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5S现场管理工作的情况报告

5S现场管理工作的情况报告



第一篇:5S现场管理工作的情况报告

5S现场管理工作的情况报告

为加强现场管理,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全面达到现场管理5S标准,根据公司文件精神,9月份公司领导带队深入各部室,先后对15个单位的办公区域进行了检查,并根据检查内容进行了评分,其中95分以上的有8个部门,90—95分的有6个部门,90分以下的有1个部门。总体情况较之前的部室管理检查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亮点部分

(一)各单位对本次检查工作高度重视

通过检查可以看出,在本次检查前期,各单位对部室办公区域基本进行了整理与清洁,对办公环境进行了清整。并且,在检查过程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推诿,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实事求是的进行沟通,能当时整改的立即就进行了整改。如市场部、人力资源部对检查组在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查找不足,立即改正。

(二)部室面貌整体改观较大

在前期“现场管理比武”竞赛活动及此次检查活动的基础上,各部室整体环境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改观,办公环境整洁明亮,卫生状况良好,基本做到了地面无污渍,物品无尘土,办公用品与个人用品摆放整洁有序,美观大方,井井有条。

(三)从侧面保障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当今的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因此提高工作效率变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办公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后勤保障”,各部室基本将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清除,并将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存在距离工作较近的位置,节省了寻找物品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安全防范意识有所提高

安全检查是现场管理的重点之一,检查过程中我们对部室的安全隐患进行仔细检查,及时消除。如纸箱、棉织品等易燃杂物进行及时清理,保证部室通道顺畅等。此外,检查组对电水壶等电器的使用进行了督导。通过检查和督促,职工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从根本上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检查的15个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与过去相比在整体环境、卫生清洁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规范、不细致的问题,为了把我们的现场管理工作管得更好、更有水准,好的方面就不说了,下面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分类不全、标识不清

这个现象比较普遍,很多部室都存在这个问题,办公桌上的物品没有分类码放,定置定位;办公桌上或部分文件柜中同时存放着各类文件,没有按类整理码放,或文件按类整理码放,但没有标识,或有标识的,标识不清楚,标识与文件不匹配等现象。

(二)普遍存在卫生死角

所有部门都存在着有灰尘的问题,其中门框有灰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是电扇、空调没擦,有的是暖气片、窗台没擦,有的是玻璃、开关插座没擦,或者是玻璃擦的不干净、不彻底,有的是办公设备如电脑、电话有灰尘,还有墙面有污渍、蜘蛛网、墙角塔灰等问题。此外,还有个别部室出现电话线、电脑线凌乱现象。

(三)杂物未及时清理

通过检查发现,有两类杂物未及时清理。一类是与办公无关的杂物没有及时清理,并堆放在了办公室中,这样一是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会滋生一些细菌蚊虫。另一类是私有物品摆放在了办公桌上,没有统一放置在抽屉或柜内。此外,涉及到有样品存放的部门,有的将样品随意放置,没有做到整齐有序。

(四)部室整体环境问题

个别部室整体环境脏乱,杂物较多,门窗、文件柜及电扇空调等未擦拭,办公桌上文件未分类整理,私有物品未整齐放置放置,地面有纸屑和杂物,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大地影响了办公效率和办公环境。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贯彻5S现场管理精神

通过检查发现,由于各部门领导对检查的重视程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5S管理正是这样一种精神,良好的现场管

理理念能否运用到我们的企业中,其中的关键就是领导对它的重视程度。正所谓上行下效,5S工作的推行,要从领导开始,一级一级传递,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各部门领导也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将整顿、整洁做的细致到位,竭尽全力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榜样力量,带动所有员工对5S现场管理活动的热情。此外,要继续加强职工对5S现场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对5S工作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组织活动和橱窗宣传等形式,达到全员参与、实现全面推进,完成5S最后的目标-素养的推行工作,促进全体员工素质的提升,逐步形成从“人育环境”到“环境育人”的转变。

(二)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标识清楚

由于各部门办公区域不同,对物品(如文件、办公用品等)的放置也要因地制宜。有的部门办公区域小,物品多,就应及时分类码放,将不常用或旧的文件整理并整齐码放在相应位置,并做好标识,以方便查找;而常用文件要做到随用随整理,同样要做到物品分类整齐码放,以达到整齐有序,取用方便的目标。办公区域较宽敞的部门更应按照5S管理要求,定置定位摆放物品,标识醒目,一目了然,这样管理和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财富。

(三)做好部室的细节管理工作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进行现场整顿中要注重细节,将部室中的卫生死角及时清理,保持部门内环境整洁,用品干净;

要将部室中的杂物及时整理与分类,有用的物品要及时归置,并按照公司的《废品(包括边角余料)处置管理办法》的废品处理流程处理废品,这样一是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公司资源浪费,降本增效,二是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源头处消除安全隐患。这里要着重强调有服装样品及棉织品、布料等易燃物品的部门要更加注意防火,杜绝办公室抽烟的行为,同时,样品也要即刻整理,加强“5S”管理中的安全环节,创造更加稳定、更加扎实、更加放心的部室环境,将5S现场管理和环境、安全等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四)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对于现场管理要做到“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标准。

1、整理----将工作场所全部物品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

2、整顿----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定位标识(不必要的也需要整顿);

3、清扫----把工作场所各个角落打扫干净,清扫就是点检。这里突出点检,拿点检表点检就是现场管理工作之中的一部分;

4、清洁----改善脏污发生源、问题源,并将前3条的内容制度化、规范化,这里突出改善;

5、素养----通过教育训练、活动、监督等工作,让大家养成按标准工作习惯,这里突出监督。

此外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完善、健全5S检查细则,加强5S现场管理力度,定期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监督整改进程和成果。另一面各部室要按照5S推行标准加强自检自查自改,做到推行有标准、执行有力度、监督检查有细则、预防有措施,整改有效果,使5S现场管理工作形成闭环。

总之,本次现场管理检查工作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努力整改中告一段落,各单位需戒骄戒躁,仔细研究,促进5S现场管理工作逐渐上水平,为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时间仓促,不妥之处请指正,特此报告。

第二篇:现场管理5S

現場管理(5S)

5S 定義:

5S 係取自於「整理」(Seiri)、「整頓」(Seie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修身」(Shitsuke)等五個名詞之日文羅馬拼音第一個字「S」之簡稱,亦有人將 5S 加上「安全」(Safety)或「微笑」(Smile)成為 6S;或對 5S 重新定義為:「服務」(Service)、「微笑」(Smile)、「速度」(Speed)、「安全」(Safety)、「專業」(Skill)。5S 涵意是將工作現場區分為「要用」與「不要用」的東西,將要用之東西透過定位標示擺放整齊、易於取用,將不要的東西加以排除、丟棄,以保持工作場所無垃圾、污穢之狀態;並對現場時時保持乾淨、美觀。透過上述之活動,讓員工養成良好之習慣,以達「以廠為家」之宗旨。

5S 推動步驟:

目視管理:

目視管理(Visual management)是指利用視覺化工具,如:看板、標示、樣品、顏色及圖表…等,進行「看得見管理」、「一目瞭然管理」。

目視管理之推行步驟為:

1.成立推動組織

2.設定管理之查檢項目:

3.進度、交期管理

4.品管管理

5.作業管理

6.現品管理

7.工、模、夾、治具及設備管理

8.人員管理

9.改善目標管理

10.把握問題與改善點

11.確立目視管理之實現方法

12.目視管理之實施

13.定期稽核與改善

目視管理實例:

進度、交期管理

※ 生產計畫 ※ 交期管理看板 ※ 派工看板

※ 作業進度管理看板 ※ 日計計畫進度

品質管理

※ 不良率推移圖、長條圖 ※ 不良品樣品

※ 檢驗與量測設備治具標示 ※ 限度樣品

※ 合格品與不合品標示

作業管理

※ 利用照片、圖片作成標準書 ※ 手工具看板與顏色管理 ※ 異常警示燈 ※ 危險區域的標示 ※ 限度樣本

※ 生產條件顯示看板 ※ 區域標示看板 現品管理

※ 品名標示看板、標籤 ※ 高度、重量限制標示 ※ 安全存量標示 ※ 放置場所編號 ※ 倉庫配置圖

工、模、夾、治具及設備管理 ※ 管理負責人名牌 ※ 設備點檢表

※ 加油位置界限標示 ※ 危險動作位置標示

※ 啟動、停止、異常之警示燈 ※ 模、治具編號標示 ※ 螺栓之配合記號

人員管理

※ 代理人標示牌 ※ 人員配置表 ※ 人員出勤看板

改善目標管理

※ 退貨金額(件數)長條圖、推移圖 ※ 不良率長條圖、推移圖

※ 設備故障率、稼動率長條圖、推移圖 ※ 庫存週轉率長條圖、推移圖

提案改善制度:

公司內員工針對現行之作業辦法流程、工作方法、材料、機器設備、環境、人員等,提出建設性之改善建議,而公司選擇優良且有效的提案加以實施,並給予提案者適當的獎勵;這種有系統地處理員工提案的方法即稱為「提案改善制度」。

提案制度之目的:

提高問題意識、改善意識

讓員工參與工作,提升工作意識

增加改善效果

養成思考及自動自發的習慣

鼓勵員工提出改善意見,增加溝通管道

瞭解員工不平與不滿

提案制度推動方法:

1.成立推動組織與權責劃分 2.提案制度之制定-提案表、提案箱、提案受理、初審、評價、獎勵制度……等。

3.教育訓練與文宣活動

4.提案制度比賽與獎勵

5.提案制度改善跟催與檢討

6.納入日常管理

品管圈: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日本科學技術聯盟所命名而來的,其對品管圈活動定義為:「同一工作現場的人員,自動自發地進行品質管制活動而組成的小組,此小組是全公司品質管制活動之一環。在自我啟發、相互啟發之原則下,活用各種統計手法,以全員參加方式,繼續不斷地對工作現場進行改善與管理」。品管圈活動之三部曲(十個步驟)為:

提出問題:

把握現狀(收集數據)

選題

設定目標

發掘問題

解決方法:

思考對策

最佳方案

實施對策

確認效果

標準化:

建立標準程序

書面報告及發表交流

第三篇:浅谈5s现场管理

浅谈“5s”现场管理

一个月前我告别了学校的大门步入华盛江泉来到盛泉油脂,带着一份兴奋,带着一份喜悦,准备在这里将我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转眼间一个月已经过去,现在我对公司的概况已经基本了解。令我高兴的是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公司的管理还算是比较科学化与正规化的,我的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在这里是可以得到应用的。在这里我首先想谈一下5s管理。尽管我们公司推行5s现场管理法,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必要与大家再次探讨一下5s管理法则的许多问题。

首先,谈一下“5s”的含义。“5S”活动起源于日本,“5s”管理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一个标语。做好“5s”管理工作不是靠领导在会议上提出倡议,会后各部门传达好会议精神,做几个宣传标语就能完成的。“5s”实质上是一种现场管理方法,它的实施与运用有科学的原则与实施步骤。“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这就对一线的生产管理者提出了要求,只有现场管理者明白了“5s”管理法的含义,了解了它的意义与精髓,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得以成功的运用,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只靠上层领导的工作指示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的。

其次,简单介绍一下“5s”的内容。提及“5s”现场管理,可能许多人都略知一二,都知道它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但是,大多数人对“5s”各内容的含义与意义都不太清楚,所以在此

向广大员工同志作以简介是有必要的。

整理(SEIRI),就是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就是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有效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就是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目的: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净、明亮 ;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TKETSU),就是要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目的:维持上面3S的成果。

素养(SHITSUKE),即努力提高人员的修身,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目的:提升人的品质,使员工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同时保证“5s”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谈一下“5s”的精髓与实施原则。“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修身,如果没有职工队伍修身的相应提高,“5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因此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尤其重要。另外,“5s”管理法有其具体的实施原则。第一,自我管理原则。良好环境的塑造必须靠现场工作人员自己,这就要求生产现场人员具有较高的自觉性、积极性与责任感,归根到底是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第二,勤俭办厂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对于现场整理和整顿清理出的用不到的东西要合理保管尽量充分利用,甚至变废为宝,要最大限度的节约生产成本。第三,持之以恒的原则。“5s”管理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不能因为短期内没有收到预想的成效就半途而废或者执行标准变得模糊不清,这样不仅不利于达到预期目的,而且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员工会认为公司制定条例只是为了一时达到某种效果,过了一定时间就没那么重视了,就可以敷衍了事的做事。一旦员工有了这种错误的想法,就可能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设下很大的障碍。另外,“5s”管理需要领导的持续支持,要建立固定的检查与考核制度保证这一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最后,关于“5s”的很多知识本文没有提及,只有广大员工自觉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保证本厂“5s”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才能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更加舒适清洁的工作环境,才能促进我厂一线生产活动更健康有序的进行。

附图

第四篇:5S现场管理

5S 是 5 个日文首字母的缩写,这 5 个日文词为“ Seiki ”(整理)、“ Seiton ”(整顿)、“ Seiso ”(清扫)“ Seiketsu ”(清洁)和“ Shitsuke ”(素养)。美国版本的 5S 为“ Sort ”(分类)、“ Stable ”(稳定)、“ Shine ”(光洁)、“ Standard ”(标准化)和“ Sustain ”(坚持)。尽管有名称的差异,每个 S 的定义实质与实施主旨却完全相同。

•整理 区分要与不要,去除不要的物品

•整顿 工作现场整齐有序,容易拿取需要的物品

1、显示器与桌面横线成45度;

2、桌面无过期破损受理单等不需要物;

3、营业桌牌:暂停办理业务时,放在桌面正中,正对客户;办理业务时,放在桌牌2前,正对客户。

4、宣传资料架:紧靠桌子侧面放置。

5、密码器、鼠标、叫号器、显示屏底座:集中放置。

要点

1、物品分类摆放,放置适量的受理单、协议等(大约1-2天受理业务量须使用的单据等);

2、侧桌抽屉必须做标识,打开抽屉后应及时关好;

3、垃圾必须扔进垃圾筒内,不能露在筒口。

•清扫 清扫工作场所,使之整洁干净

清扫标准

1、营业厅前台各区域清扫工作责任人

 受理台席桌面、侧柜的清扫责任人:本柜台营业员

2、受理台席桌面、侧柜的清扫标准

本柜台营业员每日擦拭桌面、侧柜、保险柜,拾捡地面上的纸屑,台席物品摆

放整齐、干净

每日小扫,每周二/三(指全天班,两班轮流)大扫

•清洁 建立有效的方法确保每个人都遵循相同的理念工作

5S检查表

•素养 提高员工素养,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素养标准不同于清洁标准,清洁标准是营业班长、值班经理执行检查制度,员工被动接受检查监督;素养是员工能按照标准自觉地进行自检,现场管理者开展活动激励员工持续推行5S活动。

5S 易于实施运行,却难于坚持,若要真正达到 5S 理想的目标“素养”,远非易事。近300 家客户的调查,企业最频繁遇到的 8 个问题如下:

•无法将 5S 融入日常工作

在 5S 刚刚导入的时候很多员工会将 5S 作为一个额外的工作,在有要求的时候才会去做,而不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进行,从而变成日常的工作。

•设立 5S 活动的评价标准体系

5S 在我们通常的概念里面是不容易量化的,事实也是这样,比如清扫到什么程度基本上是无法量化的,但是这样的状况真的就导致无法设立评价标准体系吗?

•解决 5S 和日常生产可能的冲突

•有效的持续推进技巧和方法

5S 最大的难点在于坚持,因此持续的推行技巧和方法就显得很重要,而有效的持续推进技巧和方法往往是我们所缺乏的。

•无法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建立通常是根据时间、地点和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何建立可以激励 5S 推行的极力机制是值得去探讨的。

•员工真正的认可和参与度

一些公司在推行 5S 过程中总是有这样一种感觉:只有主管或者公司的其他干部在做 5S 工具,而员工只是机械的在听命行事,并没有真正的加入到项目的推进中来。

5S 做成运动式的工作,时而强化要求时而放松标准,结果就是 5S 推行效果时好时坏,得不到稳步发展和提升。

•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延续

由制度到习惯,由习惯到文化,企业文化的建立有一个逐渐的过程,虽然 5S 的最后一项就是坚持,但是如何使得 5S 和公司的目前状况相结合,如何结合 5S 形成比较完善的企业制度,如何让 5S 成为企业的习惯,最终形成企业的文化,这些工作任重道远。

第五篇:5S现场管理、)

一、“5S”活动的含义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职工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5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二、“5S”活动的内容

(一)整理

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好作风的开始。日本有的公司提出口号: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整理的目的是:①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②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③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④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⑤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⑥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二)整顿

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整顿活动的要点是:①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②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应放得近些(如放在作业区内),偶尔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集中放在车间某处);③物品摆放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日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这项工作已发展成一项专门的现场管理方法--定置管理(其内容将在第三节中进一步介绍)。

(三)清扫

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生产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现场会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清扫活动的要点是:①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②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结合起来,清扫即点检;清扫设备要同时做设备的润滑工作,清扫也是保养;③清扫也是为了改善。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四)清洁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

作。

清洁活动的要点是:(1)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人劳动热情;(2)不仅物品要清洁,而且工人本身也要做到清洁,如工作服要清洁,仪表要整洁,及时理发、刮须、修指甲、洗澡等;(3)工人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4)要使环境不受污染,进一步消除混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消灭职业病。

(五)素养

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抓“5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

三、开展“5S”活动的原则

(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良好的工作环境,不能单靠添置设备,也不能指望别人来创造。应当充分依靠现场人员,由现场的当事人员自己动手为自己创造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产生“美”的意识,养成现代化大生产所要求的遵章守纪、严格要求的风气和习惯。因为是自己动手创造的成果,也就容易保持和坚持下去。

(二)勤俭办厂的原则

开展“5S”活动,要从生产现场清理出很多无用之物,其中,有的只是在现场无用,但可用于其他的地方;有的虽然是废物,但应本着废韧利用、变废为宝的精神,该利用的应千方百计地利用,需要报废的也应按报废手续办理并收回其“残值”,千万不可只图一时处理“痛快”,不分青红皂白地当作垃圾一扔了之。对于那种大手大脚、置企业财产于不顾的“败家子”作风,应及时制止、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适当处分。

(三)持之以恒原则

“5S"活动开展起来比较容易,可以搞得轰轰烈烈,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但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不断优化就不太容易。不少企业发生过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的现象。因此,开展“5S”活动,贵在坚持,为将这项活动坚持下去,企业首先应将“5S”活动纳入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部门、每一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其次,要严格、认真地搞好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同各部门和每一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第三,要坚持PDCA循环,不断提高现场的“5S”水平,即要通过检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因此,在检查考核后,还必须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计划,使“5S”活动坚持不断地开展下去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