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初二_写景作文《登狮子峰》

初二_写景作文《登狮子峰》



第一篇:初二_写景作文《登狮子峰》

登狮子峰

作者:不详

“懒猪起床,懒猪起床……”闹钟把我从美梦中唤醒。“啊,今天要去爬狮子峰。”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跃而起。背起背包,穿上旅游鞋,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北碚缙云山狮子峰脚下,“啊,好高的山啊!”我抬头向上望去,只看见云雾围绕着山峰,一眼望不到头,“这么高的山,我能登上去吗?”我的心里不由打起了退堂鼓。我说:“这样吧,我们不上去了,就在下面玩。”妈妈看出了我的畏难情绪,笑着对我说:“别怕,登上狮子峰,你就会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无限风光在险峰,上面的风景美得很,你不走,我可走了。”

爸爸大声说着,向山顶走去,我一跺脚,不服输的向爸爸追去。爬到半山腰,我向上一望,哎,还是只能看见围绕着山峰的云和雾,我泄气地说:“我不爬了,在这儿等你们吧。”爸爸看了我一眼继续向上走去,妈妈走上来一边抹汗一边对我说:“你还想不想做真正的男子汉?可别半途而废当狗熊呦。”面对爸爸的挑战和妈妈的鼓励,我又鼓起勇气向山顶爬去……经过努力我终于登上了山顶。这时,浓雾笼罩了狮子峰,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脚下隐隐传来湍急的流水声,却看不见谷底,远处的山近处的树都披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如九天仙女临降凡间。微风送来远处寺庙若有若无的钟声与诵经声,混合着阵阵松涛让人浑然忘我,只觉“山如碧玉水如黛,云在青天月在松”的狮子峰变成了人间仙境。啊,这壮丽而雄奇的风景真让人留连忘返,也让我明白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深刻含义。我骄傲地对着山谷大声喊:“我登上了狮子峰,看到了无限风光,是真正的男子汉……”

来源:http:///zuowen/chuzhong/chuer/xiejing/92772.htm

第二篇:狮子峰导游词

狮子峰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素有“都市第一山”之称的梅岭狮子峰景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也可以叫我×导,此次梅岭风景区的旅行就由我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狮子峰景区的南大门---望狮涧游览区。进入景区之前,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狮子峰景区的基本情况,以便各位对它有个大概的印象。

狮子峰景区位于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部,距湾里城区14公里,距南昌市中心35公里,规划面积7.76平方公里。它是一个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融合乡村“农家乐”、户外拓展、峡谷漂流、湖滨休闲等多种旅游休闲项目的都市近郊型风景区。

狮子峰是因山体如狮而得名的。山不高,海拔只有400多米,在千亩泮溪湖边,象一尊卧狮,不怒自威,守护着那一片湖山胜景。狮子峰是梅岭花岗岩倒石堆地貌最发育、最壮观的区域,因为它满山都是大大小小的花岗岩石蛋,花岗岩又崩析叠架成了许许多多的地表岩洞,迷宫一般,所以狮子峰又有“石海洞乡”之称。

要告诉大家的是,贵州有个名叫石海洞乡的景区,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果到过贵州石海洞乡的朋友,今天就可以把它和我们的狮子峰景区做一个比较了。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片别有洞天的景区吧。

1、望狮涧

现在我们到了狮子峰景区的入口---望狮涧牌楼处。望狮涧,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远望巍巍雄姿的狮子峰的山涧。这条山涧约1500米,大家注意了,左边这山谷,有一条山涧是从这座山穿过去的,上世纪六十年代,为解决山那边的灌溉用水困难,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开 1 凿了一条穿山隧道,把水引渡到山那边的泮溪水库。等会我们到达山那边的观澜亭隧道口,就可以观赏到奔腾而出的瀑布溪流了。

2、青貎亭

梅岭是一座宗教名山,宋元时期,全山建有136座寺庙观坛,留下许多宗教遗址。这座亭子叫青貎亭,貎,是狮子的别名,上古时期的神兽,传说为龙的第五子,性凶猛,喜烟好坐。文殊菩萨见其有耐心,便收复做了座骑。其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受香火并随之吞烟吐雾。传说当年文殊菩萨远游,狻猊偷下人间,见望狮涧青竹幽幽,泉瀑凛凛,不禁悠然坐忘,及至菩萨归期将至,才匆匆返回五台山。

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是望狮涧的幽深确实是另有情趣的。

3、观澜亭

观澜亭,高3.6米,跨度6.5米。除了顶上是毛竹外,全部是钢材架构。过去这里建有竹木结构的观景亭,但是一到春天就被大水冲垮了。

站在亭上,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隧道,隧道全长390米,全靠人工开凿而成。隧道内高2.2米,宽1.8米。里面漆黑一团,有数万只蝙蝠,是名副其实的蝙蝠洞。早先我们想开发一个隧道漂流项目,多次下到过洞里,洞门打开后,蝙蝠像蝗虫一样,向着手电光冲击,很是惊险。

请各位随我沿观澜栈道,走向峡谷更深处。

4、沿途景物景观

烟斗树。离栈道大约20来米的这棵枫树,树根扭曲,很像一个巨型烟斗吧!

喜母桥。过去这处断崖没有桥,经常有动物在这里跳过去,有的小动物就跳不过去了,眼巴巴看着对岸的母亲,有好心人在这里架二根木头,搭成一座桥,让他们母子团聚,共享天伦。所以把它叫做喜母桥。其实儿子更欢喜啊。

5、漂流起点 这里到了望狮涧漂流的起点站了。这个漂流2002年建设,全长3华里,是一个速滑漂流,和一般的漂流比较起来,滑的更快,更刺激,加上这里的水很清澈,每年夏天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体验。今年我们准备将这个漂流全面整修,改建,把滑道加宽,设计更合理,让漂流艇在滑道上飞起来,使游客在玩的时候有腾空而起的感觉。预计十二月份就可以动工了。

6、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陆游的诗句。

过了这道石门,就到美丽的泮溪村了。现在我们这长亭小憩片刻。

7、田园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泮溪村了。泮溪村是一个行政村,过去属安义县辖区域,1969年划入湾里区,现有4个自然村,分别是泮溪新村、唐基、闵基、联合村(石壁岭),分布在泮溪湖畔。总人口近千人(964)人。现有耕地600多亩。立竹20万棵。主要农作物有油茶、油菜。板栗、柑桔、桃、李、梨共200多亩。青壮年村民大多在外打工,近年来,因景区的发展,他们中很多回到了当地从事旅游服务业,特别是经营农家乐的很多。

泮溪村原居民全部姓杨,于唐贞观年间迁入。他们都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杨震的后裔。关于杨震和他的后人们以及这个村庄,有很多故事的,请允许我在这里卖一个关子,路上我们再慢慢分享。

(眺望狮子峰)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狮子峰了。请大家随我仔细看看,它像不像一只卧狮呢?

你看,山腰是一块巨大的绝壁,每逢天将下雨,就有水从石壁留下来,当地说那是狮子流涎了,久而久之,成了一道道水痕。

山顶上的那方巨大的石头下,是一个巨大的可以容纳上百人的石室,叫观天井,里面是四通八达,大大小小的岩洞迷宫一般。

现在,我们就有一个问题了,狮子峰山顶上的石头是怎么来的?这样的景观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要从整个梅岭的地质地貌讲起了-----从资源的角度来说,梅岭有三大荣誉:江南最大的“飞来峰”、中国古典音律的发源地、道教净明宗发祥地。其中“飞来峰”一说,就是梅岭地质地貌成因的科学解答。

地质考古发现,梅岭是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从赣西九岭山脉南坡滑脱推移过来的一座巨型山体,推移的距离超过30公里。这种滑脱推移的山体,地质上称为“席体”,俗称“飞来峰”。而梅岭这座“飞来峰”方圆有三百里,在江南当然是最大的了!

在这个推移的过程中,梅岭地层结构又发生了变化,下面约为15亿年古老的地层翻上来了,上面约3亿年的年轻的地层又压下去了,好比是一位爷爷,压在它的“孙儿”身上。这样一翻腾,就把地底下的花岗岩翻上来了,成了随处可见的巨大的倒石堆;而这些花岗岩又经过长期风化和水的侵蚀,开始球状风化,形成大大小小的石蛋;风化过程中,这些石块崩析、叠架,就形成壮观的石海、迷宫般的地表岩洞。这样,就出现了狮子峰这种独具特色的花岗岩倒石堆地貌景观。同类型的景区还有著名的安徽天柱山。怎么样,你理解了吗?

好,等会登山后,我们再好好欣赏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8、泮溪村(湖边或服务中心)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湖,就是泮溪湖,“泮溪”是一个颇有书香韵味的名称,过去书院、学堂前的水池,就叫“泮池”。因此,凭着泮溪这个名称,我们就知道当地人的祖宗是极其尊重文化、尊重教育的,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泮溪湖又叫“观察湖”,观察是唐、宋时期的一个官职,本地出了一个观察使,所以就把这个湖叫做观察湖了。

湖滨娱乐场

湖边这片开阔地,我们设立重炮射击场、户外露营基地、烧烤场。一到节假日,许多游就自带帐篷来湖边露营、烧烤、休闲,以后我们还会把水上休闲、沙滩排球、沙画场等等一些休闲项目陆续设进来,丰富狮子峰的游乐内容,使狮子峰成为名副其实的户外乐园。有兴趣的游客朋友,现在可以进入射击场一试身手了。

知青客栈

1974年,南昌糖厂下放了二十几个知识青年,到当时的泮溪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就住在这栋房子里,和生产队队员一起下地劳动。现在我们把这栋房子改建了一座客栈,方便游客,同时也是记载了一段特殊年代的特殊历史。我们这些年,正在陆续收集当年下放到这里的知青的材料。当年在梅岭山区下放的知青很多,有的就留下来了,成为林场、垦殖场、茶场的工人。

9、飞云渡

梅岭是佛道二教兴盛之地,道书《云笈七签》将梅岭列为“第十二洞天”、“二十福地”,历代在此修道的不知其数。相传,东晋中,河南贾家族人贾泰学道龙虎山,因梅岭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遂到此访游,待行至此处,见狮子峰山形奇秀,暗蕴灵气,欲上山一观,但因山石陡峭,道路难寻,便招来浮云一片,登而飞升上山。飞云渡因此而来。

2002年,我们在这里建了眼前这座铁索晃桥,全长188米,目前是江西最长的铁索桥了。走过铁索桥,就进到狮子的怀抱了。我们一起上桥吧。

10、石壁村

石壁村因在狮子峰大石壁下而得名。这是南昌最早的搞农家乐的村庄。有20多户农民在自主经营农家乐,每户农家的一次性接待能力平均在20人左右,平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这些经营户有自家的采摘园、养殖园,游客可以自己采摘蔬菜等食物,可以亲手抓杀当地的土鸡、土鸭等畜物。加之附近山上野兔、野猪、蕨菜等野味,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农家乐食谱,同时由于收费合理,深受游客青睐。有的经营户同时还兼营住宿接待,城里一家三口吃住都在农家,早晚都可以领略景区风光,具有有别于其他地区农家乐的格调,因此生意也很好。

这些年,为扶持农家乐发展,由政府出资,把村庄统一规划,民房统一穿衣戴帽,环境更美了,城里人更喜欢来这里了。

11、鸾凤和鸣

这里是上山的分岔路口,又是下山的汇合处。相传过去有人看见一对神鸟在这里饮水、争鸣,这对神鸟是传说中的凤凰。据有的书上说,鸾也是凤的一种。鸾一鸣,天下就大安了。

狮子是地上百兽之王,凤凰是天上神鸟,相处一山,也是有机缘的吧。

右边碑上刻有:凤凰于飞。

左边碑上刻有:和鸣锵锵。

合起来就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了。

《左传》记载,春秋时陈厉公太子陈完逃到强大的齐国,齐懿公看到陈完是个非常有抱负的青年,打算把努尔嫁给他。懿公的妻子占了一卦,得到一个“吉”卦,卦辞有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句。意思是说凤凰在天上比翼齐飞,相和鸣声嘹亮动听。比喻相当和谐的一对夫妻啊。

后来,这对夫妻生下了于姜,五代昌盛,第八代以后,做了国君。

12、竹泉

这应该是凤凰饮水之处了吧。各位注意不要碰到头,小心穿过这个岩洞,这是我们今天穿过的第一个岩洞了,看,花岗岩就是这样叠架的。山上还有很多这样叠架而成的岩洞。梅岭的花岗岩可是国内最古老的一种花岗岩,和庐山的花岗岩一样,地质年代,晋宁期。

13、三重天、海豚之吻、女娲洞、擎天一柱

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三重天了。天有九重,这是第三重。相传共工怒触不周山,天陷东南,女娲采石补天,到了第三重。这里有三大景观,海豚之吻、女娲洞、擎天一柱。

你看,那就是海豚之吻,从海中腾空而起的海豚,形态多么逼真啊!只是这里的海是石海。梅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石,狮子峰上,就还有鹰嘴岩、千叠岩、灵猴亲情、莲花石等等,一路上我们都会看到。

女娲洞,说是女娲补天累了休息的地方。它也是花岗岩叠架的一个岩洞,叫石壁阁更合适。穿过这道天门(石门),就是另一片天空了。

擎天一柱。半山之上,壮观的石海之间,一柱擎天。旁边利用天然巨石,刻了福禄寿三个大字,愿各位福禄寿之喜像这擎天之柱一样永恒、坚挺。

14、大石壁、刘綎母墓

这个大石壁,就是我们在路上看到的狮子流涎处。这石壁很大,过去上面书有“雄狮吼天”四个大字,后来字迹逐渐模糊了。

石壁之上,有刘綎将军母亲墓。刘綎,是梅岭店前人,明朝末年的大将军,他和北方著名的杜松将军一起,都是明朝末年的国家栋梁,有“南刘北杜”之说。他一生经历大小数百战,威震海内外。《明史》称赞其为“诸将中最骁勇”,能使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一生战功卓越,最后与努尔哈赤战死于萨尔浒之战。

相传,刘綎将军母亲就葬在这方绝壁之上。下葬的时候,棺木无法抬上去,将军一身神力,大吼一声,独自一人扛起棺木登上石壁,将母亲安然下葬。

传说中,将军是一介武夫,少有文采,其实不然,这里录有他在滕王阁上题的一首诗,是他当年在滕王阁宴会上,被一帮文人刁难、戏弄,硬要他题诗作赋,推迟不过,奋笔写下的沉痛之作:

幼习干戈未读书,滕王阁上逼题诗。

江南美景君同赏,塞北烽烟我独知。

断发结缰牵战马,折袍抽线补旌旗。

貔貅百万临城下,安用先生笔一支。

梅岭有好多地名是根据将军的传说而命名的,像跑马窝、落马石都和他有关,过去南昌有“府前街”,就是将军府前的街。

15、山顶迷洞千寻、观天井(南柯洞)

终于上到狮子峰顶了。这是一个天然的石洞迷宫,大家沿着石上标示的路线走,要小心了。

这个巨大的石窟,就是我们在山下看到的那个巨石罩着的石室,看石壁上的文字,日月齐光,太阳照进来,我们感觉到非常温暖,若是夜里,月光从顶上泄进来,是什么感觉呢? 这个洞叫观天井,在这里,坐井观天,也是享受了;也叫南柯洞,就是那个著名的故事的出处了。

南宋年间,天下大乱,洪州文史陈琅云游到梅岭狮子峰,问一樵夫,山中何处景致最妙,樵夫答:稀松平常,只一处,是一石洞,传有仙人修行,曾有人见者,说是一僧一道对弈,看得酣处,却忘了时日,待得回转,却已隔若干年月,再上去,只一副石桌椅,并无人迹;客人若是上去遇着,倒是造化了。言罢,笑而离去。陈琅听了,猎奇之心悠然而生,寻路而上。果真见有一石洞,弯身遁入。入得洞内,忽见金光万道,恍惚中似有一僧一道正凝神捉子,见高髯道人落子后抚掌笑道:妙哉,妙哉,五百年一回的棋局这次却是我胜了。僧亦笑曰:仙翁好棋艺。说罢,二人起身,化为两道紫烟,倏然不见,陈琅正待上前,却已了无踪影。陈文史跌足叹道:与仙无缘啊。

16、吼天台、天河、仙女思凡、莲花石

到了狮子峰的最高处了。山至绝顶我为峰!举目眺望,远山、近村、田野、湖泊一览无余。脚下的这条断裂的石缝,我们叫它天河,犹如银汉分界,将牛郎织女分隔两方,到下面去看,就是一线天了。仙女思凡,多有诗意的名称,你站到上面了一看,才知道凡间有多美,仙女不思才怪啊。莲花石,旁边还有天放禅师墓,清代的。现在莲花石下,是一片果园,春赏花,秋摘果。再看对面远处的山巅,那是著名的紫阳宫,现在山上留有明代的石室,祀奉东汉刘秀的同窗好友,开国元勋邓禹。

17、四知楼

我们现在到了四知楼。

哪“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刚在泮溪村的时候,我们讲了,这里的原居民全部姓杨,始祖为东汉名吏杨震。杨震学问渊博,可与孔子相媲美,素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更为可贵的是他官至太尉,仍一生为政清廉,不谋私利,不避权贵。他任荆州刺史时曾举荐王密。后来他调往东莱大守途径王密任县令的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境)时,夜深,王密怀藏十金报答杨震举荐之恩,杨震拒收。王密说:“夜间无人知晓。”震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人知晓?”并叹惜说:“我知道你,你不了解我。”以后,杨姓后裔以“四知堂”作为家族徽号。世代崇尚勤耕苦读,多有名士贤吏或耕读传家,或在朝为宦。

杨氏后人上山砍柴、耕作,不忘祖宗遗训,在此修了“四知楼”,上下山在此歇脚,也可安心看看书,吟诵山水。

因为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个著名的古代廉吏的故事,我们打算在四知楼里再增加一些内容,使之成为当代廉政教育的一个点。

(到鸾凤和鸣处返回铁索晃桥,游程结束。告别。)

附:刘将军题诗戏官宦

刘铤,字子缓,号省吾。“刘大刀”是百姓对他的爱称。他原籍南昌高田龚村(现梅岭庙泉村)人,生于明朝嘉靖39年(公元1560年)。刘铤本姓龚。父亲龚显,因家贫流落四川。有一天,四川卫使刘岷夜梦黑虎,第二天便发现身穿皂衣的龚显卧于梦境之处,便带回家中,敬为上宾。龚显为报知遇之恩,事岷如父,改姓为刘。在跟随刘岷的历次战斗中,刘显作战勇猛,官升至左军府都督,赐绯蟒玉带。刘铤十三岁从军,在卫国保疆的战斗中,他屡立战功,从指挥使、游击升到左都督,成为明朝后期的栋梁。他所用的宾铁偃月刀,从120斤逐渐增加到200斤重,在马上轮转如飞,敌人闻风丧胆。刘铤不但会武,且会吟诗,相传满人大举进兵辽阳,闲居在家的刘铤接到皇帝圣旨,叫他领兵去辽阳打仗。

这天,南昌知府在滕王阁举行宴会,为刘都督饯行,有文人、士绅、官吏几十人赴会。滕王阁上,满壁满墙,到处挂的是历代名人诗词字画,官吏士绅们吃了几杯酒,便诗兴大发,9 在席间摇头晃脑,咬文嚼字。一个绅士提出以“送刘都督出征”为题,各人吟诗一首。于是,大家装腔作势,哼哼唧唧地吟起来。刘铤自少年时代随父从军,快刀快枪在战场上冲杀了几十年,不习惯文人的那一股酸劲,坐在席间,听人家舞文弄墨,显得非常不耐烦。知府大人察颜观色,生怕怠慢了刘都督,便当众说道:“今日本是为刘都督饯行的,应该请刘都督先吟是道理。”

官吏士绅听得知府提醒,也不管刘铤会不会写诗,都一个劲催他写,而且,纸笔墨砚立即就摆到刘铤面前的几案上了。刘铤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也粗通文墨。当时心想:“我刘铤身经百战,一口大刀叫敌人闻风丧胆,难道就在这些文人面前出丑不成,”于是提起笔,蘸上墨,在纸上写下四句:“幼习干戈未读书,滕王阁上逼留题。江南花月君同赏,塞北烽烟我独知。”大家看见了这四句诗,又佩服,又惭愧,一个个你看看我,我望着你,不敢做声。这时,刘铤想到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出生入死,如今年过半百,还要去打仗;而眼前这些官吏士绅,只晓得在纸上谈兵,作为消遣,与真正的战争相隔十万八千里,岂不可恼!于是,他继续挥笔写出心里的愤懑之情:“斩发接缰拴战马,拆袍抽线补旌旗,貔貅百万临城下,安用先生一首诗。”士绅们明明受了刘铤的讥讽,但还是红着脸一个劲地奉承:“好诗,好诗!”

刘铤看到大家的尴尬样子,呵呵大笑,举起满满的一杯酒,对大家叫道:“干!”

第三篇:初二写景作文

秋天的心:初中写景700字

秋天的心简称秋心。

秋,总是先带给我们她冰冷的一面。秋雨缠绵,不绝于前,没有声音,甚至在秋雨中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感受到自己的呼吸。我一直在想,秋为什么会来呀?她明明知道人们早已习惯在夏的庇护下尽情享乐,不愿一个如此淡泊而又寂寞的世界到来。但是秋始终是秋,她有自己的想法,她懂自己的心。秋不管人的态度如何,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不为外界所动。尽全力将一个完美的秋展示给万物,蒙蒙细雨,潺潺水流,轻拂的风,清爽的天,她在等待有人解开她的迷。

微微秋风吹过,慢慢拂动起了已泛黄的杏叶。呼啦啦,成千上万的蝶儿旋转着,舞蹈着,时而相交,时而分离,蓦然间,已落入小小的池塘。秋像是在倾泻无尽的哀愁,她凝望游子迷惘的眼,吐着秋风叹气。

梧桐雨滴,芭蕉秋风,人儿离动的思绪就随着秋的到来而日益浓烈,沉浸其中。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秋总是将它的那份纯净赠予每一个路人。她虽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赞美,却依然愁眉啼妆。

黄昏点滴。如纱的秋雨,缥缈地梦幻而忧郁十足。漠漠轻寒,晓阴无赖,一如秋雨。拂动的秋风,像极了那天上的玉绸,于万里之外翩跹而来,所到之处,抖落了多少芳香,又孕育了多少希望?空空,静静,明明,又是哪一句话说的清。飞花流转,丝雨蓬乱,尽是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啊!

秋天的心给我们讲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扣人心弦,撩起愁思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演绎了千百年却始终不衰的故事?这又是怎样的一颗执着等待的心啊!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穿越古今,路过秋的人何止万亿!可真正能读懂秋心的又有几人?秋于是就那么默默地等了一年又一年,真的希望有一天终于能有人看懂她布的这一层画,她出的这一些谜。

其实,愁就是秋天的心哪!.

第四篇:初二写景作文 (6)(本站推荐)

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初二话题1000字作文

在这块土地上,从小就对党充满了敬仰之情!我们从课本与课外书中学习到了许多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舍己为人的故事。

我在《英雄故事集》知道了这样一些革命先烈的事迹。黄继光,在攻其敌人无奈之下,参加了攻坚小组,当时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连中4枪,尽管这样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联合国军的枪口旁,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机枪眼,当场阵亡;赵一曼,一名女前辈,尽管日军对她用尽酷刑,用惨绝人寰这个词都难以形容!而赵一曼却始终没有屈服;董存瑞,为了炸掉敌人的碉堡,连自己的生命都献了出去,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读完《英雄故事集》,我的心感到凉冰冰的,我们的先辈为我们今天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顾,可我们呢?有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想祈求别人的帮助,甚至不想做了,这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呢?我们应该像先烈那样坚强、伟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位名人曾这样说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壮大,成就了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那就是我们有了一柄铁锤,能砸开所有的锁链,有了一把银镰,能聚拢遍地的收成。上小学时,老师告诉我们:五星红旗是伟大的祖国的国旗,红色是最美丽的颜色,是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红旗,旗上的星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的团结从那以后,每次看到五星伴随着国旗,我都会心潮澎湃,眼角微泪。我知道,我又会在党的阳光下度过美满、充实的一天!

如今,党在我心中,以从儿时的朦胧到如今的真切。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感受到了党的伟大。我在电视上看到地震三年后的汶川,在党的帮助下,他们重新建起了自己的家园,那些失去房子的灾区人在废墟中重新站了起来,通过政府的补贴,亲朋的协助,建立了自己新的家园。大地震中震垮了许多学校,数千名学生遇难,现在都得以重建,校园重建后变得大而坚固。这三年,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不仅让物质基础实现了跨越式地发展,更让学生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时间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在这个奔腾的时代,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下,已经迈上了繁荣昌盛的强国的大道。作为出生在新中国的我或许无法真实地感受到无数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赤诚,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学习党的先进性,我认为,在党的光辉指引下,革命年代英雄辈出,和平时期同样不乏英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应该处处以英雄为榜样,做一个优秀的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第五篇:初二写景作文-初二作文

初二写景作文-初二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写景作文-初二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立春过后的江南,寒流一拨接着一拨,零零散散的小雨夹着雪籽时不时打在薄棉外套上。虽然这个龙年的春天姗姗来迟,但,毕竟还是来了。

寻一个有阳光的日子出门去,这会的春天用“风光旖旎”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极目远眺,又觉得用“春山如笑”来描写春天更加适宜。如果有缘,巧遇了一场蒙蒙细雨,“和风细雨”的感觉又陡然滋长了起来。总之,你一出门就可以触手生春!

站在江南的旷野间,一阵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来个长长的深呼吸,你就知道春天已经是沁人心脾了。屋檐下,还未来得及收起的红灯笼,高高悬挂,衬托这腊尽春回的大地更显妩媚多姿。春天的云朵还是低垂的模样,但相比腊月的雾云缠绕来说,已经算是天高云淡了。春风徐徐而来,你迈开脚步,奔跑起来,虽然还有丝丝寒意打在脸上,但你一定会精神朗爽,气血在脉搏里汩汩畅欢,如潮水般猛涨。

放眼周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这些景色都可以寻得它们的踪迹。虽然和阳春三月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相距甚远。可是你敢说春天没有来吗?春天不就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的诗句里吗?这时候的春天不就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吗?

其实春天早就生活在你的记忆里了吧。燕啄春泥,小楼听雨,鸳鸯戏水,啼莺暖树,落花淤河,柳絮翻飞,莲叶含羞,田野欢腾,老牛哞哞,这些春天的景象已经疯长在你记忆的.海里,根深蒂固。今天却还不能让你思如潮涌,揽春卧榻,毕竟要等到谷雨节气前后才是春色满园。

此时此刻,我行色匆匆地生活在小城里。小城里,春天正如一位婷婷的少女,还未寻得心怡的男子,所以脸上还未露出一阵绯红,还是少女怀春的样子,可以任由你去琢磨揣测,就是看不到春意盎然。熙熙攘攘的街道,只可以看到人流如织,却没有小草冒尖,不见了湿泥粘鞋,不见了春风伴着猪牛羊粪的味道扑面而来,不见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一定要从小城里寻得记忆里的春天,唯有七零八落的杨柳立在道旁,阳光下,浅绿的芽孢指甲片大小,折射着七彩的颜色,告诉你,这儿还有春天的气息。再往前寻去,左一排,右一群的树木大多是长青树,它们也预兆着春天到了,但不是那么好发觉。

不过,小城也有显而易见的春天,它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印证着春天的到来。譬如说,人们身上的衣物越来越薄,色彩也越来越光鲜亮丽;孩子们脱去了冬天的手套和小洋帽,脸上洋溢着幸福;挨挨挤挤的车流里发出一声汽笛,声音明显比冬日更大,也传得更远些;商铺门口都挂着换季的广告;除夕那天粘贴的对联和横幅都残缺不齐,稍微有点落寞;老人们依次走出家门去散步寻春;阳台上陶瓷钵里,盆景吐出了新芽;橱柜里,很多放久了的食物开始霉变;春风得意的日子里瓷砖上挂满了水滴……

相对北方来讲,江南的春天要来得早一些,但江南的小城总是迟缓地面对季节交替。就像龙年里的春天一样,即使郊野“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而小城里还是“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不过还好,小城里的人们知道“羞答答的玫瑰”总是“静悄悄地开”,花明柳媚只是迟早的事情。只要你愿意播种,然后辛勤浇灌、小心呵护,春天就真的来了。

当然,不管你身处何地,在春天里种下美好的希望,是没有错的,即使等不来枝繁叶茂,但一定可以等到生根发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