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班主任成长途径与方式研讨会
“优秀班主任成长途径与方式研讨会”有感
在2011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优秀班主任成长途径与方式研讨会,真的是获益匪浅。尤其是李镇西老师的“怎样做一个富有灵魂的班主任”,深深地吸引着我,同时也打动着我。其实,我也是一个班主任,但是通过学习,让我觉得我是那么的渺小,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真需要重新地认识一下自己、了解一下自己,更重要的是丰富和完善自己。
从李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朴实无华、充满自信而又幸福的老师,不是我们每天都喊累的老师。
说他朴实无华,是因为他是那么的有名,而无一点架子,那么的平易近人,他会和我们这些不知名的小老师亲切的互动,也会和我们亲近的拍照,还会和我们很幽默的开玩笑,他就是那么的朴素。说他充满自信,我觉得是因为他有智慧,凭着几十年孜孜以求的态度,把教育当成一种乐趣,把自己的每一个思想转化成一个个实际的教育行动,把每一个行为的收获进行记录、归纳和反思,这样铸就了成功,成功当然归结于他的不断努力,而正是这成功又带给他更多的自信。要说幸福,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我已经做了十年的班主任,说实话,有些时候,我都有些倦怠感了,可是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看到的是他发自内心的幸福,在他讲每一个故事时,他的眼睛都是亮的,他的笑容都是甜的,他说:“只要你有一颗童心,你就永远不会老。”是啊,跟他比,我仿佛比他还老,是因为我没有一颗像他那样的童心。我问我自己,我的童心哪里去了呢?我要向他学习,重新找回自己失去的那颗童心。
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想要做一个富有灵魂的班主任,首先,教师需要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心心相印、彼此依恋的情感;其次,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要有心中装着人类、装着天下的思想;再次,教师要把所谓的“情感”和“思想”必须化为每一天的教育行为。这其中的含义很深很深,我想不能单凭这几日的学习就能全部理解,需要以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体会和印证。
我想我开始崇拜这个教育家了,因为他是我们千千万万班主任学习的楷模。我会把我听到的每一个故事,丰富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为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不断的努力奋斗。
第二篇: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的途径与方式-优秀班主任
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的途径与方式
——李镇西从教3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有感
文/李晓宏
2012年4月12日我有幸以东升学区班主任工作室的一员参加了题为“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的途径与方式--李镇西从教3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略有心得一二,说与大家分享。
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教育需要我们常常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所谓的“理解儿童”不是以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儿童的心去理解儿童。平时我总是拿一个成人的标准来看待我的学生,冷静下来想想,他们才多大,正是爱疯、爱闹、爱玩的年纪,如果都把他们变成我们心中懂事、听话、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闹的完美类型,那孩子就成了我们制造的模具中的产品。教学生活,这童心、爱心无处不在。
我有这么一个学生,无论什么事没做好,尤其是在没完成作业时或是考试成绩没有达到90分以上时,他都会痛哭不止,一开始我只是单一的夸奖他,事情没做好知道伤心这很好。再后来我觉得他还需要老师一些情感的安慰,我就会让他在我的肩膀上哭一会儿,用手去爱抚他的背和头,又不失时机地轻声在他的耳畔说:“只哭是解决不了问题,要努力把没做好的事情都补上,那也就不用哭了。”他乖乖的点点头,哭声马上就小了。
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我们要保持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去唤醒孩子们的童心,这样才会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二、精湛的教学艺术是你的立身之本
作为专业学科的老师,你的业务必须过硬。课上既要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又要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是业务过硬、语言生动还不够,还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去做读书思考型的老师。
阅读思考是很重要的。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信息与知识的更新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不常读书不思考,就会感到很吃力,与其抱怨教育的要求过高,不如静下心来用心“充电”,摆脱这种困境的最好途径就是读书和思考。记得有人说过,不读书的教师永远走不到教学的前沿。“厚积”才能“薄发”,这是一个永久不变的真理。
通过不断的学习,有许多大师做我的指路明灯,我会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老师。
第三篇:班主任德育与专业成长研讨会心得体会
学习并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
——全国第五届班主任德育与专业成长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3年11月1日至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郑州大学举办的班主任德育与专业成长研讨会。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也要感谢同事前辈们对我的信任以及在工作中对我的指点及帮助。带着满腔期待,来到了郑州,走进了郑州大学学习堂的活动现场,聆听专家的讲座,开始了我的学习之旅。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德育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国宏,山东即墨市第28中校长李志强,教育部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主讲人郑英等多位专家。三天的培训中,我的心灵被一次次的震撼着,犹如醍醐灌顶,震耳发聩,专家独到的德育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独具匠心的班主任工作理念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相较之下,我深感自己的浅薄,应加快学习的脚步。他们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故事,聆听中,我深深地思索,细细地品味学习。德育报社社长及总编辑张国宏老师的《班主任的五个习惯》报告中,阐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培养的五个习惯:
1、不断吸收正能量的习惯
2、相互感谢的习惯
3、相互欣赏的习惯
4、相互借鉴的习惯
5、在工作上不东张西望的习惯。教师就应该静心于教,不能在其位却思它职。在工作上应积极吸收正能量,主动避开负能量,不能抱怨自己所得不多。整日怨天尤人,只会使自己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想要得到成功与尊重,只有努力工作,因为有作为才能有地
位。要勇于低头向成功的班主任学习并借鉴他们的经验,先做潜龙,方能在做飞龙。
山东即墨市第28中校长李志刚给我们讲述了28中许多优秀的管理经验,我深觉受益匪浅。例如,校园需要树立名人像。但一个铜像就需要两万八,昂贵的价格使学校望而却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校长发现了塑料材质但外刷有铜漆的塑像,于是找到供货商的电话,决定引进。但到底选什么名人作为代表,大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最后,李校长决定由28个毕业班来推选本班代表的班级名人。其中有8个班选了孔子,6个班选了雷锋,每班都不愿退让。最后,李校长决定竞拍争夺名人。最终,孔子以2400元被拍定,这样学校就节省下很大一笔开支,这样解决纠纷的巧妙处理问题的方法真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李校长的幽默风趣使整个会场都沉浸在欢乐中,但欢笑后却能引起我们对新式改革教育的深度反思。他的成功与他坚持不懈有关;和他踏实做事,努力提升自己密不可分。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女士的《教师的幸福婚姻》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用自己真实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师德,陈女士觉得教师即使家庭产生极大的矛盾或分歧时,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与状态,不论什么情况,只要站上讲台,便要以笑容去面对学生。她说过不论有什么负面情绪,一旦踏入课堂,都要把它丢于门外,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学生。对学生负责,才是一个老师应有的师德,我被她的话深深地感动着。
三天的学习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深刻的反思:作为一名班主
任,要常保谦虚的态度,去借鉴别人优秀的经验方法来强化自己。因为,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放在一起,我们就有两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碰撞交换后会产生第三个思想。只有细心的思考与研究,工作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我认为班主任除了要扮演好老师的角色,还要扮演好亲人的角色,发自内心的去喜欢他们,这样学生才会感觉与你亲近,以此来缩小年龄与心理上的鸿沟。你对他们好,他们才会对你好。现在的学生接触新信息新事物比较容易,成熟聪明,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是发展的个体。面对问题学生时,应多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而不是一味地责骂,而是去关心、去呵护、孩子本性并不坏,细心浇灌,必有收获。
如果班主任能用一颗平等真诚的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多真心的表扬,少恶意的批评,你会用夸奖捧出很多好学生。只有付出爱——爱你的教育事业,爱你的学生,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的快乐。新时代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班主任要真正把自己塑造成有班主任魅力的人。
三天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工作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现在自身存在很多的不足,以后我在工作上会更加努力,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学生我会抱有更多的耐心,细心,爱心,真正让学生感觉校即是家,有了归属感,才能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我会更加深入到学生的班级中,寝室中,深入了解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解决小问题,来预防大问题的产生。
学习的感悟有很多,我将继续揣摩消化,实践研究再提高。取经归来,信心满怀,触动很大,感悟良多。虽然知道今后的教育路上还会有困难,工作压力或许很大,遇到困难很多,但是我会努力用心,一定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校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信任!
三天的学习是短暂的,带给我的思考却是无限的,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始终只是一个学习者。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我将快乐前行。
2013年11月4号
第四篇: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方式、途径与技巧
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方式、途径与技巧
顾家弄幼儿园 张仁倍
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作用的辨证发展过程。在迈进21世纪的今天,各国都在重视教育,以求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因此,强调学校教育的开放,强调社区的发展,把学校、家长和其他社区力量看成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共同因素。而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各的内涵,其特点、原则、方法、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他们教育的对象是同一的,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即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青年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儿童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青年教师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如何解决青年教师在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些困难?我们认为应该从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入手,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经验:
1、方式:(1)个别方式:
幼儿园家长工作个别方式是指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一对一地沟通与进行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密切家园联系,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指导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的指导对象,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进行指导。此方式适应每个幼儿与家庭具有全面性特点。
我园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个别方式一般为: ① 家庭访问 ②个别交谈 ③家园联系册 ④家长咨询
⑤书信,便笺:是指教师与家长用写信、便条进行书面沟通的方式。此沟通方式有利于教师对有特殊需要的家长进行个别指导。有利于教师、家长双方对那些不方便当面交谈的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共识的指导形式。此沟通的具有自由和随机的特点。
⑥电话联系(2)集体方式:
幼儿园家长工作集体方式是指教师对家长群体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方式。集体方式对普及科学育儿知识,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我园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集体方式一般为:
①家长会:幼儿园家长会就是指有学校组织与领导的园级或班级组织形式的集会。如新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的概况,师资。学前教育目标、任务、活动的设置、时间的安排、生活、护理、保健工作的管理、教学特色等。班级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培养目标与学期工作重点等。青年教师一般组织班级家长会。
②家长学校
③家园之窗墙报
④顾幼简报(园报)。
⑤家长开放日
⑥家教经验交流 ⑦提供学习资料
⑧家长委员会
⑨家教指导辨析活动 ⑩亲子活动
2、途径:(1)正式途径:
正式途径是指一些由幼儿园组织的,比较正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其特点是,它们多有园方发起的,次数相对比较少,有一定周期,一般有: 家长委员会、家长会、辨析会、亲子活动、家长学校(或家长讲座)、家园之窗墙报、顾幼简报(园报)、家长咨询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家园专栏、家教经验交流、家庭访问、家园联系册、家长信箱、家长意见征询表等。
(2)非正式途径:
非正式途径是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与互动中,随时随地地都在进行的活动。其特点是大量、分散和随机的指导。一般多数是家长比较主动提出来的。有: 家长在接送幼儿与教师的交谈、个别咨询、电话联系、书信便笺等。
3、技巧:
(1)家长工作制度化:
为了使青年教师做家长工作落实到实处,在研究活动中分析了青年教师家教指导工作的困难成因,并进行了指导,使青年教师重视了家教指导工作,并形成了共识,制定出了我园家长工作七必须制度:
①新接班教师必须对每个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及家庭环境,并在家访后做好反馈记录与分析。
②对插班生必须家访,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及家庭环境。③必须对二天及以上没来的幼儿进行家访,并做好反馈记录。
④每月必须按时出二期《家园之窗》墙报,并要求与月教育目标配套。⑤每月必须定时写好个别幼儿的家园联系手册,并在月底与家长见面,让家长写好反馈意见。
⑥每个青年教师必须在一个学期中定期主持召开家长会、家教讲座、辨析会、展示活动、亲子活动等家教指导与实践活动数次。
⑦青年教师必须撰写家教指导研究方案。(2)家长工作多样化: ①重视家访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做到,幼儿一天不来问一问,二天不来去看望,并拓展思路,对个别幼儿家庭进行讨论性、交流性、探讨性家访。做到:第一,对缺席幼儿家访。第二,对表现异常的幼儿家访。第三,对个别特殊幼儿家访。
②充分利用孩子入园、离园的零星时间灵活及时的与家长沟通:
教师每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青年老师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的青年教师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我们组织了青年教师讨论,分析了幼儿和家长的心理,使他们了解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现在青年教师改变了方法,在交谈中把家长当成朋友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及时地向家长汇报,如果幼儿有缺点或犯了错误也是先肯定孩子的进步,再提出希望,这样就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③及时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
现在通讯网的扩建使得电话这一通讯工具成为最简洁的联络途径。利用电话形式开展家教指导工作,针对性强,能迅速、及时地指导家长解决问题,电话联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电话联系的方法是双向的,可以是教师——幼儿,教师——家长,也可以是幼儿——教师,家长——教师的联系,对那些不是经常来园接送孩子的家长沟通与指导特别有效 “两情一线牵”,加深了教师与家长、与幼儿的感情。
④建立家园联系手册:
青年教师对托班全体幼儿进行“宝宝日记”的记录工作。虽然工作量大,但得到了幼儿家长的热烈欢迎与交口称赞。青年教师也在家教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如青年教师董莉撰写的“宝宝日记——家园沟通的桥梁”在市家教会议上进行了书面交流,并收入论文集中。
⑤改革传统家长会:
以前,我园传统家长会用“一言堂”是不为过的,青年教师迫切地想把自己的想法、知识传授给家长,不论家长是否需要,于是家长们只能被动的接受。通过学习与实践,青年教师转变了家教指导的观念,形成了“主体”与“主导”的观念,改变了传统家长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始终处于既是主体又是主导的地位。家长是配合教师指导的、从属地位,而变为以家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使家长会在指导方式上有了创新。
a讨论式: b汇报式: d活动式:
⑥利用家园墙报做好宣传工作:
家园墙报——家园之窗是教师宣传的阵地,是展示青年教师能力的一个舞台,通过“家园之窗”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在园的情况,获取家教知识及其他教育信息,更好地实施同步教育,通过观摩指导活动,让青年教师了解出版家园之窗,要积极主动的设计构思,要从幼儿教育实际和家长的需要出发,及时更换内容,以自身的重视来带动家长的关注,并学习吸取信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家长都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深入体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互动作用。
第五篇:辅导员自我完善与发展有哪些途径与方式
辅导员自我完善与发展有哪些途径与方式?
1.通过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1)学习政治理论(2)学习政策法规(3)学习专业知识(4)学习工技能 2.通过实践全面提高自身能力(1)通过实践养成健康的人格特质(2)通过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3)通过实践来提高业务素质(4)通过实践来提升团队精神与交往能力 3.通过思考和总结升华思想理念(1)增强使命感(2)提升责任意识(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4)正确认识和发展自我