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狮子狐狸和鹿阅读答案
狮子狐狸和鹿阅读答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你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说说寓意。
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语文赏读》书中第53课就有一则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狮子、狐狸和鹿》(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完成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请教字典老师,也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词语。
2、课件出示:日积月累(让学生读读,理解词义)
花言巧语愚蠢无知暴躁凶恶衰弱无力
欢蹦乱跳懒惰无能骄傲自大灭顶之灾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因为狮子,所以他叫骗到狮子家,结果。(课件出示)
三、讨论交流,朗读课文
1、鹿几次去狮子家?第一次他为什么会去狮子家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狐狸说的是花言巧语的?第一次鹿上当了,他为什么又会第二次去狮子家呢?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狐狸说的是花言巧语的?
2、指名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小组讨论:你觉得鹿死在谁之手?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
4、小结寓意。
四、发挥想象,写话练习
读了寓言,你想给故事中的“人物”说几句话吗?选择一个写下来,题目可用《,我想对你说„„》。(课件出示)
五、拓展阅读,引导实践
1、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狮子、狐狸和鹿》这样的故事?举例说说。师适时赠送名人名言。(课件出示)
2、介绍《伊索寓言》(课件出示)(时间多可讲一则其中的寓言故事。)
3、课后找《伊索寓言》读一读。
第二篇:狮子和鹿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坪中心小
刘维学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育学生不要骄傲,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一、复习回顾,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狮子和鹿》,看看这个故事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
教师板书课题:狮子和鹿,请学生读题。
2.出示狮子和鹿的图片,师: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狮子凶猛,鹿很美丽,这个大家都已知道。不过,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却要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了。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请大家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
2.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
提示: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
三、深读课文,领悟道理
1.通过前后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鹿的思想在悄然发生转变
(1)师:这则寓言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出了鹿对自己的“角和腿”不同的看法,我们先看看鹿是怎么赞美自己的角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的读一读。
①学生朗读,师出示句子,齐读。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②师:鹿对自己的角是什么态度? 用课文中的两个词语来赞美一下,哪两个词? 这么精美别致的角,你觉得什么东西可以和它媲美?课文是怎么说的呢? 指名答。
欣赏鹿的角的图片.③师: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你能读出这样的心情吗?
提示:鹿对角是喜爱、赞美:“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要读出自我欣赏、自我赞美的感情;“啊!”“多么”“多么”拉长读,抒情一些。
④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
(2)师:小鹿怎么看待自己的腿的?找找相关内容。“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①学生朗读句子,齐读。
②师:怎样读好这一句,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
提示:鹿对腿,则是不满和抱怨;“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要读出叹息、抱怨的情绪,“唉”语气要轻,“太细了”语调低,语速慢,“怎么”感叹强烈,要表达出内心的不满。
指名读
(3)美丽的角和难看的腿对鹿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戏剧性的结局? 教师出示句子:“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死里逃生!”
指名朗读,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的反义词。
2.师:难看的腿让它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差点儿送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
3.感悟鹿遇险的经过
师: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看到过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请齐读第六自然段.师:读了这段话,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例:(1)当读到鹿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的时候,你怎么理解“远远地”?此时鹿心里会怎么想?
一定暗暗在骂这该死的鹿角偏偏这时候挂住树杈,这不是想害我吗?
(2)当鹿的角被树枝挂住,狮子猛扑上去的时候,多险啊!这时侍候鹿心里又会怎么想? 它会对它的角说些什么?
(3)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了全身和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用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此时此刻狮子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死里逃生!”
师:此时此刻你会对鹿说些什么呢?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例: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5.师小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四、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师:很高兴同学们能从这则寓言中悟到很多东西。这篇寓言用一个简短的动物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请同学们课后抽时间课外多阅读类似的文章。在这个脚步匆匆的世界里,寓言是一种别致的快餐,能让我们在读后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满足,希望同学们能和寓言交上朋友。
《狮子和鹿》说课材料
坪中心小
刘维学
一、说教材
《狮子和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8课,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两束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接着写到狮子扑来了,鹿四条细长的腿让它逃脱了,而美丽的角却让它差点送了命,课文情节紧奏,前后对比分明,语言非常优美,在生动的故事当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学习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是学习的难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腿和角前后不同的态度是学习的重点,同时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那么略读课文只要求初知课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者只要抓住重点引导孩子理解课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运用他们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那么有了对课型特点的分析和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我就为学生们设计了以下目标:
第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来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细读课文,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各脚的前后不同态度。
第三、精读探究,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能够结合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说教学流程
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指出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他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他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生活经验来走入文本开始阅读的,在阅读当中他会利用他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来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在交流中来欣赏文本,进而来评价文本与生活中的人和物,以及文本本身,最终他会带着新的感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紧紧地抓住学生的阅读学习和生活的联系,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活动当中来感悟文本,在悟中来明理,具体的教学思路有三点:
第一、形象展示,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两个动物朋友狮子和鹿,将美丽的鹿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说说狮子和鹿对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去感受狮子的凶猛,鹿角的美丽,引导孩子去猜想狮子和鹿之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进而激发起孩子阅读文本的兴趣。
第二、多层次阅读,感悟交流,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我们知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程度是建立在多层次的阅读的基础之上,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将和孩子们一起经历阅读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三个层次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来生成并建构新的知识,具体说:第一个层次,就是让孩子们自由地读,让他们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第二层次就是细读,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景,感受鹿对自己角与脚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变化,让他们运用自己在精读课文当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边读边想,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当中的有关段落、句子从而理解角虽美丽却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脚虽细长却让自己劫后余生,理解美丽的东西并不一定有用,丑陋的东西有时却很实用,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这样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第三层次就是精主要性能探究,理解寓言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第三、注重积累,走进生活,学用结合。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厚积而薄发,我想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我将和孩子们一起把寓言故事当中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与孩子一起感悟、品读、理解、欣赏,积累。
四、说板书
我的板书主要的主要意图是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体现了鹿对自己角与脚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变化这一教学重点,又呈现了长处变成短处,短处变成长处的科学思想,从而提示了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凸了教学难点。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坪中心小
刘维学
《狮子和鹿》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难点是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为了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寓意,我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当学生读到美丽的角差点让鹿送了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此时此刻,狮子会对它的角和腿说什么呢?学生踊跃发言。他们的发言告诉我孩子们已经能比较鹿的角和腿的优点和缺点,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觉得时机成熟,于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课文中引发的道理。通过读说到感悟,深化道理,让学生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第三篇:狮子和鹿
28、《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衢州市柯城区华墅小学
刘小燕
教材分析:
《狮子和鹿》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了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的时候,四条腿帮它从狮口逃生,而美丽的角被树枝挂住,险些送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设计理念:
1、自主阅读,自读自悟。略读课文教学,要充分发挥阅读提示的作用,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自读自悟。这也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2、略中有精,粗中有细。略读课文教学中要整体把握“略”处理,重点感悟“精”处理,略与精相辅。因此在与学生的感悟和交流中寻找“精”的落脚点,力求做到“教”略而“学”不略。教学目标:
1、在阅读提示的帮助下自己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通过课文重点句的自读自悟,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对课文质疑,解疑,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学会简单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本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难点:了解故事所蕴涵的道理。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在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有狮子,有鹿(边说边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狮子和鹿的故事。(补充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质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要求,指名读一读要求)
2、检查字词。(分行读)
出示:挣脱
蹦来跳去
逼近
猛扑
撅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
没精打采
灰心丧气
匀称
撒开长腿
过渡语:同学们可真棒,一下子学会了词语,还把词语读得绘声绘色。接下来我们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借助老师出示的填空说说。
3、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哪些段落是写狮子和鹿之间的事的?那前面几个段落又主要写了什么呢?能把两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同桌先说一说)出示:故事内容填空:(同桌先说一说,准备一下。)
这个故事讲了一只(鹿)以自己有两只(美丽)的角而(骄傲),去抱怨自己的四条腿太(细长),而当狮子追来时,美丽的角却差点送了它的(命),倒是四条细腿让它(狮口脱险)的故事。(填空的环节可以不要,要求太高。)
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概括了课文的大意,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简单的几句话,这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本领哦!现在我们就先去欣赏一下小鹿那美丽的角吧!
三、品读感悟
1、感悟重点句(1)美丽的角?
师: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请你找出句子。
随机出示: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①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还能用哪些词来赞美它?
②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哪个词最能体现小鹿的心情?(兴奋、惊讶)
③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④ 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
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______!
我们的祖国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____________多么______,多么______!(可不要,就重点抓住语气词感悟)
(2)难看的腿?
师:小鹿的角确实很美!可他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找找相关句子。随机出示: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①理解“抱怨”。(抓住神态动词理解)②能把这个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吗?
出示: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比较读一读)
③课文中为什么不用这个句式,④指导朗读。
2、师小结:可是难看的腿却让小鹿狮口逃生,而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呢?自由读读五、六自然段,找出句子。①读课文,找到句子并把它划出来。②交流,随机出示第六自然段。
出示: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角挂住了,它的心情怎样?腿帮了它的忙,它的心情又怎样?(通过说话感悟道理)师:同学们刚才都认真的读过这一段了,那老师先来考考你们。
出示填空:
(1)鹿(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2)鹿用尽全身的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师:你从这些动词中体会到了什么?朗读句子,再朗读整个段落。朗读指导:该怎么读?(从感情及语速方面让学生自己体会。)
3、读课文最后句体会情感。
经过了这样一场惊心动迫的死里逃生,难怪小鹿会说:
出示: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①找出两对反义词。(难看——美丽
送命——逃生)②思考:难看的腿有什么优点?美丽的角又有什么缺点? ③板书:鹿角:美丽
挂住树枝 险些送命
长腿:难看
有力 逃生
③通过这件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等。)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你的理解。④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四、内化提升
1、小练笔:现在小鹿又一次来到小溪边,看到自己的角和腿,它会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 课件出示:小鹿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你的生活,你有什么话对自己说?或者也可以对其他人说„„选择一个写下来。我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
4、师小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五、作业(课件出示)
1、推荐阅读:《大轮船和小汽艇》和《骆驼和羊》,自己体会寓意。
2、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可以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可以有感情朗读课文;可以阅读伊索寓言;可以比较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异同。
[板书设计]
28、狮子和鹿
鹿角:美丽
挂住树枝 险些送命
长腿: 难看
有力
逃生
第四篇:狮子和鹿
《狮子和鹿》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教学难点:
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自学阶段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只漂亮的小鹿。同学们,你们喜欢它吗?最喜欢它的什么? 师:这头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狮子和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生齐读题。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师生合作确定目标。预设:
(1)、我能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我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合作,组内存疑
1、出示自学提示:
(1)读一读:读懂课文内容。
(2)划一划: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写一写:在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4)议一议: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组内交流。
2、自主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导学阶段
一、导学释疑
1、指名读课文。(随文识字)
2、填空概括课文:
这个故事主要讲一只鹿非常欣赏(),而抱怨();当狮子扑来时,()的角差点儿(),可()的腿却让它()。相机板书:角
美丽
腿
难看
3、聚焦
(一)欣赏鹿角的美丽
找:鹿角到底美在哪呢,让小鹿如此欣赏? 读:第1—4自然段,感受鹿角的美丽。
议:当鹿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说:用多么……多么……说话。演:加上动作边演边读。
4、聚焦
(二)抱怨鹿腿的难看:
说话训练:鹿悠闲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开始抱怨了,他是怎样抱怨的?(神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对比朗读,感受前后态度变化(对自己的角满意,对自己的腿不满意)。
5、聚焦
(三)狮口逃生
就在鹿抱怨的时候,危险也向它逼近了„„请同学们齐读第五、六自然段。思考:鹿很讨厌它的腿,你认为它的腿难看吗?从哪感受到? 预设:有力、蹦来跳去、不一会儿、远远地甩
6、合作讨论:为什么美丽的鹿角差点儿让它送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预设一,学生可能会说: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差点儿让它送命。
(当鹿的角被树枝挂住的时候,鹿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预设二,引导学生:有力的长腿让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 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多亏了四条细腿;而当鹿角被挂住了,眼看就要被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向前奔去,狮子再也没有追上,多亏了四条细腿啊。
二、导学提升:
这个时候,鹿又会想些什么呢?
两只美丽的角让鹿差点儿送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从中你明白了 道理。(请你写在书中。)
检测阶段
一、反馈交流
小鹿经历这样一件事,它也懂得了许多。现在,它又一次来到小溪边,看见了自己的角和腿,它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请你拿笔写下来。
二、迁移拓展
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三、教师总结: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个小故事都蕴含着一个道理,阅读《刻舟求剑》或从《伊索寓言》中选,相信同学们在读后会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满足。板书设计:
28、狮子和鹿
鹿角——美丽 送命
鹿腿——难看 逃生
第五篇:狮子和鹿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狮子和鹿》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了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的时候,四条腿帮它从狮口逃生,而美丽的角被树枝挂住,险些送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我在设计这课时,采用的教学理念是:
1、自主阅读,自读自悟。略读课文教学,要充分发挥阅读提示的作用,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自读自悟。这也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2、略中有精,粗中有细。略读课文教学中要整体把握“略”处理,重点感悟“精”处理,略与精相辅。因此在与学生的感悟和交流中寻找“精”的落脚点,力求做到“教”略而“学”不略。三年级是学生由低段向高段的枢纽点,语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
由于三年级正好处于过度阶段,整体的认知水平面还不是很完善,自主能力不够,所以即使是略读课文,也应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有理有节地开展教学。例如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一初读课文,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三学习第四自然段,四学习第六自然段,抓住重点段落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可能会遇见的困难,也就是要使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并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对鹿的腿和角做出简单的评价。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就是让孩子在感受的鹿角的美丽,鹿腿的难看,及在鹿在逃生时鹿腿强有力的奔跑后,体会到不管是漂亮,还是不漂亮的,最主要的是很有用。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设计这样的环节,出示句子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一束美丽的珊瑚。”让学生反复读句子。这样的教学环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凭借课文例子,提高小学生语文解读能力及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我尽所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
总的说来,虽然这节课能够比较顺利、流畅地完成,但是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时间分配等还有十分多的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