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学习魏书生[★]

学习魏书生[★]



第一篇:学习魏书生

.学习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固镇三中:王敏捷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进而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向改变一丝,改变一毫。

二、笑对人生

•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便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

•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反过来,你板着阶级斗争面孔对待生活,那就天天都有值得生气的事情。你若对着镜子哭,它当然也对着你哭。•笑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能力,一项技术。笑能使心理轻松、思维敏捷、强身祛病、延年益寿、增进团结、吓跑困难等等。

从那几个方面能提高笑的水平呢?

•首先要多做实事

•对别人要有一片好心,与人为善

•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特别要少想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

•要看的自身的渺小

•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

•做感兴趣的事

•唱几支歌

•拖拉法

•冥想善于寻找欢乐

人生苦短,人好不容易才获得一次在地球上生活七八十年的机会,人生值得高兴的事情又有这么多,如果不会笑对人生,那真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

第二篇:学习魏书生有感

学习魏书生有感

东于中心校东于小学 逯建强

魏书生,我想教过书的人应该都听说过,但我可没那么佩服他,就算是去年看了他的讲座我也不过是感动而已,真正佩服他是在前两天,我刚刚读了他的日记之后。

魏书生是怎样一个人,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大教育家,像孔子一样,不过他的教育方法符合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能挣脱开世俗的影响,这也是大多数同行人所不及的。

1、善于动脑

我虽没有见过魏书生,但我可以想象就算“不可就要”的人到了他班也能“苏醒”过来,这似乎得益于他良好的班级气氛,更在于他善于动脑的精神,他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也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他良好的班级气氛。

2、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魏书生的笔下,每个学生被管得服服帖帖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拥有无数的助手”。所以每次出门,他什么都不用担心,说不定还有惊喜呢?我曾经把这种气氛归纳为理想世界,但这种理想世界很快在魏书生身上得到了证明,作为同行,我在佩服的同时也不断地给自己制造疑虑“这可能吗”、“在课改日益难行的今天能实现吗„„”但到最后,我还是妥协了,因为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达到。

自从教以来,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先人走过的路,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弊端,恐怕没几个人想过、想通。魏书生想通了,所以他成功了。

3、会煽风点火

魏书生从教期间,搞了很多活动、规定等都能坚决地执行下去,这不光得益于学生所做的努力,还得益于他们有一个会“煽风点火”的老师:魏书生。有了他,学生的热情不减,总感觉自己当家做了主人,这也是魏书生成功的又一个法宝。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凭空想象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看学生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就行了。

受魏书生的启发,我曾经这样定位下一代:“不管他学习好不好,只要他对任何事情都能充满兴趣就可以了,纵然他连初中也没读下来也无所谓”,因为我心目中的教育在社会。魏书生的学生就是这样,做什么都有一种使不完的热情,做得永远是自己愿意做的事。但看看我们的学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魏书生值得学习的方法还很多,如下午前两节用来开班会,进行真善美的教育,把其它时间留出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等。

但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他的日记“学生座位资源组合”一文末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学生的相互交往中,学生与学生的组合中,还许许多多奥妙远未被我认识”这才是一个道中人的内心写照。

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成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

2009年10月

第三篇: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

浅谈对《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的感悟

在仔细学习了《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后,深受教育与启示。让我觉得他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家。在我国适逢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大转折时代,他认真思索了社会对学校的新挑战,新需要,创造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论,并主持了盘锦市的教育工作,把自己的教育理想由理论变为现实。他在自己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一直没停止过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深刻影响。看看魏书生的称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可谓成绩卓著,享誉教育界。他对教育有着火一样创造热情,沉静的反思能力,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他对学进行的智育、美育、德育、体育教育最为深刻,他在中国找到了一条践行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我仅想就他不做改革的看客,勇当素质教育的践行者

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文化素养这一重担,教育者的责任可谓重大。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让我们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向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让学生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呢?魏书生老师的教育体系,班级管理模式,为我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效仿性强的办法。

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语文界的知名人士,他在带两个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的基础上还担任了许多职务,并且经常外出讲学,他的学生在他不在的情况下,仍能认真上课,主动完成各项工作,班级秩

序景然。这些都得益于魏书生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得益于他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尊重、信任,得益于魏老师对学生所付出的爱心,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很得我们学习效仿。

一、通过爱的教育,感受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魏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当教师的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然而,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却永远不成正比,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日渐降低。对于这样的实事,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像魏老师那样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二、班级管理 让人信服

在教育中,我们见多了“爱心”、“责任心”这样的字眼,却很少见到民主和科学。而魏老师却把民主和科学在教育中阐释的淋漓尽致。民主就是师生关系的公平和平等,在他的班级不是老师说了算,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意识就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他们全心付出,共同努力,班级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魏书生老师说:“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商量”,他做班主任,凡是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他主观臆断的。他们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都是全班开会,然后同学们讨论,最后全体通过,就定下了。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也曾尝试让学生实行自主管理,可总是因为不能发展学生的长处而导致失败。魏老师成功了,因为他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想想也是,学生终究是学生,没有哪个学生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不会像魏老师那样,避开学生的错误,而去发掘他的长处和有点,去发掘学生内心那向真向善向美的个性。

魏老师实行的“七个一分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分钟家务、一分钟记忆力比赛、一分钟日记、一分钟唱军歌、一分钟队列、一分钟读名著、一分钟演讲。这也是班级管理的方法,通过七个一分钟使学生的德智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讲究惩罚艺术。魏老师惩罚学生的方法堪称一绝,令人折服。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看似温柔的惩罚方式的背后体现的是魏老师的宽容与爱心。多么简单而又平凡 的方式。可是人家却抓出了很大的教育效果。联想到自己的工作,班中也有班干部,而且班干部所占的比例还不小,可为什么他们凡是事还都来问我:“老师,这件事该怎么处理?”这是因为自己并没有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民主,没有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向魏书生老师学的东西太多,从现在就要像他那样以一颗平常心快乐生活、工作、学习着。

2014.8.10

第四篇: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魏书生的教育与人生的感悟

开封高中

李华

观看了魏书生的教育与人生专题讲座视频之后,深受教育与启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将个人的一些体会与感悟总结如下:

(一)勇于担当,践行素质教育

在我国适逢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大转折时代,他认真思索了社会对学校的新挑战,新需要,创造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论,并主持了盘锦市的教育工作,把自己的教育理想由理论变为现实。他在自己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一直没停止过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深刻影响。看看魏书生的称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可谓成绩卓著,享誉教育界。他对教育有着火一样创造热情,沉静的反思能力,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他对学进行的智育、美育、德育、体育教育最为深刻,他在中国找到了一条践行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不做改革的看客,勇当素质教育的践行者。

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文化素养这一重担,教育者的责任可谓重大。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让我们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向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让学生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呢?魏书生老师的教育体系,班级管理模式,为我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效仿性强的办法。

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语文界的知名人士,他在带两个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的基础上还担任了许多职务,并且经常外出讲学,他的学生在他不在的情况下,仍能认真上课,主动完成各项工作,班级秩序景然。这些都得益于魏书生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得益于他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尊重、信任,得益于魏老师对学生所付出的爱心,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很得我们学习效仿。

(二)通过爱的教育,感受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魏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当教师的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然而,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却永远不成正比,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日渐降低。对于这样的事实,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像魏老师那样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三)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让人信服

在教育中,我们见多了“爱心”、“责任心”这样的字眼,却很少见到民主和科学。而魏老师却把民主和科学在教育中阐释的淋漓尽致。民主就是师生关系的公平和平等,在他的班级不是老师说了算,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意识就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他们全心付出,共同努力,班级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魏书生老师说:“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商量”,他做班主任,凡是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他主观臆断的。他们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都是全班开会,然后同学们讨论,最后全体通过,就定下了。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也曾尝试让学生实行自主管理,可总是因为不能发展学生的长处而导致失败。魏老师成功了,因为他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想想也是,学生终究是学生,没有哪个学生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不会像魏老师那样,避开学生的错误,而去发掘他的长处和有点,去发掘学生内心那向真向善向美的个性。

魏老师实行的“七个一分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分钟家务、一分钟记忆力比赛、一分钟日记、一分钟唱军歌、一分钟队列、一分钟读名著、一分钟演讲。这也是班级管理的方法,通过七个一分钟使学生的德智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讲究惩罚艺术。魏老师惩罚学生的方法堪称一绝,令人折服。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看似温柔的惩罚方式的背后体现的是魏老师的宽容与爱心。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方式。可是人家却抓出了很大的教育效果。联想到自己的工作,班中也有班干部,而且班干部所占的比例还不小,可为什么他们凡是事还都来问我:“老师,这件事该怎么处理?”这是因为自己并没有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民主,没有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效果。

总而言之,要向魏书生老师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从现在起我就要像他那样以一颗平常心快乐生活、工作和学习,关爱学生,科学管理,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

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

11月中旬的时候,我们一行6人有幸到杭州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第十五届名师讲坛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内容。但是让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二天上午所聆听的三个小时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所以我今天在此主要向大家汇报一下听完魏老师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魏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相信很多老师都对他比较熟悉了。为了近距离的观察这位大师,我们特地早起去占了一二排的座位。

魏老师是一位非常朴素的人,走进来就像一位平凡干练的老头。三个小时的讲座,他基本没有用PPT,话题也拓得很开,看似不着边际的讨论宇宙的浩瀚,最后听他娓娓道来,才明白他其实是在传达他的人生信念。

首先他给我们带来了他那句标志性的“松、静、匀、乐”,我想,听过魏书生老师讲座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四个字,更不会忘记,魏书生老师的那种人生心态。魏书生的松静匀乐,其实就是人的心态,人凡事要想得开、想得透,要乐观进取,要学会在工作中享受生活的快乐。这也是我现在工作中所追求的目标,在杭州的那几天,每天早晨我们6人见面时,都要默契的一起念一遍 松 静 匀 乐; 回来以后我也不时的提醒自己要会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不能白来这人世一遭。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在人生观上,魏老师向我们传达了它的 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报告中,魏书生老师说我们的心态应该摆正,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再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再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再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学生不爱听课,那我们就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事业,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快乐的吗?

课堂教学中,他是智慧的懒老师。

虽然他说自己懒,在我看来,其实他是有智慧,他能想办法在不累着自己,又快乐的前提下,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他其实用自己的懒来成就学生的勤。我觉得这种做法看似很冒险,但是也有必要试验一下,可以从一节课的一点内容开始,交给学生完成。学习借鉴魏书生老师好的做法,然后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实践,相信可以有所收获。

在班级管理中,他主张“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把每件事情都实行“承包责任制”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能为

班级出一份力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我自从当了班主任以来,一直对培养班委感觉有些迷茫和困惑。其实反思一下,是我管得太多太细,剥夺了学生锻炼的机会。所以我告诉自己,在以后的班委培养中,尽量让他们都能发挥他们的才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魏老师呼吁我们教师要全方位去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的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智力、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间的这种差异。同时让自己树立为班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管理尽量避免出现“我管你服”的现象,这样总觉得自己是管理他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要与他们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教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己,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尽管我们个人无法改变客观世界,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管理的天清日朗,能让自己更珍爱生命,善待他人,求真务实,奋发进取,能方善圆,宽容开朗。生活的大浪也许把我们冲上高峰,也许把我们卷入深谷,无论在哪一个坐标点上,我们都能让自己自强不息,乐观进取,高楼住得,茅屋居得;高官做得,百姓当得;寒也耐得,暑也熬得;表扬禁得,批评听得;顺境处得,逆境受得。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