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第二十一期
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十一期)二00七年七月十七日
甘心实践情满乡村倾情奉献抛洒真爱——记环境与地理科学系实践服务团
冒着炎炎夏日,环境与地理科学系“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宣讲服务团”在湛河区高阳路办事处小营村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服务团正在按照预定方案积极开展调研,新农村建设宣传和支教等活动。
从到小营村的那一天起,宣讲服务团便开始对小营村环境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活动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份,收回230份。调查问卷共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村里的主要污染源、日常生活动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村民们接受的环境保护教育的渠道、生活中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村民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见和建议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调查分析和走访,认为村民整体上较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但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的理解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受教育程度还远远不够、环境保护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应该加以引导,优化机制、加强管理,倡导农村生态文明,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研究,服务队向村两委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意见和建议。报:团省委、团市委、校领导 送:校内各部、处、室、院、系 发:各院系团总支、各班团支部
第二篇: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第二十三期
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十三期)二00七年七月十八日
学以致用服务教育教学相长心系家长——政法学院“阳光乡村夏令营”义务培训继续开展 当第一缕晨辉洒进村委会大院,大家已早早起床。简单用餐之后,队员们根据课程表的安排,前往龙泉寺小学,在那里大家即将展开一天紧张有序的教学工作.校园里,调皮的孩子们时而跑到了小学班,时而冲进初中班„„而一切都随着一声铃响归于安静。走在校园里,静听,教室里传来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细看,队员们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激情飞扬!教室里,同学们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黑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整个课堂俨然一片知识的海洋。经过两天的助教工作,队员们深感知识的重要性,决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的学好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以便更好的服务农村基层教育。回去的路上,大家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学相长,在向他们传输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上午闷热难忍,下午又风雨交加。队员们不畏艰难,14点40分,准时出发了。义务培训的同时,我们抽出了五名队员冒雨对上午前去教室旁听的十多个家长进行了走访。通过与家长交流,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与家长们探讨教育方法时,他们畅所欲言,对我们的义务培训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其中裴霖璐(四年级)的家长说:“现在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很薄弱,平时老师授课只顾进程,却忽略了知识的巩固,希望你们能在这儿多呆些日子,以便更好地夯实孩子们的学习基础。”栗斌(留守儿童)的爷爷拉着我们的手深情地说:“你们真中!自从你们来了之后,俺孙子回家爱看书了,学习劲头足的很呐!”很多家长纷纷表示,队员们来了这么多天,早出晚归,每天步行数里路,太辛苦了!对于乡亲们的理解和肯定,队员们都是谦虚的一笑:“你们把学生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会努力的,请你们放心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能锻炼一个人的操作能力,砥砺一个人的意志。特别是在这样的志愿活动中,能让一个人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团省委、团市委、校领导 送:校内各部、处、室、院、系 发:各院系团总支、各班团支部
第三篇: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第二十四期
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十四期)二00七年七月二十日 志愿服务抒写青春篇章学院精神尽洒鹰城大地——我校暑期社会实践集中活动圆满结束
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和各院系的重视和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下,学校集中组织了由300余人参加的26支实践服务团队,奔赴基层、农村,紧紧围绕“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这一主题加强调研,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育人效果。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体育系组建团队分赴省“百校结百村”项目中我校的结对村湛河区高阳路办事处小营村和鲁山县鸡塚乡牛王庙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服务活动。在团总支书记的带领下,他们深入农户,走访干部、群众,了解村情、民情,在宣传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政策的同时,通过调研提出了建立生态旅游示范村和文明环保示范村的建议,受到群众和当地政府的肯定和称赞。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服务队在叶县张申庄村开展支教活动,在村小学办起了补习班,三乡五里的学生回到了停办多年的学校。同学们还在操场上办起了戏曲擂台赛,在大家的鼓励和引导下,乡亲积极登台献艺,一时间张申庄村成了周围乡村的中心,操场成了乡亲欢乐的海洋。文学院调研团走进艾滋病村,于艾滋
病患者进行零距离接触。计算机学院的志愿者走进塑料大棚,体验生活,为农户带去了种植的资料,宣传了现代科技。外国语学院、美术系、化学化工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音乐系的同学在郏县、鲁山、等地积极开展阳光支教活动,他们或集中讲授,或入户个别辅导,对11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英语、美术、书法等的培训。软件学院的同学们为叶县城关镇送来了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为大家讲解计算机知识,同学们的所学得以应用提高。服务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勇于实践,学习、宣传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宣传和实践中做出了贡献。在实践中,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拓展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加强了同劳动人民的紧密联系,树立了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东方今报、大河报、平顶山电视台、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平顶山广播电台用其他各县区电视台、报纸等18家媒体的先后报道30余次。目前,我校各实
践服务团队已圆满完成实践任务,胜利返校。报:团省委、团市委、校领导 送:校内各部、处、室、院、系 发:各院系团总支、各班团支部
第四篇: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第二十二期
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十二期)二00七年七月十七日风雨兼程奔赴将军故里缅怀先烈发扬革命传统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文学院时间队员一行八人在闫玉山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对将军故里,红色土地的崇尚和满腔的热情奔赴大别山深处的信阳市新县,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参观学习,重温红色经典,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坐落于红城东侧的英雄山和凤凰山之间,占地面积约三公顷,建筑面积3380平方米,中式建筑庄重典雅,金碧辉煌。走近博物馆,抬头仰望,气势恢弘的徽式大门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12个金碧辉煌的大字。
首先,参观了第一陈列厅,随着讲解员的娓娓到来和这里陈列的图片、实物,鄂豫皖苏区的形成、八七会议在鄂豫皖苏区的贯彻、以及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皖西革命根据地等的形成。这些离遥远的历史事件,在新县小分队队员的脑中 形成了鲜活生动的画面,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带给队员们深深的思考。紧接着,参观了二三展厅,在一幅幅历史图片和遗物前驻足深思,简陋的装备,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阻挡革命先烈的步伐,他们艰苦奋斗,流血不流泪的精神将
永远鼓励着人们不断奋斗向前。
对新县小分队影响最深刻的是“将军的摇篮”展馆,43位新县籍受衔将军的照片一字排开,引人注目,他们也为新县赢得了“将军故乡”的美名。走出博物馆,艳阳高照,苍柏青翠,绿水青山之间,队员们体会到了战争年代的艰辛和和平年代的幸福,同时对党对先辈产生了由衷的崇敬之情。
报:团省委、团市委、校领导 送:校内各部、处、室、院、系 发:各院系团总支、各班团支部
第五篇: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第五期
平顶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五期)二00七年七月七日
精心安排为奉献热心帮助同是情
迎着7月7日的第一缕阳光,政法学院“阳光乡村夏令营”义务助教队员们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又一天。按照“早晚一会”的惯例,结合日程安排,一大早,林春升老师就“阳光乡村夏令营”培训班活动作了详细安排:
一、“阳光乡村夏令营”培训班正式开班;
二、与龙泉寺村团支书郭淄麟共谈团组织工作;
三、给学生家长召开学生安全会议。早上八点钟,部分队员来到了培训地点——龙泉寺村小学。此次培训按原计划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经过林老师与栗村长和龙泉寺小学陈校长的沟通和协调,小学为队员们提供了两间教室。经过队员们紧张的备课,在这里他们开始了第一节授课。队员们都情绪高涨,课堂上向同学耐心讲解,同学们也虚心受教,一切井然有序;课下,志愿者们和当地学生谈笑风生,互交朋友,增进友谊。通过给同学们的上课和与同学们的交往,队员们的确亲身感受到了肩上责任之重——将教育之火传承下去是志愿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此同时,林春升老师带领其他队员与龙泉寺村团支书郭淄麟在村团支部办公室共谈团组织建设工作。在座谈会上,队员们就团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郭兹鳞书记进行了探讨,从中吸取精华,弥补队员们工作中的不足。
此次座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对于促进队员们今后团学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于培训班中小学生的安全考虑,下午三点钟,龙泉寺村村长栗军和林春升老师共同主持,召开了“‘阳光乡村夏令营’义务助教学生安全问题”家长会议。会上,栗村长就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要性给家长做了说明,希望学生家长配合;林老师主要就我政法学院“新农村建设服务团”的性质、内容、目的及意义做了介绍,并通告了此次“阳光乡村夏令营”培训班的纪律和考勤制度,接着又向与会的学生家长征求了关于培训活动的建设性意见。此次会议的召开为“阳光乡村夏令营”培训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更是教育了学生家长,使家长更透彻的明白了什么是安全教育和教育安全的问题,受到了家长朋友的热烈欢迎。
踏着落日的余晖,队员们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回到了驻地。在疲惫与汗水中,队员们感慨万千: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一切。在服务农村孩子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在实践中更是升华了自己,学会了做力所能及的事,队员们很是欣慰。
报:团省委、团市委、校领导 送:校内各部、处、室、院、系 发:各院系团总支、各班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