才能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应激烈的竞争。从他们的身上才能真正看到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保证。
3、学习内容非常实用,像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在现今的现代化教学中经常使用,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又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认真的指导下,自己努力认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虽然并不十分完美,但是我的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引导我在培训结束以后,还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收获也非常大,学会了很多以前不曾做过或做不好的事情,如抓图、自己录制视频文件等。
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训会收获些须的欣慰吧!虽然培训已结束,但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心得(共2篇)]篇一: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创造性地整合于教育过程之中,以促进学习者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各级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心得(共2篇)]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我主要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现代教育技术最根本的作用是通过直观、高效的展示手段,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课堂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在被动接受地位的局面。教师会更注重向学生呈现各种材料,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学课件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直观,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课件的使用,让我们告别了传统的以粉笔为工具的写作式教学模式,而步入了以电脑为手段的现代教学的殿堂。
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充分实现学校之内、学校之间、全国各地教育的资源共享。比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课件、优秀教案,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积累,逐步成为全校教师共同的智慧结晶,可促进教师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老师在实际的教育技术教学中,还为我们列举了很多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事例。如在网页上抓图,如何存取图片,如何在ppt文件中插入flash动画,如何用手机控制ppt,如何下载文件,如何做幻灯片,如何将网页的文字拷贝,如何运用word编辑文字、图片等。有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我在课件制作、文字编辑、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方面,在今后必须用到的教育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最后,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我还明白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悉心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创新,实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新教师队伍一定能将所学教育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具备良好文化素质的中学生而努力!
明德小学 202_.10 篇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中坝职中 李英明
转眼之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已告一段落,可是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现在我就把我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在我看来,现代教育应体现在“教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之上,我国的教育事业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教育,发展到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成为现实,也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同时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突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那么,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辅助手段,它的质量及其教学中的效果如何,自然成了这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应该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把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采取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面对着全班不同智力、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学生,按照同一进度、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即使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适应其能力的个别教育,也是很困难的。那些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由于处在不利的学习环境中,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甚至与认知工具之间的交互得到解决。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体现在:
一.实质与内容 1,它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
2,它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它认为学生只要能和学习资源发生联系,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3,它是用系统方法对各种教学方式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4,它可以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不同层次,当前的应用方式主要有: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广播、电视远距离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交互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通信教学方式。
二.指导思想: 1,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现代教育技术关注的中心是学习者的需求,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活动和创造的过程。
3,教师以间接形式主导教学,通过设计、主持、示范和评价来履行职责。课堂活动应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
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摸式等,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因为过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教学当中不可能被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所取代,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惟一选择是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
现代教育与科学技术发生交叉,必然受科学技术的影响,现代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相应地,教育手段、教育模式等方面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对现代教育的研究、探索任务将会更深远、更艰巨!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心得
本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心得网址:
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心得
经过几天的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培训,倾听专家的经验传授,也能够跟众位老师在一起学习、交流,对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
第一天,经过老师的指导,我申请了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我发了一条邮件,还收到了两条,我真高兴,我又学到了一种和好友联系的方式。通过网络和朋友联系比经过邮局通道快多了,这真是一条工作思路快捷而又经济的通讯方式。
1、压力大,高密度的培训任务又迫使我们拿出十分的精力来学习这门适应未来教育的必须掌握的技术,并且从中受益非浅。
2、从学习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我在教学思想上的转变。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但学习让我们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上,只有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他们才能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应Ji烈的竞争。从他们的身上才能真正看到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保证。
3、学习内容非常实用,像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在现今的现代化教学中经常使用,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又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认真的指导下,自己努力认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虽然并不十分完美,但是我的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引导我在培训结束以后,还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收获也非常大,学会了很多以前不曾做过或做不好的事情,如抓图、自己录制视频文件等。
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训会收获些须的欣慰吧!虽然培训已结束,但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
1.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______ 正确答案:B
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系的知识技能,有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2.多媒体教室的核心媒体是______ 正确答案:C 多媒体计算机
3.教学设计的关键是____________。正确答案:B对学习者的了解
4.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不包括______ 正确答案:B学习方法的确定
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______。正确答案:B理解领域
6.信息化教育的最高目标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素质教育
7.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8.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这是教育技术的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 AECT 94定义
9.教师可以将屏幕内容传递给学生运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_
A实时广播教学功能
10.教师在自己机器上观看和检查网络上学生的屏幕信息用了_______正确答案:C 学习监督功能
1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 结构说
12.头脑风暴是 ____________提出的 正确答案:C 奥斯本
13.从技术层面上,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________A智能化
14.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 评价
15.信息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______ 正确答案:A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16.在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教师的角色应该是______ 正确答案:D
引导者
17.MCAI是以下哪个专业术语的简称? 正确答案:A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18.思维导图和传统的笔记方法相比的优势不包括______ 正确答案:B
制定计划,组织讨论
19.____________是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切入点 正确答案:A教学反思
20.教师对学生机进行锁定,解锁或开、关机属于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功能中的______ 正确答案:C远程控制功能
21.网络学习资源不具有以下哪个特性? 正确答案:D
不可再生性 22.网络学习资源不包括____________。正确答案:C 图书馆
23.为了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先确定问题,同学们分小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完成任务,此过程属于协作学习活动的_____方式。正确答案:问题解决
24.网络学习评价中设计问卷属于____________阶段 正确答案:A准备
25.在国内,认为教育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教学理论是以简化的形成表达出来的,即:A“理论说”
26.在国内,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即______ 正确答案:B“结构说”
27.在国内,认为教学模式是“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此为______ 正确答案:C “方法说”
28.在国内,认为”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成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此为:D
“程序说”
29.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的是______作用。正确答案:C主导 30.任务驱动教学是在什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校本研究的研究主体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老师
32.教育设计的目的是哪个选项? 正确答案:A优化教学
33.教学目标abcd编写方法反映了哪个心理学派的思想? :C行为主义
34.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哪一项? 正确答案D 以学生为中心 35.教学设计运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 系统方法
36.信息加工分析法是由谁提出来的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D 加涅 37.以下哪个不是教育目标的领域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思维领域
38.以下哪个不是教师的作用________ 正确答案:D协作活动的领导者 39.多媒体教室各种设备连接的桥梁和控制中枢是D 中央控制系统 40.信息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__正确答案:A创新能力
41.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教学应用和_____ 正确答案:A教学创新
42.教学设计前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__ 正确答案:B学习需要分析
4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该以____为主线。正确答案:C任务
44.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是_:C 作为开发工具
45.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___相联系的。正确答案:D情景 46.哪一项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表现方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信息技术不能提供资源环境
47.“教育技术是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之一定义是? 正确答案:A AECT94定义
48.202_年,AECT2005定义的教育技术的三大范畴不包含以下的____________。正确答案:C 评价
49.下面哪一个不是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___正确答案:C 信息的讲授者
50.给出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51.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 正确答案:C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技能
52.以下哪项不是信息技术对教师的影响? 正确答案:D改变了教师的地位
53.信息技术对学生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传统认知工具发生变化
使学生的学习角色发生变化
54.下列哪个不是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D 现代化 55.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A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
56.从教育层面看,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化教育的显著特征? 正确答案:D
系统独立化
57.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属于以下哪种信息化教育的特征? 正确答案:A 教育个性化
58.信息化教育以_____为最高目标,因而,其目的是培养面向21世纪。正确答案:A素质教育
59.信息素养的内容不包括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D信息技术 60.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____正确答案:A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61.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不包括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分析
62.根据AECT2005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技术过程
资源
63.根据美国AECT94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C学习和教学过程
6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在许多方面促进教育改革,比如教学模式,下面不属于教学模式方面变革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C教材的形式
6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信息化教育的目的? 正确答案:D 培养学习者的自身素质 66.教育的四次革命中第一次革命以什么的出现为标志? 正确答案:A 专业教师
67.1925年,哪个美国心理学家设计了第一台自动教学机? 正确答案:A 普莱西
68.信息时代需要培养学生_____能力。正确答案:D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69._____是人类所具有的运用一切信息创造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正确答案:A创新能力
70._____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正确答案:C 认知
71.信息时代教师角色转换体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D 教师是学生指导者,学生知识的意义构件的促进者
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设计者,协作者,课程开发者
学生的学习顾问,反思者和教育研究者,学习者
以上观点都对
72.在制定新的课程体系时必须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将_____放在首位。正确答案:A社会需要
73.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 ____________ 特征。正确答案:B创造性
74.下面哪一个不是中小学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内容? 正确答案:D 信息意识与道德 75.下面哪一个项是应用技术教育的意识与态度的内容? 正确答案:A评价与反思 76.对于思维导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正确答案:A 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复杂却极其有效
77.思维导图和传统的记笔记方法相比有比较大的优势,以下不是其优势的是____________。正确答案:D 思维导图能缩短时间
7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合理地设计和利用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的好处? 正确答案:C提高理论知识
79.学校图书馆有何优势? 正确答案:D 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环境优势
信息人才优势
以上答案都正确
80.以下哪项不是一种职业要成为一种专业具备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D 专业证书
81.教育信息化实践证明,以_____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答案:C
信息技术
8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特别的地方? 正确答案:D 课题研究指向高深的理论或技术的前沿
83._____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有专业理论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正确答案:C 校本研究
84.下列不属于信息素养的是____________。正确答案:D 信息资源 85.不属于信息能力的是_________。正确答案:C 信息安全
86.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正确答案:D 安全意识
8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应用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的内容? 正确答案:C应用意识
8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能力的是_____。正确答案:D 信息维护 89.以下几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哪一项不属于文化环境? 正确答案:C 时间环境
90.在校园网的系统功能中,哪一项属于资源库功能? 正确答案:B
对视频、音频等媒体资源能进行合理分类
91.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教学功能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D 实时广播教学功能
学习监督功能
分组讨论功能
以上三个都是
92.教学媒体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很多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 代替教师
93.多媒体教学系统是_____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基础条件。正确答案:B信息化
94.校园网不包括下列哪项?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软件
95.下列哪项属于校园网的教学功能?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D 利用校园网开发远程教学环境
利用校园网进行网上教学
利用校园网进行课程教学
以上都属于
96.校园网资源库的分类包括以下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D 教学信息资源库
学生信息资源库
学校管理资源库
以上都是 97.下列那一项属于网络互动平台的系统结构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应用层
资源层
软件层
以上都属于
98.在网络互动学习的平台中的知识转化模型中,哪两个阶段对于整个系统的循环运转起到了关键的作用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D 认知和反馈
99.学习内容分析中,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种?_____正确答案:D 信息分析法
100.教学设计共分为前端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_______.正确答案:B 教学评价
10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领域,请问不包括下列哪个领域?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动作领域
102.教学媒体选择工作的程序主要有三步①.媒体内容的选择 ②.媒体使用目标的确定 ③.媒体类型的选择。请将它们按正确顺序D②③①
103.下列哪项属于教学设计的层次? 正确答案:D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
以上都是
104.信息化教学设计以____________为核心。正确答案:D 问题
105.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 学习主体分析
106.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组成自己的学习小组,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
107.下列哪一项属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的“包件”?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D 教学设计方案
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习参考资料
以上全包括 108.投影作为教学媒体,其教学特点是_正确答案:B进行平面模拟
109.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英语话剧来锻炼自身的英语听说能力,这属于教学情境的哪一类型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D 模拟真实情境
110.下列各种考试中属于总结性测验的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D 单元测试
期中测试
期末测试
以上都是
111.哪种风格的学习者特别善于理解以逻辑顺序呈现的词语和符号的信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 抽象-序列型
112.以下不是协作学习活动基本方式的是____ 正确答案:B 反思
113.下列不属于教学模式要素的是________ 正确答案:A教学反思
114.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______和_______。正确答案:C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115.______保证着教学模式的有效发挥。正确答案:D 实现条件 116.以下哪个不是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正确答案:C 培养学生
11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仅限于学科课程,还涉及活动课程,不能仅限于显性课程,还要涉及______.正确答案:B 隐性课程
11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__________方式。正确答案:C 教学
119.下列不属于多媒体素材集成工具的是? 正确答案:B Photoshop 120.媒体素材,文本资料,题库,网络课件等是按照什么分类方法来划分信息化教育技术的? 正确答案:D 资源的组织形式
121.学习资源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正确
122.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正确
123.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指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也就是辅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等。
错误
1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网络有机结合。
错误
125.“大整合论”是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错误
126.创设情景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动机,同时可以导入学习主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正确
127.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题”
错误
128.信息时代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正确
129.在信息化教育中,信息素养是教师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正确
130.从广义上讲,教育环境 主要是指学校 教学活动场所、各种教学设施、校园文化和师生关系等
错误
131.把多媒体引入教学可以替代老师的主导作用
错误
132.教学的设计、开发、传递和评价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上的。
正确
133.教学设计研究的工作重点在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材料的选择和开发上
正确
134.教学设计共分为前端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
正确
135.从教学实践层面看,教学模式是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正确
136.从教学理论层面看,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结构理论
正确 137.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
正确
138.教育技术的宗旨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提高效率,实现教育的优化。
正确
139.ABCD编写方法基本上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
正确
140.信息化教学设计遵循“以教师为中心”这一首要原则
错误
141.网络教学强调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学生发生联系,进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正确
142.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在执行时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所以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线性的错误
143.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运用的是系统方法,并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
正确
144.“结构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教学理论是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错误
145.20世纪80年代,头脑风暴有被誉为创造工程之父的奥斯本提出
错误
146.“大整合论”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观点
错误
147.教学反思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切入点
正确 148.校本研究是教师开展研究和专业成长的依托
正确 149.行动研究是教师提高科研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正确
150.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从普通人成长为一个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过程
正确
151.Authorware是一种基于卡片的多媒体著作工具
错误
152.投影器属于视听教学媒体
错误
153.幻灯机属于非投影类视觉媒体。
错误
154.中央控制系统是多媒体教室各种设备连接的桥梁和控制中枢
正确
155.微格教室包括主控室、微型教室和观摩室。
正确
156.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正确 157.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教学活动的结果
错误
158.实物展示台主要用于显示文稿图片胶片等有的还可以连接显微镜 正确
159.ABCD编写方法基本上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
正确
160.信息化教学设计遵循“以教师为中心”这一首要原则
错误
161.从教学理论层面看,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结构理论
正确 162.从教学实践层面看,教学模式是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正确
163.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他们既是工作过程,也是工作方法
正确
164.“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与学理论。正确
165.世界上最早提出教师职业专业化是1966年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正确
166.信息化概念起源于______。正确答案:B 日本
167.信息化教育以 ______ 教育为最高目标。正确答案:D 素质 168.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______的竞争。正确答案:C 人才
169.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教育______。正确答案:B 信息化
170.近年来,______技术正迅速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正确答案:D 多媒体
171.20世纪40年代,头脑风暴是____________为作为一种创造力的技法正式提出的。正确答案:A奥斯本
172.在教学实践中,不属于学生主体性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c 积极性
173.__ 教学反思
__________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切入点。
174.__校本研究
__________是教师展开研究和专业成长的依托。175.___行动研究_________是教师提高科研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176.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C
教学应用与教学创新,即从各类实际需要出发全方位、开放性地应用教育技术,在实践中谋求创新与突破
177.下面哪一个不是教师应当具备的信息意识 正确答案:A 信息科学知识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
1课件(Courseware)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CAI(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 CAL(Computer Auxiliary Learning)课件
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
2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为了一定的目标达成而进行的一种人类特有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的双边互动的活动。
3学习是通过授导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
4维果斯基在认知发展理论中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一种是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达到的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潜能,即经过教学使学生所能获得的能力,二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5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 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即内驱力)。信息化教学为了促进学习,在信息化环境中,师生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信息资源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特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丰富的资源支持 良好的媒体环境 合理的教与学的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 为了促进学习,依据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要,将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以达到过程最优化而编制的教与学的实施方案。理念的转变 a 从静态教学设计,转变为动态信息设计,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兴趣b 从传统教案编写,转变为过程和资源设计,让解读教材变为引导知识学习c从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能力评价 关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和综合素质提升 8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为重点 关注学习过程 9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组成
1.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3.教学目标(三维目标)4.教学的重、难点 5.教学环境与资源 6.教学方法与评价 7.教学过程(教学策络)8.课后活动
10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分类
(1)基于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全面细致的了解学习对象;; 有针对性的先期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
深入透彻的研读教材;
找准教材与课标的契合点,确定总体学习目标 ;
寻找理念支撑,预先进行理论假设;
依据教材和课标、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
合理分解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规划课时;
根据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的整体结构设计(图形展示)(2)基于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原则1:以“学”为中心,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灵活应用知识。
原则2: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
原则3: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资源、方法)
原则4: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激励学习。原则5:注意学习内容的适量,保持学习内容的活性。原则6: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
原则7:鼓励项目性、协作探究式学习,使学习方式多样化。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进行科学缜密分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方式、方法及流程的集合,是具有可实践可操作的教学行为程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方式。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
1、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转变,将信息技术从帮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转变成帮助学生表达自我的工具、认知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评价工具、激励学生的工具等,并具优化的技术环境与教师无缝连接;
2、教师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关注每一个人;
3、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学科知识评估向综合能力评估的转变,形成性评价逐渐成为日常教学中对学科知识评价的有效方式。同时,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也逐渐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5、课堂教学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转变。
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景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 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和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理念 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的课程理念如下呈现:
◆单元教学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多元评价 21 世纪技能; ◆ 在课堂上有效使用技术 ◆ 运用新技术进行沟通与合作;
◆ 运用策略和工具提升研究和学习效果; ◆ 团队合作,解决问题。1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a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采用的是面授、混合两种形式进行培训和学习。V7.2以前都采用面授形式,V10开始采用面授和在线学习的混合形式。具体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两种 b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2_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的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MOOC的兴起将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新方法。
C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的发展趋势会为这种融合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16教学媒体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着教学信息,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
17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教学媒体而言的。传统教学媒体一般指黑板、粉笔、教科书等。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电子媒体,由两部分构成:硬件和软件。硬件指与传递教育信息相联系的各种教学机器,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电子计算机等。软件指承载了教育信息的载体,如幻灯片、投影片、电影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
18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的比较
所谓的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媒体其实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的若干年后也会变成“传统”的。现代教育媒体应该指那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与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数字技术相关的媒体形式。其他的应归入到传统教育媒体的范畴。
没有一种“全能媒体” 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对某种特定的教学和学习有效,不存在一种人人适用、处处适用的全能媒体。同样,每种媒体又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性,不利于某些教学和学习。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一种媒体会比另一种媒体更有效。现代教育媒体无论技术多么先进,它都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 新兴教育媒体不能取代旧有的教育媒体.各种媒体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现代教育媒体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它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媒体。
新兴教育媒体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条件.各种媒体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现代教育媒体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它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媒体。
19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创建的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中赖以持续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总和。这种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硬件环境、时空环境等显性环境和文化心理等隐性环境的总和。20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类型
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物理教学环境、信息资源环境、人 力资源环境及人际关系环境等。从技术和活动方式的角度看,信息化教学环境可以分为 课堂教学环境、视听传播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等类型。从教育传播的角度看,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一是时空结 构,二是空间容量,三是媒体装备。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特点 :教学信息多媒体化 学习资源共享化 学习活动合作化 自主学习个性化 教育管理自动化
22微课是以阐释某一个知识点或解决某一个问题为目标,以短小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支持多终端的数字化资源。23微课的形成 :微课是在特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制作完成,用于虚拟环境的教学或学习,能够支持多平台多终端。
24微课的内容: 将学习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阐述某一种现象或精讲某一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作业题、典型例题等。25微课适用对象
在校学生 在职教师 行政管理者 社会公众 26微课基本特征
1完整性(片头、中间过程、片尾;基本教学要素完整,如导课、讲授(实训)、结课等。可独立使用)
2.多样性(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3.易用性(易传播、易获取)
4.开放性(共享、更新)5.多媒体性(支持多种媒体工具浏览学习)28微课制作的基本建议
微课: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数字化资源,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微课教学:一般情况下应有学生参与,注意互动环节,注意教学内容与学习环境的融合,特别是实践环节的特色体现。
29十种制作微课的基本方法1.拍摄黑板教学过程,一次完成2.用录屏软件制作完成3.用录课笔简洁方便4.用小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拍摄完成5.用手机拍摄完成 6.实景拍摄,后期简单加工完成7.内容用动画形式展示8.虚拟现实技术 9.简单易行的蓝厢应用10.虚拟演播室制作完成 4A模式:anybody anytime anywhere anycontent 31 三通两平台
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对新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评价以及再研究、再设计、再实施、再评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课程开发是以社会对教育的价值以及价值标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具体体现为核心的,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具体需要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信息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及能力与情意等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
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1一致性原则;2适应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友好性原则;5有机结合的原则
开发多媒体课件的步骤:1课题选择2课件的教学设计3软件的系统设计4稿本编写5素材的准备6课件的编辑7课件的试用与评价8课件产品的成型
CAI课件的基本特征:
1、表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
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片断型。
3、反映最新知识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4.展示方式的多媒体性 *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做课件。不要用课件表现树上已有的,很简单的内容。CAI课件的制作原则:
1.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2、内容针对性、正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原则;
3、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
4、灵活多样地交互性原则;
5、注重个性化原则;
6、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知识的原则;
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原则。
又有:1.一致性原则(2)适应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友好性原则(5)有机结合原则 CAI课件的制作流程:
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评价量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编写脚本;制作工具选择;教学实施、总结反思 CAI课件设计宗旨: Why: 为什么要用
(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内容抽象、技能示范等)Who: 使用对象是谁(教师、学生)
What: 基本目标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拟用什么内容,何种表现形式。
(图片、文字、声音、制作工具是什么)When: 什么时候用(教学过程、课后学习)Where:什么地方用(配合什么内容)
Which:哪一种资源最合适,素材来源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