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邵庄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制度

邵庄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制度



第一篇:邵庄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制度

邵庄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制度

为创造性地实施和推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打造了全方位、无缝隙的“大环卫”格局,实现了垃圾处理资源化、社会化、产业化、无污染、零废弃的目标,彻底解决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以及“垃圾围村”问题,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环保的原则,按照“政府监管、市场运作、镇为主体、分类实施”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村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体系,逐步把城乡环境卫生纳入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轨道,从根本上改善村镇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有效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运作模式和实施流程

邵庄镇专门设立环卫处,负责管理辖区内道路、街巷的清扫保洁,并将住户生活垃圾收集到村庄标准化垃圾房或垃 圾桶。由镇城建管理部门负责将村庄标准化垃圾房或垃圾桶内的生活垃圾运到镇区的垃圾中转站。提请市环卫局将压缩后的生活垃圾,用专用生活垃圾压缩箱运输车运到市生活垃

圾综合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人员配备与管理使用

1、镇环卫处从现有干部职工中调剂环卫工作人员。村庄按照每50户1人的标准配备保洁员,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备3 名工作人员,由镇规划办统一招聘并管理使用。

2、推进镇村两级保洁队伍建设,成立了镇环卫中队,打造了执法、环卫及道路绿化养护三位一体的城镇管理队伍。全面推行了“门前五包”等多种卫生责任制度,对门前绿化树木和公共设施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进行保护;加大镇容镇貌管理力度,坚决清除乱搭乱建、店外经营等现象,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使用

1、按8000人/台的标准购置小型垃圾运输车,计划配备垃圾车7台,并购置垃圾清扫车一辆,由镇统一管理使用。

2、各村按每200户1个的标准建设垃圾处理处,每村至少建设标准化垃圾处理处1处,由村保洁员管理使用,以便于村内生活垃圾的收集集中。

3、镇政府投资配备垃圾清运车和道路清扫车,做到镇区主干道路垃圾的日产日清。

五、运行费用来源与管理使用

1、各村负责村庄保洁员与生活垃圾收集费用,镇政府予以适当补助。

2、小型垃圾清运车运行费用,由镇政府负责。

3、环卫所经费、工作人员工资,由镇政府负责。

4、垃圾压缩中转站运行费用,由镇政府承担。

5、大型垃圾压缩箱清运车运行费用,申请市财政予以保障。

七、自查考核

镇政府将定期对环卫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镇年度部门综合考核,据考核情况实行以奖代补。实行“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半年一点评”的“三个一”制度,结合半年一次的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观摩,将环境卫生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树优和保洁人员工资挂钩。同时加大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力度,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新格局。考核内容:

1、组织健全(30分)

环卫所运转正常所;村成立环境卫生保洁队伍,有固定的管理人员,以每50户村民设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保证村内保洁、生活垃圾收集正常运转。

2、设备齐全(20分)

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进度检查,确保如期投入使用,要做到配套设施齐全。

3、保障经费(25分)

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垃圾清运费用及时拨付。

4、垃圾足量(25分)

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必须及时足量集中处理。每月通报各村垃圾清运量,年底总考核。

八、组织领导

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规划工作领导任副组长,规划、环卫、执法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院内,具体负责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第二篇:邵庄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制度

邵庄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制度

为创造性地实施和推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打造了全方位、无缝隙的“大环卫”格局,实现了垃圾处理资源化、社会化、产业化、无污染、零废弃的目标,彻底解决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以及“垃圾围村”问题,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环保的原则,按照“政府监管、市场运作、镇为主体、分类实施”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村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体系,逐步把城乡环境卫生纳入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轨道,从根本上改善村镇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有效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运作模式和实施流程

邵庄镇专门设立环卫处,负责管理辖区内道路、街巷的清扫保洁,并将住户生活垃圾收集到村庄标准化垃圾房或垃 圾桶。由镇城建管理部门负责将村庄标准化垃圾房或垃圾桶内的生活垃圾运到镇区的垃圾中转站。提请市环卫局将压缩后的生活垃圾,用专用生活垃圾压缩箱运输车运到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人员配备与管理使用

1、镇环卫处从现有干部职工中调剂环卫工作人员。村庄按照每50户1人的标准配备保洁员,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备3 名工作人员,由镇规划办统一招聘并管理使用。

2、推进镇村两级保洁队伍建设,成立了镇环卫中队,打造了执法、环卫及道路绿化养护三位一体的城镇管理队伍。全面推行了“门前五包”等多种卫生责任制度,对门前绿化树木和公共设施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进行保护;加大镇容镇貌管理力度,坚决清除乱搭乱建、店外经营等现象,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使用

1、按8000人/台的标准购置小型垃圾运输车,计划配备垃圾车7台,并购置垃圾清扫车一辆,由镇统一管理使用。

2、各村按每200户1个的标准建设垃圾处理处,每村至少建设标准化垃圾处理处1处,由村保洁员管理使用,以便于村内生活垃圾的收集集中。

3、镇政府投资配备垃圾清运车和道路清扫车,做到镇区主干道路垃圾的日产日清。

五、运行费用来源与管理使用

1、各村负责村庄保洁员与生活垃圾收集费用,镇政府予以适当补助。

2、小型垃圾清运车运行费用,由镇政府负责。

3、环卫所经费、工作人员工资,由镇政府负责。

4、垃圾压缩中转站运行费用,由镇政府承担。

5、大型垃圾压缩箱清运车运行费用,申请市财政予以保障。

七、自查考核

镇政府将定期对环卫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镇部门综合考核,据考核情况实行以奖代补。实行“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半年一点评”的“三个一”制度,结合半年一次的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观摩,将环境卫生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树优和保洁人员工资挂钩。同时加大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力度,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新格局。考核内容:

1、组织健全(30分)

环卫所运转正常所;村成立环境卫生保洁队伍,有固定的管理人员,以每50户村民设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保证村内保洁、生活垃圾收集正常运转。

2、设备齐全(20分)

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进度检查,确保如期投入使用,要做到配套设施齐全。

3、保障经费(25分)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垃圾清运费用及时拨付。

4、垃圾足量(25分)

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必须及时足量集中处理。每月通报各村垃圾清运量,年底总考核。

八、组织领导

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规划工作领导任副组长,规划、环卫、执法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院内,具体负责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第三篇:xx镇城乡环卫一体化情况汇报

xxx镇城乡环卫一体化情况汇报

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会后,xxx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为把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我镇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现将xxx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为全面推进我镇城乡环卫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以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为副组长,各管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动宣传车2辆,对镇域范围内74个行政村无缝隙宣传,发放《xxx镇村民环境卫生公约》宣传单5000余份,利用74个行政村的广播、宣传栏进行宣传。在全镇营造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携手共建、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二、制定措施,采取镇干部包村制度。镇政府和镇包村人员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包村人员负责指导、监督所包村内卫生整治情况。对环境验收不合格的村,镇包村干部和村负责人要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讨和制定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并取消当年包村干部及村负责人的评先评优的资格。

三、开展评比、组织参观学习。前期,组织全镇机关工作人员对74个行政村的环卫工作进行了评比,根据评比情况,选出村内卫生后20名的行政村负责人到xx镇、xx乡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查找自身不足,为下一步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更好地开展好所在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四、做好村环境卫生经费保障工作。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村内环境卫生工作,根据我镇现有情况,镇财政出资一部分,村内集资一部分,用于村内保洁员的工资、垃圾运送等日常性支出,确保有钱办事的工作机制。

下一步,xxx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提高环卫保洁作业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xxx镇人民政府

2014年1月20日

第四篇:城乡环卫一体化标语

城乡环卫一体化标语

1、环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2、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建共享优美宜居的幸福家园。

3、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造福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

4、整治环境卫生,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科学发展

5、提高城乡群众文明意识,建设城乡优美生活环境

6、整治环境卫生,杜绝“脏、乱、差”行为

7、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个个受益

8、人人参与城乡卫生整治,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9、治理“脏、乱、差”,要靠“你、我、他”.10、垃圾不乱扔,城乡更卫生

11、文亭是我家,干净靠大家。

12、人人参与,户户出力,打造整洁秀丽新农村

13、舍得一人苦,为求万家洁

14、环境优美,村庄整洁,心旷神怡

15、房前屋后干净,进进出出舒心

16、要想生活好,卫生少不了

17、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清洁家园,人人出力

18、老少齐动手,建设卫生村

19、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20、邻里和睦相处,环境干净优美

21、环境美观,养眼养心;村庄整洁,生活舒心

22、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清扫垃圾,人人出力

23、勤整理常打扫,卫生清洁最重要

第五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上下联动强力推进

XX街道掀起城乡环卫一体化热潮

自X月X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XX街道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截止目前,全街道XX个村已全部开工清理,XX个村的清理工作已完成,31个村的卫生费收缴工作已完成,共配套资金15万元,清理路域、河道45公里,各村出动人工2000人次,清理三大堆3100处,清理垃圾90吨,出动机械80余辆。清理墙面、电线杆乱贴乱画和小广告400余处,解决占道经营30起,道路两侧、边沟内、绿化区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街道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紧跟县委步伐,于X月X日召开了党工委扩大会议和由各村支部书记、主任、机关干部参加的工作动员会议,对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建办;制定了《XX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整治任务和清理难度,将XX个村划分成三类,分类指导,分别于16日、20日、28日前进行验收;与各管区签订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任务要求,确定了完成时限,加强了对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XX街道协同各村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与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群众积极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利用村内广播每天早、中、晚把政策讲明,说清城乡环卫一体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让群众从思想观念上认可并接受环卫一体化工作,从内心深处真正拥护。街道开展了干部进社区、进农家宣讲活动,受教育面达到98%以上。组织了10余次学生、干部、低保人员、零就业人员等开展义务劳动,共1000余人参加,为环卫一体化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既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素质,又提高了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街道对XX个村的工作成绩进行了联合督导,确立了XXX等8个典型示范村,随后组织其他村支部书记对示范村进行学习观摩,在全街道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强化措施,明确责任。

街道将城乡环卫一化工作列为现阶段重中之重的工作,进一步落实了包管区领导干部和包村干部的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包村干部全部盯靠在村,每天下午包村干部向主任汇报本村工作进度。在具体的管理中引入了竞赛机制,在街道大厅设置擂台榜;督导组每天对各村至少巡查一次,对任务完成情况在全街道范围内进行一天一通报,并将

结果进行汇总、存档,将评比结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成绩,与村委会、村干部评先评优挂钩,从而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街道以“三化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片区协调作战”为总体工作布局,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开展好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延伸和巩固,二者互为一体,相互联系,协调推进。我街道划分XX管区、XX管区等六大片区,上下联动,左右互补,协调推进。同时,也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与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相衔接,让文明新风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农村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