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玉米种植区域发展方向[定稿]
我省玉米种植区域发展方向
结合区域生态特点和经济现状,优化种植布局,对促进四川玉米节本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盆地中部
该区属春夏玉米交错区,有利于发展抗旱优质蛋白玉米。
该区域特点———玉米播种面积约800万亩,占四川玉米播种面积的40%左右。这些地区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多数年份降雨总量不足900毫米,春季多干旱,大雨开始迟,抽雄期降水保证率不足60%,是产量波动较大的区域,玉米平均单产280-320公斤/亩。该区长期以来,以养猪业为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玉米籽粒饲料“供小于求”;加之,近年迅速发展的山羊等草食动物,饲草饲料紧缺。
发展方向———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优质蛋白玉米,推广配套技术,强化秸秆利用。优质蛋白玉米主要是赖氨酸含量较高,约0.4%
左右,比普通玉米高1倍,属人类和动物的必
需氨基酸,是养猪的优质饲料,籽粒含蛋白质12%以上,比普通玉米高4-5个百分点。收获后,秸秆含粗蛋白约9%左右,因此籽粒连同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可通过育种和节水抗旱栽培措施,选育和科学种植容重高、生育期适宜、生物产量高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在获得高产玉米籽粒的同时,还可获得大量草食动物可利用的玉米秸秆,真正实现养猪用的籽粒饲料与养羊用的饲草兼顾,可为建立多元化养殖和加工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盆地东南部
该区属春玉米高产区,重点发展高淀粉玉米。
区域特点———该区玉米种植面积400万亩,约占四川玉米播种面积的20%。这些地区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伏(秋)旱是主要的农业灾害,抽雄期前后30天降水保证率70%以上,并且光热资源丰富,玉米灌浆期长,单产稳定,玉米平均单产340-380公斤/亩,是四川玉米高产区。
发展方向———该区应重点发展高淀粉玉米。高淀粉玉米是指玉米籽粒中粗淀粉含量在75%以上的专用型玉米。它包括支链淀粉和直
链淀粉玉米两大类,前者淀粉消化率可达85%(普通玉米为69%),是食品、纺织、造纸工业的极好原料,后者是取代聚乙烯、生产可降解塑料、乙醇汽油的重要原料。高淀粉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和出粉率对玉米淀粉生产的效益至关重要,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利润就会明显提高,是最有可能实现产业化的玉米品种类型之一。加之,我国玉米籽粒中粗淀粉含量按地域划分有南高北低的趋势,因此,在四川盆地东南部发展高淀粉玉米具有区域生态优势,并以加工促进增收。
深丘和高原山地
该区宜大力发展青饲青贮玉米。
区域特点———该区玉米面积750万亩,占四川玉米播种面积的35%左右。这些地区一般土壤瘠薄,保水保肥力差,坡度大,冲刷严重,耕作粗放,籽粒玉米平均单产200-250公斤/亩。而发展草食动物需要大量的青饲料。
发展方向———结合相应的政策和生态条件,该区可发展不同类型的青饲青贮玉米。青饲青贮玉米是指收割玉米鲜嫩植株,或在乳熟期收获整株玉米,或是籽粒收获后利用茎叶,切碎后直接或经发酵后用作牲畜饲料,还可通过加工出口创汇。
城市近郊
该区宜发展鲜食玉米。
区域特点———该区玉米播面约70万亩,只占四川玉米播种面积的5%左右。这些地区多受阴湿天气、干旱等灾害的影响,籽粒用玉米产量波动大。但具有有利的区位优势和较好的经济基础。
发展方向———这些地区可与大、中型城市发展第一、第二线蔬菜生产基地相结合,大力发展甜质、糯质等鲜食特用玉米产业。利用该类型玉米收获鲜穗、生育期短的特点,配套先进的增温技术、精量播种技术等,实现超常早播和夏播,避开夏旱和低温对玉米关键期的影响,实现
多季(或反季)种植和无公害生产,并积极培植加工企业和配套养殖业,发展清洁化加工技术,进行速冻分级包装和精深加工,必将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区域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区域分布
1.主要分布盟市:阿拉善、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1.1主要分布旗县: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期、五原县、临河区、磴口县、杭锦后旗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乌审旗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
呼和浩特市:和林县、土默特左旗
赤峰市:碦喇沁旗、元宝山区、松山区、宁城县、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敖汉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
通辽市:科尔沁旗、奈曼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期、扎鲁特旗 兴安盟:科右前期、科右中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 1.2主要分布乡镇:
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温都尔图勒镇
五原县:主要分布在银定图、塔尔湖、新中公、巴音套海一线西南区域 临河区:主要分布在狼山农场、新华镇、乌兰图克镇、隆胜镇、双河镇 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黑柳子、团结、新民、公庙子、先锋、白彦花等6个多乡镇
杭锦后旗:211省道以南的区域,涉及头道桥、小召、召庙3个乡镇 磴口县:辖区中东部沙金套海、公地、纳林套海、哈腾套海4个乡镇苏木 达拉特旗: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鄂尔多斯以北的沿黄河冲积沉积平原,从西向东覆盖了中和西、昭君坟、展旦召、树林召、白泥井、盐店6个乡镇 乌审旗:省道S306沿线的纳林河、陶利、达布察克、河南、图克5个乡镇 杭锦旗:杭锦旗西北与磴口县和杭锦后旗交界的巴拉贡镇和呼木都镇 土默特右旗:在海子乡与小召子乡一线有分布
土默特左旗:在兵州亥、北什轴乡、万家沟果园有分布 和林县:主要分布在巧什营乡、舍必崖乡、大红城乡一线
松山区:早熟品主要分布在沿阴河流域的刘家营子、大庙镇一线,中熟品主要分布在沿舍路嘎河流域的老府镇、王府镇、中晚期品主要分布在太平庄、兴隆庄沿线。
阿鲁科尔沁旗:主要分布在西南的与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接壤的双胜镇、巴拉旗新发镇
巴林左旗:主要分布在集通铁路东南以隆昌镇为中心的区域 巴林右旗:主要分布在辖区东南、西拉沐伦河流域以北的区域 林西县:主要分布在集通铁路以南,西拉沐伦河流域以北的区域 科尔沁区:分布在沿西辽河流域的丰田镇、育新镇、孔家堡镇、钱家店镇 科尔沁左翼中旗、:由西向东沿新开河流域在希伯花、舍伯图、腰林毛都3个乡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古迹乡、额尔格图镇、葛根庙镇、呼和马场良种厂有分布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义和塔拉林场、杜尔基镇
开鲁县: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麦新、黑龙坝、建华、东风、吉日嘎郎图 扎鲁特旗:在格日朝鲁镇、嘎亥吐镇、巨日河镇、黄花山镇、香山镇、乌力吉木仁苏木均有分布
突泉县:六户镇、杜尔基农场、水泉乡、太平乡、永安镇
第三篇:山区玉米种植探讨
大化县石山地区玉米丰产
栽培技术探讨
摘要:大化县石山地区生态条件复杂、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缺乏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等问题,本人在石山地区从事农业工作多年,对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开展了研究,经过总结,对如何组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高单产等一些带共性的原则和技术规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玉米种植 技术
大化县石山地区,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地理气候生态条件是:山系纵横,山高谷深,海拔高差悬殊;常年多雨多雾,低温寡照;大风暴雨、倒春寒、春旱、夏秋伏旱、秋风等灾害天气频繁;土壤肥力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玉米种子生产的发展。为提高本区的玉米生产水平和切实保障本区杂交玉米种子的足量优质供应,多年来,各级种子部门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探索改进生产技术,使本地玉米及玉米种子生产水平得以逐渐提高,本人经十余年的学习探索和生产实践,总结整理了一系列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优质高产的理论和技术。现就一些共性作探讨:
一、因地制宜的选用抗病高产良种
选用良种,也叫“备种”。品种是内因,栽培技术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用。因此,选用优质、抗病、丰产玉米杂交良种是获得玉米丰产的基础,无论土地肥力高低,只要我们正确选用适宜的玉米杂交良种,一般都比当地品种增产30-40%,有时会成倍增长。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适宜大化县石山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主要有:“正大619”,“正大618”。搭配品种有:“818”,“迪卡007”等。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的营养物质积累要多些,因此,晚熟品种产量相对要高些。
上述“正大619”广适性品种。
二、整地——农闲时整地为播种做好准备
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出苗齐全一致。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是确保出苗全、出苗均匀的重要措施之一。“正大618”、1
“ 正大619”由于种子粒小,顶土力较差,出苗弱,盖土厚度超过5厘米种子萌芽后容易盘芽,长不出来。针对这一弱点,在播种前应掌握土壤水分合适时进行整地犁耙,冬闲地或前茬作物收后,应及早翻梨晒垡,要求深耕20—25厘米,翻犁两次,耙碎再进行人工碎土。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块还要开好田边四周排水沟。并捡除秸杆杂草和石块,达到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干净。然后拉线开播种沟或起畦播种,一般畦距120厘米,畦面宽50—55厘米,高15—20厘米,播种时,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深犁浅盖土,最好人工细土覆盖,做到无大块土压种,盖土厚度2厘米左右,保证盖土厚度基本一致,确保出苗全、整齐一致。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保证合理的群体结构。
玉米种子在10—12℃时正常发芽,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早玉米应适时早播,大化县石山地区气温较低,以“惊蛰”前后播种为佳,各地可根据气象预报和品种特性,适当提前或推后播种,在适宜播种期内要抓住雨后土壤湿润的有利时机抢种。如季节已到,久旱无雨,则采取施足水肥后播种,以达到抗旱抢种的目的,切忌“三干”(即干土、干肥、干种)播种。晚玉米—般在7月上、中旬播种最佳。合理的群体结构,是保证个体发育与群体协调,获得理想的最佳产量的必要条件。根据几年来田间调查结果显示,“619”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3400--3700株之间,“618”每亩,适宜种植2800-3200株之间,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根据土质情况肥密瘦稀。目前常用的种植方式有以下两种。
1、单行双株。种植规格“619”为93厘米×40厘米,“618”为93厘米×50厘米,采用这种方式种植,即可通风透光,增加光合效率,又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病虫害发生,还可增加边行优势和减少施肥劳力,肥料集中,减少浪费,播种时每穴播种子2一3粒。
2、双行单株。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采用这种方式种植,即通风透光良好又不浪费地力和空间,播种时每穴播两粒种子。
上述一般情况下亩基本苗保证在4000株左右,即可获得高产稳。
四、科学管理,配方施肥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深入田间,逐块逐行查苗,若发现缺苗应采取措施补救:一是补种,缺苗较多的地块,要及时用经过浸种催芽露白后的种子补播,方法是打洞或控穴淋水类后播种,盖土;二是补苗,可采用事先准备的营养杯育苗移栽,也可在原大田多苗穴移苗补栽,先打洞或挖穴栽苗,后淋定根水。移栽或补种都必须在三叶前完成,补后偏施水肥1—2次,幼苗长至4一5叶时定苗,去弱苗、虫苗、畸苗,留粗壮一致的苗,并尽可能选留定向的苗,拔苗时应斜向外侧轻提,以减少对留下苗的根系的影响,如在5—8叶期发现有分蘖苗,应及时拔除,以免消耗养分,拔除分蘖苗时,注意不要损伤植株。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要吸收很多养分。播种时要施足基肥,基肥要以有磷肥为主和无机化肥相结合,一般亩产400公斤玉米干粒,露地栽培的亩施基肥,腐熟优质农家肥1000—35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公斤,以满足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幼苗出土3叶1心前,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亩用尿素10~15千克离幼苗根部7~8厘米打孔深施促苗棵生长。5~6叶期间苗定苗,亩用碳铵15~20千克打孔偏施弱苗,促平衡生长。施肥时不能把肥料抖落在幼苗上,防止烧苗。其次是巧施拔节肥:玉米拔节后营养器官旺盛生长,雄穗和雌穗先后开始分化,对养分的要求日益增大。为争取秆壮、穗大,在植株8~9片可见叶时,亩用尿素20~25千克、普钙30~35千克、复合肥10~15千克混匀深施作拔节肥。最后重施穗肥:玉米生长进入大喇叭口期,适时重施穗肥,是实现高产的一个关键环节。在10~11片全展叶时,亩用尿素35~40千克与复合肥15~20千克混匀深施作穗粒肥。
五、抗旱防涝、防治病虫害、防倒伏
1、抗旱防涝。玉米抽雄前10天到开花后20天对水分要求最多,最敏感,约占总需水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时若土壤干旱缺水,易出现“卡脖子旱”,雄花不能抽出,雌穗不能吐丝,或花期不遇,造成减产,应及时进行抗旱,如果降雨过多,土壤水份过量,会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和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而导致青枯,地面积水还会导致
玉米严重缺氧而中毒死亡,应及时排水防渍防涝。
2、防治病虫害。玉米主要虫害有玉米螟、黑毛虫、铁甲虫、小地老虎、蚜虫等主要病害有纹枯病、根腐病、小大斑病等,应经常深入田间检查,做好病虫测报,备足对口农药及时准确地消灭病虫鼠害。玉米苗期,可用甲胺磷50克对水0.1公斤拌玉米籽粒1公斤,防治鼠雀危害。苗期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粘虫、毛虫等。小地老虎主要是躲在被咬倒的玉米幼苗附近的泥土里,一般是幼虫,可采用早上人工捕杀的方法。毛虫防治方法,用敌百虫150克兑水75公斤,喷雾叶片,也可以用1%的敌百虫液喷雾在青菜叶、红茹叶、玉米叶上制成毒饵,撒放在幼虫潜藏的周围或地头诱杀。粘虫可用甲敌粉1.5—
2.5公斤,加细泥15公斤,或用40%乐果5克或92%的磷胺50克,加适当水稀释后,加细泥10公斤制成毒土,撒施玉米心叶内,在5—7叶时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2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大螟危害。玉米穗期的主要虫害是玉米螟为害叶片,茎杆及雄穗,应在玉米心叶期(即抽雄前),用50%可溶性巴丹500克,加细泥或煤渣粉30—40公斤拌匀成的毒土或用辛硫磷乳油,甲六粉、呋喃丹等制成的颗粒剂撒人放心叶内进行防治。一般情况下第一次防治是5叶期,第二次防治期大喇叭口期,即1米高左右。7—10天一次防病2—3次。
3、培土防倒伏:移栽密度过大,在茎秆伸长时肥水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倒伏,影响产量。其防治方法是:在种植时要深耕,增施基肥,并注意植株密度,保证叶片有足够的光照,以壮秆,提高抗倒伏能力;中耕时要适当培土,使玉米扎稳根架;施肥时要氮、磷、钾结合,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在抽雄前7天喷施维他灵,可降低株高25~30厘米,降低穗位高10~15厘米,有防止倒伏的作用,一般每亩叶面喷施25毫升。同时在大风雨后发现有倒伏,应及时扶正培蔸,必要时要插竹棍绑护。
六、玉米除草剂
(1)用38%阿特拉津在玉米播种后喷药封闭杂草。
(2)用41%异丙草胺或50%莠去津悬乳剂或50%扑草净或43%丁
草胺等兑水(在墒湿)喷雾防治。
(3)20%百草枯在杂草多时喷玉米行间防除(勿喷着玉米上)。每次追肥前,人工清除行间、畦间内杂草,施肥后用细土盖严施肥孔。
总之,种好玉米主要有五大关键间问题:“选好种、起好沟、备够肥、把握好播期、保全苗齐苗。”良种必须要良法配套才能夺取高产。各农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操作,提高地块玉米单产。
第四篇:玉米种植技术
示范县项目玉米种植技术方案
一、推广优良品种。籽玉米以冀承单3号、承单
13、新冀承单3号、承单22等极早熟或早熟品种为主,青贮专用玉米选用东陵白、哲单
37、承早20、哲单7号、四单
19、赤单85等。
二、主推技术:玉米旱作覆膜种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种子包衣、精量播种、前氮后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等技术措施。
三、高产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玉米高产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播种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质地为轻壤或中壤的地块上,这样的土壤通透性好、肥力高,可满足作物对氧气及各种肥料的需要。春季耕翻失墒多,应在秋季进行,并通过耙耱、镇压等保墒措施,蓄住土壤水分。耕作深度应考虑土壤质地,土体构造及能源消耗,从多方面考虑,耕深以25厘米左右为宜,并及时铺膜,压严,防止风揭膜。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我旗一般在4月25日-5月5日播种为宜。确定合理的播种密度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紧凑型品种宜密,平展型品种宜稀;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③梯田宜密,洼地宜稀;④沙壤土宜密,粘土宜稀;⑤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⑥清种宜稀,套种宜密。每亩播 1
种量=每亩穴数×每穴粒数×粒重÷发芽率。播种方式为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30厘米种植。
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铺。一般以亩施农肥1500-202_公斤为宜,种肥以磷肥为主,在肥力低的土壤可配施少量氮肥,用磷肥作种肥应提倡与农肥混合,避免被土壤固定,施用量以每亩5-6公斤为宜,配施氮肥元素应在2.5公斤左右。应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施攻秆肥和攻穗肥。攻秆肥:拔节期幼苗生长旺盛,雌穗开始分化,对养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应追肥。追肥时间应考虑基肥和种肥的施用情况,当基肥或种肥充足时,拔节肥施用不宜过早,施肥量占追肥40%左右。攻穗肥: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间追肥称为攻穗肥。此时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决定果穗体积和行数分化的关键时期,结合中耕、浇灌进行。施肥的最大肥效在雌穗小穗分化期,即在大喇叭口期施用,施肥量应占追肥总量60%左右。施用方法应将氮肥施于土内,最好是直接施入湿土层,并用湿土封严。
4、加强田间管理。①做好查苗、放苗、补苗、间苗、定苗工作,确保苗全、苗壮。②加强中耕。拔节前后中耕一次,深度5-6厘米,小喇叭口期前仍应中耕,但以2-3厘米为宜。③及时浇灌。大喇叭口期灌水一次,抽雄期、灌浆期视自然降水情况适时浇水。④隔行去雄与人工辅助授粉。
5、站秆剥棒,适时收获。
四、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开展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6期以上,按照生产季节的需要不定期的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现场观摩或现场指导,推广示范区的经验和做法。
第五篇:玉米种植技术
玉田县202_年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实现202_年我县全年粮食增产目标,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发挥玉米增产优势,在玉米生产当中要突出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指导,把增产措施落实到位,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把好播前准备关
(一)选择优良品种
要根据种植样式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玉米新品种。要优先选择抗倒性好、后期叶片保绿度好、光和物质生产高效的紧凑耐密型、增产潜力大品种,搭配半紧凑耐密型品种和平展大穗型品种。春播套种玉米以纪元128、三北
21、农华101、先玉335、东单60、三北6号、中单808、宽诚60等为主栽品种,夏播玉米以京玉
16、纪元1号、浚单20、浚单
22、郑单958、冀农1号等为主栽品种,套种以三北
21、农华101、浚单
22、郑单958等为主栽品种,一垵多株种植模式以冀农1号为主栽品种。
(二)搞好种子处理
播前搞好种子处理是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的重要措施。种子处理应做到“四要”:一要搞好种子精选;二要播前晒种2-3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三要种子包衣或药剂处理,对有地下害虫危害或有病害发生危险的地块,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减轻苗期病虫的危害;四要播前做好发芽试验,确保苗全、苗匀、苗齐。
(三)合理精细整地
春播玉米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进行秋深耕深松的基础上,早春进行镇压耙磨,精细整地,使土壤细碎无坷垃,上虚下实,蓄水保墒。夏播玉米在上茬小麦播种前深耕深松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在麦收后采取机械化铁茬免耕播种,争抢农时。
二、严把播种质量关
1、适期足墒播种。春玉米始播期以当地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为标准。在温度条件尚未达到播种要求时,不要急于早播,以保证幼苗健壮生长。播种期偏早常导致种子萌发至出苗时间过长,幼苗瘦弱,易感染丝黑穗病,易遭受低温冷害,后期灌浆期昼夜误差小不利于灌浆。我县春玉米适播期一般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根据今年气象干旱的问题,春玉米有水源条件的地块,播种前要洇地造墒,或在适播期内趁墒、抢墒播种;没有水源条件的地块,只要气温达到播种要求就可以趁墒、抢墒、抢雨播种,或异地运水坐水播种,确保一 1
播全苗。套种玉米播前要结合麦田或菜田浇水造墒后播种。菜田套种播期可以根据茬口需要确定播期,麦田套种玉米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夏播玉米播期越早越好,在小麦成熟期采取熟一块收一块播一块的方式,采取机械化铁茬免耕播种,争抢农时,为夏玉米高产秋季播种适时麦奠定基础。
2、采取适宜种植样式。春播玉米选用紧凑型耐密型品种的地块可采用60 厘米等行距平作种植样式,选用平展型品种的地块,可采用玉米与大豆2:
1、3:1间作或大小垄种植样式(大行距70-80厘米,小行距30-40厘米);夏播玉米推广平作种植样式,尽量改套种为夏播平作样式。
3、合理密植。结合选用耐密型高产品种和化控技术,合理增加密度,一般应较普通生产条件下种植密度增加10%左右,或每亩增加500株左右。适宜密植范围可根据采用的品种株型特征和要求的适宜密度等来确定。一般紧凑耐密型品种密度范围4000-4500株/亩,半紧凑耐密型品种密度范围3500-4000株/亩,平展大穗型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可控制在3000-3500株/亩。
3、推广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播种是提高播种质量、提高播种效率的重要措施。玉米机械化播种,要根据品种适宜密度和平均行距调整好株距,根据要求的密度、种子大小和发芽率确定播种量。播种机必须拖带覆土环,覆好土,用“∨”型镇压轮镇压提墒。要求起落整齐,线条直,播到头,播到边,不重播,不漏播,播深3-5厘米,发现漏播的随插标记随补种。
4、测土配方施肥。结合我县各地的具体情况,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参考量为:纯N20-25公斤(底施30%-40%,追施60%-70%),P2O57-8公斤,K2O 8-10公斤,ZnSO41-1.5公斤,MnSO41-1.5公斤,结合整地亩施入优质有机肥202_公斤。播种时每亩可施用氮、磷、钾各含15%的优质复合肥45-50公斤,ZnSO41-1.5公斤,MnSO41-1.5公斤,要做到种肥隔离,防治肥烧苗。
5、化学除草。平作玉米,播后芽前用40%乙阿合剂每亩150-200毫升或玉草净每亩200克,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处理,亦可采用克草灵、玉农思等除草剂。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喷施药液量要充足,用手动喷雾器喷洒,每亩不能少于30公斤的药液,强调一次喷洒均匀,不重喷不漏喷。套种和间作种植,要严防除草剂对相邻作物的危害。
三、把好田间管理关
1、及时查苗补苗。玉米出苗期,要及时深入田间检查。如果发现缺苗断垄现象,要及时补种补栽,确保合理适宜的群体。
2、适期间定苗。在玉米3-5叶期进行间定苗,按留苗密度和行距确定株距,若中间缺株时,两边或左右邻行可留双株。间定苗时要剔除弱苗、小苗、杂苗和病苗,做到“四留四去”,即留壮苗去弱苗,留纯苗去杂苗,留健苗去病苗,留扁茎苗去圆茎苗,实现苗全、苗匀、苗齐、亩壮。
3、中耕松土、培土。春播玉米一般中耕2-3次,定苗前中耕1次,深3-5 厘米;拔节前中耕1次,深度10-12 厘米,中耕松土要留有护苗带,避免伤苗;封垄前进行培土,培土高度7-8厘米。夏玉米采取化学除草、秸秆覆盖等方式,实施少耕或免耕栽培。
4、科学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进行分期追肥。春玉米和底肥足的高产套夏玉米地块,拔节期追施追肥总量的30%,大喇叭口期追施追肥总量的70%,即拔节期追施尿素7.5~1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7.5~20公斤。夏玉米和套种玉米一般地块追肥,采取“前重后轻”的原则,拔节期追施追肥总量的70%,大喇叭口期追施追肥总量的30%,即拔节期追施尿素17.5~2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7.5~10公斤;高产地块,在花粒期还要每亩补施尿素7~10公斤,保证玉米中后期不脱肥。追肥应人工开沟深施或机械化深施,并结合灌溉,提高肥效利用率,切忌地表撒施。大力推广穗期(大喇叭口期)采用机械化中耕施肥机施肥作业,以提高施肥效率、保证施肥质量。同时提倡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花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等叶面肥。
5、搞好化学调控。玉米高产田,一般密度较大,植株生长旺盛,潜在旺长和倒伏危险。用玉黄金化控,可使玉米基部节间缩短、株高降低,生长健壮。一般可在7至11叶期(根据品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玉黄金,每亩使用20毫升,加水30公斤稀释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
6、合理排灌。春播套种玉米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及灌浆期,对土壤水分十分敏感,遇旱要及时浇水。玉米的主要生长季节在夏季,降雨较多,易造成田间积水,要在暴雨后及时进行排水防涝。
7、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增加穗粒数,促进玉米穗大、粒多。具体方法是:在玉米散粉期,将一根长绳两端栓两根长度适中的竹(木)杆,于上午8~10点,由两个人分别举一根杆在田间行走,使绳子碰到雄穗,帮助花粉散落在花丝上。
四、把好病虫草害防治关
(一)病害防治
我县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大小斑病、黑粉病。
1、玉米粗缩病。在种子药剂包衣防止黑穗病、玉米苗期灰飞虱的基础上,对
玉米粗缩病重点发生地块,喷施凯尔杀毒每亩50克或植病灵2号每亩100毫升,兑30公斤水,喷2-3次,能有效的防止玉米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
2、玉米大小斑病。对发病的地块,在玉米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30-45公斤,加0.5%的磷酸二氢钾喷雾。
3、黑粉病。黑粉病防治可在播种前用20%三唑酮乳油1000毫升,拌入25公斤种子,或2%速保护利可湿性粉剂1克,拌20公斤种子,或用0.2%硫酸铜拌种,或用0.1%的抗菌剂401侵种48小时,可减轻危害。田间作业要尽量减少植株叶片损失,田间出现病瘤后要及时清除并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源。
(二)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苗期地老虎、二代粘虫、玉米螟、红蜘蛛、蚜虫。
1、苗期地老虎。应控制在地老虎3龄前,用菊酯类农药进行喷雾,防效较好。三龄后采用毒饵进行诱杀。毒饵配制:炒香麦麸或棉饼每50公斤加敌百虫1.5公斤,加水适量,每亩用1.5-2.5公斤饵料,于傍晚顺垄均匀撒入田中。
2、二代粘虫。粘虫发生时,亩用90%敌百虫晶体100克、2.5%功夫乳油50克或4.5%高效氯氢菊酯5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3、玉米螟。当心叶末期为害的花叶率达10%,或大喇叭口期田间发现1-2%的虫株时,应及时除治。玉米螟防治方法: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600倍液,或B.T乳剂每亩用每克含100亿以上孢子的乳剂200毫升,也可制成颗粒剂撒施。也可选用50%杀螟单可溶性粉剂100克对水灌心叶,或0.1%功夫颗粒剂每株0.16 克。也可喷洒5.7%百树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40%增效速灭杀丁或5%来福灵乳油202_倍液。
4、红蜘蛛、蚜虫。可选用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叶面喷雾。蚜虫亩用5%啶虫脒20-30克或10%吡虫啉20克,兑水30-50公斤喷雾。
同时还要注意防治蓟马、蝼蛄、金针虫等害虫。
(三)田间草害防治
玉米田间杂草的防治,苗后采用茎叶处理直接杀灭杂草,可使用克无踪、百草枯等,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田间杂草3—5叶期喷药效果好,不要等到草龄过大再用药。在施药时避免漂移到作物茎叶以及相邻作物和苗木上,以免产生药害。喷施药液量要充足。要避开高温干燥天气,防治药物中毒。喷药后如果连续降雨,雨后要进行补喷。
五、把好气象灾害补救关
我县玉米生育期间自然灾害频繁,可能发生暴风雨和冰雹等气象灾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因暴雨发生涝灾,要及时排水,排水后及时中耕散墒。因暴风雨发生倒伏,要及时人工扶起。发生冰雹灾害要视灾害程度及时补救,如果雹灾不十分严重,灾害发生后要及时中耕松土提温;如果雹灾非常严重,要及时毁种其它适宜作物。发生倒伏、雨涝、冰雹的地块,均要及时补施10-15公斤三元复合肥,促进玉米复壮。如果遇到极端低温灾害,可以在低温天气来临前1-2天内浇水,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解剂和微肥进行预防,以促使玉米快速生长。如果玉米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干旱要及时浇水降温缓解旱情,扬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连阴雨“桑拿”天气,要及时在降雨停止后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结实率,减少空瘪粒。
六、适期收获
收获期按各品种的成熟特征而分别收获。一般玉米成熟时籽粒乳线消失,完全硬化,并呈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和形状。成熟后要及时收获,以确保高产及时播种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